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麼做才能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

奇怪君影業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孩子只有對學習感興趣,才能使之成為一種自覺行動。事實上,有的孩子往往成績平平,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學習的科目不感興趣。

因此,要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我們必須從激發孩子的興趣入手,引導其對學習產生興趣,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那麼家長究竟如何做,才能培養和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一、善於發現並且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興趣只要我們留意觀察,就不難發現孩子最感興趣的事物。平時有空時,我們可以和孩子聊聊天,讓他說說自己最開心的事情是什麼,最想當什麼,最想知道什麼等,所有這些都會向我們透露孩子的興趣所在。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學習興趣去培養孩子。

二、在玩樂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我們還可以想辦法誘導孩子。比如在玩耍中,可以通過某種方式使孩子對學習的某方面而產生興趣,如遊戲。事實上,對孩子來說,遊戲和學習並不矛盾,主要能夠把學習變成一件快樂的事。


智力七巧


先觀察孩子為什麼會沒興趣學習,然後和氣和孩子交流共同制定計劃,有一點進步給他鼓勵,孩子其實就是在意家長的注意和肯定。當時不能表揚過頭了,一句表揚三句批評。這樣又讓小孩認識錯誤也不會牴觸家長的意見!


芥子居士


學習興趣是孩子個人行為,家長只能夠引導孩子,或者做給孩子看,比如孩子寫作業時間裡,家長不玩手機,看看報紙,書籍等等……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讓他知道學習是重要性。


令狐青雲89088282


對於孩子來說學習新知識,例如如背書、做題等作業本身就是一件困難的事,當面對困難時人會存在要麼激發挑戰慾望,克服困難,展示自我,要麼覺得困難太大,逃避困難。

如果孩子學習被動,說明學習難度太大,逃避困難的動力,大於挑戰困難的動力。想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就要想方設法轉變孩子對待學習“難度太大”的認識和體驗。

一、培養學習自信

利用心理學中的“期望效應”積極肯定、表揚,對於改變孩子學習成績的巨大作用。老師家長的關注、肯定,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當孩子對學習有自信,學習對於孩子來說,認識上就會定位為“挑戰任務”,調動積極性學習,而不是“過難任務”,逃避任務。

家長切記如果沒有表揚、支持,反而只有打擊、否定:不是罵孩子“笨”“蠢”,就是指責孩子上課不認真,會加重孩子心理負擔。

關於表揚的學問首先要做到真誠,如果家長不是發自內心的表揚,只是帶著想讓孩子學習的強烈目的表揚,這種“工具性表揚”孩子能夠識別,達不到表揚的效果。

表揚要及時,如果孩子今天寫作業很自覺,家長本想表揚,結果忙得忘了,第二天再表揚,效果就大打折扣。

表揚要具體,不要籠統說“你學習表現很好”,具體些:你今天作業沒催就自覺做完了,非常好;你今天作業正確率很高;這道題很難,你仍然靠自己努力,放棄玩手機的時間把它解出來,非常棒……

二、培養學習能力

孩子學習能力足夠,面對學習能夠勝任,自然更願意學習;如果缺乏學習能力,學不會,肯定不願學。

家長不要只把孩子願不願學當成態度問題,實際上學習能力很重要!很多時候孩子也想學好,獲得家長、老師的表揚。因為學不好,才逃避學習!

學習能力會涉及到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等。學習方法需要根據孩子具體情況,針對性輔導,難以在這提供籠統的方法,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注意從小培養孩子做事條理性:

1、事先準備好學習用具,水杯等需要的物件;2、計劃好做作業的順序性;3、遇到難題先放一邊,繼續往後做;4、孩子自己收拾書包、整理學習相關物件。

三、培養好奇心

有好奇心,才能培養興趣。

好奇心一種廣泛的探索欲,不是說只對學習有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天性的一部分,表現在孩子身上,可能會經常問“為什麼”,總想嘗試新事物。

四、陪同學習

如果家長在孩子學習時,能夠同時有看書之類的學習,“以身作則”,營造學習的家庭氛圍,對於培養孩子學習興趣,潛移默化的教育,勝過千百遍的說教!


教育速答


孩子是國家的未來,孩子是每一位家長的牽掛,孩子學習的好壞最能觸動家長的神經。我們家長內心都有一種感觸:明明自己努力幫孩子改善生活條件,為啥孩子還不安心好好學習呢?

