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這幾天有一條新聞連續登上熱搜榜,牽動了無數父母的心,那就是:被人販子“梅姨”拐賣15年的男孩申聰找到了!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申聰的爸爸接到警方的認親電話後,喜極而泣,興奮得幾天睡不著.


總是念叨:“我兒子找到了!這次絕對是真的,假不了。”


整件事情還要從2005年說起,當時申軍良在廣州增城一家企業做中層管理。


1月4日上午,申軍良去上班,妻子在家帶孩子。


幾名男子突然就闖入屋內,把申軍良妻子捆綁控制住,強行抱走了躺在床上剛滿1歲的兒子申聰。


搶孩子的兩名嫌疑人,據說還是他的鄰居。


孩子被搶後,妻子一度精神失常。


經歷失子之痛的申軍良,也辭掉管理的工作,踏上了漫長的尋子路。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申軍良在張貼尋子啟事


孩子被拐初期,申軍良沒日沒夜地找,兩個月就瘦了十幾斤。十多年來,他變賣了房產,各地輾轉,張貼尋人啟事足有80多萬份,甚至懸賞10萬元徵求線索。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為了找孩子,申軍良可以說是付出了所有,他跟了15年,絕望了無數次,可卻從沒想過要放棄。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直到2016年3月,搶孩子的幾名嫌疑人落網。


2018年,案件宣判。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其中兩名主犯被判處死刑,兩人無期。


還有一人被判有期徒刑十年。


雖然人販子被判了死刑,但被他們拐賣的孩子依然下落不明。


據交代,他們把孩子轉手給了一個叫“梅姨”的人。


“梅姨”究竟是誰?“梅姨”又把孩子交給了誰?他們卻並不知道。


孩子找到的希望,一次次燃起,又一次次破滅。


直到去年冬天,申軍良收到廣州警方的通知,說“孩子找到了”。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得知消息,他們把早就給孩子準備好了房間又收拾了幾遍。


給孩子從內到外,買好新衣服、新鞋子,還到處想辦法,為孩子買了幾個N95口罩。


見孩子前,申軍良在朋友圈這樣寫道: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他說自己又開心又難過,開心的是,兒子申聰身體很健康。


難過的是,孩子生活得並不是那麼好:


被拐賣的申聰,一直在鎮上生活,申聰還有一個姐姐和一個弟弟,而養父母長期在外打工。


聽聞找到了自己的親生父母,申聰很堅決的要和他們回家。


申軍良百感交集,他不知道該穿什麼衣服、該邁什麼步子去見兒子;


他擔心孩子嫌棄他,擔心孩子不願跟家人親近,擔心孩子怕生。


可擔心的背後,他又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


就在昨天,申軍良和妻子,終於跟15年未見的孩子相認。


就像夢一樣,5400多個日子,申軍良日思夜想,走遍大半個中國,整整經受了15年的磨難。


而今天,夢醒了,一切,居然都成真了。


申軍良寫道:“兒子,爸爸欠你15年的父愛,請讓爸爸用餘生的時間來好好補償你。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丟失孩子,是怎樣的一種痛


很多人,都在為申爸爸感到高興、開心。


無疑,遭遇孩子被拐,申軍良一家是不幸的。


可是,能在有生之年找到孩子,和孩子團聚,又是多麼幸運。


在中國,兒童失蹤、被拐的案件,幾乎每天都有發生。


可孩子丟失能被尋回,回到父母身邊的幾率卻僅有0.1%。


丟失孩子,大多數人很難想象是什麼感覺,可從那些尋子的父母身上,我們能深切地看到他們的挫骨之痛。


2019年,“尋子礦泉水”上張貼的其中一個孩子黎俊宏,在福建被找到。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尋子礦泉水


直到孩子找到後,黎俊宏的父母,才敢靜下心來,回顧整個事情的始末。


被拐那年,黎俊宏才4歲半。


當時他在父母做生意的門店外騎扭扭車,一輛麵包車上下來一個人,他只覺得眼睛一黑,就什麼都不知道了。


被拐11年來,黎俊宏的父母用盡各種辦法找尋他。


甚至,找孩子的過程中,母親有過上訪、到處拉橫幅的不理智行為。


黎俊宏的母親說:“11年來,哪怕是笑一下,我都覺得自己有罪惡感。丟了孩子,還高興個什麼?!”


黎俊宏的父親說,之前的天,老是灰的,一直籠罩在自己頭上,丟了孩子,走到哪裡,都像個罪人。


這讓我想起電影《失孤》,劉德華扮演的丟失孩子的父親,十五年來,他放棄工作傾家蕩產找孩子。


他說:“十五了,只有在路上,我才感覺我是一個父親。”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對於丟失孩子的父母而言,無論孩子被拐還是走失,他們都覺得過錯是自己的。


在巨大的思念、擔憂、自責面前,他們不敢過正常的生活,他們受不了心理的折磨。


為了找孩子,他們不會放棄任何線索,甚至之前不屑的迷信、荒謬做法,他們也不惜一試。


黎俊宏的媽媽說,當時有人建議她去放生。


看著籠子裡的十多個小鳥,怎麼飛都飛不出去,她又淚如雨下,想到了自己丟失的孩子。


丟失的那個孩子,就像被人關在房子裡,不管怎麼哭媽媽,都沒人去救他!


