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年的讀書量大概在幾本?請推薦1到3本給我吧?

在水一方樂居一隅


我讀書比較慢,所以一年裡也讀不了多少本,卻年應該是近年來我讀書讀得比較多的一年,大概在30本左右。今年讀的還沒到10本,就推薦我最近讀過的這幾本書吧!

因為個人興趣原因,我讀的書主要以文學書籍為主,我先說說這3本書:

一、《雪國》---川端康成(日本)

日本文學我看得不多,川端康成的作品也是這段時間開始讀的,除了《雪國》,還讀了他的《伊豆的舞女》和《古都》,他的作品似乎都透露著一種孤獨和虛無的美。

《雪國》這部作品中描繪了三種美:虛無之美、潔淨之美與悲哀之美,這三種美讀著既令人怦然心動,又惆悵不已。

作品以一個男人和兩人女人之間的朦朧情感為主線展開。男主人公島村是個有妻室兒女的中年男子,他三次前往雪國的溫泉旅館,認識了當地的兩名少女:一位名叫駒子的藝妓和一位萍水相逢的少女葉子。

駒子不顧一切的愛著島村,而島村的目光卻總被僅有幾面之緣的葉子吸引。這兩名少女對中年的島村來說,分別代表了肉體和靈魂的兩種情感追求。

作品最後以葉子葬身火海而收尾,本身葉子這個人物形象就如同幻夢般存在著的,給人一種人生若夢的虛無感。而虛無的東西最終是無法存在的。

二、《瓦爾登湖》---梭羅(美國)

《瓦爾登湖》這本書可謂是久負盛名,不過因為這是一本帶著哲理性的文學書籍,讀起來不如那種小說類文學書籍吸引人,讀的過程中也會比較吃力,比較難理解,需要靜下心來慢慢讀,一邊讀一邊思考。

梭羅在這本書裡有一個貫穿始終的主張,那就是迴歸自然。在大自然裡,梭羅可以通過自己的雙手建房子、種豆子,與大自然對話,過一種自給自足的生活,不必為物質生活煩惱,他認為如果只關心物質生活和感官享受,比如說我們現代人所追求的這種生活,在梭羅看來,並不能稱為“真正的生活”。

這是一本讓你在繁忙喧鬧中能安靜下來,找尋自我的書籍。梭羅的研究專家哈丁評價這本書是:“一部自然與人的心靈書籍;一部自力更生過簡單生活的指南;一本神聖的書。”

三、《棋王 樹王 孩子王》---阿城(中國)

《棋王 樹王 孩子王》以三個中篇組合而成:棋王,樹王,孩子王,都是寫的下鄉知青在農村的生活。這三篇作品雖然取材不同,但作者所要表達的主題卻是相同的:人,才是最重要的。

棋王裡的王一生是個嗜棋如命的年輕人,為了下棋,可以不吃不喝,除了工作以外,他所有的時間都用來下棋了,室友們給他取了個外號“棋呆子”,簡直是用生命在下棋。一個人擁有一個如此痴迷的愛好,到底是幸還是不幸?

而樹王裡的肖疙瘩,同樣有他想要用生命守護的東西,那就是山頂上的一棵大樹。這棵樹對別人來說,不過就是一處標誌,但對肖疙瘩來說,卻像精神上的一個信仰。當這棵古老的大樹被眾人無情的砍倒後,肖疙瘩的魂也就隨之而去了,他最終用死捍衛了他的這個信仰。


對我推薦的這幾本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找來看看,個人覺得還是很不錯的。之前的問答裡也推薦過去年讀的書,想看的朋友可以翻翻看之前的回答。


米儷米


以前的我,愛買書,愛讀書,偶爾寫些東西。現在的我,幾乎不買書,仍然愛讀書,時常寫一些東西。

以前買書,讀書,書籍更偏向文學類一點。一本一本的故事,一本一本的小說,一本一本的散文,就這樣讀過去,讀過去。有了自己的感受,觸動了自己的心,偶爾會寫一些。

現在幾乎不再買書。不買書不代表不讀書。這個轉變源於自己的一次經歷。2014年,我參加了一個論語一百的活動。活動的主要內容,就是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把論語誦讀100遍。當我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每天把大量的時間用在論語的誦讀上,感到自己進步非常大,心情非常的愉悅,收穫也非常大。說的誇張一點,比自己大學4年所有的收穫都要。於是我開始改變自己讀書的方式。



