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太陽的直射點會在地球南北迴歸線來回移動?

楚雪原


太陽直射點不是固定在赤道,是因為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地球不是直立身體轉的而是傾斜著身體轉的。



地球自轉的軸叫地軸,與地軸相垂直的最大的緯線圈就是赤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面叫黃道面。赤道面與黃道面是不重合的,兩者之間有個交角就叫黃赤交角,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使到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迴歸之間來面移動。黃赤交角的度數是23度26分,就決定了南北迴歸線的度數分別是北緯23度26分和南緯23度26分。


可以說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是地球自轉與公轉共同作用的結果。如果自轉時地軸是垂直於黃道面的,太陽直射點就永遠在赤道,無論公轉如何轉,一年都沒有四季的發生。

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是一年,這個年是指恆星年,有365天6時9分10秒。這個不是我們日常使用的年。我們日常使用的年叫回歸年,是今年的春分太陽直射赤道的時刻到明年春分太陽直射赤道的時刻的間隔,有365天5時48分46秒。強調一下,春分並不是整天都直射赤道的,只有某一個時刻真正直射在赤道。


就是地軸不垂直黃道面,即是黃赤交角的存在,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公轉時才有春夏秋冬的變化,我國古代人還將一年四季細化為二十四節氣,更有利於生產和生活。


秦三之地928


是因為地球老是斜著身子走路的原因。


地球自傳軌道叫赤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叫黃道。地球的自傳軸與黃道平面有二十三多度的夾角,也就是黃赤兩道的交角,由於它是斜著身子走路,又是轉著圈的走,你說那太陽的光還能總是直射在一條線上了嗎?也只能在南北兩回歸線上來回遊走了!

正因為地球有了這個不良的習慣,給地球帶來一年的四個季節,人類也就有了春種、夏忙、秋收、冬閒的作息表。


東北老胡1954


就是假設太陽不動,地球(地球姿態不變)公轉時在太陽赤道面(黃赤夾角內)上下運動的結果!


用戶2689052673157


由於地球自轉的軌道面“赤道平面”和地球公轉的軌道面“黃道平面”並不在一個平面上,如果這兩個面重合,太陽直射點將永遠直射在赤道上。不過,現在這兩個平面之間存在夾角,我們稱為“黃赤交角”,目前黃赤交角的度數大約為23.5°,由於黃赤交角的存在,就使得太陽直射點會在地球公轉(保持地軸平移)的過程中移動,而且直射點遠離赤道移動的緯度度數範圍就是23.5°,也就是在南北迴歸線之間移動。

每年春分節氣,太陽直射點直射於赤道,時間大約為3月21日前後,接下來太陽直射點將會往北半球移動,大約到了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將會移動到北迴歸線,也就是夏至節氣。過了夏至節氣後太陽直射點將會折返向南移動,大約在9月23日前後,又經過赤道,稱為秋分節氣。

此後,太陽直射點移動到南半球,南半球進入夏半年,到了大約12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點將會移動到南迴歸線,也就是冬至節氣,此後太陽直射點將會繼續折返往北移動,到第二年3月21日前後再次直射於赤道。這樣太陽直射點就在南北迴歸線之間來回移動了一次,也就是一年,我們稱為是一個“迴歸年”,時間為365天5小時48分46秒。


地理沙龍


先有地球自轉軸傾斜,後有太陽直射南北移動,再後來有了人們將太陽直射地球南北極限的地方確定為迴歸線。


Snooth


地球是橢圓的軌道公轉,存在近日點和遠日點,而且地球的赤道和公轉軌道還有一定的角度,叫做黃赤交角,使得太陽直射點在南北迴歸線內運動。


私念OlD


地球自轉軸與公轉軌道有一個夾角,一年當中不同季節太陽直射的位置不同,夏至直射北迴歸線,冬至直射南迴歸線。


ScholarMartin


地球是躺著公轉太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