戰國刺客豫讓,壯哉!好男兒,美名揚;鼓角錚鳴,盡顯男兒本色!

春秋、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一個動盪不安的時期,兼併戰爭時常發生。春秋先後出現五位霸主,戰國則同時出現七雄並立。

田氏代齊三家分晉標誌著中國社會進入“戰國時期”。

戰國刺客豫讓,壯哉!好男兒,美名揚;鼓角錚鳴,盡顯男兒本色!

分封制下的諸侯國:東周時期,周室衰微,諸侯王做大

晉國本來是中原地區的大國,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互相爭權,範氏、中行氏首先被滅,其後智氏在討伐趙氏的戰役中被趙、魏、韓裡應外合剿滅。

身為智氏家臣的豫讓逃到了山裡,想起曾經的故主的恩德,痛恨趙襄子把智伯的頭顱做成飲酒的器具,決定要為智伯報仇,誓要取趙襄子人頭。

戰國刺客豫讓,壯哉!好男兒,美名揚;鼓角錚鳴,盡顯男兒本色!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豫讓先是裝成一個受過刑的人,潛伏到趙王宮裡的洗廁所,希望有機會可以刺殺趙襄子。不久,趙襄子來上廁所,突然感覺心跳的很厲害,就命人把涮廁所的人提來審問,才知道是豫讓化裝行刺。衛士拿下豫讓後要處死他,趙襄子制止道:“他是一位義士,我只要小心躲開他就行了。智伯死後沒留下子孫,他的臣子中有肯來為他報仇的,這一定是天下有氣節的賢人。”於是趙襄子就把豫讓釋放了。

不死心的豫讓為了替智伯報仇,開始了他的又一次“刺殺”。他全身塗漆,化妝成像一個生癩的人;同時剃光了鬍鬚和眉毛,把自己徹底毀容,扮成一個乞丐乞討。他的妻子碰見他都認不出這是自己的丈夫,只是感覺說話聲音很像。於是豫讓又吞下炭火使自己的聲音變得嘶啞。

戰國刺客豫讓,壯哉!好男兒,美名揚;鼓角錚鳴,盡顯男兒本色!

他的朋友認為豫讓這樣行刺是行不通的,豫讓一而再的復仇行刺很有志氣,可行刺方法卻不明智。勸說道:你豫讓名聲在外,趙襄子是很重視你的,你完全可以假意去投靠趙襄子,他一定會把你當做親近的人,如此,你可以趁他毫無防備的時候行刺他。

豫讓聽後笑道:你這是為了老朋友去打新朋友,為了報舊君主的恩情去行刺新君主,這是極端敗壞君臣大義的做法。我之所以一直這麼做,是為了闡明君臣大義,並不在於是否順利報仇。更何況已經委身做人家臣子,又暗地裡計劃行刺他,這是對君主有二心。我今天之所以明知其不可為卻要這樣做,也就是為了羞愧天下後世懷有二心的人臣。

豫讓提前埋伏到一座橋(赤橋又稱豫讓橋)下,準備在趙襄子外出路過的時候行刺他。趙襄子過橋時馬突然受驚,猜到很可能又是豫讓要行刺,於是差人四處查看,果然是他。趙襄子問他,你為什麼一再想要行刺我,從前你侍奉過範氏、中行氏,範氏、中行氏被智伯滅掉後,你為什麼不替他們報仇?豫讓答道:範氏、中行氏把我當作一般人看待,所以我像一般人那樣報答他們。至於智伯,他把我當作國士看待,所以我就像國士那樣報答他。

戰國刺客豫讓,壯哉!好男兒,美名揚;鼓角錚鳴,盡顯男兒本色!

趙襄子感動之餘認為不能再放過他,豫讓見生還無望,請求趙襄子把衣服脫下來讓他象徵性的刺殺,當做是為主公(智伯)報仇。趙襄子同意了,豫讓拔出寶劍多次跳起來刺擊衣裳,豫讓仰天嘆道:“我可以下去報答智伯了”,隨即伏劍自殺。

斬衣三躍

豫讓為人,品德高尚,德才兼備。戰國多智謀,戰國多兵戈,戰國多雄主,戰國多人傑!想我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數不盡的英雄人物,留下了一個個可歌可泣、膾炙人口的故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中華未來我等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