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篇前線日誌,告訴你他們還在堅守!

黃石日記

我們是“安全守門人”!

醫療隊員:李明豔

地點:黃石

在這場抗擊疫情的戰鬥中,除了直接給予病人診斷、治療、護理的醫生護士們,還有一群在身後默默無聞工作著的“感控人”,她們原來或是感控科老師,或是來自臨床有經驗的護士長和護理骨幹,在這個非常時期由於沒有保潔員,她們除了做好本職的感控管理工作外,還要做好臨床的打掃消殺工作,有幸我也成為其中的一員!

我們每天有固定的工作地點:從緩衝區—汙染區—清潔區;有固定的工作流程:病區感控培訓、感控督查、汙染區物表擦拭、空氣消毒、物品歸整、垃圾處理等……有規範要求:環境整潔、感控符合要求!我們既是裁判員,也是運動員!

最近天氣漸漸變熱,穿著防護服、戴著N95口罩的我們在工作的過程中因為悶熱、缺氧,經常喘不過氣來;衣服是溼了捂幹,然後又溼……但是想到我們的工作是為了保障隊友的安全、防止院內感染和交叉感染,再苦再累也值得!今天工作中有位病人阿姨搶著要幫我拖地,我趕緊按住她說:您好好休息,儘快康復,早日迴歸正常生活,這才是對我們工作最大的支持和幫助!

為了做到“醫護零感染”,我們是“安全守門人”!


兩篇前線日誌,告訴你他們還在堅守!

黃石日記

生命接力:ECMO轉運紀實

醫療隊員:程志

3月20日,黃石市所有新冠肺炎患者集中轉運至黃石市中醫院,大部分綜合醫院將恢復正常診療秩序。一位ECMO患者將從黃石市中心醫院轉運至黃石市中醫醫院,此次轉運雖然只有9公里的路程,但是因為患者病情危重,轉運難度非常大,風險極高,稍微不慎就可能有生命危險。面對此項轉運任務,在李卿主任的指揮協調下,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

下午13:30正式開始進入轉運工作。一部分轉運人員在中心醫院,另一批人員則在中醫院做好接應工作。誰負責呼吸機、誰負責ECMO機器、誰負責氣管插管、誰負責監護儀上的生命體徵監測……檢查氣道、充分吸痰、瞭解生命體徵、檢測每一條管道、患者存在胸腔引流,檢測引流情況等等,所有參與人員明確分工,每一個細節反覆確認,對接呼吸機每一個參數的設置,每一個藥物的泵速,氧氣壓力的檢查,備用氧氣瓶配備,壓縮機的準備,電梯通道的準備等等。一切都是為了最大程度的保證患者安全。

在保證所有準備工作萬無一失的情況下,下午14:20開始轉運患者,搬運患者、調試設備,一切有序進行,救護車一路鳴笛,車內轉運人員目不轉睛的盯著設備上的參數,十幾分鐘的路程,大家都高度集中、一刻也不鬆懈。路上的行人、行車主動讓行,保證救護車順利、快速地通過,為病人的救治爭取每一分,每一秒。

15:00順利達到黃石市中醫醫院,醫護人員早已在病區樓下等候,電梯“虛席以待”,對講機與病區內隨時溝通“病人已到”、“馬上進入病區”、“收到”、“收到”,簡短地溝通都是為了轉運順利進行。

進入病區後一切都已備好,迅速轉換連接,更換呼吸機、泵注藥物、壓縮機開啟、管路開放、評估氣道、評估生命體徵等等,一切地對接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

一個病人的轉運,牽動了許許多多醫務人員的心,因為這是生命的相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