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嚴肅的問題:書法究竟是該站著寫還是坐著寫?為什麼書法家們都是站著寫?

子衿書法


寫書法也是人的自然這麼動,是坐著還是站著,是依每個人的習慣選擇,還有依據寫什麼字而選擇。自古就沒有什麼固定模式或什麼定律。所謂磚夾的奇談怪論,故弄玄虛。統統見鬼去吧!


愛心家庭李科


站著寫與坐著寫都是書法,只不過功夫上差異較大而已!


一個書法家只能坐著寫,又是枕腕,又是平靜氣息,又是正襟危坐地寫書法,每一個字都小心翼翼地,一絲不苟地完成,我告訴你,這人不行!當個書法老師或許夠格,書法大家就免了。


當然,初練書法一定是從這樣的姿態開始的,即使是王羲之也是如此!而且,初學書法不要盲目地追求懸腕,懸肘以及站立寫字,這樣會影響你的學習。

但是,一輩子這樣寫書法就不成了,我在這裡不是說坐著寫書法就是不成,而是,你一輩子都不能完成站立懸肘寫書法,這代表你真的難以以自然,從容的姿態去書寫書法,也代表你在寫書法時不能隨自由地釋放情緒,也就不能把書法的境界提到極致!所以,絕沒有大家的資格!


一笑貫長天


這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

從本質上講歷史上的優秀作品都是坐著完成的,

像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

這些被後人稱為第一和第二的作品,按照作品的尺寸

及內容分析站著完成根本不可能,另外,一些為

朝廷寫的奏摺信札等,按宮廷的慣例和要求,也必須

端坐書寫,站著書寫一是難度大,二來在一些特定

的場合也顯得不夠嚴肅。📖📖🎈🎈

在許多情況下,是站著寫還是坐著寫要根據作品的

尺寸來定。一般而言,十到十五公分的作品,枕肘懸腕

即可完成,這時就可以坐著書寫,十五公分或者更大

的作品站著完成就比較容易,所以從根本上來說,是

採取坐姿或者是站姿還是要以舒服適宜的需要而出發,

採取合理的站姿或者坐姿是使作品能順利完成的重要因素。

從理想的角度出發,站姿當然具有天然的決定性的優勢,

站姿寬闊靈活的角度和腕臂肘不受約束隨意

揮灑的表現空間,使站姿具有相當大的優勢感,但現實

由於各種複雜的原因使得站姿又不可能被廣泛使用,就

一般而言還是根據自己的喜歡吧,順其自然就好了。🎆🎆

現在公開場合許多書家均以站姿為主,以我來看這些人

可能把擺造型耍酷看得比作品的質量好壞更加重要,對

這些人談坐姿還是站姿根本沒有任何意義。😴😴🎈🎈

附圖照片:北魏【龍門比丘僧力僧恭造像記】臨摹作品

選自楊半撰書【中國書法臨摹創作全集】(北魏卷)



素里布衣楊半


哎呀!這個是不是問得太笨了啊?是站是坐,你親自嘗試體會,反覆琢磨不就知道了?不過也許真的有人悟性太差,那簡單說幾句吧(只論毛筆,鋼筆不須討論):

寫文章,諫,帖等等,勸你就坐著寫,古人都這樣的,一是穩,二是省力,這些字都不很大,視線,手、臂都不會有影響。

寫中堂,條幅,匾額等等大型作品時,勸你站立了寫。因為字很大,只有站立,你的視野才能開闊,對全篇幅看得更完全。另外就是你要知道物理學和生理學的原理,物理學理論是力臂與力矩成正比,力臂越長,力矩越大,武術裡有個訣竅說:一寸長,一寸強,所以刀槍棍的持法,高手都會拿在最尾部。毛筆執筆也是同一個道理,你站著,捏到筆桿近頂部,揮灑更自如,更利於把字寫大。從生理學上講,站著,手臂懸空,運行的範圍就更大,運行也更自如,不信你試試坐著揮手畫一條很長的橫線或者豎線,看看是否不那麼得心應手,你再試試站起來同樣畫很長的線,是否順手多了,效果好多了?根本原因就在,站起來時,肩關節,大臂,肘關節,小臂,腕關節,更能充分配合,運行更加自如,而坐著時,就受到限制了。站著寫字,腰的力量也能參與進來。但是寫較小的字,則根本用不著這些。

這就是站還是坐的選擇奧妙吧。

而如果是要在牆壁上寫字,你想坐也不大可能吧?


非雲非鶴801


我們村南邊有一個叫大郭莊的村子,有一位奇人叫郭延榜,己經是故去的人了,我們這一帶幾乎所有家裡牌位的書寫均出自他手,我在媳婦孃家以前的破房子裡看到過兩邊的篆書對聯,單字得有差不多三十公分,而裡邊記錄先祖姓名的小楷不足一公分,總之,不論大小字都筆筆送達,入木三分甚至有人見過其拇食二指執筆頂端寫蠅頭小楷。

有一次在他們村衛生所看病時遇到了一位和他共事過的人,他說,延榜只所以有一手好寫,是因為他有一個好老師,我們這歲數的都知道,老師逼他寫完了一鈞頭缸水。寫到這裡,諸位也知道其為啥厲害了吧!