這種改變首先源於書籍的選擇。以前都是看到什麼,買什麼,買到什麼,讀什麼,書籍的選擇非常凌亂,沒有系統性,書籍的質量總體來說很一般。但在經過論語100誦讀活動之後,我深切的認識到,只有經過幾百年,上千年時間檢驗的經典書籍,才是真正值得我們誦讀的書,而且要有上百遍甚至幾百遍的誦讀。


後來因為教學的需要,閱讀一些語文教學方面的書,我忽然發現,像呂叔湘,朱自清,這些在語文教學上有很深造詣的大家,他們對於語言學習都強調了反覆誦讀經典,這就更加堅定了自己,誦讀經典的信心。

當然反覆誦讀經典,並不排除在經典之外閱讀一些其他門類的書籍。這些書籍對於拓展我們的知識面,開闊我們的眼界非常有好處。

因此我給的建議是,在堅持經典誦讀的基礎上,去涉獵其他門類的書籍,至於具體的書目,經典誦讀要把大學,中庸,論語,孟子,讀一讀。其他門類的閱讀上,可以上網搜索一下,把每一科,每個門類基本的書籍選上一兩本,認真讀一讀。


或曰天下


我讀了一輩子書,成天和書打交道,不知不覺到了古稀之年。回頭一看讀的書可以用車拉。年輕的時候去圖書館讀,依仗是圖書館義務管理員,可以一次多借幾本回家讀,沒用半年的功夫讀了上百本書。從兒童文學到中國古典名著,後耒又涉獵了外國名著。幾乎讀得近乎瘋狂。雖然經歷文化大革命讀書有些影響,圖書館關閉,新華書店也鮮有文藝書籍。我就千方百計打進內部書籍發行部買了不少內部發行書。象《悲慘世界》,《戰爭與和平》,《回憶與思考》,《第三帝國的興亡》,還有《文史資料》等等,滿足了我讀書的慾望。現在看耒能真正讀下去書的時光是在結婚前。每一年能讀一百多本書。讀書促使我買書,如今我己有了一萬多本書,每天雖然坐在自己的小圖書室裡讀書的時間少了許多,卻能瞅見我曾一本本搬回來的書,享受著無比的滿足與快樂!要讓我推薦的書簡直太多了,要說二,三本,我就把我最近新讀和重讀的書推薦給各位吧!李微漪的《讓我陪你重返狼群》,林志浩的《魯迅傳》,白落梅的《浮生六記》。


