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內向的人經過鍛鍊可能變得外向嗎?

阿米偉紅



草履蟲84


看到這個問題頓時與您產生共鳴[淚奔]

有可能的,我本人就是一個超級內向的人,目前大一,開學這麼幾個月,從互相陌生到現在大家都找到了好朋友,有的甚至都找到了男女朋友。而我除了宿舍的舍友之外沒有一個朋友,甚至在宿舍話也極少。

我從小就是個內向的人,跟別人說話會臉紅,上臺講話會手抖,遇到問題因為不好意思而不敢問別人,當然上課也從來不會主動回答問題。現在的我也是這樣,大家眼裡的我是一個獨來獨往,不喜歡說話,甚至不會開玩笑的形象,然而沒有人知道我在高中的時候有多麼活潑。

高一的時候我也很內向,當高二分班之後,遇到一群新的朋友,她們都很熱情,幽默,有趣……整個班級的氛圍也很和諧。在這種氛圍下,我開始慢慢改變,我從不愛說話,變成話嘮,和誰都能能聊起來,從不懂幽默,變成一個會搞怪很幽默的人。這種性格為我吸引到很多的朋友,高中的時候我的朋友很多。所以我以為自己改變了性格,變成了一個外向的人。

但是當我從那個我熟悉的環境中走出來後,進入一個新的陌生的學校時,我才知道我從來沒變,我還是原來那個內向的人,只是當時的環境使我改變,讓我誤以為自己真的是一個外向的人。原來一直覺得內向的性格並不好,不善與人打交道,但是現在慢慢覺得內向並沒有什麼不好,我不喜歡說話,但我喜歡思考,我在別人結伴看電影的時候,可以獨自一人去圖書館看書,我會在獨處中靜下心來,做更加有意義的事。

總之,我覺得在一種環境下內向的人會變成外向的人,但這僅僅是表面的,一時的,而內心的深處是很難改變的。




夏侯雄


說說我小時候的性格吧,我在上一年級的時候,也就是七八歲的樣子,我的性格其實是很不合群的,不太愛會表達自己,整天不說一句話,碰到熟悉的人也很難開口,典型的那種內向性格吧.

我記得有一年的冬天,我從街上回家,當時已經是晚上九點鐘了,風吹著有點冷,農村的路是沒有路燈的,黑燈瞎火的,我一個人走著夜路,突然發現前面走著兩個女孩子,聽她們邊走邊聊的聲音,我知道是我的兩個表姐,但由於內向,我竟沒有跟她們打聲招呼,就一個人默黙地跟在她們身後,保持著一段距離,由於天黑,她們不知道跟在她們身後的人是誰,到底是小孩還是大人,就有點怕,於是她們就加快步伐繼續往家趕,因為前面就有個亂葬崗,我也有點怕,也加快腳步跟上她們,她們看到我緊跟上去了,也很害怕啊,慢慢的就變成一路小跑,到最後我們都是變成了跑步,就這樣一前一後的一路追趕,當我們都氣喘吁吁地到了村口,碰見村裡大人出來了,她們終於壯著膽子停下來,看看後面追她們的人到底是誰.

等到我走近,她們才發現是我,表姐恨不得給我一個耳光,她們都在罵我,你知道是我們倆了,你為什麼不叫一下我們?害得我們一路提心吊膽的回來,我低著頭沒吭聲,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就不叫她們一聲,一起回來多好,現在想來,那時候我的性格就是這樣,很木納的樣子.

但是隨著自己慢慢長大,到了學校了,這種性格也在慢慢發生了變化,從學校裡出來,到了社會上,跟著一幫朋友在一起打工,在工廠裡面,每次主管都過來點我的名,說我上班時間說話最多,竄崗也是最多的一個,罵我就不能靜下心來工作.

這時候,我才發現,原來一個性格那麼內向的人,在村裡面的人都這麼認為,但是如今到了外面,我竟然被人家說我是話癆,說我是大話西遊裡的唐僧,整天嘻嘻哈哈,跟人打鬧.

所以我想說,確實,一個環境和一幫人改變了自己的性格,畢竟每個人來到外面接觸的人和事多了嘛,肯定是會改變個性的.或多或少而已,只是看你在什麼樣的環境,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才能改變你的性格了.