其實調動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是大有學問的,是大有可為的。

談建議

  • 抓住興趣與學習的連接點。家長要細心觀察孩子的興趣傾向,自家孩子喜歡什麼,是手工操作,是聽音樂,還是體育運動?這得靠家長的火眼金晴好好洞察一番。比如說喜歡手工操作的孩子就應該引導孩子多看科學實驗類的書籍,讓孩子感受原來書本是包羅萬象的,抓住這個連接點,自然就能夠激發學習興趣。
  • 樹立理想擔當責任。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學會澆灌心靈雞湯,找機會找時間和孩子談談歷史上茅以升、周恩來這些名人故事,讓孩子知道這些人才是要學習的榜樣,明白從小就要有理想追求。也可以列舉家裡的某些欠缺,讓孩子知道自己有責任去改善。
  • 適時的鼓勵和表揚。在孩子讀完一本書時要伸出你的大拇指點贊,在孩子獨立完成作業時要給予肯定的目光。因為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讓孩子知道一路上我們是確認過眼神的。
  • 努力做學習型的家長。
    一個人在學習就像苦行僧,一群人在學習就好比一場盛宴。相信很多孩子都希望在家裡也能有個伴好好看書,好好做作業。所以我們家長要捨得放下手機,關掉電腦,抽出時間一起搞點學習方面的活兒,讓孩子看到原來大人也是在學習的呀。

寫在最後

孩子的學習從來都不是一個人就能做好的事,它需要家長付出足夠的耐心,還有一點點教育智慧。

我是焦慮的筆頭,喜歡聊一聊教育,歡迎關注我,一起談教育。


焦慮的筆頭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作為家長得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有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但是,家長怎麼才能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呢?下面,就根據我的經驗與朋友分享。

1.讓孩子體會到學習成功的快感

想要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成就感,孩子在學習上不斷獲得成功的時候,他就會感到快樂,也就會更對學習感興趣。家長陪孩子一塊學習,這樣都會使孩子高興,家長要合理安排時間,最好每天堅持固定的陪學時間,從而以表示認真和誠意才好。

2.家長要學會營造學習的氣氛

對許多孩子來說,學習閱讀是一個緩慢,困難的過程。應告訴孩子,書中的知識能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生活,讓他們明白書對於自己的人生是多麼重要。平時也可以有意識地向孩子介紹名作家及其代表作,有關的奇聞軼事,從而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鼓勵他去更多地瞭解有關知識。

3.不要過於看重孩子的分數

造成孩子厭學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家長過分看重學習分數,向孩子提出超越他自身現實水平的過高要求,孩子因為難以企及,產生厭學情緒。為此,家長要關心和了解自家孩子的情況,做到正確估計、正確要求,切勿望子成龍、過高要求。

4.樹立融洽的親子關係。

親子融洽的家庭關係也讓孩子愛好學習的前提。它讓孩子有安全感,能安心學習;它能使孩子有責任感,對家庭也負有責任。

總之,孩子對學習的興趣態度,並不是天生的,而是靠後天的培養。只要我們做的到位、得體,對於一個智力正常的孩子來說,就可以將孩子培養成家庭和社會所需要的任何人才。




知識盟


學習興趣缺乏,學習動力不足,是現在很多家長面臨的教育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

一、調動興趣。

1.向快樂出發,增強愉悅感。

孩子沒興趣,許多是因為學習過程很嚴肅,太枯燥,沒樂趣,導致孩子不願學。學習是個很辛苦的過程,但並不妨礙在這個過程中對具體項目進行快樂化的設計,這也是許多教學方法解決的問題。同一個知識點,單純的背誦、單純的默寫、單純的作業,和播放個小視頻、設計個小遊戲、提供個小獎勵等相比,顯然後者更能增強孩子的愉悅感,也更容易讓孩子有樂趣。

2.大面積撒網,找到興奮點。

孩子沒興趣,有時也是因為學習內容不是他的興奮點,如果所有內容都不感興趣,思維上就容易形成習慣性厭學。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家長可大面積撒網,鼓勵孩子進行嘗試,幫助孩子找到興奮點,使孩子建立起興奮感。只有孩子建立興奮感,才能保持孩子的生命活力,對任何事情才能保有興趣,這種興趣可遷移到學習上來。這也是許多孩子有音體美的興趣愛好,同時學習也很好的重要原因。