孫舉海sunjuhai


工作之後,我常以工作忙為由,很少看書。現在網絡發達,人人不離手機,看實體書很少。

這樣的日子持續了十年,我覺得太沒有意思了,不能為了生活而生活,於是撿起了忘記了多年的愛好——寫作。

我重新開始寫作之後,發現以前的知識都還給了老師,比如:語句、標點符號、寫作方法等。完全不懂寫作方法,當然寫不出東西。

這個時候,我才明白自己需要學習。於是,我放下手機,購買實體書。從最基礎的語文教科書,到名家小說散文。

現在,我一年大概要讀二十本名家小說散文。雖然不多,但是我都是精讀,並寫讀後感,

這樣,一段時間之後,我的文筆漸漸好了起來,寫作的稿件也在各大報刊開了花。這樣,我的人生不再單調,而且變得非常精彩。

我完全沉迷書中,在書海中暢遊。

如果要我推薦三本書的話,第一本與寫作有關,叫《成為作家》,書中告訴我們人人都可以成為作家,作家是可以培養的,給了初學寫作,或者在寫作路上迷茫的人,一劑強心劑。

第二本書的話,我推薦《平凡的世界》。路遙燃燒生命泣血寫出的大作,有非常大的現實意義和社會意義。

第三本書的話,我推薦新疆李娟的《阿勒泰的角落》。現在網絡發達,雞湯遍地。如果我們天天喝雞湯,難免疲勞。李娟以親身經歷告訴我們,生活的困苦壓不倒心胸開闊的人。

如果大家覺得我推薦的好,歡迎關注探討。


悅讀小站


我一年讀書量有限,三五本差不多了,反正去年一年讀了五本書,那我就著重介紹一下我讀的其中一本,當然了是名著,我比較喜歡名著,買書我也買名著,其他的小作家我基本很少買,我一般也是買耳熟能詳的作家寫的書!

比如老舍先生,周樹人先生,沈從文老先生,謝婉瑩先生的,林清玄先生的,金庸老先生,古龍先生的,徐志摩先生的,餘秋雨先生的,于丹老師的,馮驥才先生的,黃仁宇先生的,

這些都是我知道的,當然了一些外國的名著也看,但是看的數量就少多了,畢竟文化差異的存在,造就了文化的隔閡,要想看他們的文學必須要了解他們的社會,歷史,所以我就看看我們的文學就好了。

說一本書是說,馮驥才先生蒐集的人物的傳奇,天津衛的俗世裡面行走著一些奇人異士,通過這些一件件的小事情,或者說奇聞來告訴我們一個世間道理,就像伊索寓言故事一樣,能夠把人代入情景之內,使人動容!《俗世奇人》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相魄


我是一個好讀書的人,最大的愛好就是買書和看書。每年我買書的數量不在二、三十本以下,當然看的書也少不了。每年都在十多本左右,如今手機上的掌閱、微信讀書等APP的安裝,更為我的讀書學習提供了方便。只要是有時間打開手機讀上幾頁,天長日久日積月累就形成了習慣。如果讓我在今年推薦一本書的話,我推薦《北上》。這是一本記錄紅軍長征途中黨中央毛主席同張國燾右傾分裂主義進行殊死鬥爭的記實文學。說到長征知道的人不少,但黨中央毛主席同張國燾的鬥爭細節知道的人卻不多。毛主席帶領中央紅軍為了民族大義堅持北上抗日,而張國燾為了個人私利頑固帶領四方面軍南下,使剛剛團聚的紅軍又重新陷入了分裂的局面。為挽救紅軍、挽救中國革命,毛主席同張國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鬥爭,並率紅一方面軍先行北上。這段經歷也被毛主席稱之為“最黑暗的時期”。

今年是我們國家建國七十週年,打開《北上》重溫這段艱難困苦的歷史,更讓我們從心裡感受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


綿羊31992627


大概100到200之間,經濟哲學歷史心理物理什麼都看。講一講怎麼培養讀書習慣以及一些書籍推薦。


培養習慣

一開始一定要從你感興趣的類型看起,小說,詩歌,歷史什麼都行,只要是你感興趣的。初期一定要先堅持完整地讀完一本書,時間久一點也沒關係,可能你一兩個月才終於看完,但沒有關係的,你是為了培養習慣,後面習慣養成了,速度和效率自然會提升起來的。



不要害怕別人說:你怎麼在看這種書。你是你自己,你要按照你的興趣去培養你自己。梁文道一直被問起為什麼要讀書以及讀書的意義,有時候他也不知道怎麼回答,直到有一次在香港書展看到一位孕婦正在翻閱育兒書籍,他當時就覺得很感動:長久以來我們一直爭論讀書的意義和目的,可只要那本書在當下能解決你的問題,那就足夠了。


