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家德錯在哪兒?

馮侖曾講過他的成功之道,三條——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

拋開後兩條不談,今天專門說說學先進。

學先進確實是條捷徑。

人家已經試對了的東西就不用我們再試錯了,拿來主義節省時間,也節省成本。

自己冥思苦想也不一定能想出來,看看人家怎麼做的,一下子就豁然開朗了。

所以,在做一件事之前,先要看看同行們是怎麼做的,有哪些好的做法,好的經驗,可以拿來用。看看別的行業是怎麼做的,也許別的行業已經普遍應用的東西,對自己的行業來說,還是先進的東西。

有人說,學先進我們是拿手的,因為從小家長和老師就給了我們一個學習的榜樣——別人家的孩子。

我們是學著先進長大的。

果真拿手嗎?

恐怕未必。

有時候,我們思維中會形成一個誤區——主角光環,那就是成功者都是“高大全”,往往認為只要是成功者那麼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對的。

其實,成功者不管是人也好,不是人(企業)也好,都是既有過五關斬六將的時候,也有走麥城的時候。

比如,華為就錯過了小靈通的紅利期(這點任正非公開承認過)。

比如,現在火的一塌糊塗的西貝,就在前兩年還在10萬+門店上虧了3000多萬。

今天,我們就說說喜家德。

喜家德一直是我比較喜歡的品牌,也是我吃餃子的首選。

但是,這也不代表喜家德就是光芒萬丈。

就拿喜家德這次升級來說吧,下圖是喜家德升級後的品牌形象。

喜家德錯在哪兒?

這裡邊有幾個品牌符號。

一是喜家德蝦仁水餃。

將原來的喜家德水餃重新定位為喜家德蝦仁水餃。

看似定位更清晰了,也符合定位理論。

以前沒人定位在蝦仁水餃,喜家德定位了,那麼他就是蝦仁水餃的第一。

邏輯一點沒錯。

可是前提錯了。

在非速凍水餃品類裡,喜家德已經戰勝了大娘水餃、東方餃子王、小恆水餃。

其本來就是第一了,就沒有必要再搞品類下沉。

也就是說,本來就是全能冠軍,還非要強調自己是單項冠軍,自降身價。

二是東北水餃代表。

同樣的道理,本來已經是全國冠軍了,為何還要強調自己是區域冠軍呢?

三是因為好吃乾淨才突破500家店。

好吃乾淨不光是你喜家德吧?不光是因為這一個原因你才突破500家吧?

自己提煉的核心競爭力沒有和其他餃子館區別開來。

所以,喜家德花了大價錢做的品牌升級,不但不是升級,而是降級。

也有人說,喜家德這麼做的原因是避開和其他餃子競爭。那麼還是前邊說的那樣,大賽道可以當冠軍,為何要選小賽道呢?難道是為了怕失敗,專門參加只有自己參加的比賽?

也有人說,突出蝦仁水餃是為了突出爆品?

突出爆品難道非要改品牌形象,代價也太大了點,明明有更經濟的辦法。

舉這個例子就是想說,成功者也有敗筆,你學敗筆,那就是自討苦吃。

敗筆不學,那麼成功的地方可以學吧?

也未必。

喜家德的質量把控是成功的吧?

我就學他質量把控。

質量的前提是原材料,你上哪兒去弄喜家德的澳洲小麥麵粉呢?即使能弄到,你的成本能兜得住嗎?

學好的方面有兩種學法。

一種是學具體做法。

這種學法最簡單,可是也最危險,

比如,學小米的惜售,華為可以學。

錘子手機就學不來,因為品牌勢能不夠,你惜售,人家就去買替代品——小米和華為了。

惜售的前提是沒有替代品,或者有替代品但是粉絲忠誠度夠高,非你不買。

比較靠譜的是學成功背後的邏輯。

比如,小米當初的成功是因為極致性價比。

那麼極致性價比就是你該學的。

但是你也不一定能學得了。

因為,背後有一個邏輯是小米當時進入的是一個空白的市場——2000元以下的智能機。

你能進入到一個空白的市場嗎?

錘子手機為何失敗了,就是他進入的是一個競爭市場。

學成功的邏輯,也要注意前提條件和應用邊界。

前提條件包括時空條件和實力條件。

比如,很多自媒體的成功是因為當時是公眾號的紅利期,很容易積累粉絲,現在你做個公眾號試試,成功的概率很小。

當前,許多人看直播很火,於是很多商家開始做直播。

但是,紅利高峰已經過去了,你獲取流量的難度非常大,如果沒有絕活和資本的加持,想去搶流量非常難,甚至比線下獲取流量難得多。

還有空間因素,很多地方名品為何不能走向全國,成為國民級產品,就是因為區域性喜好無法變成全國性喜好,這一點在許多地方名小吃身上非常明顯。

還有就是實力因素,實力包括資金,品牌,資源。

喜茶為什麼能發展這麼快,絕對不光是產品和運營優勢,其背後的資本加持,可以在一開始投入大量的營銷費用,在自媒體和傳統媒體上做傳播,後期的品牌優勢,又吸引了自媒體和媒體的免費傳播。如果單單靠排隊和口碑傳播,喜茶的傳播速度沒有這麼廣,也沒有這麼快。

除了前提條件還有應用邊界,比如海底撈的服務方式適合餐館,卻不適合五星級酒店。比如,賈國龍叫苦會換來銀行授信,你喊破天也沒人聽。比如,老鄉雞束總手撕員工降薪信,可以人所共知,你撕掉一萬封信,也就是你身邊的人知道。

學先進是對的,一是要學先進對的地方,二是要弄明白具體做法的背後的邏輯,三是要學這些邏輯是否適合自己,也就是是否具備前提條件,是否在應用邊界之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