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在落實分時進校、體溫監測、分班上課等疫情防控措施的情況下,寧夏銀川市80所學校的初三高三學生開學復課。到校學生在“開學三課”中開啟了第一天的學習生活。

25日清晨,寧夏銀川市街頭不時出現幾個背書包、穿校服、戴口罩的身影,向著學校的方向步履匆匆。經過連續多日復課準備,銀川市80所初高中學校的初三和高三年級當天正式開學。

“同學們,別扎堆,保持距離,錯開進門。”早上七點,關閉許久的唐徠回中西校區打開大門,教師志願者正指揮學生有序入校,步行和騎車的學生分別由校門兩側的不同通道進入校園。

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進入校門後在洗手池洗手。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經過測溫通道,高精度紅外熱成像儀可以快速測量入校師生體溫,體溫異常者將由複檢通道進入隔離留觀室,這裡有校醫和醫療衛生機構的醫生值班,以便隨時排查異常情況。

“考慮到開學第一天學生還不太熟悉錯時錯峰入校程序,我們預留了一個小時組織1000餘名學生分批入校。”唐徠回中西校區校長楊曉梅說,有教師志願者專門組織學生有序測溫、洗手、上樓、進班。

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進入校園。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目前這所學校已儲備了可滿足初三年級師生復課後兩週所需的防疫物資,每天為每位學生提供兩個口罩,並且嚴格按制度對教室、洗手間、體育館等重點場所進行清潔消毒、通風換氣。

開學以後,如何恢復正常教學秩序?楊曉梅告訴記者,唐徠回中西校區為初中部,初三年級共有20個班。為避免學生聚集,學校按照學號單雙號將每班學生分到兩個教室上課,學生單人單桌、保持1米距離、佩戴口罩,老師也佩戴口罩上課。

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在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校門口,教師引導初三年級學生有序進入校園。新華社記者 楊植森 攝

“趕快背語文,今天下午就要考試了!”早上七點四十分,初三8班班主任苗慧瑩督促學生抓緊複習。為了做好線上線下教學的有效銜接,開學第一週,學校每天會安排一門測驗,對網上授課成效進行檢測。

“通過考試,我們可以對前期線上教學情況及時查漏補缺。”苗慧瑩說,學校已經開過中考備考會,制訂了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督導學生全力備戰中考。

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通過測溫後進入校園。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對於開學測驗,初三19班的劉家瑞胸有成竹。“我把文科知識點全部複習了,數學和物理的錯題也重新過了一遍,有不懂的就線上問老師,疫情並沒有打亂我的備考計劃。”他說。

全力備考的,還有高三畢業班。記者在銀川九中高中部採訪發現,高三學生大多在校住宿,學校經過全面的復課準備,在吃、住、學等方面基本做到“萬事俱備”。

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銀川市第九中學高三年級學生在教室內進行模擬考試。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銀川九中校長王錦秀說,學校將高三每個班級各分成緊鄰的兩個班,老師在一個班裡講課時同步開啟網上直播教學,隔壁班學生就可用多媒體設備線上觀看,學生有問題也可以就近諮詢老師。

在學校食堂,記者看到,學生列隊進入餐廳,在門口依次刷卡、手消毒;餐廳內每個窗口都有提前分好餐的餐盤,可以即拿即走;每張餐桌的固定位置貼有“就餐區”標識,提示學生只能坐在這個位置就餐。

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初三年級學生進入教室前進行測溫。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我們制定了錯時錯峰就餐方案,給各班級劃分了固定就餐區域,學生單人單桌同向就餐。”銀川九中生活部老師代豫皖說,餐廳每天定時開窗通風,所有餐具廚具一用一消毒,所有環節都安排了專人負責。

聽,校園裡傳來讀書聲——寧夏銀川市初高中畢業班開學首日見聞

3月25日,銀川市唐徠回民中學初三年級學生在教室內早讀。 新華社記者 賈浩成 攝

在學生宿舍,每棟樓都有紅外線測溫門對學生進行體溫監測。原來的六人間也變為四人間,中間留一張空床,兩側學生腳對腳休息。宿舍每樓層還安排了兩名生活老師做好學生管理,對出入宿舍人員加強健康排查。

25日,除了銀川市,寧夏賀蘭縣、中寧縣、隆德縣等地的初高中畢業班也正式開學。根據最新通報,截至3月24日24時,寧夏已連續21天無新增確診病例。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寧夏各中小學將根據區域疫情風險等級、交通狀況、應急準備、學齡階段特點等,實行錯區域、錯層次、錯時開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