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的車軸距很長,但是仍然覺得很擠?

餘庭洋


大多數情況下,汽車的軸距與車內空間成一定的正比例關係,也就是說軸距長的車型,它的後排腿部空間一般都會比較充足。但車內空間是否寬敞,並不僅僅取決於汽車軸距的長度,要不然我們也不會稱讚僅擁有2700mm軸距的軒逸,卻可以給人帶來令人滿意的乘坐空間,而2830mm軸距的阿特茲卻讓人感覺,馬自達在造車時壓根沒考慮後排人員的感受。

而且軸距只是決定你縱向的腿部空間大小,而對車內的橫向空間卻沒有太多的幫助。



那麼為什麼有些車明明軸距很長,但空間卻依舊不如人意呢?

軸距是同側前後兩個車輪中心點之間的水平距離,軸距越長,自然越有利於設計師對前後排座椅,以及車內空間進行適當的佈局,也有利於後排乘客擁有更好的腿部空間。所以我們在國內可以有很多車型會為了討好消費者,特意將軸距做長,目的就是以此換取更寬裕的縱向空間。

但需要注意的是,真正決定車內空間大小卻並不是軸距,軸距更多的是決定車輛的操控性能,而發動機的佈局;懸掛結構的設計和行程距離;驅動模式;車身外形以及對車內空間的利用,才是真正決定一輛車空間大小的關鍵。


發動機佈局的影響很容易讓人理解,縱置發動機由於會佔用更大的車頭空間,因此在同等軸距的情況下這種發動機就會犧牲掉一部分的車內空間。所以使用縱置發動機的車型,它的車內空間一般都不會很出色。

懸掛結構的設計和行程距離,前懸掛一般是麥弗遜懸掛結構,它的最大優點就是設計簡單、佔用空間較小、成本較低,但在後排懸掛方面,多連桿或雙叉臂的獨立懸掛設計結構會更加複雜,也更大一些,當然佔用的車內空間也會更多。而半獨立懸掛取消了對輪胎內側的垂直支撐彈簧,因此在這類車型的後排車門位置,就看不到有一個較大的隆起,這對後排的橫向和縱向空間來說是很有幫助的。


所以舒適的乘坐感受和優秀的車內空間,它們有時候的確也存在著一定的相互制約關係,而且如果某個車型的前懸掛也採用雙叉臂或多連桿這類的設計,那它的車內空間恐怕還得被進一步壓縮。

另外懸掛行程越短的車型,雖然它的操控會比較出色,但震動過濾的距離減小後不僅會帶來較差的乘坐感受,它也會進一步對車內空間進行壓縮。那麼判斷懸掛長短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輪胎與輪眉之間的距離。


車身設計這點也比較容易理解,比如SUV的車身要比轎車更大,更高一些,因此相同軸距的SUV恐怕就要比轎車顯得更寬敞。而車內空間裡的利用,則主要體現在頭部車頂位置的造型設計、前排座椅靠背的厚度以及靠背背面的弧度設計、後排座椅及靠背的厚度與座椅位置的長度等等,在這點上軒逸的車內空間利用設計就值得讓人稱讚。

最後再說一下驅動結構,後驅和四驅結構的車型由於在底盤會有一根傳動軸,因此這類車的後排都會有一個較大的凸起,這在某種程度上就會讓整個車顯得較為擁擠,而且四驅車型可能還會配上分動箱、中央差速器、前後差速器等部件,這些都會進一步對車內空間造成侵佔。


而像一些後驅車型,它們比較喜歡採用縱置發動機的設計結構,所以如果你想體驗一下坐後驅車的後排,那壹車熱評基本只能送你“同情”二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