這些丟失孩子的父母,他們敏感,他們脆弱甚至癲狂,他們痛不欲生,生不如死,可他們又必須活。


因為,萬一孩子很好,孩子不能沒有父母,孩子還等著父母去救啊。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丟了孩子的家庭,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


並且,這種黑暗,無邊無際。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丟失的孩子,大多數命運被改寫


丟失的孩子的家庭,父母人生被改寫,孩子的命運,也在丟失的那一刻拐了彎。


大型公益尋人節目《等著我》裡,很多丟失的孩子,生活都不盡人意。


要麼物質生活不充裕,要麼知道自己身世後,精神飽受折磨。


咱們平臺也曾寫過一個被保姆抱走的孩子的命運:


1992年,重慶的朱曉娟1歲多的孩子被保姆抱走,一家人苦尋未果。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3年後,朱曉娟從警方解救的一起拐賣兒童案中,抱回了和她兒子特徵很像的孩子盼盼。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文字


失而復得,朱曉娟和丈夫覺得幸運萬分。


她們傾盡所能,給盼盼最好的教育,帶他學跆拳道、學畫畫,學書法,還花幾千塊給孩子買薩克斯。


在夫妻倆的精心撫養下,盼盼後來順利大學畢業,做了一名職業攝影師。


可2018年,當年的保姆何小平卻突然出現,想把當年抱走的孩子送還。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朱曉娟這才知道,自己後來認領的兒子“盼盼”,並非親生。


而朱曉娟的親生兒子劉金心,這20年來,一直生活在保姆家。


可劉金心從小被四處寄養,還時不時遭遇坐過牢的養父的毆打。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劉金心15歲輟學,16歲外出打工,做過足療按摩師,當過流水線上的工人。


後來經過經濟窘迫,失戀的打擊,不但酗酒,還患上了抑鬱症。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年紀輕輕的劉金心,已經是滿頭白髮,一臉疲態。


現在還在四處打工,沒有學歷,沒有技能,日子也沒有保證。


對比後來朱曉娟抱回的盼盼,劉金心本應有一個和美的家庭,一個廣闊的前途。


卻因為當年被拐,過著並不明朗的日子,命運也被改寫。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對於大多數丟失的孩子而言,大概率上,他們的生活和命運,不會比在原生家庭裡更好。


孩子丟失的那一刻,命運就已經被改寫。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減少孩子丟失,人人有責


一個家庭裡,一個孩子不幸丟失,幾乎整個家庭都會遭殃。


《等著我》裡,曾有一對東北夫婦。


幾十年來,他們一直在尋找被拐的大女兒。


無暇顧及的小女兒,只能留給老人看。


因為缺少父母的關愛,小女兒早早就輟學打工,幫父母支撐這個家。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正是千萬個丟失孩子家庭的真實寫照。


兒童失蹤的原因,有多方面。


就像文章開頭的申聰父母,即便他們防備心理再強,遭遇破門而入搶孩子,也是防不勝防的。


所以,丟失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要過度自責,很多時候,壞人已經蓄謀已久。


作為普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要做好做好安全防護:


01陌生人、陌生人,還是陌生人。


不管是孩子一歲前,還是會說會走後,成長的每個階段,看護人都要警惕陌生人的忽然接近。


不透露孩子姓名、年齡、所在學校幼兒園等信息,以防陌生人鑽空子誘拐孩子。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02警惕熟悉的鄰居、朋友。


美國NCIC的一項統計顯示,兒童誘拐案中,49%的誘拐人是家庭成員,也就是親友。


27%的誘拐人是認識的熟人。


不以任何理由把孩子交給不知底細的“熟人”,不隨便把年幼的孩子讓親友帶走,才能最大程度保證孩子安全。


03孩子稍大,安全防護知識最先教。


孩子稍大,一些必備的安全防護知識,要最先教給孩子。


比如,公共場所萬一走散,孩子要知道的求助辦法,求助電話等,都要熟知。


父母的電話、姓名、工作單位等,最好要讓孩子背下來。


另外,在孩子衣物上縫上聯繫卡,聯繫方式,都是不錯的防範辦法。


04萬一跟大人走散,要把握好第一時間。


在公共場所或戶外跟孩子走散,父母可以用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王大偉教授提出的“十人四追法”。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就像圖片中所說的:


孩子走失第一時間,1人保持原地不動,1人報警並發動親戚朋友至少8人,向四個方向尋找。


其中4人到火車站、汽車站尋找,近處安排4人,每人一個方向,向外排查。


還要記得給家裡通消息,有的孩子,會自己回家。


孩子萬一走散,“十人四追法”,能讓孩子找到的概率增加。


在防止孩子丟失、走失這方面,父母千萬不能放鬆一點警惕。


對於父母而言,多麼周到的安全防範,對孩子都不多餘。


“梅姨案”被拐15年的孩子回家了:人販子,終於有了一次死刑


看護好孩子,是每個父母這一生,最重要的責任。


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在爸爸媽媽身邊,在自己的家裡,安全健康的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