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放消费券,不能让政府的“福利”变成个人的“手气”


为推动服务业全面复苏,南京市政府采用多批次网上摇号方式,公开发放电子消费券,三轮共计摇出67万笔消费券,在5天内带动消费近千万元。南京市大数据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今年3月15日零时起开始第一轮报名,至22日24时报名截止,预约成功人数超过202万人,累计申请消费券540余万张。


受到疫情影响,各地消费水平降低。疫情结束之后,商业需要恢复生机,这个时候如何刺激消费、引导消费,考验着一个地方政府的智慧。让商业经营满血复活,才能有经济秩序的回归和利好。因此,很多地方都推出了消费券措施,通过消费券方式,让老百姓“花政府的钱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实施消费券措施好处多多,能够促进商业销售形势好转,老百姓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从各地实施消费券的措施来看,效果也是十分明显的,商业繁荣实现了“春去春又回”。


必须为政府发放消费券的做法送去鲜花和掌声,这特殊背景之下的特殊手段,既是政府智慧,也是百姓实惠。客观来说,南京市在发放消费券的过程中,效果和力度还是比较大的。从3月18日至22日,该市共使用电子消费券34522张,总消费金额942.93万元,除去电子消费券抵减金额外,带动消费金额613.16万元。目前发放的消费券,已经达到了5000万元。


但是,笔者想提个建议:发放消费券能不能不使用摇号的办法?摇号看着比较公平,你“摇”到了,你就有,你没有“摇”到,你就没有。你运气好,“摇”的多,你获取的就多,你“摇”的少,你获取的就少。可是,表面上的“形式公平”,却可能出现事实上的不公平。比如,有的人家庭收入已经很高了,却获得了消费券,而有的人家庭收入本来就不高,还有的属于低保户,却因为手气不好,一分钱消费券都没有“摇”到。公平是不是就打了很大折扣?


消费券是特殊时期的市民福利,应该考虑各种因素进行发放。可以是“普惠性的发放”,大家都有,也可以是“区别对待的发放”,比如单亲家庭、低保家庭、老年家庭依据实际情况,照顾性地“多发放一些”。


摇号发放消费券,别把政府的“福利”变成了个人的“手气”,领取消费券不能像买彩票、中大奖,不能靠运气好,靠手气好。如此一来,“形式的公平”可能真的成了形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