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愷:科技金融服務平臺促成87家企業融資

  “貴公司的信用很好,可以獲得我們銀行的貸款支持。”2019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加快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不少企業獲得了銀行的貸款支持。截至今年3月23日,累計覆蓋204家企業,促成87家企業融資,小微企業貸款額達5.7億元,其中信用貸款額2.53億元。

  小微企業憑良好信用獲融資支持

  “我們公司規模較小,但通過良好的信用建設,與銀行金融機構接觸後獲得了融資支持。”惠州市珩興實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祖謀告訴記者,作為一家五金、電子產品元器件加工企業,該公司於2018年6月獲得中國銀行300萬元信用貸款,用於支付供應商貨款、補充流動資金。如今,該公司的銷售收入穩步增長,抗風險能力日益增強。

  像珩興實業這樣的企業在仲愷高新區內數量並不少,通過打造良好的信用,獲得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支持的企業越來越多。去年,國家發改委會同多個部委簽署了38個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我省選取了11個部門作為試點單位,惠州市作為全省試點市,在省的基礎上增加4個部門,要求15個部門梳理聯合獎懲的措施清單、措施類別清單和應用事項清單。

  仲愷高新區信用辦根據有關要求,聯合相關部門加快梳理聯合獎懲措施、措施類別和應用事項“三個清單”,發佈了《關於仲愷高新區社會信用體系建設首批聯合獎懲試點事項清單的公告》,確定8個部門22個審批事項進行聯合獎懲試點。強化信用信息應用,仲愷高新區網上辦事大廳和區房產管理中心行政審批系統嵌入信用信息和“紅黑名單”,對列入“黑名單”的企業按規進行處理。

  據悉,仲愷高新區各部門設立了專人專職的“雙公示”定期報送機制,定期將17個職能部門涉及“雙公示”事項信息通過信息共享平臺報送市信息中心,在信用惠州網的專門欄目公示。2019年3月,區科技創新局與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召開仲愷高新區“雙公示”暨涉企信息歸集工作推進會,進一步規範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數據標準,提升數據質量,優化數據歸集公示機制。強化常態化溝通協調機制,推動各單位按上級有關文件要求定期報送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雙公示”,“雙公示”數據信息報送的數量和質量逐步提升。

  聯合推廣小額擔保貸款扶持

  仲愷高新區的信用建設持續推進,助推該區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得到進一步解決。據悉,自2014年以來,仲愷高新區國地稅部門多次聯合開展納稅信用評定工作,對中小微企業進行分類管理;同時,對納稅人實行分類管理,不斷拓展“銀稅互動”項目激勵對象,實現金融服務與優質中小微企業資金需求的有效對接。

  此外,仲愷高新區科技創新局、社會事務局、各商業銀行聯合推廣小額擔保貸款扶持,啟動仲愷高新區科技金融在線服務平臺,發動區內中小微企業申請小額擔保貸款、小額信用貸款,截至今年3月23日,累計覆蓋204家企業,促成87家企業融資,小微企業貸款額達5.7億元,其中信用貸款額2.53億元。

  與此同時,信用建設還推動了仲愷區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建設信用示範園區。據悉,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已完成《惠南高新科技產業園創建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市級示範園區工作方案》,通過舉辦“誠信周”等活動營造園區信用建設的濃厚氛圍,幫助企業瞭解園區信用體系建設情況,明確自身定位,提升誠信管理水平。推動“信用惠南”信息管理平臺上線,統籌抓好園區企業信用數據的全面統計和大數據發掘,強化信用信息蒐集和信用產品應用,推動信用工作向縱深發展。

  在取得了較好成效的同時,仲愷高新區信用建設工作也還存在亟需解決的問題。

  “目前仲愷高新區信用辦設在區科技創新局創新體系科,科室目前只有3人,由其中一人兼任信用辦日常工作,人員少,工作量大,溝通協調部門多,時間精力較分散,很多時候以貫徹落實上級文件、工作要求安排為主,較少主動開展工作。”仲愷高新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坦言,仲愷高新區信用辦的業務工作方式還需進一步改進,要更靈活有效。

採寫:記者楊敬賀 魏怡蘭 通訊員孫曉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