壯族老三


會的,這個問題點恰恰是我的經歷,我就是從小就是一個性格內向,不善於交際的人。幸運的是在我15歲的時候堂哥給了我一個籃球,身在農村打小沒有玩伴的我就愛上了這個叫做“籃球”的運動。因為籃球從來就不是一個人的運動,所以當我去球場的時候就會遇到同樣的籃球愛好者在打球。剛開始時性格內向的我總是會抗拒跟別人一起打球,但是球場資源就這麼點,每個場地都有人,因為熱愛,我慢慢的學會去跟別人一起打球,因為熱愛,所以在打球之餘我會在別的時間去鍛鍊身體,為了更好的打球。慢慢的我不在害怕與人交流,隨著球技的成長,我也慢慢的變得自信。所以鍛鍊真的可以讓一個人從內而外的改變


安了桉


這個問題有一點難回答,我們隔壁村有一個人,不知道他是內向還是什麼。你一般的人跟他說話,他都不跟你說兩句,就是問一句就說一句。要是和他的兩個同學朋友在一起有說有笑的。不知道他是和其他人有什麼溝通不了還是內向怎麼樣。不知道這種人經過鍛鍊能不能變得外向,按照我看這種人鍛鍊變得外向的可能性比較小吧。


養牛人小張


內向不善於交際是天生的。十八歲以前,見老師,見女同學內心都很恐懼。同學在一起聚會,看他們侃侃而談,自己插不上嘴,表情生硬只有裝深沉。直到有一天當著全校上千人演講,內心幾乎崩潰!臨上臺前十分鐘,偷偷灌了半斤高度白酒,勇氣油然而生,所見臺下全是木頭人,我手之舞之蹈之,口沫橫飛,不用看稿子,口若懸河,這哪裡是我啊,分明就是一個天生演說家。從此以後,心魔被降服,自己都討厭太能喧賓奪主。


貴釣加哥


1、造成內向原因

  (1)天生內向

  我們會發現有些小孩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沒有受到很多環境的影響,但是性格開始就是內向的,這是因為性格是具有遺傳性的,父母是內向的人,孩子可能從小就內向,而之後沒有經過引導,一直以來都是內向的,長大後性格還是內向,這就是天生的了。

  (2)家庭環境

  每個人的成長都會受到家庭環境的影響,在不穩定的家庭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內心會比較敏感,而單親家庭的很多孩子往往缺乏自信,有些自卑,這些都是導致內向的原因,有些家庭即使父母都在一起,可是教育方式不當,比較嚴厲,喜歡苛責孩子,造成孩子內心膽小不自信,在外面的時候就會表現的內向了。

  (3)自身改變

  小時候無憂無慮,過得單純快樂,而隨著年紀的增長,明白了很多道理,有很多事情小時候做沒什麼,可是長了就不適合再那樣做了,受到了很多約束,經過一些事情的磨練,也就不太喜歡開口說話了,很多事情埋在心裡,變得內向了。

2、如何變外向

  從內向的原因可見,大部分都是因為環境的影響,而在不同環境中我們也可以鍛鍊自己,改變自己的性格,讓自己從內向變外向。

  (1)積極參加活動

  內向的人在人群中會覺得有些不自在,那麼就應該鍛鍊自己,多將自己放在人多的環境中去,消除緊張感和焦慮感,有什麼活動先參加,無論自己的表現怎麼樣,慢慢的肯定會有所進步的。

  (2)學習說話技巧

  不愛說話是內向的人很大的一個特點,要改變自己,讓自己變得會說話,可是雖然有勇氣說話了,也要鍛鍊自己的說話技巧,可以學習那些外向的會說話的人,多結交朋友,慢慢改變自己的說話方式。

  (3)提高自身能力

  有時候內向的人也不是不想說話,只是別人說話的時候好像自己不太感興趣,有些不瞭解,說話沒有把握,這就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和學識了,在和別人說話的時候有更多自己的見解,自己也會變得有話可說了。




炑哥哥


內向的人這麼變得外向



內向指的是:人的性格、思想感情等深沉、不外露

其實內向的人更容易成功,如華盛頓、林肯、李嘉誠等等!那為什麼內向的人更羨慕外向的人呢?因為比較內向的人,看不到自己的優勢,只看到外向的人,在社會中爭取到很多讚許的眼光。那麼怎麼把優勢發揮出來?該怎麼改善呢?

一、其實很大部分是害怕。

心理習慣有些人動輒就萎縮起來,若問他怕什麼他可能半天也說不出來,其實就是一種未做先怕的壞習慣,平時習慣逃避,還沒有了解事情是難是易之前就妄下判斷,結果,容易的事在他眼中變成了困難的事,而困難的事就變成更困難的事!

二、不瞭解自己。

別以為身為自己就瞭解自己,其實不瞭解自己的人比比皆是,他們正因為對自己的不瞭解,有很多事情無法肯定,對能力所及的事錯認為自己無能為力的事,導致能力範圍內,不敢做。反之,對超出了自己能力的事,又以為自己可以做到,最終一事無成,以後也不敢去表現了,就是膽量!

