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夜》:对爱情、自由、美食的向往与有趣的借用化用

《将夜》前些时日在网上热播,引起众多围观。作为原著党,我更喜欢看原著。于是,又把《将夜》读了一遍,读时仍然是喜欢得很,总觉得《将夜》写得很有意思。严肃的主题与有趣的情节相结合,特别耐看。

《将夜》:对爱情、自由、美食的向往与有趣的借用化用

《将夜》剧照

自由与爱情的主题:

《将夜》这部书挺有意思。书的主题可以用裴多菲的诗歌来概括------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故事的主题就是写爱情,写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宁缺和桑桑的爱情很纯粹。他们的爱不以对方身份为转移的,当桑桑认为宁缺是冥王之子的时候,她的选择是就那样偷偷地一起活下去吧,而当桑桑被认为是冥王之子被全世界追杀时,宁缺不惜与全世界为敌,也要带桑桑活下去。

在他们两个人的心里,一个人不在了,另一个人也绝对活不下去。这种爱情真的是超越了生命的价值。而当桑桑和宁缺为了人间决定牺牲自己的时候,他们的人格也完成了升华。


《将夜》:对爱情、自由、美食的向往与有趣的借用化用

《将夜》剧照:宁缺与桑桑

故事里 ,人类的另一个追求是自由。以夫子为代表的书院,一直在追求自由。

昊天是一个规则,人类被局限在一个圈子里,被昊天的规则所限制。书院的理想是战胜昊天,其实就是要摆脱束缚,追求更广阔的空间。

小师叔柯浩然选择了与昊天宣战,结果牺牲了。柳白在书院的影响下挑战昊天,也失败了。但夫子借助人间之力,消弱了昊天的力量。最终宁缺借人间意志与先贤书籍(人类文明)写出了人字符,终于开辟了一个新的天地

昊天被战胜,想另立昊天的观主去世,规则被打破,人类不再局限于一个封闭的天地,拥有了浩瀚无垠的空间,迎来了新的时代,开始了新的探索。

《将夜》:对爱情、自由、美食的向往与有趣的借用化用

《将夜》剧照:宁缺射元十三箭

《将夜》是一个架空历史的故事,但很多人物和情节借助了历史上的人与事。

故事发生的朝代设定为一个强盛的大唐,大唐帝国的皇帝姓李,大唐的养马场为向晚原,这自然就是取材于历史上的大唐盛世;

二师兄领导悬空寺的农奴起义,现有一座悬空寺位于西藏阿里地区悬崖之上,再加上农牧们的悲惨生活,不免让人想起历史上的西藏;

隆庆带领的堕落骑士,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十字军东征”;

大河国的名字,很容易联想到大和民族......

《将夜》:对爱情、自由、美食的向往与有趣的借用化用

《将夜》剧照:唐王李仲易

《将夜》的人物来源更是被人津津乐道的。

夫子是书院院长,他出生于鲁国,修行至人间巅峰,帮助大唐先祖建立了大唐帝国,是大唐的精神领袖。人间无人能胜,与昊天作战,他变成了月亮护佑人间。“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诗句;故事中“子曰”的多次出现;出身于鲁国的夫子很明显就是取自我们的圣人孔子。

夫子的师弟柯浩然,原型自然是孟子。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而小师叔练的就是浩然气。

孔子的弟子有十三个,大师兄无疑是以颜回和老子为素材的。颜回是孔子最疼爱的弟子,他曾称赞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大师兄永远不离身的水瓢,就是出自此处。

老子姓李,大师兄叫李慢慢,驾牛车,过函谷关做《道德经》,这些都是大师兄曾经的故事,老子座驾也是牛,只不过大师兄的牛是老黄牛,老子的牛是青牛而已。

子路在作战时帽子掉了,他停止战斗戴好帽子,说“君子死而冠不免”,他因为捡帽子被杀了。而二师兄那一丝不苟的帽子是他最大的特色,二师兄的身上,很明显有子路的影子。

《将夜》:对爱情、自由、美食的向往与有趣的借用化用

《将夜》剧照:夫子、大师兄、二师兄

叶苏(电视剧叫叶青)因宣扬新教被神殿烧死,会让人想到被教会烧死的哥白尼;但无论是传播新教还是有十三个门徒还是被捆在十字架上,都是耶稣的故事,叶苏后来成了圣主,这无疑来自耶稣的故事。

墨池苑书圣姓王,宁缺的师傅姓颜,有没有想到王羲之和颜真卿……

书院对美食的执着追求:

《将夜》里还贯穿一个“吃”字。夫子是最极品的吃货,他活了千年,吃遍天下。西陵神殿外的烤红薯,写出了他对吃的讲究。烤红薯要在原来的地方,用原来的炉子,自然还是原来的手艺。他吃了千年,烤红薯摊便传承了千年。

去西陵神殿外吃烤红薯,到热海吃牡丹鱼,去荒原吃烤羊腿,到宋国去吃席,夫子把吃做到了极致。

后山的动物也是吃货。老黄牛的牡丹鱼,小黑驴筐子里的梨,大黑马的大渣子粥,以及他们随时享受黄精人参之类的奇根异果,动物们也在夫子的带领下,在吃货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所以,老猫在说他的《将夜》的时候,用了一个词来形容,就叫“饮食男女”,用告子的话就是“食,色,性也”!


《将夜》:对爱情、自由、美食的向往与有趣的借用化用

其他

读《将夜》,可以看到老猫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可以看到对人性的探讨,可以看到他对历史和文学的涉猎。

文中随时可见的化用引用有时让人忍俊不禁。比如大师兄跟三师姐在路上走,大师兄忽然提到的“阿瞒”,宁缺说他一定能到达无距,就让一些人一头雾水,其实,这又是老猫在调皮了------阿瞒就是曹操,说曹操,曹操到,自然是无距了。

其他有意思的地方还很多的。宁缺与桑桑逃亡途中如影随形的乌鸦,其实,不就是太阳的隐喻吗,因为太阳就是三足乌鸦。结尾,桑桑说给宁缺下碗面,《大内密探零零漆》里的梗.....

细读《将夜》,真的很有意思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