當然,他們那個時代,像他及在他之上的還有很多,相比我們今日所謂書家所謂愛好者而言,我們付出的更多是心機,而付出的真心算個屁,不值一提。只要能從內心裡認識到古人的厲害,就己經不錯了。

囉嗦了半天就是想說,功夫不到家,咋也寫不好。



讀書耕田人王七


書法自從出現以來,作為一種自然書寫,只有臨高而書,肘腕必提,且無法枕腕。這樣的寫法,忽許無法想象。戰漢竹簡,自由流暢,皆由此出。因宋前無高桌,故上溯魏晉至唐,也皆如此。此法無論字體大小,都是臨高而書。既有如今天我們的站著書寫。

這樣產生了一個新問題,也是書者久思不解之題,為什麼魏晉至唐書法中的韻味氣息不可達?也難以學?正是因為古人臨高而書,方得書法用筆之妙,產生書法氣韻獨到。宋之後,有了桌椅,坐書懸肘腕或可得魏晉一二氣韻。而後凡坐書枕腕,不得書者古法,漸行漸遠,古法難成。略小皆坐書,大者站書。然站書不得功力之助,故站書也無多益,唯方便而巳。

此處四圖皆為站書小字,懸肘腕,以高臨下,法出自由,也皆站書自然而成。故筆法多變化,而厚實。非此不足以至此。今人站書小字,以為不可思議,其實乃功力不濟之故。

站書之法,已流失久遠。願有志於書者,以站書懸肘腕為主,久而久之,書法功力及筆法奧意,或可悟而得之。






乾得堂


站與坐得具體情況具體運用!

寫小字、楷書一般坐著寫!寫大字、行草一般站著寫!

站著寫比坐著寫功力得更勝一籌!

寫無定法,坐站也無定法!



校長紀事


我不理解這個問題有什麼嚴肅,書法家們也不一定都是站著寫,坐著寫字的人也非常多。

這個問題我好像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那個問題只是問究竟應該站著寫字還是坐著寫字。我的回答舉了一個例子,就是在《水滸傳》中,宋江醉後題反詩,就是站著在牆壁上一氣呵成的。類似的故事很多,有人跪著寫,有人趴著寫,還有人用手託著寫呢。

書法作品應該用什麼姿勢完成,取決於字而不卻決於人。

比如寫十公分以下的中楷或小楷,用坐著的姿勢完成會更有力度,用筆更穩定,能夠較好地發揮出書家應有的水平;如果要創作大字甚至榜書,那麼坐著無法完成,至少無法發揮出應有的書法水準。

如果寫行草書,坐著無法完成因為草書講究收放開合,講究通篇佈局,如果坐著寫,往往會縮手縮腳,小家子氣,完全寫不出草書的氣勢!

現在的書法家寫楷書的人很少,寫小字的人更少,金錢社會,誰有耐心寫蠅頭小楷?既然大家都寫大字,都寫行草書,只好站著完成了,這就是提問題的人誤以為書法家們都是站著寫的原因。因此題主這個問題一點也不嚴肅。順祝大家繼續過年,新春愉快!


永書101


站著坐著都可以,只是書體不同,姿勢也不一樣。書家在寫楷書的時候大多數是坐著的,寫行草書的時候一般都是站著寫!簡單的給大家介紹一下站著和坐著書寫的區別!
第一,站著書寫。站著書寫一般指的是毛筆字,硬筆書法很少站著書寫。如果寫楷書,站著書寫難度很大,但也有書法家站著書寫楷書,這需要很強的運筆和控筆能力。大家常常看到書法家站著書寫,大多數都寫的是行草書,因為坐著書寫行草書會導致毛筆甩不開,活動面積很小,舒展不開,導致字很僵硬和拘謹。如果站著書寫行草書那就能體現出優勢,使字更有張弛度,更能體現出行草書體的特點!


第二,坐著書寫。一般硬筆書寫都是坐著書寫,而毛筆坐著書寫,一般都是寫楷書。也有很多書家坐著寫小字行草書,如果坐著寫大字行草幾乎很難做到!因為坐著書寫楷書,更能把楷書的筆畫書寫到位,使字更有力量,端莊大氣,沉著穩定!
總之,不管站著書寫還是坐著書寫,最終的目的是相同的,就是把字寫漂亮。根據個人的書寫習慣不同,站著坐著都可以。我給筆者的建議是坐著寫楷書,站著寫行草書!因為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楷行草三種書體的不同魅力!

2019年9月30日,強哥親筆,圖片開始網絡!


強哥書畫


書法究竟是站著寫還是坐著寫?為什麼書法家們都是站著寫?

對於這個問題,要區別對待。

首先,如果是寫擘窠大字,肯定是要站著寫,否則就沒法寫。比如下面的大字,如果坐著就放不開,只能是站著寫。

其次,而如果是娟秀的小楷,你站著寫,同樣沒法寫,比如下面的小楷。

如果是寫草書,無論大草還是小草,還有行書,就要站著寫,只有站著寫,才能盡情發揮書寫者的瀟灑倜儻,恣意揮灑的一面,比如懷素的狂草

就要站著寫。

鑑於以上三種字體的客觀要求,大家看到很多場景是書法家站著寫字,也就是絕大部分時候,書法家們都是寫行草。而像楷書,隸篆,一般就要坐著寫,而且相對來說寫的比較慢。慢工出細活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