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夜》:對愛情、自由、美食的嚮往與有趣的借用化用

《將夜》前些時日在網上熱播,引起眾多圍觀。作為原著黨,我更喜歡看原著。於是,又把《將夜》讀了一遍,讀時仍然是喜歡得很,總覺得《將夜》寫得很有意思。嚴肅的主題與有趣的情節相結合,特別耐看。

《將夜》:對愛情、自由、美食的嚮往與有趣的借用化用

《將夜》劇照

自由與愛情的主題:

《將夜》這部書挺有意思。書的主題可以用裴多菲的詩歌來概括------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故事的主題就是寫愛情,寫人類對自由的追求。

寧缺和桑桑的愛情很純粹。他們的愛不以對方身份為轉移的,當桑桑認為寧缺是冥王之子的時候,她的選擇是就那樣偷偷地一起活下去吧,而當桑桑被認為是冥王之子被全世界追殺時,寧缺不惜與全世界為敵,也要帶桑桑活下去。

在他們兩個人的心裡,一個人不在了,另一個人也絕對活不下去。這種愛情真的是超越了生命的價值。而當桑桑和寧缺為了人間決定犧牲自己的時候,他們的人格也完成了昇華。


《將夜》:對愛情、自由、美食的嚮往與有趣的借用化用

《將夜》劇照:寧缺與桑桑

故事裡 ,人類的另一個追求是自由。以夫子為代表的書院,一直在追求自由。

昊天是一個規則,人類被侷限在一個圈子裡,被昊天的規則所限制。書院的理想是戰勝昊天,其實就是要擺脫束縛,追求更廣闊的空間。

小師叔柯浩然選擇了與昊天宣戰,結果犧牲了。柳白在書院的影響下挑戰昊天,也失敗了。但夫子藉助人間之力,消弱了昊天的力量。最終寧缺借人間意志與先賢書籍(人類文明)寫出了人字符,終於開闢了一個新的天地

昊天被戰勝,想另立昊天的觀主去世,規則被打破,人類不再侷限於一個封閉的天地,擁有了浩瀚無垠的空間,迎來了新的時代,開始了新的探索。

《將夜》:對愛情、自由、美食的嚮往與有趣的借用化用

《將夜》劇照:寧缺射元十三箭

《將夜》是一個架空歷史的故事,但很多人物和情節藉助了歷史上的人與事。

故事發生的朝代設定為一個強盛的大唐,大唐帝國的皇帝姓李,大唐的養馬場為向晚原,這自然就是取材於歷史上的大唐盛世;

二師兄領導懸空寺的農奴起義,現有一座懸空寺位於西藏阿里地區懸崖之上,再加上農牧們的悲慘生活,不免讓人想起歷史上的西藏;

隆慶帶領的墮落騎士,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十字軍東征”;

大河國的名字,很容易聯想到大和民族......

《將夜》:對愛情、自由、美食的嚮往與有趣的借用化用

《將夜》劇照:唐王李仲易

《將夜》的人物來源更是被人津津樂道的。

夫子是書院院長,他出生於魯國,修行至人間巔峰,幫助大唐先祖建立了大唐帝國,是大唐的精神領袖。人間無人能勝,與昊天作戰,他變成了月亮護佑人間。“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的詩句;故事中“子曰”的多次出現;出身於魯國的夫子很明顯就是取自我們的聖人孔子。

夫子的師弟柯浩然,原型自然是孟子。孟子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而小師叔練的就是浩然氣。

孔子的弟子有十三個,大師兄無疑是以顏回和老子為素材的。顏回是孔子最疼愛的弟子,他曾稱讚顏回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大師兄永遠不離身的水瓢,就是出自此處。

老子姓李,大師兄叫李慢慢,駕牛車,過函谷關做《道德經》,這些都是大師兄曾經的故事,老子座駕也是牛,只不過大師兄的牛是老黃牛,老子的牛是青牛而已。

子路在作戰時帽子掉了,他停止戰鬥戴好帽子,說“君子死而冠不免”,他因為撿帽子被殺了。而二師兄那一絲不苟的帽子是他最大的特色,二師兄的身上,很明顯有子路的影子。

《將夜》:對愛情、自由、美食的嚮往與有趣的借用化用

《將夜》劇照:夫子、大師兄、二師兄

葉蘇(電視劇叫葉青)因宣揚新教被神殿燒死,會讓人想到被教會燒死的哥白尼;但無論是傳播新教還是有十三個門徒還是被捆在十字架上,都是耶穌的故事,葉蘇後來成了聖主,這無疑來自耶穌的故事。

墨池苑書聖姓王,寧缺的師傅姓顏,有沒有想到王羲之和顏真卿……

書院對美食的執著追求:

《將夜》裡還貫穿一個“吃”字。夫子是最極品的吃貨,他活了千年,吃遍天下。西陵神殿外的烤紅薯,寫出了他對吃的講究。烤紅薯要在原來的地方,用原來的爐子,自然還是原來的手藝。他吃了千年,烤紅薯攤便傳承了千年。

去西陵神殿外吃烤紅薯,到熱海吃牡丹魚,去荒原吃烤羊腿,到宋國去吃席,夫子把吃做到了極致。

後山的動物也是吃貨。老黃牛的牡丹魚,小黑驢筐子裡的梨,大黑馬的大渣子粥,以及他們隨時享受黃精人參之類的奇根異果,動物們也在夫子的帶領下,在吃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

所以,老貓在說他的《將夜》的時候,用了一個詞來形容,就叫“飲食男女”,用告子的話就是“食,色,性也”!


《將夜》:對愛情、自由、美食的嚮往與有趣的借用化用

其他

讀《將夜》,可以看到老貓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可以看到對人性的探討,可以看到他對歷史和文學的涉獵。

文中隨時可見的化用引用有時讓人忍俊不禁。比如大師兄跟三師姐在路上走,大師兄忽然提到的“阿瞞”,寧缺說他一定能到達無距,就讓一些人一頭霧水,其實,這又是老貓在調皮了------阿瞞就是曹操,說曹操,曹操到,自然是無距了。

其他有意思的地方還很多的。寧缺與桑桑逃亡途中如影隨形的烏鴉,其實,不就是太陽的隱喻嗎,因為太陽就是三足烏鴉。結尾,桑桑說給寧缺下碗麵,《大內密探零零漆》裡的梗.....

細讀《將夜》,真的很有意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