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接觸”等新消費推動O2O和社區化零售快速增長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與德勤中國23日聯合發佈《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零售行業財務及運營影響調研報告及行業趨勢展望》,指出新冠疫情下,市場需求和生產驟降對投資、消費、出口帶來衝擊。不少零售企業面臨運營及財務挑戰,面對物流運輸受阻、銷售人員無法全部到崗、營業場所關閉,客戶需求下降等難題。隨著“無接觸”等新消費需求出現,部分參與調查企業認為,加快發展小規模精品超市,以更好地滿足顧客生活需求會成為發展趨勢。

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秘書長彭建真表示:“由於疫情,超過90%的調研對象表示客源受到影響,其中37%的調研對象認為疫情導致其客源降低超過一半。多業態購物中心客源受影響最大,當中約60%受訪對象表示客源降低超過50%;超市及便利店的客源也減少,線上商城受影響最小,提供送貨上門的電商更是訂單爆增。受客源下跌影響,59%調研對象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收入將下滑,其中超過80%的多業態購物中心有此預期,而超市(65%)、便利店 (55%) 及線上商城 (66%) 則普遍預期收入持平,甚至有所增長。”

調研顯示,疫情影響下超市和便利店的O2O和社區化業務快速增長,將促使商超積極搭建標準化、全品類的線上服務和加快門店數字化改造。與此同時,線上商城消費品、生鮮和健康品類在疫情期間快速增長,將進一步推動線上零售精細化運營。

德勤中國副主席、財務諮詢價值創造及危機服務主管合夥人黎嘉恩指出:

依賴傳統融資渠道和政策優惠難以在同時滿足各企業要求,企業不僅要制定相應的運營管理措施,還要積極尋求融資渠道,短期現金流壓力大的企業可以考慮擴展已有融資渠道或申請新增過橋資金。疫情過後可能消費反彈,對此企業可以引入財務或戰略投資人,通過股權融資獲得長期資金支持,並將其結合到企業未來發展戰略中。

儘管面臨挑戰,近一半的調研對象企業表示2020年無調整預算及財務指標的計劃,同時大多數企業計劃通過不同方式進行業務調整及升級,意識到線上業務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无接触”等新消费推动O2O和社区化零售快速增长

德勤亞太消費品及零售行業主管合夥人張天兵認為:“依託零售技術開展的‘雲消費’將成為零售行業新常態,而零售行業的運營、銷售和供應鏈模式也將進一步向數字化轉型。預期持續擴大開放的舉措和增收促消費的支持性政策有望加速鞏固消費韌性和推動消費,電商深入三線及以下城市和農村將持續驅動中國消費市場增長。不過,零售企業要面對互聯網流量紅利逐漸消退、消費者數據集中在線上平臺以及資本退潮的挑戰,建議企業可建設無縫連接全渠道能力,以最優庫存滿足消費者需求,通過社交媒體與消費者互動,在重要時刻把握消費需求,從而抓住新零售時代的機遇。”

此次調研對象以年銷售額超過10億元的中大型民營企業為主,覆蓋全國15個省,涵蓋超市、便利店、購物中心、專賣店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