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安徽事業單位面試:推動“粉絲經濟”行穩致遠

【時政背景】

以購買明星的專輯、代言的產品,為明星提升流量等為特徵的“粉絲經濟”,正在成為近年來經濟生活中的新亮點。以2019年“雙11”前的電商營銷為例,某化妝品牌請明星代言1小時,銷售額就突破4000萬元;某日常用品請明星代言預售3萬件產品,3分鐘即告售罄;某明星代言的一款電動牙刷,3天預售額近2000萬元……明星“帶貨”能力的背後,是粉絲們的強大消費能力。粉絲們從情感出發進行消費,通過商品購買、社群聚集、交流互動等環節,滿足了自身的需求。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升級迭代、文化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粉絲經濟”興起的深厚土壤。對商家來說,粉絲們帶來的“流量”,往往與“銷量”直接掛鉤。在利益的驅使下,行業內滋生了“流量至上”甚至“流量造假”等現象,亟待規範和引導。而粉絲群體中存在的“刷單”“刷票房”“刷好評”等不良行為,也為自身帶來負面評價。理性對待粉絲熱情、引導粉絲合理消費,同時將明星效應轉化為提升商業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契機,才能更好體現“粉絲經濟”背後的流量價值。

作為文化娛樂產業和數字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粉絲經濟”同樣要遵守市場經濟對於誠信、法治的要求。有數據顯示,36%的粉絲表示願意為偶像每個月花100—500元,相關領域市場規模高達900億元。面對這一龐大的市場規模,如果任由“流量至上”等非理性因素野蠻生長,不僅將破壞這一正在成長中的新生事物,也將侵蝕社會誠信體系。正因如此,近期國家相關部門要求電商第三方平臺須切實履行監管職責,並將對涉嫌違反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違法行為進行查處。依法依規、誠實守信形成健康的商業模式,將更好推動“粉絲經濟”行穩致遠。

【小試牛刀】

“雙11”“雙12”“雙旦”接踵而至,很多電商平臺和品牌把重點放在吸引粉絲“流量”上。從明星發佈預售鏈接,到推出明星定製禮盒、聯名款產品,再到購物贈送簽名海報、線下見面機會等,“粉絲經濟”比往年更為搶眼。對“粉絲經濟”,請談談你的看法。

【思路點撥】

1.概括提煉話題,給予否定評價。

互聯網和社交媒體的升級迭代、文化娛樂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粉絲經濟”興起的深厚土壤。“粉絲經濟”的出現,也是一道治理課題。理性對待粉絲熱情、引導粉絲合理消費,同時將明星效應轉化為提升商業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的契機,才能更好體現“粉絲經濟”背後的流量價值。

2.結合實際,分析現狀、消極影響等。

任由“流量至上”等非理性因素野蠻生長,其一,將破壞這一正在成長中的新生事物;其二,將侵蝕社會誠信體系;其三,破壞良好的社會發展氛圍,營造追星、追主播、物質享樂等不良風氣,甚至會侵蝕未成年人價值觀體系的形成。

3.分析原因,提出解決辦法。

一方面,對商家來說,粉絲們帶來的“流量”,往往與“銷量”直接掛鉤,利益的驅使,致使行業內滋生了“流量至上”甚至“流量造假”等現象。另一方面,粉絲群體中存在的“刷單”“刷票房”“刷好評”等不良行為,也造就了這一問題的出現。

要解決這一問題,使得粉絲群體真正貢獻正向價值,就需社會合力,從多方面入手解決。第一,管理部門要加強事前監管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全過程監管意識。第二,優質流量明星應當更加自律、更有擔當、更具表率。第三,平臺方面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感,杜絕管理漏洞。最後,各方協力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善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區塊鏈等技術手段,才能為“粉絲經濟”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2020安徽事業單位面試:推動“粉絲經濟”行穩致遠

文章轉自:http://wuhu.offcn.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