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夢者”樂巖:職業經理人事業的堅守與突圍

“造夢者”樂巖:職業經理人事業的堅守與突圍

人物名片:

樂巖,男,1981年11月生,中共黨員,福建大田人。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職業經理人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理事、《職業經理人》雜誌創刊人、福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特邀管理專家。先後創辦了《職業經理人》雜誌、福建省職業經理人協會、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是中國職業經理人事業領域最優秀的80後創業家之一,被業內譽為最年輕的“老兵”,曾被中央電視臺授予“21世紀新星獎”,兩度榮獲“中國職業經理人特別貢獻獎”。

2020年新春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斷了中國大多數企業的經營計劃。當疫情在逐步得到控制之時,一個自上而下的復工復產計劃也在全國拉開帷幕,如何復工復產?已成為各級政府和企業的頭等大事。而就在此時,一個在短時間內讓一萬多家企業受益的“中小企業自救自助公益行動”頻頻被福建省民政廳、國家民政部等部門點贊,中國新聞網、澎湃新聞網、東南網等媒體也爭相報道,而這個活動背後的推動者正是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操盤手樂巖。

樂巖是一個怎樣的人?大家所瞭解的他可能是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執行會長、職業經理人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理事、《職業經理人》雜誌創刊人、福建省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臺特邀管理專家等等,而在記者看來,他更是一個職業經理人事業的“造夢者”。

匹馬單槍,“老兵”創世紀

作為一個八零後,本該風華正茂,然而樂巖看起來卻比實際年齡顯得老上幾歲,尤其是鬢角上的幾縷白髮更為他平添了幾許滄桑。雖然不到四十歲,但是憑藉16年的職業經理人事業從業經歷,對於中國職業經理人行業來說,樂巖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老兵”。

1999年,初入社會的樂巖從媒體行業起步,數年間先後就職於天府早報、西安商報、海峽都市報等媒體。尤其在海峽都市報任職期間,身在民營經濟發達的閩南地區,他有機會大量採訪了當地的民營企業。在與企業主和企業管理者交流過程中,他發現職業化的企業高級管理人員選聘和使用是困擾民營企業的普遍痛點,而起源於西方的“職業經理人”概念雖然已經進入中國十餘年,但是這一市場仍然很不成熟,甚至非常混亂。

通過大量查閱資料、深入研究,他越來越篤定: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是中國企業發展走向規範化、國際化的必然之路,但此時國內真正瞭解其價值和內涵的人寥寥無幾。便下定決心,要為中國職業經理人事業盡一份心力。

2004年,樂巖毅然從媒體辭職,開始了自己的追夢之旅。創業初期,他以品牌策劃和營銷為切入點,一方面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了企業的真實需求,另一方面,也為他以後的職業經理人事業完成了最原始的積累。2006年,在時任泉州市職業經理人協會秘書長楊安田的支持下,一本名為《職業經理人》的雜誌在泉州創刊,這是當時我國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為本土職業經理人與企業主提供商業思想和解決方案的雜誌。樂巖終於成功開闢了為職業經理人事業鼓與呼的一方陣地。

在樂巖堅定信念的支撐下,這本雜誌在泉州走過了四個春秋,但因偏居東南一隅,影響力和價值都難以放大,為尋求事業突破,2010年春節過後,樂巖隻身來到北京,開始從地方視角向全國視野的躍升。經過一番努力,在全國職業經理人協會聯盟秘書長葛蘭玉等領導的支持下,樂巖所創辦的《職業經理人》雜誌開始立足北京、輻射全國。此後兩年時間,《職業經理人》雜誌發行量一度突破十萬冊,一時成為業內頗具影響力的雜誌。2012年6月30日,中國職業經理人協會在京成立,樂巖受邀當選為中職協理事。而此時,受互聯網的衝擊,很多傳統紙媒開始走向衰落,樂巖的雜誌也面臨同樣的困境。此後幾年時間,他逐步將重心從雜誌轉移至職業經理人事業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上,先後參與了工信部、財政部專項資金支持的職業經理人發展項目,策劃組織了中國職業經理人高峰論壇、中國職業經理人大講堂、中國職業經理人交流大會等大型活動,並代表中職協支持福建、重慶等各省市職業經理人協會的成立和運營管理等工作。直至2016年,他重回家鄉籌備成立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樂巖已由一個行業“小兵”熬成“老帥”,除了對於這份事業的堅持始終未變之外,從他對行業的理解深度到他的眼界和格局,從對企業管理的實戰經驗到對自己未來道路的清醒認識,都已經有了質的飛昇,樂巖再不是初出茅廬時的那個“吳下阿蒙”。

