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金錢、愛情、享受沒有一毛關係的最幸福

和金錢、愛情、享受沒有一毛關係的最幸福


人究竟在什麼時候最幸福?我們似乎從未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心理學家對此極有興趣,並且是他們所關心和研究的課題。心理學家曾對過萬的人做了深入的研究,訪談調查對象包括了很多普通人以及專業人士,比如畫家、運動員、歌唱家、舞蹈家和外科醫生等等。


結果發現,人們在工作和興趣愛好時,當進入到“忘我”境界,是一種最幸福愉悅的狀態。這種狀態其實我們都曾經經歷過,只不過並沒有留意。心理學家把這種狀態命名為“心流”。同時也給心流做了定義:是你專注地在做一件喜歡、目標明確及有挑戰的事,而你的能力恰好又能應付,全神貫注所進入的一種狀態。


處在心流的狀態中,做事時會忘記自我,也忘記時間的流逝,有強烈的愉悅感,你覺得自己每一個動作和想法,都如行雲流水,是朝著目標在不斷地前進。由此看來,我們如果能控制心流的體驗,就能提高做事的效率,獲得更好的成果,以及在工作過程中享受到幸福。


然而,心流對我們來說,並不是讓它出現它就出現的,對此,被譽為積極心理學之父的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賴寫成了一本叫《心流-最優體驗心理學》的書,在總結出了心流狀態的特徵之外,特別強調,進入心流狀態需要有一定的前提條件,而如果你準備好了這樣的條件,你就有可能讓自己進入心流狀態。


米哈里解釋說,要產生“心流”,有個基本的條件,就是做事的目標和自己的能力相匹配。如果能力和挑戰難度不匹配,不會有心流出現,而是出現其它的情緒。比如,當自己能力低而挑戰難度非常高,人就會產生擔心、煩躁或焦慮的感覺。當挑戰太容易,自己的能力是綽綽有餘,就會覺得太容易而無趣。只有在挑戰適中、能力也適中時,我們投入心力達成目標的過程,才會獲得心流。


和金錢、愛情、享受沒有一毛關係的最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