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今昔“戰疫”記

濱海今昔“戰疫”記

千百年來,在濱海故道流域曾發生過無數次的大小疫情。新中國成立之前,每當疫情肆虐,大地滿目瘡痍,經濟慘淡蕭條,百姓民不聊生,可謂 “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條鬼唱歌。”當時的朝廷顧不上百姓死活,社會民眾沒有抗擊疫情的能力,面對瘟魔,百姓只能聽天由命,任憑摺磨。故道解放後,濱海人民方迎來了抗擊瘟疫的春天。


細數故道疫情


❍鼠疫 新中國成立前,縣域鼠疫發病無記載。1952年3月,在五汛區新港鄉、六套區皂角鄉(今屬響水縣)一度發現帶有鼠疫病昆蟲10多種,政府一面組織群眾消滅帶毒昆蟲,一面開展鼠疫疫苗預防接種,及時制止了疫情發生,未發現患者。


天花 是故道流域歷史上流行較廣的病害之一。民國時期,接種牛痘疫苗大都是私人經營,種一次,男孩收小麥1戽(20公斤左右),女孩收小麥5升(10公斤左右),貧苦農民大都接種不起,以致天花時有發生。1950年起,濱海縣政府年年免費為群眾接種牛痘疫苗,再無天花發生。1981年,濱海縣最後一次為所有新生幼兒接種牛痘疫苗。


濱海今昔“戰疫”記

天花病毒


霍亂 民國20年(1931)蘇北鬧水災,水災引起霍亂,疫情十分嚴重,濱海縣境內病死1000餘人,歷史上罕見。新中國成立後,黨和政府開始免費接種霍亂和霍亂傷寒四聯疫苗,至1952年,共接種239567人次,此後很長一段時間無疫情發生。1962年~1978年,副霍亂疫情在濱海縣境時有發生,副霍亂瘟疫由東南亞國家傳入我國,由沿海向內地擴散。是年,濱海縣進行歷史上第一次霍亂菌苗普種,並在陳港、扁擔港、通榆等交通要道建立檢驗站,實施交通檢疫,嚴密盤查首發病例和帶菌者,有效的制止了疫情蔓延。1980年至1987年期間,副霍亂疫情又曾發生多次,但由於採取普種副霍亂疫苗以及早發現早隔離早搶救等措施,濱海縣境內僅有3例患者,無一例死亡。


濱海今昔“戰疫”記

《抽劍斬疫魔》 孫元亮作


流腦 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濱海1960年始有發現,至1967年,年平均發病率為403/100000,死亡率10%左右。1967年之後縣成立專門防治隊伍,對貧困病人實行免費治療,疫情得以有效控制。到1987年,發病率控制在4/100000部頒標準之內。1951年~1987年期間,除流腦瘟疫之外,還有流行性乙型腦炎(簡稱乙腦)疫情發生,最高峰時,發病率84.8/100000,1974年以後,普遍實施乙腦疫苗接種,至1987年,發病率控制在4/100000以內。


濱海今昔“戰疫”記

白喉桿菌


白喉 50年代,白喉即被列為法定報告傳染性疾病,受到高度重視,通過接種疫苗,有效控制了疫情,大多呈散在發生現象,到1982年以後,病疫受到了完全控制,無病例發生。


麻疹 1951年,麻疹流行,1~5月份全縣發病3000多人,死亡百餘人。1959年,發病率高達1034.46/100000,死亡160人,死亡率為17.9/100000。60年代中期以後,開始加強預防疫苗接種工作,但沒有全面實施,導致疫情時有反覆。70年代末期,計劃免疫工作全面推開,疫情得到有效控制,至1987年,發病率在10/100000以內,達部頒標準。


濱海今昔“戰疫”記


脊髓灰質炎 此病又稱小兒麻痺症。1958年,濱海縣境始有病例報告,以後歷年散在發生,至1987年,累計發現280多例病人。期間,先後採取免費服用減毒脊灰糖丸和疫苗接種等措施,保證了防疫效果。1987年以後,再無病例發生。


濱海今昔“戰疫”記

黑熱病原蟲


黑熱病 黑熱病俗稱“脾塊病”,主要染疫媒介是白蛉。民國27年(1938),由淮陰地區傳入濱海縣境,民國32年(1943)普遍流行。1944年,阜東縣委(濱海縣前身)成立黑熱病診療所(縣人民醫院前身),開始對黑熱病進行防治,疫情得到控制,患者由民國36年(1947)的1萬多人減少到三千多人。1949年之後,黨和政府採取綜合性防疫措施,一面大力捕殺白蛉,一面實行免費治療,年年查治,患者逐年減少,至1960年,黑熱病終被消滅。


血吸蟲病 此病中間宿主為釘螺。1956年,經調查濱海縣境內並無此物。1971年,對蘇南下放到本縣的插隊知青以及到過疫區的漁民進行皮試篩選,皮試10406人,呈陽性1344人,後又被感染104人。通過設點防治,1974年後,再無新病例發生。


濱海今昔“戰疫”記

絲蟲病 濱海故道流域曾是班氏絲蟲病中度流行地區,主要傳染媒介為淡色庫蚊。50年代,全縣各鄉鎮都有不同程度的發生,蘇北灌溉總渠北的鄉鎮,特別是沿中山河一帶感染程度高,微絲蚴感染率一般在10%左右;灌溉總渠南的鄉鎮,感染率一般在1%以下。從1956年~1986年,全縣累計血檢近600萬人次,其中呈陽性為183472人次。


