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葡萄酒的好壞是因為“風土”,它到底是什麼?

“風土”一直以來都是葡萄酒知識裡面,最為神秘的一個知識點,也是最難完全懂的一個知識點,它涵蓋了地理,人文及葡萄種植和釀造工藝等知識在其中,本痞從業10年,翻閱過諸多葡萄酒相關書籍才算對此有所瞭解,今天就淺析一下‘“風土”的概念。所謂淺析,我僅分享個人所透徹瞭解的部分概念,還未完全瞭解的概念,我就暫且不提了。

一般情況下,風土可簡單地理解為葡萄樹生長環境的總和,包括土壤類型、地形、地理位置、光照條件、降水量、晝夜溫差和微生物環境等一切影響葡萄酒風格的自然因素。

就我理解其實就是一串葡萄在生長時的環境和掛串後被採摘釀造時的環境,經由釀造,這種環境融入酒內,帶來特別或者說獨一無二的芬芳。

都說葡萄酒的好壞是因為“風土”,它到底是什麼?

影響風土的要素

風土的概念裡,有4大要素影響著葡萄酒風味,分別是:氣候、土壤、地形、傳統。四大要素相互影響,我們逐一舉證來分析。



  1. 氣候
都說葡萄酒的好壞是因為“風土”,它到底是什麼?

氣候

氣候對葡萄的影響,往往體現在葡萄的糖度上。當然,這也不能一概而論。就上圖四個氣候因素(冷,熱,颳風,霧)單一來講,它們對葡萄的風味影響就很明顯,較冷氣候使葡萄的糖分降低,釀造的酒酒體變輕,味道上也會偏酸一些。而較熱的氣候會使葡萄的糖分增高,酒精度增高,酸度變低,並會帶有成熟水果或者是熱帶水果的風味。風在平原能帶來適當的降溫作用,避免葡萄在白天時吸收太多熱量。但在峽谷中,持續的風會導致葡萄受熱不夠;霧在部分產區可以幫助葡萄很好的感染貴腐菌,諸如蘇玳及兩海之間等產區;而在有的盆地或是低窪地區,就會讓葡萄感染黴菌。當然,經研究表明,霧在享譽世界的“霧葡萄”的成長中,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經過以上淺析,我們大概知道了幾種不同氣候,給葡萄帶來的影響。但如上所述,這只是單一氣候對葡萄的影響。實際上,無論在世界上任何產區,我們都要遇到上述至少兩到三種的氣候因素。那判斷某片土地在氣候上的標準是什麼呢?如果一定要說一個標準,我覺得,用日照時間來判斷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年平均光照在1800~2000小時的產區,應該就是一個不錯的產區。當然,現在的高級釀酒師在選擇風土時比這點標準肯定要高出很多,在此就不在贅述。


2.土壤

都說葡萄酒的好壞是因為“風土”,它到底是什麼?

突然也是多樣的

在說土壤之前,先給大家理清一個概念:葡萄要吸收很多礦物質元素,特別含有氮、磷、鉀、鎂、鈣還有硫、鋅、鐵以及其他多種微量元素,才能保證其健康生長,並在產量上有好的收穫。因此,一般情況下,葡萄的根系要蔓延到地下較深處,甚至15米左右才能吸收到豐富養料及芬芳物質。在法國梅多克(Medoc)地區,曾經挖出過一棵老藤葡萄根系,經人梳理開來,竟然有一個籃球場那麼大!

土壤中含的礦物質越多,葡萄吸收到的養分就越足,但如果這些富含營養的土壤在地下表層的話,很可能就會造成葡萄根系蔓延不夠,香氣單一等現象。所以理想的情況下,葡萄生長的土壤環境應該是--上層是一些缺乏礦物質的沉積物、沙子、小石頭等,而下層則是富含礦物質的土壤。

至於密度,首先我們應該想到的就是雨水,上層土壤密度低,排水就比較好,這樣葡萄吸收的水分較少,相對的糖分及其他芬芳在單顆葡萄裡就更足一些。當然,水分是葡萄生長必要的物質之一,如果在本就乾旱的地區,密度較低的土壤就不太好了,反之亦然,我就不再贅述。

至此再提出一個概念:“有機栽培”。有機栽培其實就是釀酒師在找到幾乎完美的土壤及風土情況下,讓葡萄自由生長,某個因素不足,全靠自然去補足而不再採用人工手段!簡言之就是尊重自然的葡萄培育。對此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研究學習。


3.地形

都說葡萄酒的好壞是因為“風土”,它到底是什麼?

地形的要素也很多

簡單點說,地形影響著葡萄的受熱程度,也就是說直接影響著氣候要素的冷和熱!當然,也影響著水分這個要素。

許多產地都有坡地這種地形,法國寸土寸金的金丘就幾乎全是坡地。我喜歡把這些坡地分為向陽坡和一般坡,顧名思義,向陽坡可以讓葡萄獲得更多日照時間,在北半球產區這些坡大部分都是朝南的,反之在南半球這些坡都是向北的。坡地還能給我們良好的排水效果,在氣候溫暖雨水較多的地區,坡地絕對是栽種的絕佳選擇。勃艮第的金丘、羅納河谷的羅第丘等就是最好證明。

體現海拔這個風土概念最多的國家我認為是智利,智利的葡萄園平均有2300多米的海拔高度。當然,還是那句話,不是海拔越高就越好,而是要結合其他的風土要素綜合分析。智利的高海拔,讓其向陽坡晝夜溫差變大,這就註定了智利高海拔產區優質葡萄酒風格清新、果味突出且酸度較高的特性。


4.傳統

都說葡萄酒的好壞是因為“風土”,它到底是什麼?

傳統也可以歸納為人為因素

就這一點,其實大部分葡萄酒愛好者都有自己的理解,而且這點也是葡萄酒釀造過程當中,唯一涉及人工的部分。當然,如要細講釀造工藝,那實在是太多,也太繁雜。因此,今天我僅為大家講解混釀和單釀的概念,當然其間也會提到陳年這個概念。

在很多舊世界國家,特別是法國,混釀是極其平常也是必要的釀造工藝。單一葡萄,往往會在某種口感中表現突出,但很多釀酒師講究的是“平衡”。所以,法國會把不同特性的葡萄放在一起混釀,釀造出絕佳的“平衡”口感。而在新世界國家,就突顯了一些單一品種獨特的魅力。當然,橡木桶的長時間陳年,其實也是可以平衡酒的結構的。但是如果酒體輕、風味不太濃重的酒就在橡木桶裡少呆點時間,因為橡木桶賦予的芬芳會讓這種酒變得老調、單一。

好的,關於風土的秘密,我就說到這裡,當然其中也會有不一定準確的概念,歡迎各位不吝指正。

歡迎大家關注酒痞,瞭解更多酒類知識和資訊!如果這篇文讓您有所得,不妨點個贊支持一下酒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