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五個讀音最生僻的縣,個個都是千年古縣,有你的家鄉嗎?

自古得中原者得天下,古時候的中原基本上核心就是現在的河南區域,這裡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且不說河南境內遺留下來的眾多歷史文化古蹟,就是河南一些小縣城的名字就難倒了不少人,如果沒有點文化功底的話,分分鐘就能讀錯,那可就貽笑大方了。

河南五個讀音最生僻的縣,個個都是千年古縣,有你的家鄉嗎?

先說柘城,有多少人將其讀成了tuo城,其實它的正確讀音是zhe城,音調都是四聲。柘城縣是一個有著兩千三百多年曆史的文化古縣,這裡是華夏始祖炎帝朱襄氏故里,炎帝嘗百草,教農桑,開啟了中國農業文明的先河。而且,這裡還是中國姓氏的重要發源地,朱姓、陳姓、胡姓等的朋友看過來,這裡就是你的姓氏之根所在。之所以叫做柘城,其實還源於當地非常有名的柘絲,曾經沿用過株野、秋地等名字,後來在隋朝時期才定名為柘城,一直沿用至今。

河南五個讀音最生僻的縣,個個都是千年古縣,有你的家鄉嗎?

武陟縣,這個字先說都​zhi,四聲,不是she,更不是bu,千萬別鬧笑話。武陟縣,四處焦作東南部,是焦作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縣。武陟縣名字的由來與武王伐紂有著很大的關係,周武王走到這裡一時興起,登高望遠,便取名此地為陟​。武陟縣有四寶,盛產地黃、牛膝、山藥、菊花,是中國中藥的中草藥基地。而且武陟縣的大米還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綠色農業、養生農業一直是武陟縣的重要產業。

河南五個讀音最生僻的縣,個個都是千年古縣,有你的家鄉嗎?

滎陽,讀音為xing,屬於鄭州市西部縣級市,算起來已經有2200多年的歷史了,取名自韓國在滎水北岸築城之意,故命名為滎陽。傳說中的嫘祖養蠶繅絲、“教民衣服”就發生在這裡,至今這裡還遺存著不少古時候的遺址遺蹟呢,已經發現的就有織機洞古人類遺址、關帝廟商朝晚期遺址、娘娘寨周朝遺址等,具有很大的考古和文化價值。


河南五個讀音最生僻的縣,個個都是千年古縣,有你的家鄉嗎?

浚縣,讀作xun,四聲,屬於鶴壁市下屬的縣城,境內有很多知名的歷史文化遺蹟,其中有10處被列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運河浚縣段和黎陽倉遺址更是光輝卓著,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走進浚縣的話,你還會發現這裡有一個大佛崖造像,從規模上屬於中國國北方最大的佛崖造像,從藝術文化價值上看更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

河南五個讀音最生僻的縣,個個都是千年古縣,有你的家鄉嗎?

瀍河,這個更難了,讀作chan,二聲部,估計寫起來也非常費勁​。屬於洛陽下轄的縣城,因瀍河而得名,居住的大都是回族,這裡的歷史也是一部非常有價值的回族變遷史。而且在歷史上,中國的道家始祖老子也曾在這裡傳經佈道,文聖孔子更是在此處入周問禮,包括後來的宋朝太祖趙匡胤都曾在這裡指點江山,喜歡歷史文化的朋友,倒是可以來這裡尋古問今,與歷史對個話。

河南五個讀音最生僻的縣,個個都是千年古縣,有你的家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