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先鋒姚雲珠的“雙重身份”

戰“疫”先鋒姚雲珠的“雙重身份”

姚雲珠正在參加居家養老服務,為老人洗頭。通訊員供圖

战“疫”先锋姚云珠的“双重身份”

姚雲珠給援鄂醫療隊隊員家屬送去鮮花和巧克力。通訊員供圖

3月23日,對慈溪志願者“珠珠姐”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這是她對口服務援鄂醫療隊隊員、慈溪人民醫院醫生陸永勇家庭的第40天,她無意中知道,這一天,既是陸醫生的生日,也是他們家雙胞胎女兒的農曆生日。這位“珠珠姐”,名叫姚雲珠。

在此次疫情中,這位寧波市第二批戰“疫”先鋒個人,有了兩個身份:55歲的她,作為志願者召集人,協助召集“援鄂醫護家屬志願幫幫團”,為醫護人員家屬提供24小時專屬服務,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家裡有什麼困難,一個電話,一條微信,隨叫隨到;而在工作中,身為慈溪公路段副段長的她,是一名一線交通人,值班期間24小時堅守在火車站、機場以及交通客運場站,守牢關口。

特別的愛 給特別的她們

寧波援鄂醫療隊中有27名來自慈溪的醫護人員。對此,慈溪市委組織部、共青團慈溪市委等部門成立了“援鄂醫護家屬志願幫幫團”,通過24小時“一對一”專屬服務,為醫護人員家庭提供全方位保障。

作為這個幫幫團的召集人,姚雲珠覺得身上的擔子不輕:這不是簡單地照看醫護人員家人的生活,而是要用心讓他們體會到關愛,消除遠赴湖北的一線醫務人員的後顧之憂。

姚雲珠自己聯繫的,是慈溪市人民醫院陸永勇家。家裡除了他的妻子,還有一對準備中考的雙胞胎女兒。“我家正好也是女兒,或許我更能將心比心。”姚雲珠說。

接到任務的第二天,恰巧是2月14日。姚雲珠和陸醫生妻子通過微信簡單地聯繫後,決定上門給她們送生活必需品的同時,也送上一份小小的驚喜。

“我首先想到就是送一束花給陸醫生妻子。”但當時花店不好找,姚雲珠幾經輾轉,才找到一個開花店的朋友,拿到一束鮮花。然後姚雲珠又來到超市,買了三盒巧克力,“她們娘仨一人一盒。”姚雲珠把這些東西包好,送到了陸醫生家所在小區的門口,讓社區工作者拿進去,放在指定地點,然後通知陸醫生妻子下樓來取。

“這是我第一次見到陸醫生妻子。”姚雲珠回憶說,雖然她戴著口罩,只能看到她的眼睛,但當見到這束鮮花和巧克力時,看得出她格外意外和感動。陸醫生妻子說:“其實,今天也是我生日,真的好意外啊!”一束花一下子拉近了她們的距離。兩個女人間雖然被一道鐵柵欄阻隔,彼此卻敞開心扉,嘮起了家常……

陸醫生接到援鄂任務時,正在上夜班,他毫不猶豫地報了名。“其實我知道,他肯定是要主動上前線的!”陸醫生妻子說。那天深夜,她絲毫沒有睡意,等陸醫生回到家裡,她一把抱住了自己的丈夫,什麼都沒說,可淚水卻再也抑制不住了。

也許只有女人最懂女人,兩個女人隔著鐵柵欄都哭了。“你要好好照顧自己和女兒們,有什麼困難儘量跟我說。”姚雲珠安慰道。

買蛋糕、送早點 點滴關愛更暖心

這之後,隔三差五,姚雲珠都會給陸醫生家裡送去生活必需品,買些一家人愛吃的東西。得知陸醫生家的雙胞胎姐妹花喜歡吃慈溪的佳美蛋糕,蛋糕店剛恢復營業,姚雲珠就跑去店裡,等了1個多小時,給孩子們買來。

那天晚上,遠在湖北的陸醫生主動加了姚雲珠的微信,向她表示了感謝。

其實,不僅是陸醫生家,這一個多月來,姚雲珠還多次在上班前起個大早,給陸醫生夫妻雙方父母家裡買菜送菜,照顧老人的生活,帶去組織的關愛。

“我給你們帶早餐來啦,快點下樓來取,趁熱吃哦!”上週五一大清早,發現自家門口的早餐攤恢復營業,熱騰騰的燒餅、粢飯和豆漿又開始回到了慈溪人的生活裡,姚雲珠馬上就想到要給陸醫生一家換一換口味。於是她趁著上班前的時間,趕忙買了幾樣,趁熱送了去。

寒夜陪湖北籍小夥

找到落腳的地方

作為一線交通人,在此次疫情中,姚雲珠和她的隊員們接到了嚴守交通窗口“第一關”的任務。2月17日晚上7點50分左右,姚雲珠和往常一樣正在餘姚北站值守,人群中有一名小夥子引起了在場執勤人員的注意,信息顯示他戶籍所在地為湖北,但他表示,自己只是湖北人,已經很久沒有回老家了。

“在場民警反覆查詢了他一段時間內的旅行史,確認小夥沒有去過重點地區,並不在勸返人員之列。”姚雲珠說。

小夥說,他要去周巷,是廠里老板讓他過來準備復工的。本來按照工作職責,負責聯繫交通車輛的姚雲珠和同事已經可以下班了,但她不大放心。

寒夜裡,當地一聽說小夥是湖北人,就表示為了穩妥起見最好能夠將其勸返。這下小夥有些慌了。而此時,讓小夥過來的老闆也有點感受到了壓力,開始猶豫起來。

在電話裡,堅守在車站的執勤人員們給當地工作人員解釋:現在公安部門可以明確證明,這位小夥並沒有到過重點地區,並不在勸返人員之列……

等確認小夥在周巷安頓下來,姚雲珠一看手機已是半夜。事後,姚雲珠說:“看著這麼一個外鄉人來到慈溪,我實在放心不下啊。我也祝福小夥能安心工作,等疫情結束了回家看看!”

她將獎給自己的

道德模範獎金

全部捐出

2年前,姚雲珠當選慈溪市首屆道德模範,獲得了1萬元的獎金。這筆錢,姚雲珠一直捨不得用。而當看到浙江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發起“抗擊疫情,我們在行動”捐款活動後,她毫不猶豫就把這筆錢捐了出去。姚雲珠說,這筆錢一直存到現在,就是覺得應該捐給更需要的人。

除了在交通窗口24小時執勤,她還帶著家人作為志願者參與社區卡口值守。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堅守一線的工作人員、志願者長期沒有理髮,她協助市文明辦主動聯繫到了熟悉的幾位“Tony老師”,對方由於理髮店無法開業,也都閒在家中,一聽說有志願者行動,紛紛加入,就這樣他們成立了一支“學雷鋒志願服務愛心理發小分隊”,連續幾天進街道、進機關,深受一線抗疫幹部群眾的歡迎。

這些年輕的“Tony老師”們,反而給姚雲珠發來了感謝微信:“這些天,雖然都是免費給別人理髮,雖然很累,但我們每天都過得很快樂很充實,能在疫情中,為堅守一線的工作人員們服務,為社會盡了一份力,我們覺得真有意義,我們真切感受到了,原來幫助別人這麼快樂。”

記者 範洪 通訊員 邵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