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董剛:牢記初心使命 推動鄉村振興

臨沂交運集團派駐莒南縣壯崗鎮南竹園村第一書記董剛:牢記初心使命,推動鄉村振興

第一书记董刚:牢记初心使命 推动乡村振兴

第一書記董剛(中)在田間走訪調查。

2018年4月,臨沂交運集團選派董剛到莒南縣壯崗鎮南竹園村任職第一書記。

駐村初期,南竹園村交通運輸基礎設施差,村集體收入微薄,近10年沒有發展黨員。在深入走訪調查後,董剛緊緊圍繞“建強基層組織、助力強村富民、弘揚文明新風、保障服務民生”這個主題開展工作。

現在的南竹園村,村民早晨踏著寬闊水泥路下地勞作,夜晚伴著明亮的燈光滿載而歸,村居生活變了大模樣。

把黨建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總抓手

駐村以來,董剛始終將黨建工作作為一切工作的總抓手,時刻牢記自己的“初心”與“使命”,務實做好黨建工作,力求每一名黨員都不掉隊,使每名黨員都發光、發熱。

“村裡原有的村委會使用多年,已經不能很好地滿足工作需要。”董剛說,經過研究,2019年10月1日,南竹園村黨群服務中心開工建設。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設置了黨員會議室、便民服務大廳、雪亮工程值班室、圖書室等功能室。黨員會議室的設置,讓黨員學習有了固定的場所。

每月10日,是南竹園村固定的黨員學習日,支部實行黨員積分制管理,制定獎懲措施並嚴格執行,牢牢樹立黨員的四個意識。新建的黨群服務中心讓黨員有了固定的學習場所,有了歸屬感。

駐村期間,董剛堅持第一書記上黨課,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加強對支部黨員尤其是支部委員的教育,帶領村委成員赴蘭陵縣代村等地進行黨性教育,鑄牢黨員的理想、信念,有效地增強了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熱情。

近兩年的時間,南竹園村培養了2名新黨員、2名後備幹部,為黨員隊伍注入新鮮血液,結束了南竹園村近10年未發展黨員的歷史。

修路、安燈、建廣場 打通為民服務“最後一公里”

“強村富民要讓大家看得見,摸得著。”董剛說,駐村後,工作組通過實地走訪瞭解到,村民對於他們勞作必經的廬山生產路、村內南北中心大街的修建,呼聲最強烈。

董剛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在瞭解到情況後,爭取資金110萬元,進行廬山生產路的修建。原有的廬山生產路,在南竹園村村民的印象中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路面寬窄不一、坑窪不平,大型機械很難通過此路上山。每逢春耕秋收,村民們只能依靠小型的耕作工具進行生產收割。

經過修建,廬山生產路從坑窪不平的土路,搖身一變成了一條長1800米、硬化面積7200平方米的硬化路。“廬山生產路的修建,徹底解決了村民上山生產的難題。”董剛說,大型農用機械可以上山,在田地裡進行大規模耕地作業,減輕了村民的勞作負擔。

在廬山生產路修建的同時,南竹園村南北中心大街的修繕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現在走在南竹園村南北中心大街上,兩步一個坑、三步一個窪的土路被平整的路面代替,路兩邊叢生的雜草也已經變成了整齊劃一的栽種綠植。

20天的時間,廬山生產路和南竹園村南北中心大街變了大模樣。路修好了,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在走訪調研期間,董剛得知村內部分路段沒有照明設施,村民夜間出行難一直是該村的老大難。董剛爭取8萬元資金安裝路燈64盞,更換路燈燈頭50盞,亮化了南竹園村夜晚的天空,也照亮了南竹園村民的心。

“董書記又給咱村做了件大好事,新路燈一安,晚上再也不用摸黑走路了,村裡的路變得亮堂堂的,方便多了,真要感謝市裡來的第一書記!”村民王行業高興地說。

“路修好了,路燈亮了。但是我多次看到,晚飯後村民在村內的路上三五成群地跳廣場舞。”董剛說,這讓他萌生了建設一處健身活動場所的想法。

2018年11月15日,規劃修建的南竹園廣場開始修建。10天后,南竹園村廣場建成。1200餘平方米的健身娛樂廣場上,安置了健身器材10套,籃球架2個,涼亭一處,並進行了美化。經過一系列的工作,讓南竹園村的村民生產設施有保障、生活出行有交通、健身娛樂有場所。

每當夜幕降臨,南竹園村主幹道和居民區燈光明亮。村民們在廣場上,跳起了廣場舞,打起了籃球,嘮著家常。明亮的路燈,照亮了鄉村,照進了村民心中……

抓產業、促增收 為村民服務有了本錢

駐村後,董剛發現,南竹園村一直以來沒有一個能靠得住的產業。如何讓現有的產業做大做強,成了董剛一直思索的問題。經過大量走訪調研,他發現村內的內衣加工廠有做大做強的可能性。

“做強一個企業,主要抓生產和銷售兩大關鍵點。我們一方面挖掘加工廠的生產潛力,另一方面積極為加工廠找銷路。”董剛說,他聯繫到青島的出口商,對加工廠的生產設施進行了升級改造,使生產的內衣達到出口標準,打通了銷路,現內衣加工廠年產值可以達到200餘萬元。

內衣加工廠的升級改造也給村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截至目前,有40餘名村民在加工廠實現就業,解決了困難村民的就業難題。

除了做強駐村的產業,2018年、2019年分別與壯崗鎮供銷社簽訂40萬元第一書記經費使用協議。壯崗供銷社利用資金髮展零售業務,每年收益3.2萬元,分兩次向村集體支付,目前已支付3.2萬元。

截至2019年12月,南竹園村集體共增收31.4萬元。使村集體的腰包鼓了起來,有了為村民服務、為集體辦事的本錢。

每逢“七一”、春節等節日,董剛對村內老黨員和貧困戶進行走訪慰問,送去慰問金和米麵;並在“六一”兒童節為村幼兒園捐贈文具及教具;聯繫交通醫院為村民查體送健康。

臨沂交運集團累計為任職村直接幫扶40萬元,協調項目、資金570餘萬元。在傾情幫扶下,南竹園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南竹園村村民現在早晨踏著寬闊水泥路下地勞作,夜晚伴著明亮的燈光滿載而歸。

2019年第二季度,駐村工作組被評為“五星級工作組”。“我們將進一步加強黨員隊伍的建設,對村內設施進行查漏補缺,繼續加強對加工廠的扶持力度,積極拓展思路為村集體擴大增收。”董剛說。

臨報融媒記者郇恆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