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你有没有发现,《如果岁月可回头》和《都挺好》是同样的套路。

两部剧都是“男主作,女主惨”的搭配模式,两个男主角背后都有两个跟班的陪着作,都是主讲情感与人生。

可是《都挺好》就能火,而《如果岁月可回头》却既无热搜,弹幕也可罗雀。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都挺好》苏家合影

其实《都挺好》的毛病也挺多,远不是什么完美的剧,但它有一个巨大的光环,叫做“正午阳光”。

正午阳光出品的剧,只要刚一官宣,就会有巨大的关注度。观众默认正午阳光的剧就是品质剧,感不感兴趣届时都会看一眼。这是正午阳光多年坚持品质输出,为自己打造的品牌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同样的套路,谁先播,谁就收获观众的饥饿感。

就像《如懿传》和《延禧攻略》。如果《如懿传》赶在《延禧攻略》之前播出,那可能就没有《延禧攻略》什么事儿了。

同理,樊胜美模式,过了三年苏明玉再用一次依然好使,但仅过了一年房似锦再用,观众就有抵触感了。这就是因为间隔时间太短,新的饥饿感尚未产生。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姚晨、薇薇出演《都挺好》

另一方面,苏明玉的惨,观众是可以代入的。

“我小时候就是苏明玉”,或者“我妈小时候就是苏明玉”,《都挺好》开播之后,这样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是蒋欣饰演的江小美,她的惨,观众难以代入。

江小美是个不良少女。你说能有多少观众会把自己或者母亲代入到一个不良少女身上?可能会有,但是跟苏明玉的代入感是不能比的。

更重要的是,苏明玉的惨,有画面。

她小时候被母亲重男轻女,长大了被苏明成打,这些都有画面。观众的视觉受到强烈刺激,情绪自然就出来了。

而江小美的惨,是通过第三方转述的。只有概述,没有细节。观众无法在脑海中构建画面,也就无法产生情绪。

观众没有情绪,网上就没有话题。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倪大红主演《都挺好》

在男主角这边,苏大强的代入感也要高于靳东饰演的白志勇。

苏大强和他的两个儿子,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典型。他们的作,对家庭产生的影响甚至是伤害,观众也能通过丰富的画面,感同身受。

而白志勇和他那两个兄弟的作,基本还处于自娱自乐的阶段。

观众到现在也无法理解,景雅为啥要和白志勇离婚。明明看着两个人关系很好,景雅怎么就到了要去看心理医生的程度呢?

你看苏明哲的夫妻矛盾、苏明成的夫妻矛盾,都有细节。如果吴非和朱丽去看心理医生,观众能理解,但景雅去看心理医生,观众就无法理解。

没有细节的夫妻矛盾,演员就只能在那里干吵、背台词。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靳东主演《如果岁月可回头》

《如果岁月可回头》屋漏偏逢连阴雨。本来细节就少,又不知道是哪位剪刀手在搞事情,把片子剪得豁牙狼齿,多次出现剧情不连贯的情况。

但是看过了网友上传的删减片段之后,我依然认为,那些被剪掉的片段,也未能弥补本剧的细节缺失问题。

再举个例子:白志勇为什么辞职,他与朱老板有什么解不开的梁子?当初明明是他酒后误事,毁了公司的发布会,老板要开会研究对他的处理意见,这难道不合理吗?可白志勇哪来的勇气跟老板拍桌子辞职?

后来,景雅劝白志勇重新找份工作,白志勇又说自己“被朱老板伤过的心还没平复呢”。

苏明玉被公司高层排挤,我们都看到了,可是白志勇在老板那里怎么伤的心,我们没看到。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李乃文、赵子琪出演《如果岁月可回头》

再有,李乃文饰演的蓝天愚,是如何让妻子上官慧一步步寒了心的,上官慧和教练又是怎么好上的?

上官慧并不是个水性杨花的女人,那么她面对丈夫的冷遇和自己的失望,在精神出轨之前一定会有纠结和选择,但剧中全都没演出来。

你看苏明成,在他打了朱丽那一巴掌之前,观众可以看到他是如何从一个善于哄老婆的人,一步步变成了家庭暴力的施暴者。

可是类似的细节铺垫,在蓝天愚和上官慧之间就没有。一部中年情感剧失去了纠结与选择,还有什么营养可言。

《如果岁月可回头》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开会。各种圆桌会议,酒吧里开完了又跑到白志勇家里开。本该活生生的电视剧,搞成了《锵锵三人行》。

可是这圆桌会议,也有问题。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如果岁月可回头》三兄弟和解

男人之间的友谊不是这样的。

能玩到一起的,未必是真兄弟;喝酒能喝到一起的,也未必是真兄弟。

打完架不记仇的,才是真兄弟。

兄弟之间打架,事后通常不会正襟危坐地互相道歉,也不会“三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那样太矫情。

小酒一端,小脸一红,小话一递,哈哈一笑,这才是兄弟之间的和解方式。

女人之间的感情我不太了解,但我估计她们也不会在情绪很冷静的情况下握手言和。

《小欢喜》里面,海清跟陶虹闹别扭,然后海清哭着对陶虹说:“你离婚的时候,是我陪着你哭了一宿。”然后两个女人抱头痛哭,我觉得这可能才是真闺蜜之间和解的方式。

戏中人的情绪起不来,戏外的观众就无法跟着频频点头。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导演张建栋客串《如果岁月可回头》

这部剧看到现在,印证了我在开播之前的担忧:导演转行当编剧,成才率太低。

“隔行如隔山”这句话,谁小瞧它谁吃亏。

同时我明显感觉到,资深女编剧缺失之后造成的空白。

三兄弟此前共同出演的《恋爱先生》,可能也不是什么完美的剧,但是编剧李潇为男女主角设计的剧情和台词,让观众仿佛置身于“情感SPA”之中,通体舒适。

《安家》的编剧六六,尽管口碑也多有诟病,但她为徐姑姑和房似锦设计的家中戏,也是一次次触碰观众的泪点。

而《如果岁月可回头》的剧情和台词,就像个糙老爷们儿一样,毫无柔软和细腻可言。

中年女演员是宝贝,中年女编剧也是,她们的价值都难以替代。

还有一件事也让我很难理解:靳东主演的剧,居然播了八集还没上过热搜。

《如果岁月可回头》诊断书:男人剧,得了男人病

靳东主演《如果岁月可回头》

你要知道就在昨天,连武大靖的演技都上热搜了,可是靳东却迟迟不见人影儿。

靳东这次不演精英了,靳东染头发了,靳东挨打了……这不都是点吗,为什么就上不去呢?

我索性再把话说得直白一点:上不去热搜,为什么不买?

买热搜并不可耻啊,因为热搜的本质就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媒体,是媒体就有广告位。

为了宣传一部剧而买热搜,这是很正常的产品宣传支出,反而不买才是想不开。

从利益角度分析,可能是因为播出平台太多,谁也不愿意自己掏银子给别人带量;而出品方把片子卖掉之后,也就没有花钱做宣传的必要了。

你看《安家》多猛,一天好几条热搜。《安家》是网络独播,即使花钱也心甘。

《如果岁月可回头》在豆瓣的起评分只有5.0,现在又跌到了4.6分。

我不认为这是一部烂剧,它有自己的思考和深度,但从呈现效果上讲,这部中年男人剧得上了中年男人病:心有余而力不足,非常尴尬。

【微信公众号:满仓大兄弟】深度剧评,浅谈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