一定要從你感興趣的入手,或者是容易讀的,這方面我推薦《鞋狗》、《以幽默的方式過一生》、《人類簡史》、《蒙田隨筆集》、《生命中最簡單又最困難的事》。


順便推薦下樑文道的讀書節目《一千零一夜》。



書籍推薦

所以,對小說感興趣,可以去看《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局外人》、《在路上》、《鄉下人的悲歌》,對股市和投資感興趣可以看看《窮查理寶典》、《滾雪球》、《富爸爸窮爸爸》,對歷史感興趣去就看看《明朝那些事》、《人類簡史》、《槍炮、病菌與鋼鐵》,對人物傳記感興趣可以看看《鞋狗》、《從文自傳》、《特斯拉之父:埃隆馬斯克傳》,對心理學感興趣就看看《社會動物》、,對美學感興趣就看看《世界美術名作20講》、對商科感興趣,可以看看《情感驅動》、《超市裡的原始人》、《大杯咖啡經濟學》等等。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看書的話,順便推薦一本毛姆的書《閱讀是一座隨身攜帶的避難所》、還有餘華的《文學或者音樂》。從別人的眼裡看看閱讀世界是怎麼樣的,不也很快樂嗎?


讀書不能看數量,如果你只盯著數字,那麼你得到的也只是數字。


巴黎鹹魚日誌


關於讀書,現在已經成為我個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了,我是從去年開始大量讀書的,去年讀了有30本左右,今年計劃讀完50本書。

說實話,讀過書之後整個人的狀態是非常好的,看問題也會逐漸的成熟起來,有幾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1、《邏輯思維:成大事者不糾結》,這本書是由邏輯思維創始人羅振宇創作的,志在緩解當代年輕人成長時的焦慮,鼓勵年輕人多角度思考問題,換個姿勢向前奔跑,活出自由主義的人生。這本書很值得對自己有要求的人看,希望可以對大家有幫助。

2、《南懷瑾的人生哲學》,這本書向讀者展示了國學大師南懷瑾先生的故事,講述了人生大得大失間的成敗智慧。字字珠璣,意蘊無窮。不知不覺間,讓讀者沉浸在國學大師思想的汪洋中,頓時渡光浮動,光華閃現,無價的瑰寶呈現在你我眼前。

3、《貨幣戰爭》這本書是今年比較好的一本經濟類的書,這本書講述了貨幣背後的故事。通脹、通縮和泡沫越來越頻繁地影響到我們的生活,但是貨幣背後隱藏的集團利益之爭,卻在很長時間裡不為人知。第一次揭開了貨幣背後的戰爭大幕,為我們展示了政治風波和經濟危機之後的翻雲覆雨手。

希望大家可以喜歡我今天的推薦,歡迎大家和一起討論讀書的心得。





仰望星空的讀書郎


感謝悟空推薦。

一 這兩年讀的書

2018年,工作很忙,讀書很少,全年只讀了3本書,分別是:

1.金宇澄的《繁花》;

2.格非的《望春風》;

3.馮驥才的《一百個人的十年》。

2019年工作節奏降下來,截至目前,已讀完11本,分別是:

1.馮唐的《馮·唐詩百首》;

2.奧瑪·海亞姆的《魯拜集》(我看的是鶴西先生翻譯的版本);

3、4、5.三本袁騰飛的《這個歷史挺靠譜》(因為三本所講階段不同,所以姑且算作三本書);

6、7、8.《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一、二卷,《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當時參加在職研究生考試,為應對複試,讀了這麼三本書);

9、10、11.季羨林先生的散文集(人生之書3本),權當消遣之讀,其實季老書中所描述的大多是漫長人生旅途中,經歷種種變遷之後的感悟,對年輕人是有一定啟發作用,但是個人不推薦這個系列,我覺得個人長成環境不同,心態上未必能很快接受一些經驗之談或者循循善誘。

12.目前在讀莫言小說選集第一本《豐乳肥臀》(選集共11本,今年不打算讀完)

二 所謂的推薦

讀書這種事,一千個讀者有一千種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素材、作家、行文風格、文學流派,在讀書方面,可能大部分人都是“愛好者”而非專業。最近買了幾本書,當作是所謂的推薦吧:

1.鍾叔河《念樓學短》:楊絳先生評價其“選題好,翻譯的白話好,註釋好,批語好”。內容都是選取的百字短文,鍾叔河先生進行白話翻譯並註釋、批語,對於讀古文,是一本不錯的合集;