3.找到好夥伴,保護積極性。

學而無友,則孤陋寡聞,學習的好夥伴,除了在知識層面的相互交流外,更重要的是能相互鼓勵、相互支持,能讓孩子保持學習積極性。家長要給孩子選好好夥伴,鼓勵孩子形成學習團隊,並給予各種保障和支持。同時,如果孩子找到的學習夥伴有問題,也需要想方設法地進行溝通,讓孩子遠離負能量,保持學習活力。

4.提供大舞臺,產生成就感。

許多孩子學習沒興趣,是因為覺得學了也沒用,沒有什麼成就感。家長要想方設法給孩子提供展示的大舞臺,這個大舞臺不是指孩子一定要去中央電視臺去展示,而是指家長給孩子提供各種展示的機會。孩子畫個畫,掛起來展示展示;孩子唱個歌,錄下來展示展示;孩子學化學,在家做個小實驗;孩子學機械,做個小模型等等,當然孩子有機會到更大舞臺上進行展示,更應該予以鼓勵支持。

二、保持動力

1.孩子要勞動,體現存在感。

現在孩子學習沒動力,有時是因為他在家庭裡只是被保護被呵護的角色,自己從來沒有擔當過保護他人呵護他人的角色,在家庭中的貢獻度低,價值得不到體現,缺乏存在感。家長最怕的是把孩子僅僅當成學習工具,孩子除了學習外的一切事情都由家長包辦,家長應該讓孩子參與勞動(廣義的概念,既有刷碗拖地等日常家務,也有照顧父母照顧兄妹等精神付出,也包括志願服務等社會活動),讓孩子找到在家庭在社會的存在感,激發起提供更高水平服務承擔更多責任的熱情,以此來形成學習的深層次動力。

2.學會等一等,滿足有代價。

現在由於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孩子的需求都能得到即時滿足,許多孩子都覺得需求很容易實現,自然學習動力會下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就在於其需求很多時候都是延遲滿足的,都是要付出代價才能獲得的。孩子不是小皇帝,家長要讓孩子學會等一等,不能要啥給啥,也不能說要就要,而是要讓孩子通過付出代價才能滿足要求。如此孩子才會覺得,沒有什麼是他就應得的,任何事情都需要對等的付出,這樣才有利於形成學習動力。

3.追求高品質,快樂更持久。

尋求快樂,是人類的天性,但實現快樂的途徑有很多,有的快樂是簡單的快樂,比如電子遊戲,比如抖音小視頻,而有的快樂是有難度的快樂,比如讀書,比如發明創造。簡單的快樂易獲得,有難度的快樂不易獲得,前者可稱之為低品質生活,後者可稱之為高品質生活。為什麼我們反對孩子長時間看電視玩遊戲,除了影響視力等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這種生活讓孩子很容易這很快樂,他自然不願意通過更大付出來收穫同樣強度的快樂,長此以往,學習動力自然難以保持。家長需要的,是限制孩子的低品質生活,幫助孩子追求高品質生活,讓他的快樂習慣於通過高強度的思考來獲得,才能讓孩子有比較持久的學習動力。

4.陪他解難題,建立自信心。

許多孩子本來學習挺有動力,但隨著學習難度加大,他在這個過程中屢屢碰壁,導致其喪失自信心,感覺我很笨,我怎麼也學不會,學習動力就會顯著下降。為什麼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家長不能只當孩子的後勤兵,還要當孩子成長的好夥伴,在他面臨學習困難時,給予其思維方法、學習方法的指導,或給予其學習資料、名師資源的幫助,或僅僅是拍拍他的背,給其語言上的鼓勵和心理上的支持,幫助孩子解決難題,突破障礙,建立自信心,覺得再難我也能克服能跨越,自然就有了更強的學習動力。


聊聊教育那些事


孩子的學習興趣問題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很多家長覺得孩子學習興趣不高,動力不足該怎麼辦?這種情況下要注意,如果孩子對於書本的一些東西沒有興趣,比如說一看的時候就厭倦,這種情況下不要一味的去灌輸,而是在其他的環境下對孩子進行教育,比如說我可以拿著書去小樹林子裡,一邊給他講著故事,一邊拿出書來給他看,在小樹林子裡看書和,可以在家裡看書,完全是不一個概念。特別是現在很多的書房,滿屋子裡的書,這樣對孩子有好處也有不好的方面。
孩子面前展現的情景要多元化,一味的對孩子讀書讀書讀書,除了讀書還是讀書,這樣會讓孩子成為書呆子,理論要實驗相結合,讀書的同時一定要跟實際相結合,比如說你在書上學了一個東西,要看看實際情況是怎麼樣的,走進大自然,讓孩子接觸大自然,接觸大自然的花,接觸大自然的葉子,接觸社會的人,像書本知識跟實際知識相結合,就會引起學生對於書本知識的興趣,這樣學習興趣就調動起來了。