獨立潮頭,“高臺”樹新旗

2016年底,在職業經理人事業領域深耕了十年之際,回到廈門的樂巖開始對這份事業進行深層審視和思考。他發現,要推動職業經理人事業的發展,必須有一群致力於職業經理人事業發展的企業出資人和社會服務機構的積極參與。而放眼中國已成立的100餘家職業經理人協會,卻鮮有哪家在實踐中真正建立起了良好的職業經理人生態,各協會均陷入傳統商協會輕整合重聯誼的運營怪圈,他們更多的關注點還是“職業經理人”,而對於職業經理人所應該具備的職業化“土壤”的培育則相對薄弱或者無力。要想跳出這一怪圈,必須從頂層上重新建立規範和管理行業的組織形式。

在樂巖看來,“職業經理人”始終是整個體系的核心紐帶,他聯繫著企業、出資人及第三方服務機構。只有通過深度整合幾方關係,最終形成一個職業經理人才評價、認定、培養、誠信管理、擇人求職、資質可持續提高和管理於一體的生態閉環,這樣才算初步建立起了職業經理人的生態環境。於是,樂巖有了一個大膽想法:成立一個以“社會服務”和“行業管理”為落腳點的嶄新協會,來支撐他的職業經理人事業生態鏈。

跳出了職業經理人的概念禁錮,展現在樂巖面前的疆域豁然開闊。因其總結出的模式大膽、新奇又充滿著無限的想象空間,他很快聯合了省內99位志同道合且極富影響力的企業家和實戰派管理專家於2017年7月正式成立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

基於“以市場和出資人認可”這一核心考量,在會員遴選上,福建省職業經理服務行業協會只吸納單位會員,該組織是推動職業經理人事業發展的志願者聯合體,而非職業經理人的聯誼性組織,是以“職業經理人”為紐帶,協調政府、企業出資人和第三方服務機構關係的省級社會團體。用樂巖的話說,這個平臺更像是一個“職業經理人產品”組裝平臺,根據企業出資人需求制定職業經理人標準,根據標準代表企業方組織各領域優質服務機構共同來打造質量上乘的 “職業經理人產品”,規範化管理職業經理人才隊伍,保障企業出資人在選聘、培養和評價職業經理人的權益。而各會員單位在這個平臺上各展所能、各取所需,其在平臺上產生的收益不必向協會繳納任何費用,顯然,這完全是一個公益性的組織。樂巖說,只有如此才能最終實現推動建立職業經理人制度、推進建設職業經理人隊伍、推行建造職業經理人才擇人求職專業化市場體系的使命。

樂巖在職業經理人事業上,終於找到一條光明之路。有了這個平臺,真正屬於他的創新實踐大戲正式拉開帷幕。

戰略下沉,“藍海”任遨遊

有了好的頂層設計,也不意味著一定成功,因為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鑑。接下來的兩年時間,是樂巖用實踐驗證和豐富理論,用理論精準指導實踐的過程。“戰略下沉、精準扶智”則是他在不斷的摸索中找到的一條突破口。

樂巖根據福建產業集群特點及加快推進兩大協同發展區建設要求,因地制宜,提出以“聚焦地方特色產業,建設職業經理人才隊伍,提高企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地方特色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主線,結合福建各地特色產業和資源稟賦,圍繞福建各地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素質普遍偏低的現象,通過分區域、分行業、點對點開展職業經理人試點。而以陶瓷為民生支柱產業的德化縣,成就了樂巖從一個區域(行業)入手撬動整個地區職業經理人事業發展的成功案例。

從人力資源管理義診到職業經理人大講堂的舉辦,再到陶瓷行業職業經理人標準的制定,直至職業經理人資質培訓與評價研修班的落地,樂巖帶領他的團隊,在德化整整精耕細作了一年時間。這一系列務實舉措,為當地政府與企業之間架起了一座無障礙溝通的橋樑,同時解決了政府帶動企業轉型升級的迫切訴求,也為當地陶瓷行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動力。“他們提供的價值已經遠遠超過了一般協會本身所追求的價值,無論對於德化還是對於這個行業來說,他們的工作都稱得上功德無量”,德化縣政府有關負責人表示。

目前,德化的成功模式引來許多慕名而來的學習者,對於來訪者,樂巖總是將自己的寶貴經驗毫無保留地傾囊相授,在他看來,只有大家一起來推動這個事業,這項事業本身的價值才算真正實現。就在落筆之際,晉江工作站已經掛牌成立。當很多企業因為疫情面臨著如何復工復產之時,樂巖已經忙於在全省各縣(市)設立工作站,從德化到晉江,再從晉江到福建其它產業集中縣(市),樂巖開始了他的八閩征程,最終將形成一張可聯動、可共享的職業經理人才服務平臺網絡。

作為一個堅守職業經理人事業十六年的“守夢”老兵,樂巖秉持“成人達己,成己為人”的核心價值觀,正通過他一手搭建的平臺,為實現“讓經理更職業,讓BOSS更省心”的事業初心而快馬加鞭,他自己也由“守夢者”一步步成長為別人眼中的“造夢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