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單能貸款嗎?有哪些優點?

有些朋友說:買保險,感覺就是花了好幾萬買了張紙。

你可別小看這張紙,它是有價值的。憑著這張紙,你不僅能從保險公司退出錢來,也能從保險公司貸出錢來。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主題——保單貸款。

一、什麼樣的保單能貸款

保單能貸多少錢,能買房嗎?如果你們是抱著這個態度來了難免會失望。

保單貸款的一個先行條件就是,產品要有現金價值。

比如說年金險,長期重疾險,終身壽險這種現金價值比較高的產品,就可以進行保單貸款,而像醫療險、一年期重疾險,定期壽險這種沒有現金價值的產品,就不能夠進行保單貸款。

另外,保單貸款是沒有什麼槓桿的,它所貸出來的錢跟你保單的現金價值有關,一般為現金價值的70%~80%,也就是說如果你的保單現在值10萬塊,那你能貸出來8萬左右。

所以,不要做什麼花幾千塊買個保險貸出來幾十萬的美夢了,不現實。

但是除了這一點限制之外,保單貸款基本上全是優點,我們來細細的看一下。


保單能貸款嗎?有哪些優點?


二、保單貸款的三大優點

①借款方便,利息低,部分公司可以只還息

保單貸款第一個優勢就是,借款方便,下款快,利息低。

我們的保單值多少錢,保險公司是一清二楚的,所以申請保單貸款並不需要什麼繁瑣的步驟,拿著自己的保單和個人證件直接找保險公司辦理就行了,不查徵信也不用額外抵押什麼東西,部分保險公司直接在APP上就可以操作。

貸款的利息,不同的公司各有不同,但一般都比銀行的信用貸(6%左右)要低,在4.5%—5.3%之間。

而且由於保單的現金價值本來就會持續增長,所以實際上我們需要付的利息更少,甚至現金價值的增長比利息還高。

假設我們買了一款預定利率4.025%的年金,現金價值有100萬,貸款能出來80萬,那麼一年後現金價值增加了42500,產生的貸款利息則是39200。

靠保單本身的現金價值增長就可以覆蓋掉這部分利息了。

而且部分保險公司的保單貸款還款方式非常靈活——可以一次性償還本息,也可以部分還款還息,甚至可以只還利息一直貸款貸下去。

也就是說只要還得起利息,這筆錢你就可以一直的用下去,讓自己手頭一直有著充裕的資金,如果你對自己的投資能力有自信,你甚至可以用這筆錢再投資獲利,不僅能夠抵充掉貸款利息,說不定還有盈餘。

當然,一般人還是建議省省吧,投資有風險,不要拿本來用來做保障的錢去玩投資了,如果借的錢還不上,是要扣除掉保單相應的現金價值的,扣完了,保單也就無效了。

②保障依然存在,用20%的錢,起到了80%的效果

保單貸款的另一個優勢是,錢,我們貸出來了,但是不影響保單的效力,保障依然是在的。

我們以終身壽險為例,35歲男性購買100萬的終身壽,20年繳費,交費完畢,總保費和現金價值大概都在30萬左右。

相當於3倍的槓桿。

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保單貸款貸出來80%的現金價值,也就是24萬。貸款後,我們的保障依然是存在的,如果需要理賠,依然可以拿到理賠款,只需要扣除貸款的本息和就行了。

那這個時候我們就相當於用6萬塊,拿到了76萬的保障(100萬保額減去24萬貸款),手頭裡面剩下的24萬可以用來投資。

槓桿變成了13倍。

這就相當於以一點利息為代價,用20%的錢,起到了80%的效果,擴大了保障的槓桿,讓我們的資金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③一錢兩用,“既能買房,又能養老”

當然,保單貸款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能讓我們以很小的代價把一筆錢當成幾筆錢用。

舉個例子,孩子要買房,老人要養老,只有一筆錢,怎麼辦?

簡單,把錢交成高現價的養老年金,然後通過保單貸款的方式貸出來,然後讓孩子慢慢的把貸款還了。

這樣,父母的養老錢有了,孩子也能在房價節節升高的時候儘早買房了。

而且,因為年金險長期摺合下來能有3.5%左右的複利,而保單貸款的利率一般在4.5%~5.3%之間,相當於孩子買房還貸的時候只承擔了1%左右的利率。

這比房貸的利率(4.87%~6.23%)可低多了。

另外由於保單貸款還款的方式相對自由,孩子既可以選擇按月還,也可以半年還一次,手頭不寬裕的話也可以先只還利息,完美。

這只是關於保單貸款,一筆錢多處用的一個例子,而在實際生活中則會有著更豐富的運用,等著你去挖掘。


保單能貸款嗎?有哪些優點?


三、寫在最後

借款方便,利息低,還款方式靈活,保單貸款通過很小的代價把一筆本來被鎖死的資金用貸了出來,重複利用。

這對不少資金有限的家庭有著巨大的意義。

它可以提高我們的資金利用率,做大保障的槓桿。(買終身壽然後把現價貸出來)

也可以通過利差,減少我們的實際支出。(上文中同時解決父母輩養老和自己買房問題的例子)

所以,別把你的保單當成一張紙放在櫃子裡了。你的保單,非常值錢,既是保障,又是儲蓄。

PS,

保單貸款雖然好用,但我們沒必要因為一個保單有貸款的功能而去買保險。

我們買保險首要考慮的是我們的需求,保障類產品就先確保保障充足,養老金就先確保養老金夠多。


當然,如果你恰好需要,那我們希望這篇知識能夠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