三、怎麼練習膽量

一個人的時候可以對著鏡子多練習一下怎樣與人說話,然後在生活中合理運動這些說話技巧,可以買一些書來參考,也可以向朋友請教,如果朋友不想搭理你,你也可以表現得厚臉皮一點,這可以訓練你的膽量。

四、可以多參加一些戶外運動

可以和朋友一起旅行,去探險。當遇到困難的時候,要不怕困難,告訴自己我行的,我不怕,這沒什麼。多見見事面,不要總呆在家裡面,和社會多接觸。遇到害怕的事,可以深呼吸,以保持心態平靜。

五、過度內向的由來

過度內向少接觸人群,少接觸世事,家人面前或與家人相處相對而言,很多人員或是孩子的膽量都是因為家庭而來;一方面是因為從小就有的勇敢之心,再者也有膽小的人,可能也多少來自家庭;都說父母是第一任老師,可往往因為這事那事讓孩子承擔了更多的打罵,讓其聽話,乖乖安靜的態度等。



鍛鍊自己的膽量,若是因為這些原因,一直殘留在自己的印象中或是生活中,不防多接觸一些最單純的人員,慢慢改善膽量與潛意識中的不信息。像是校園,公益活動,助人為樂等,或是幫忙中老年一類的有意識的社區活動。

再或是有了愛人或是家人孩子,從自己自身出發去慢慢改變,讓他們從你的身上得到快樂,易於溝通,易於表示等積極向上的心態;自己慢慢的也會從中得到更多的成就感,增加更多的認可與膽量。

希望這些分享對你有幫助。


生活小回憶


性格本無好壞之分,只是心理學為了研究方便才便根據心理活動的指向性特點,將性格分為外向型和內向型。外向型的人通常活潑好動,善於交往,喜聞樂道;內向型的人則往往沉靜、孤寂,獨往獨來。誠然,外向型和內向型的人各有長處和短處,但就人際交往而言,過於內向的人容易出現情感交流障礙,給人以不合群之感。

指導意見:

要改變性格的過分內向性,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要改變過於內向的性格特徵,首先要有信心。既然人的性格是在生活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那麼也同樣可以改變。所謂“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是沒有科學根據的。

2.要改變原有過分刻板、單一的生活方式,廣泛結交朋友,尤其應多接觸那些心胸開闊、性格開朗的人。通過積極主動的交往活動,不僅可獲得歸屬需要的滿足,而且還會通過潛移默化的作用,逐漸形成開朗、幽默、直爽的外向性格特徵。

3.要善於改變自己的處世態度和行為方式,儘量避免給人一種孤芳自賞、自詡清高的傲慢印象。與人交往時,要學會尊重別人,試圖帶著“我比別人強”的態度與人交往,只能導致被人拒絕、遭人冷遇的結果。

4.要學會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方式,不要遇事總悶悶不樂,將所有心思封閉在“自我”之中。在人際交往中,如果你沉默不語、鬱鬱寡歡,別人就不願接近你,因為別人可能以為你需要安靜,誰願冒擾亂別人的寧靜之嫌而惹人厭惡呢?

5.要學會與人相處,還要善於觀察別人的喜好與行為特點,瞭解什麼樣的話題對方最感興趣,這樣,與人交往時就能投其所好,使人覺得你容易接近,容易成為朋友。

此外和別人交談,你可以尋找你們兩個都喜歡的話題,或者根據對方的愛好,說一些他喜歡的話題。不過男孩子一般多談體育,你最好有這方面的知識,多去了解一些,也就不會沒有話題了!


yq十號


當然可以不光內心無論什麼,無論怎樣情況只要加以勤奮鍛鍊都會改變的。

但鍛鍊是一方面需要方式方法的,另外鍛鍊本身還是不一樣的。比如你是主動去鍛鍊還是被動的其收效的時間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如果你意識到你是內向的,由於本身內向是一個缺點,在處理事情和交際,以及處事交友以致於生活都受到了影響,你是從內心往外想改變自己認為在是一種缺陷,那麼你去鍛鍊就會事半功倍。

但是往往能認識到自己是內向的,是一種缺陷的,是需要改變的人也是較容易改變的也是不是內向嚴重的。做個比方就像古代郎中看病說你病之皮毛是很輕的,如果病之肌理就嚴重了一些但也比較好治,如果病寢骨髓就非常難治,如果病入膏肓就沒治了也不需要治了。當然內向他到不想疾病只是打個比方。但真的內向非常嚴重也是很不得了的。也有的人會把內向和抑鬱聯繫到一起或混淆。後者可是病寢骨髓了。

上面我說了是可以鍛鍊改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