2.嶽南《南渡北歸》:描述抗日時期流亡西南的一批知識分子(有人稱之為中國最後一批大師)的精神與命運;

3.陳福田選編《西南聯大英文課》,陳福田先生曾任西南聯大外文系主任,這本書當時應該是西南聯大所有學生大一年級的必修課程。有英文選文及其對應的參考翻譯,值得一讀。


空山遠照



讀書是要看目的的,是為了娛樂消遣,還是為了提升效率,還是為了開拓心智,還是為了培養情操等等。


每個人不同的境遇,對於當下感興趣的書主題也會不同。


這裡就寫兩本我逢人就推薦,反反覆覆唸叨,甚至讓耳朵聽出老繭的兩本書。因為對我幫助確實很大,所以也推薦給更多的有緣人。


01 第一本:小說《遙遠的救世主》/電視劇《天道》



關於這本書我寫了好多文章。但是依然要強烈推薦。


因為推薦的次數和頻率不夠多,不足以彰顯這本書的重要性。


與一本書的機緣,最重要的是一個緣起:你為什麼要讀一本書?


這個實在是太重要了。讀書雖然不錯,但是也不能飢不擇食的亂讀。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可能成長過程中都是從讀小說開始的。我記得我最早開始對閱讀比較感興趣,是看了一本雜誌《小說月報》,裡面寫了很多中短篇的小說,覺得特別有意思。尤其是裡面是很多現代人的故事。


但是接觸到《遙遠的救世主》則不同,它通過塑造丁元英的角色,提供了一種人生境界的可能性。不是那種遙不可及的大師,而是世俗意義下的人生境界,更重要的是超越了世俗意義上的金錢和名利。


一本好的小說應該是會隨著人生閱歷的增長,再翻開看的時候,又會有新的感悟。對於不同角色,其選擇背後的邏輯能更加理解。


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我每年都會抽一段時間出來,再讀一遍。在現實中會不斷髮現其各種各樣的影子,甚至在一些新聞裡依然能夠看到。足可見作者的功力之深。


02 第二本:《超越智商》


這是一本半學術性質的書。是世界頂級的認知心理學家斯坦諾維奇的著作。


為什麼推薦這本書呢?


雖然之前也寫過很多次,但是這次從另一個維度說一下。


就是《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我讀了很多年,確實也有些感悟。但是總覺得有些彆扭,這些零散的點沒有被串成一條主邏輯線。比如,丁元英這個角色他是如何做到這一切的?


雖然也看過不同的人的解讀,但是都不夠讓我滿意。


一直到開始接觸一些專業的學術書籍,才慢慢體會到自己原來的缺陷在哪裡。


就是經驗的限制性。


每個人都會積累一堆各種各樣的經驗,這些經驗是有效的。但是會在一些變量下失效。比如,經常會被舉的例子,一個人所處的環境裡只有白天鵝,他會認為這個世界上只有白天鵝。實際上,這個地球上還有黑天鵝。


這就是歸納法,也就是個人經驗的弊端。不到失敗的時候,你不瞭解其經驗的應用邊界在哪裡。


而學術書籍則有很大的不同,其經過非常嚴苛的學術體系,知識的可信性和可用性上比個人的經驗要深很多。


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有新的知識更新了,你就可以一起更新自己的知識,而不是等到自己犯錯失敗才知道。


《超越智商》這本書就是講一個人的大腦是如何瞭解和認識這個世界的,其背後的運作原理是什麼。


相當於解釋了丁元英這樣的人,是怎麼做到這麼厲害的。也解釋了為什麼樂聖的林雨峰會犯錯。


總結:


讀書要看目的,是為了你而服務的。


推薦兩本書:


一本是小說《遙遠的救世主》,講述了一個世俗化世界中,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境界。


另一本是半學術性質的書《超越智商》,從學術的角度講,怎麼才算是一個聰明人,而為什麼有些聰明人會犯錯。



PS:關於這個主題,我寫了一系列的文章,歡迎關注,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