如果單純的給孩子,寫語文寫多少遍?寫數學做多少道題,完全是沒有用的,這是中國式家長一貫的教育方式,比如說學數學,我今天就學兩道題,把這兩題弄明白了,然後再出去玩,比如說學語文,我讀了一篇語文,我讀了之後什麼感想啊,這篇語文什麼中心思想,如果讓你寫應該怎麼寫啊?你喜歡語文的哪一段啊等等,而不是題材戰術,寫了一遍又一遍,家長現在的家長都是從那種寒窗苦讀的時代過來的,所以會很容易把這種寒窗苦讀的精神灌輸給孩子,這種思想是完全對孩子沒有任何好處的。所以調動孩子學習興趣,不能為了調動而調動,而是學會注意方法。


大教育講堂


您好,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孩子的好奇心是無奇不有的,因為他是孩子所以對他一切未知的都充滿好奇,我想家長正好可以利用孩子的這一特性。

那如何調動孩子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呢?那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孩子沒有興趣和動力了。第一,他對於所學的知識一竅不通、不懂、不會、不知道,所以他天然的去逃避這些學習的事情。第二,學生的學習習慣不好。每次碰到沒講過的或者沒有學過的題目或者作業,孩子不願意動腦去想,想都不想直接放棄。第三,作為家長您想想有沒有這麼一幕。孩子滿臉疑惑的去問您有關學習上的問題時,您有沒有說過:“這個我怎麼會?去自己想想去!”、“一邊待著去,我現在正忙著呢”或者“等著明天去問老師去,我又不會。”

孩子沒有學習興趣和動力原因我們分析出來了,那下面就根據原因來找答案吧!第一,如果孩子對於所學的知識一竅不通,家長需要幫助孩子找出知識盲區,他一定是在某個知識點上沒弄明白,如果孩子會了,而且能憑自己做出題目,或解答問題,他難道不會興奮嗎?不會高興的說“媽媽,媽媽,這道題目我會啦!”第二,如果孩子學習習慣不好,那家長需要更多的耐心來指導孩子,學習時間不能做別的,玩別的,想別的,引導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將學習學完。家長可以利用一些鼓勵物質來刺激或獎勵孩子。都說21天堅持下來好的習慣就會形成,我建議家長堅持三個月,三個月堅持下來孩子的學習習慣一定養成。第三,當孩子滿臉疑惑的問您問題時,這時是最佳引導孩子學習的時機。這說明您的孩子是好學的,是想學的,千萬別給孩子潑冷水。哪怕你不知道,你也要幫助孩子一起來想辦法解決問題,這在孩子的眼中會有一個以身作則的正面示範作用,孩子以後在碰到疑問或難題時,他會向您學習,契而不捨的去尋找答案,解決問題,這是多好的習慣。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李老師精彩課堂


記得讀過過樊登的一本書《讀懂孩子的心》,書中提到過一個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結論:孩子的自尊水平決定孩子的自律性。想要調動孩子的學習熱情,就要想辦法讓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提高,也就是讓孩子自己想去學,自律而非他律的去學。

如何使孩子變得自律從而激發學習熱情呢?那就必須讓孩子充分感受到自尊,也就是家長在做到監護責任的同時,最大程度地讓孩子感受到自尊和自我選擇權。比如,有家長常常為打遊戲和孩子學習這兩者產生的矛盾而煩惱。這時候要挾孩子不許玩,強制停止孩子玩都是不能從孩子內心認識到問題的,反而使孩子下次玩的更加隱蔽,與家長更加牴觸。正確的辦法應當讓孩子說出為什麼愛玩遊戲,找出刺激點。然後給他說明打遊戲同時有哪些壞處。給他兩個選擇,每天不能玩遊戲,或者讓孩子給出每天玩遊戲和學習直接能夠平衡的一個計劃,然後協商之後達成一致。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了,有了一種契約感,他在玩遊戲的時候就會想著學習,到了該學習的時候就會自覺,自律性就提高了。

一切教育的難題都是我們沒有找到隱含其中的規律,那麼我們就要多讀相關領域的書。希望以上回答對你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