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六歲為什麼要吃女兒“一刀肉”?你還知道什麼相關風俗?

半支蓮6


在農村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人到六十六,要吃閨女一刀肉”,意思是父母到了六十六,也就是年邁了,要吃閨女的一刀肉。俗語是人們在當時文化落後的情況下,產生的一種封建迷信思想,同時也是人們寄託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嚮往。

這一刀肉非常講究,必須一刀切下去,正好是六斤或者八斤。六和八在農村人心中是吉祥數字,六代表順順利利,八代表財源滾滾。這裡寓意老人在以後的生活中福祿雙全。這刀肉是閨女買的,因為父母和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閨女嫁出去,就像潑出去的水。不常回來看父母,所以這刀肉為了孝敬父母,一家人團圓。

如今,社會進步了,這種封建迷信思想慢慢地被去除。但它也告訴我們作為子女要常回家看望父母,孝敬父母,傳承中華民族的美德。


追尋古蹟


六十六歲為什麼要吃女兒的“一

刀肉”?你還知道什麼風俗?

回答;

這在我們東北,是21世紀初期才興起的,父母親不用到生辰日那天,在66歲這年正月初六日,實行搶六,同時還必須吃女兒的“一刀肉”。

今年我老婆子66歲,我女兒在去年臘月,就為她準備了“一刀肉”,重量是16斤八兩。她跟賣肉的說“為我母親搶六用的肉。”賣肉的說“親閨女拿的越多越好。”我閨女就付了將近500塊錢。

我們這裡的女兒結婚,還有一個用肉來完成的儀式過程,在女兒結婚迎親車上,必須準備女兒“離娘肉。”必須是一刀切下豬的兩根肋骨肉。現在的肥豬,養的都大,兩根肋骨肉都在十斤以上。這也是男方的一筆額外開支。

不管是66歲的“一刀肉”,還是嫁女兒時的“離娘肉”,目的是讓女兒時刻想著老孃,以表孝心。這是中華傳統美德,非常值得提倡。

🌿🌲🎄

🌾🌴🐫








野駱駝9005184025938


三年前爸爸在農村三叔家過的66,爸爸老哥六個一桌,我們小哥六個(父輩一家一個男丁,而且排行都和父親一樣)一桌,女士一桌,三叔家的姐姐小時侯上學在我家住了兩年,後來又給爸爸當了幾年的財會出納,所以承擔了這個任務。好像是六兩面,六兩肉,包了66個拇指大的小餃子,精緻的很!同樣沒有女兒的五叔見狀主動敬了姐姐一杯酒,打趣說~得溜鬚溜鬚大侄女,預約十年後自己66,也給包這樣的餃子。


蟾行天下


我婆婆沒閨女,我起早給包的六斤六兩肉的六十六個餃子,讓我老公送過去的,是我擅長的麥穗餃子,恩,後面我問她,剛嫁過來的時候你嫌棄我西北人嫁到東北,認為我高攀了,同樣的餃子你說邊太厚煮不透,今兒吃的香不?


南籬舊事的馬小兔


一種有寓意的民間風俗,“六十六,吃了女兒一刀肉,健康又長壽”,“年紀六十六,閻王要吃肉”。這是對長壽、健康、平安的一種美好期盼。閻王爺在人66歲時想要人命,吃了一刀肉後就還了閻王的債,閻王有肉吃就不吃人啦,這個坎也就平安度過。


當代承德


我們這裡也有這風俗,六十六吃閨女一刀肉,七十一吃閨女一隻雞,七十三吃閨女的毛兒尖(說是牛🐮肉)。可能是以前婆婆家不讓回孃家才編的順口溜,讓出嫁的姑娘別忘記孝順孃家父母吧!


用戶9533029934341


我們這裡沒有聽說過有這個風俗


子宜愛悠悠


延壽過古稀關的信仰


z1荷鋤月下


其實是提醒孩子照顧父母是你的義務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