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河子概况

石河子

石河子,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县级市,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管理。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面积460平方公里,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50千米,拥有新疆两所211大学之一的石河子大学。

石河子曾经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总部所在地,后总部迁至乌鲁木齐。石河子市以农场为依托、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军垦新城,以“戈壁明珠”的美誉著称于世。

历史沿革

西汉文帝至东汉前期,为乌孙东境。

魏晋南北朝时期,先后为柔然、高车等国占据。

北周保定二年(公元562年),突厥叶护室点密建牙于鹰沙川,石河子归其管辖。

隋仁寿三年(公元603年),突厥分为东西两部,石河子属西突厥。

唐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西突厥首领阿史那贺鲁依附唐朝,石河子遂归属于唐。唐显庆三年(公元658年),唐朝军队平定阿史那贺鲁之乱,石河子隶于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建立后,改属其管辖。唐开成五年(公元840年),葛逻禄与回鹘建立喀拉汗朝,石河子在其疆域之内。

12世纪中期,属于西辽王朝。

13世纪初,属于察合台汗国。

元朝时,隶于别失八里等处宣慰司。

明朝时,属蒙兀儿汗国。

15世纪前期,卫拉特进入准噶尔盆地,石河子归其管辖。清初为卫拉特准噶尔部呼拉玛游牧地。清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行屯田制,始设营屯。清乾隆三十九年(公元1774年)招民开垦,石河子一带形成散落式村庄。清乾隆四十三年(公元1788年)设绥来县,石河子在绥来县治内。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新疆设行省,石河子为绥来县西乡村庄之一。

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绥来县编设二镇五乡,石河子为五乡之一。

1945年9月,“三区”民族军进据后,石河子是沙湾县管辖下的一个镇。

石河子概况


1950年10月,民主建政时,沙湾县将所属五个镇乡编为三个区,石河子为第三区,区公所驻石河子。1950~1953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二十二兵团司令部、政治部机关及其直属队、二十六师、骑兵第八师、军区后勤运输部生产总队、骑兵第七师30团先后进入石河子一带垦殖,并在新疆军区统一领导下,开始建设石河子新城。

1956年,作为第一批支边青年,5万多河南人来到了新疆,其中有近两万人来到了石河子。

1958年11月,石河子区公所撤销,成立星火人民公社。

1961年,经自治区批准,星火人民公社划归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至此,石河子成为以农八师为主体,有兵团石河子生产管理处、工程建设第二师参加的共同开发建设的一个垦区。

1975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所属师建制撤销。

1976年设立石河子市,以沙湾县的石河子镇和沙湾县的部分地区为其行政区域(国务院1976年1月2日批准)。设立石河子地区,地区革命委员会驻石河子市。将石河子市和塔城地区的沙湾县;昌吉回族自治州的玛纳斯县划归石河子地区领导(国务院1976年1月2日批准)。原兵团石河子指挥部所属独立团、五七农场、星火公社及农八师145团等单位划归石河子市管辖。原兵团在石河子的直属企业、事业单位、农八师全部、农七师下野地6个团场及玛纳斯新湖总场划为石河子地区管辖。

1978年撤销石河子地区,石河子市改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直辖。原石河子地区的沙湾县划归塔城地区,玛纳斯县划归昌吉回族自治州(国务院1978年8月5日批准) 。

1979年2月,成立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与石河子市合署办公,实行政企合一。

1981年12月,恢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八师建制同时恢复,与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为同一机构、两块牌子,继续与石河子市实行政企合一、合署办公。

1984年9月,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石河子市为自治区直辖市,与农八师合组一个党委,称师市党委至今。

1999年,经国务院民政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正式成立北泉镇人民政府,和石河子总场实行场镇合一的特殊管理体制。

石河子概况

2000年,石河子市辖5个街道、1个镇、1个乡。

2012年12月24日,经中央编办批准,兵团将13个农业师名称更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八师石河子市”更名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

2013年11月6日,石河子镇挂牌成立,石河子乡建制取消,石河子市辖区变为5个街道,2个镇。

行政区划

石河子市辖新城街道、向阳街道、红山街道、老街街道、东城街道、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石河子镇。石河子市人民政府驻红山街道北四东路1号。

地理

位置境域

石河子市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师部所在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准噶尔盆地南部,地理坐标位于东经84'58"-86'24",北纬43'26"-45'20"。东以玛纳斯河为界,与玛纳斯县为邻;南、西、北三面与沙湾县环接市区。市区东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150千米,西距霍尔果斯口岸500千米。 [11]

