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書的五種“呼應”技巧

01/

以斜取勢

漢字如果寫得太正,則姿態平,平則無味。適當地利用傾斜、筆畫平衡,可以取道以斜取勢的效果。比如唐陸柬之《文賦》“藏”字、元趙孟頫《前赤壁賦》“藏”字,主體部分往右上傾斜,戈鉤一筆又力挽狂瀾,使整個字險而不倒。示意如下:

行書的五種“呼應”技巧

02/

突出主筆

主筆在一個漢字當中承當著主心骨、頂樑柱的作用,主筆突出則形成主次對比、依附關係,更加符合美學原理。如王羲之《集王字聖教序》“華”字、元趙孟頫《杜甫秋興詩》中“華”字,主筆一豎頂天立地。示意如下:

行書的五種“呼應”技巧

03/

空間營造

建築是空間構造的美學,書法與建築美學相通,懂得這一原理,在一幅作品當中就需要營造空間,在一個漢字當中也要營造空間。如王羲之《聖教序》“庭”字中間的留白,米芾《蜀素帖》“庭”字卻是中宮收緊。示意如下:

行書的五種“呼應”技巧

04/

筆畫放縱

筆畫放縱是在一篇當中,少數個別漢字,利用其造型特點,將某一筆畫故意放縱,寫的大氣隨意,與其他字形成鮮明效果。如唐虞世南《上陽臺帖》中的“年”字,元趙孟頫《千字文》之“年”字。但這一技法在一篇當中不能使用過多,只取調節作用。示意如下:

行書的五種“呼應”技巧

05/

結構對比

結構對比主要應用與合體字當中,如左右結構、上下結構等等,利用上下、左右之間的筆畫,構建大小、輕重、欹正、疏密等矛盾對比關係。如王羲之《金剛經》“峻”字、元趙孟頫《楚辭遠遊》“儀”字的左右大小對比。示意如下:

行書的五種“呼應”技巧

聲明:“漢鼎智能在長安”頭條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價值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