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中的心理学“潜规则”(下)

上篇讲了三个有趣的在销售中的心理学定律,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定律,其实不只存在于销售中,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我也是这段疫情期间在回首沉淀反思中,忽然发现,以前从来不屑的销售这个行业的魅力所在。他其实是很多知识的综合体,是一种思维方式,学习能力的训练,一种心态性格的修炼。下面再来一起看下《销售心理学》中总结出的剩下的四个心理学规律。


四) 布利斯定律:用销售目标和计划来正反馈整个销售流程


美国行为心理学家艾得·布利斯 发现一很有用的定律,即在开展任何一项工作之前,如果给自己设定目标,及详细的工作计划,那完成这项工作的效率将会更高。这项发现即布利斯定律。

HaseSehannen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表明,制订计划将极大地提高目标实现的成功概率:制订计划的人的成功概率是从来不制订计划的人的3.5倍。在成功实现目标的人群中,事先制订计划者高达78%!

销售工作因为面对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太多,非常容易形成一种散养的靠天吃饭的状态,即赚多少算多少。因此设立销售目标,即业绩指标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指导激励作用。这个目标的设定,既不可以太容易,否则会滋生懈怠缺乏激励作用。同时也不可以太高,否则就像一个摆设一样,反正都无论如何都达不到,就形同虚设了。因此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商机跟进情况,建立符合实际情况的目标,并拆分计划,努力完成相应的目标。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目标。

所以其实每一家公司对销售人员都有其考核的业绩,跟进整个公司的整体规划和目标,拆分下来分配到个人身上。通常为了配合公司不同阶段的方向,会配有不同的销售激励手段和资源倾斜,因此关注目标,拆分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计划,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 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

众所周知,犹太人被称为最聪明的一个民族,具有惊人的商业天赋。而哈默定律,是犹太人阿曼德·哈默提出的,他说:天下没有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即不存在没有需求的客户,只存在没有销售能力的销售。现代营销学中,由此引发的那个经典的故事:如何把一把木梳卖给和尚。故事讲起来比较有趣但篇幅太长,我简单提炼出来核心如下:

A

A非常努力的去一个个拜访和尚,把该把梳子的特点优势非常详细的进行讲解,

但是历经千辛万苦说破嘴皮也没有把梳子卖出去。最后见一个头上长癞的和尚,骗他说梳子可以挠痒子,终于卖出一把。

A以固定的思维来应对市场,静止的眼光看问题, 只盯着卖梳子这件给和尚这件事情, 虽然很努力,但当需求与产品不匹配的时候,无论多吹嘘产品,都无法进行销售,最后甚至采用欺骗的手法来卖出了一把梳子。

这是典型的一棒子买卖,这种销售人员和销售方式,注定不会成功。

B

B经过观察发现寺庙很多人来上香,便找到住持,说你看信男信女来上香,都把头发吹乱了,你们可以购买我们的梳子,方便他们来上香时,把头发梳理整齐。

最终住持买了10把梳子,每个大殿里放一把。

B已经用更广阔的思维来看待市场,和尚不需要梳子,但是其下游人员,信男信女们会需要。于是成功的卖出了10把梳子。B的销售模式已经算是大客户销售,但是其出发点,还是传统的把客户当客户,作为销售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所以虽有效果,但无法做大。

C

C先把周围的寺庙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然后挑选了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寺庙。他找到住持,跟他讲:“凡来进香朝拜者,都有一颗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贵寺庙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写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十分高兴,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

之后,C又建议住持进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种类型的施主与香客。通过赋予其“吉祥梳”、“幸运梳”、“平安梳”的美名,把梳子塑造成寺庙的小礼品,赠给那些渴求吉祥、幸运、平安的游客和上香人,满足了游客和上香人的心理需求。 于是梳子销路大增,寺庙的香火钱也增加了不少。


C也如同B一样看到了整个下游市场,即不以静止的眼光看问题,不能只盯着和尚,而是要放宽到整个下游,视线放到来朝拜的信男信女们,从而扩大了整个销售的目标客户群体,由此,产品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也就不存在了。


但是不同与B,他已经不单单把和尚当做大客户,而更当场合作伙伴,本着一种双方双赢的目标导向。

同事,他抓住了下游终端客户的心理需求,并挖掘产品的的文化价值,赋予普通的梳子以更深的文化内涵,并进一步细分需求市场,精细化产品分类,将客户进行分级并由此优化产品层级,不仅成功的卖出了1000把梳子,并建立了一套可长期稳定的销售模式,打造了一条销售产业链。于是,他不仅创造出了需求,成功进行了大额销售,同时还创造出了源源不断的的可长期发展的市场需求,将一次性需求转化为长期需求。

该故事充分验证了哈默定律,天下没有坏买卖,只有蹩脚的买卖人。

需求是销售人员创造出来的,而创造的内在动力不是靠单方面盈利,而是双赢。


六) 斯通定律:态度决定结果,把客户拒绝当成一种享受

斯通定律是由美国“保险怪才”、成功学导师克里蒙特·斯通提出的,其内容是:态度决定结果,对于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态度去对待,就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结果。这条定律风靡全美,造就了许多百万富翁,被誉为“永不失败的成功心理学定律”。

在销售中,斯通定律也可以用来指导我们如何与客户相处。我们都知道,在销售中,遭到客户的拒绝是很正常的事。美国营销专家的研究表明,销售人员每达成一次交易,至少要受到客户六次拒绝。在面对拒绝时,销售员的态度决定了这次交易最后能否成功。如果销售员能以积极的态度来面对拒绝,从容不迫、气度非凡,把这次拒绝看成是距离成功又近了一步,那么,遭受拒绝就不再是一件令人痛苦的事。我们可以在拒绝中寻找扭转败局的契机,促使成功的到来。因此把拒绝当成一种享受,始终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一切,会始终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此反而会形成一种正反馈的循环机制。

七) 原一平定律:失败时要有百折不饶的毅力

在日本,原一平是一个声名显赫的人物,被称为“推销之神”,在他36岁时,就已经成为美国百万圆桌协会成员,与美国的“推销大王”乔·吉拉德共同闻名于世。原一平50年的推销生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经历了种种失败与磨难,但原一平之所以能够最终成为日本保险业连续15年全国业绩第一的“推销之神”,取得非凡的成就,就是源自于他无论何时都百折不挠,不轻言放弃的毅力。这点也与当下国内两大巨头所宣言的销售精神不谋而合,即华为的狼性和阿里的铁军。

没有任何一种成功是容易的,背后都有看不到的修炼与日复一日的磨练。举个原一平的小例子。为了更好的建立信任感,原一平曾对着镜子苦练微笑,并把微笑分为38种。他的微笑被人们誉为“价值百万美金的微笑”。面对一个极其顽固的客人时,他使用了30种微笑。为了赢得一个大客户,他曾经在三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里,登门拜访70次都扑空的情况下,凭着锲而不舍和不服输的精神,在拜访第71次时获得成功。推销是一条孤寂而艰难的路,可能遭到的冷遇和失败都远远超过其他行业。然而,原一平正是靠着百折不挠的毅力才走过了这条荆棘路,创造了世界奇迹,成为世人所敬佩的“推销之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