地形地貌

地势平坦,平均海拔高度450.8米。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地处天山北麓中段,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南缘。石河子垦区地形由南向北依次为天山山区、山前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洪水冲积平原、风成沙漠区。 [12]

气候特征

石河子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炎热。

石河子概况

无霜期为168~171天。≥0℃的活动积温为4023℃~4118℃,≥10℃的活动积温为3570℃~3729℃。

北部地区气温低,南部高。一年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平均气温25.1~26.1℃。年降水量为125.0~207.7mm之间,一年中降水较多的月份,以北地区主要出现在7月、5月、6月和4月,降水量13.0~20.0mm;以南地区出现在4月、5月、7月和6月,降水量21.7~27.6mm。历史上日最大降雨量出现在1999年8月14日达39.2mm,日最大降雪量出现在2000年1月3日达19.6mm。

石河子地区日照充沛,年日照时数为2721~2818小时,北部地区日照时数多于南部地区。各地历年平均最多日照出现在7月。

石河子地区年(1961~2000年)平均风速1.5m/s,静风占32%,偏南风占22%,偏西风17%,偏北风占15%,偏东风占14%。 [13]

土壤

石河子土壤多系灰漠土、潮土、草甸土,土质多系砾质土、沙质土、粘质土等。

风景名胜

周恩来总理纪念碑馆坐落在石河子市北郊,距市中心3公 里,进门是周恩来总理纪念碑,南侧是周恩来总理纪念厅,北侧是周恩来总理纪念馆。

石河子概况

总理纪念碑


驼铃梦坡沙漠公园位于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是一片沙漠,又是一座天然的荒漠植物园。沙漠公园还是一座动物园,这里分布着国家一类保护动物野驴及野猪、黄羊、狼、狐狸、跳鼠、娃娃头蛇,沙枣鸟等百余种动物。

石河子北湖旅游风景区北湖风景旅游区开发于1985年,景区面积21平方公里,常年水面面积11平方公里,14公里长的湖岸线上有粗壮浓郁的湖岸林,茂密的芦苇、红柳、毛腊等野生自然植物,春秋之季吸引着黑颈鹤、大小天鹅、疣鼻天鹅、黑颧、丹顶鹤、白鹭、野鸭等30多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为生态旅游提供了条件。

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位于新疆石河子北三路,是在原“军

石河子概况

垦第一楼”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于2004年10月开馆。1995年,军垦博物馆被农八师、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命名为“农八师石河子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0年被自治区党委命名为“自治区级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9年29件军垦文物被确认为国家一级革命文物。

巴音山庄国家AA级旅游景区巴音山庄地处天山北坡巴音沟河渠首黑山头脚下,在占地800多亩的原始水柳林中,是天然的避暑胜地。

游憩广场位于石河子市中心二号小区,占地24.13公顷。整个广场由中、东、西、南四部分组成。中间为中心广场,是主景区,东西两侧为园林绿地,南侧由绿地和工人文化宫组成。

红柳森林公园自市区驱车约10分钟的路程,沿玛纳斯

石河子概况

红柳森林公园(3张)

河西岸前行不到两分钟,便可看见森林,占地约450公顷。

军垦第一连位于石河子境内的玛纳斯河西岸的红山北麓。这里原是五十年代垦荒连队的驻地,保存着当年垦荒时的地窝子群、干打垒伙房、蓄水涝坝等军垦遗迹,还有木轮牛车、木犁、石磨等垦荒工具和生活用品。

“将军山”军垦文化旅游区位于石河子市南郊红山区,距市区直线距离13公里。柏油路面,可直通“将军山”脚。占地2475亩。此山已开发成石河子独具特色的军垦文化旅游区。集荒山绿化、登山观景、滑雪、滑草、高尔夫球、滑翔机、滑翔伞等休闲娱乐于一体。

石河子市高新农业技术示范园区位于石河子总场(145团场)北泉镇的"周恩来总理纪念馆"的北侧,距石河子市中心约3千米。地理坐标东经86°01′,北纬44°26.5′,海拔429米。 该园区始建于1998年,2001年9月经国家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3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

石河子南山风景区位于石河子南约80公里处,为天山余脉。这里道路曲回,是石河子的旅游胜地。

世纪广场位于石河子市行政中心区,广场占地23公顷,总占地面积35公顷,于2003年初竣工。

西公园位于石河子市区的西部,公园中风景优美,百花争艳。园内中心有一人工湖,湖中有一小岛。小岛间有一个凉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