濱海今昔“戰疫”記

瘧原蟲病毒


瘧疾 故道人又稱其為“百日子”。濱海故道流域氣候適宜中華按蚊的滋生繁殖,歷史上其疫情非常嚴重。個別地域發病率高達76%,有些村莊出現“莊稼成熟無人收”的慘象。至1974年以後,濱海縣被列入蘇、魯、豫、皖、鄂五省瘧疾聯防縣,發病率一度降至0.08%。1987年,經省考核,達衛生部頒發的“基本消滅瘧疾”標準,成為全國防瘧疾治療的先進縣之一。


建立防疫組織


早在民國33年(1944年)6月,故道解放區成立了夏季防疫委員會,主任委員由縣委副書記擔任。民國34年(1945),縣成立防疫委員會,縣委領導主管防疫大局,衛生部門承擔具體的業務工作。1950年,縣成立衛生委員會,各區、鄉相應成立衛生委員會,各級衛生委員會都由相應的黨委書記或副書記兼任。


濱海今昔“戰疫”記

原濱海縣衛生防疫站


1953年,將原衛生委員會改為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簡稱愛委會),區、鄉衛生委員會同時更名。1958年,縣成立除害滅病領導小組,也由縣委統一領導,直到1982年,除害滅病領導小組被合併至愛國衛生運動委員會。80年代,還成立了防疫的專門機構“縣衛生防疫站”,對全縣的23個鄉鎮衛生、防疫等工作進行監督、監測。


齊心奮戰瘟神


新中國成立以後,瘟疫依然時有發生,但防疫治病工作得到了空前施行,疫情都能得到有效控制。


濱海今昔“戰疫”記


愛國衛生 新中國成立不久,全縣人民積極響應毛主席提出的“動員起來,講究衛生,減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的偉大號召,以“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講衛生、講紀律”來要求自身,“講衛生”首次作為對廣大民眾的素質要求。“環境美、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的四美要求,人人得以遵守,其中“環境美”成了愛國衛生運動的重要內容。


在愛國衛生運動中,廣大群眾積極參加治理髒汙等行動,僅在1958年度,清除髒汙垃圾63573噸,疏通髒汙溝渠620818米,填平汙水塘1016395個,修建廁所1955座。通過全縣開展的群眾性愛國衛生運動,不單使全縣的衛生狀況大為改觀,也有效清除了瘟疫的傳染源,有效控制瘟疫的蔓延,降低了瘟疫的發病率。


濱海今昔“戰疫”記


除害防疫 1952年,濱海人民積極響應毛主席提出的“粉碎敵人的細菌戰爭”號召,全面開展以反對美帝細菌戰爭為中心的防治瘟疫運動。成立除害滅病領導小組,組織人民群眾消滅帶病毒的昆蟲、鼠、禽、獸等,清除瘟疫傳染源。群眾性的除害防疫戰果輝煌,僅1958年度滅鼠22萬多隻,滅蚊510公斤,滅蠅3200公斤。政府對城鄉飼養家禽、家畜作出明確規定,縣城達到基本無犬,鄉村家養犬減少50%以上。除害防疫工作一直持續了幾十年時間,一直被認定為防疫的重要舉措。


濱海今昔“戰疫”記

《科學醫治,消滅瘟神》李本華作


治疫滅病 在抗擊疫情中,治疫滅病是人們的最終目的,衛生檢疫是首要手段。新中國成立後的50年代,濱海縣才具有科學檢疫條件,縣衛生防疫部門有了檢疫室,開展一般性病菌檢驗。隨著衛生事業的不斷髮展,檢疫專業人員、設備及項目不斷增加。至1985年,開設了水質、食品、粉塵、毒物、細菌、生化等150個檢驗、檢疫項目,從此,濱海縣衛生檢疫工作走向規範化,為防疫治疫去病提供科學依據,力爭做到精準施策。


濱海今昔“戰疫”記


接種疫苗是免疫治病的又一重要手段。民國時期,濱海故道東坎地區曾先後設有種痘局、防疫所和疹痧局,開展接種牛痘預防天花工作,但不正常。新中國成立後,全縣開展有計劃、有步驟地免費接種疫苗。1950年,接種牛痘苗73328人次,傷寒霍亂菌苗12889人次。此後,接種疫苗工作持續開展,並採用有針對性的免疫接種形式,至80年代,接種率高達90%以上,經衛生部組織的華東組考核驗收,濱海縣成為首批衛生部頒發的“計劃免疫第一個85%”達標縣之一。


演奏戰疫新曲


2020年的春節假期,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為肺炎的疫情,一場沒有硝煙的戰役打響了。新年伊始,全面加強疫情防控工作的局面,已在全中國全面形成。


濱海今昔“戰疫”記

濱海今昔“戰疫”記

風雪中一線人員堅守崗位


濱海今昔“戰疫”記


隨著濱海縣委縣政府的相關防控工作部署,百萬濱海人民緊急行動起來,人人都是出色的戰鬥員。為遏制瘟疫擴散,百萬濱海人民全部宅居自家。企業、景區、商店、餐飲、浴室等,全部停業。民眾不講條件,嚴格遵守戰疫要求。街頭巷尾,村落路頭,處處設卡置哨,民眾自我輪值當班,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參與打好抗擊疫情狙擊戰。2月9日,濱海組建醫療隊馳援武漢,醫務工作者們負重前往,冒死逆行。疫情面前,百萬濱海人民,個個都是最美逆行者!



—END—



濱海今昔“戰疫”記

作者簡介:金仁相,男,1956年出生,江蘇濱海縣人。1981年畢業於鹽城師範學院中文系。曾任濱海縣高級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中學高級教師,江蘇省語文學會會員。著有語文教學省級以上論文10餘篇。2015年被濱海縣地方誌辦公室聘用。

長按下圖二維碼,閱讀最新“方誌江蘇”文章

濱海今昔“戰疫”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