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中国影视蓝皮书》新鲜出炉,电影《误杀》入选"2019年度中国十大影响力电影"榜单。

电影讲述了小人物李维杰的老婆阿玉、大女儿平平误杀了警察局长拉韫儿子素察,李维杰拼尽全力帮家人洗脱嫌疑的一个故事。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如果你看过一千部以上的电影,就会发现这世界上的事没有什么稀奇。"

父亲李维杰用1000部电影的累积,把对世界的洞察,埋在角落里的复杂线索,让人随着电影抽丝剥茧的同时,给孩子上了一堂真实的理论。

《误杀》最重要的表达不是如何完美犯罪,而是谎言背后的复杂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一份被鲜血浸染的沉重的罪,两个因为孩子而受了伤的家庭。

警察局长拉韫儿子素察,在夏令营时强暴了李维杰的大女儿平平,并以视频为要挟再次提出过分要求。李维杰的老婆阿玉为了保护平平,失手杀死了素察。

父亲赶回家的时候,看上去横竖都逃不过一辈子的负累的两个选择——报警或逃亡。

只有这两个选择吗?

以警察为代表的当权者,他们有法律、也有武器。当权者缺位且自利,受害者如何脱罪?

保全亲人,只能靠父亲亲手完成。

警察会迟早找上门的。一个谎言要用一千个谎言去圆。但是只要你说的是真话。就没有人能拆穿。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李维杰曾亲眼目睹过警察滥用私刑,深知法律无用,为了保护妻女,只能剑走偏锋,利用时间交错的缝隙,抛下锚点,设下伪人证,做出假口供,在层层交织的谎言里,埋尸掩盖一切证据,与警方展开殊死一搏的较量。

东野圭吾的《祈祷落幕时》里写过:谎言所折射的是人心。

李维杰说谎了么?帮他作证的人说谎了么?孩子们说谎了么?

没有!

当正义迟到之时,故事就像被扭曲、剪辑的路面,成为善恶循环往复的莫比斯环。

李维杰平日种下的善,生根发芽。因为孩子的高考在际,维杰宁愿亏钱也缓收了邻居的网络费;因为帮助被素察差点扎瞎眼睛的孙子,维杰想尽一切办法告诉爷爷去验伤。

最真实的伪装,最独到的借位。我们发现,原来维杰平日里无声无息的帮了很多人。

尘世有正义抵达不了的时候,公道比律法更有分量。

从善如流,方能临恶不崩。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那个把佛教视为国教的国家,信仰循环与轮回之说。在李维杰看到那棺材盖上那一道又一道的划痕时,在其心中便种下了那罪恶的因。

"李维杰"大女儿当时只是把人打昏了,没有杀死警察局长儿子,但是他们都没有发现,最后应该是被埋在棺材里活活憋死!这才是真正的"误杀"。

势必要找出真凶的警察局长,更可怕的是,她是一个失去孩子后,发狂的母亲。

狂怒下的权力,将刮出一场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暴风雨。

以命相抵的高智商乱斗,正式开启。

看过的上千部电影的李维杰,在误杀之后,把事件真相重新剪裁,充当了编剧一角,两天中发生的所有事情切碎,重新剪辑,拼贴装配,只为骗过警察的眼睛,营造出一个"完美犯罪"

一系列的操作下来,李伟杰已经逃脱了法律制裁。

可是让小女儿学会了说谎,结尾处的试卷便是她涂改了分数,把70分改成了100分。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这样的结局让李维杰内心动摇,他没想到自己为了保护家人而让全家隐瞒的举动已经让安安学会了撒谎,为了身体力行教育小女儿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他对于安安这张"100分"考卷的奖励,他去自首了。

他很久没办法跟大女儿好好沟通交流,最终的相互信任居然是发生了误杀这件事,一个父亲想让女儿真正走出阴霾的考虑,他去自首了。

揭露后,女儿的名声,一家人的未来。但是他还是无所畏惧的去自首了。

"我是一个没什么本事的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挡在你们前面"

错误的路不能走两次。

《误杀》有了一个最温情、合理的交代——勇敢。

身上有着普通中国男人的隐忍善良一面,又有聪明睿智的底气。父亲不仅有爱,有善良,还有自我觉醒和忏悔的勇敢,进而母亲和女儿也一同承认了犯罪的事实。

从懦弱到勇敢之间,从来都是转身的距离。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案情的发展一直在出乎观众的意料。

当从李维杰家的墓地挖出羊,而不是警察局长儿子尸体以后,整个城市沸腾了。

除了民众暴乱无序,街道满目疮痍。还有一家人一辈子也无法走出的阴影,未来的每一天,他们都将顶着这个巨大的秘密,在人间掩饰地活着。

他明白,唯有承认罪行才能扭转这一切。

只要暴乱停止,世上就能少一些人,像他一样在暴乱中成为孤儿。也唯有自己认罪忏悔,两个女儿才能不在谎言和欺骗中生活,重获心灵的安宁。

电影上映后,陈冲在微博上说:并不是每一个悲剧,都有救赎价值。

误杀事件的悲剧,是否有救赎的价值?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误杀》:放弃完美“谎言”的背后,父亲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这个世界上最苦涩的不是去证明什么,而是去掩饰什么。

掩饰需要巨大的力量和付出,相对于证明些什么,掩饰的人竭尽心力只是为了呈现出最日常的一切。

李维杰不仅仅是这一切的主谋,还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当他为保护大女儿撒下弥天大谎后,也注定启示了小女儿"恶"的意识。

这样的日常,太过辛苦,也太过罪恶。不是他所期待的,送给平平和安安的真正的平安。

孟子曰:"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纪伯伦的《罪与罚》曾言:在你们身上多数是人性,还有许多非人性,是一个未成形的侏儒,在迷雾中梦游,找寻着自己的清醒。

做为父亲的李维杰找到了自己的良知,找到了自己的清醒 。

这个社会,除了很多人不太相信的神明管着我们,还有法律、道德和人的良心。

希望 每一个像李维杰一样的父亲,都要教会孩子:

看透人情能够善良。

历尽千山依旧勇敢。

遭受不平仍有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