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中國影視藍皮書》新鮮出爐,電影《誤殺》入選"2019年度中國十大影響力電影"榜單。

電影講述了小人物李維傑的老婆阿玉、大女兒平平誤殺了警察局長拉韞兒子素察,李維傑拼盡全力幫家人洗脫嫌疑的一個故事。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如果你看過一千部以上的電影,就會發現這世界上的事沒有什麼稀奇。"

父親李維傑用1000部電影的累積,把對世界的洞察,埋在角落裡的複雜線索,讓人隨著電影抽絲剝繭的同時,給孩子上了一堂真實的理論。

《誤殺》最重要的表達不是如何完美犯罪,而是謊言背後的複雜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一份被鮮血浸染的沉重的罪,兩個因為孩子而受了傷的家庭。

警察局長拉韞兒子素察,在夏令營時強暴了李維傑的大女兒平平,並以視頻為要挾再次提出過分要求。李維傑的老婆阿玉為了保護平平,失手殺死了素察。

父親趕回家的時候,看上去橫豎都逃不過一輩子的負累的兩個選擇——報警或逃亡。

只有這兩個選擇嗎?

以警察為代表的當權者,他們有法律、也有武器。當權者缺位且自利,受害者如何脫罪?

保全親人,只能靠父親親手完成。

警察會遲早找上門的。一個謊言要用一千個謊言去圓。但是隻要你說的是真話。就沒有人能拆穿。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李維傑曾親眼目睹過警察濫用私刑,深知法律無用,為了保護妻女,只能劍走偏鋒,利用時間交錯的縫隙,拋下錨點,設下偽人證,做出假口供,在層層交織的謊言裡,埋屍掩蓋一切證據,與警方展開殊死一搏的較量。

東野圭吾的《祈禱落幕時》裡寫過:謊言所折射的是人心。

李維傑說謊了麼?幫他作證的人說謊了麼?孩子們說謊了麼?

沒有!

當正義遲到之時,故事就像被扭曲、剪輯的路面,成為善惡循環往復的莫比斯環。

李維傑平日種下的善,生根發芽。因為孩子的高考在際,維傑寧願虧錢也緩收了鄰居的網絡費;因為幫助被素察差點扎瞎眼睛的孫子,維傑想盡一切辦法告訴爺爺去驗傷。

最真實的偽裝,最獨到的借位。我們發現,原來維傑平日裡無聲無息的幫了很多人。

塵世有正義抵達不了的時候,公道比律法更有分量。

從善如流,方能臨惡不崩。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那個把佛教視為國教的國家,信仰循環與輪迴之說。在李維傑看到那棺材蓋上那一道又一道的劃痕時,在其心中便種下了那罪惡的因。

"李維傑"大女兒當時只是把人打昏了,沒有殺死警察局長兒子,但是他們都沒有發現,最後應該是被埋在棺材裡活活憋死!這才是真正的"誤殺"。

勢必要找出真兇的警察局長,更可怕的是,她是一個失去孩子後,發狂的母親。

狂怒下的權力,將刮出一場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暴風雨。

以命相抵的高智商亂鬥,正式開啟。

看過的上千部電影的李維傑,在誤殺之後,把事件真相重新剪裁,充當了編劇一角,兩天中發生的所有事情切碎,重新剪輯,拼貼裝配,只為騙過警察的眼睛,營造出一個"完美犯罪"

一系列的操作下來,李偉傑已經逃脫了法律制裁。

可是讓小女兒學會了說謊,結尾處的試卷便是她塗改了分數,把70分改成了100分。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這樣的結局讓李維傑內心動搖,他沒想到自己為了保護家人而讓全家隱瞞的舉動已經讓安安學會了撒謊,為了身體力行教育小女兒要做一個誠實的孩子,他對於安安這張"100分"考卷的獎勵,他去自首了。

他很久沒辦法跟大女兒好好溝通交流,最終的相互信任居然是發生了誤殺這件事,一個父親想讓女兒真正走出陰霾的考慮,他去自首了。

揭露後,女兒的名聲,一家人的未來。但是他還是無所畏懼的去自首了。

"我是一個沒什麼本事的男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擋在你們前面"

錯誤的路不能走兩次。

《誤殺》有了一個最溫情、合理的交代——勇敢。

身上有著普通中國男人的隱忍善良一面,又有聰明睿智的底氣。父親不僅有愛,有善良,還有自我覺醒和懺悔的勇敢,進而母親和女兒也一同承認了犯罪的事實。

從懦弱到勇敢之間,從來都是轉身的距離。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案情的發展一直在出乎觀眾的意料。

當從李維傑家的墓地挖出羊,而不是警察局長兒子屍體以後,整個城市沸騰了。

除了民眾暴亂無序,街道滿目瘡痍。還有一家人一輩子也無法走出的陰影,未來的每一天,他們都將頂著這個巨大的秘密,在人間掩飾地活著。

他明白,唯有承認罪行才能扭轉這一切。

只要暴亂停止,世上就能少一些人,像他一樣在暴亂中成為孤兒。也唯有自己認罪懺悔,兩個女兒才能不在謊言和欺騙中生活,重獲心靈的安寧。

電影上映後,陳沖在微博上說:並不是每一個悲劇,都有救贖價值。

誤殺事件的悲劇,是否有救贖的價值?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誤殺》:放棄完美“謊言”的背後,父親看到了孩子的“人性”

這個世界上最苦澀的不是去證明什麼,而是去掩飾什麼。

掩飾需要巨大的力量和付出,相對於證明些什麼,掩飾的人竭盡心力只是為了呈現出最日常的一切。

李維傑不僅僅是這一切的主謀,還是兩個孩子的父親,當他為保護大女兒撒下彌天大謊後,也註定啟示了小女兒"惡"的意識。

這樣的日常,太過辛苦,也太過罪惡。不是他所期待的,送給平平和安安的真正的平安。

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紀伯倫的《罪與罰》曾言:在你們身上多數是人性,還有許多非人性,是一個未成形的侏儒,在迷霧中夢遊,找尋著自己的清醒。

做為父親的李維傑找到了自己的良知,找到了自己的清醒 。

這個社會,除了很多人不太相信的神明管著我們,還有法律、道德和人的良心。

希望 每一個像李維傑一樣的父親,都要教會孩子:

看透人情能夠善良。

歷盡千山依舊勇敢。

遭受不平仍有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