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憑什麼是“模範”?看到基層做法,我才真正明白!

高效的社區防控,強大的偵查能力,透明的數據公開,這些都讓新加坡的基層防控順暢而有力。

傲嬌新加坡

如果要在境外選出一顆疫情防控最亮眼的星,這顆星估計非新加坡莫屬了。

先來看一組硬核數據。自1月末在國內發現確診病例至今,近兩個月的時間內,新加坡沒有出現死亡病例。單憑這一項,新加坡的成績就遠遠卓越於韓國、意大利、伊朗、日本。此四國的死亡人數分別達到了61位、631位、291位、19位。

根據縣域衛生傳媒掌握分析的最新數據,新加坡民眾的感染率約是韓國的四分之一、意大利的五分之一、伊朗的二分之一。而確診患者的治癒率則分別是韓國的14倍、意大利的5.6倍、伊朗的1.6倍、日本的1.7倍。

新加坡也憑如此的防疫戰果,受到全球廣泛讚譽。

世衛組織衛生應急方案執行主任邁克·瑞安曾在世界衛生組織大會直言:“新加坡對(新冠)病毒的系統性應對是很好的典範。”

美國衛生部長亞歷克斯·阿紮在談到緩解遏制新冠病毒社區內傳播時也對外界表示,美國應當特別向新加坡學習。

英國路透社也撰文指出,新加坡為抗擊疫情采取了嚴謹做法。這種措施在國際社會贏得了稱讚。

一週前,國內華山感染曾在《全球流行背景下的國際間新冠防控策略比較及後續應對措施思考》一文中,專門分析點評國際幾個熱點國家的防控特點:

意大利是“嚴格的開端,不妙的後續”;韓國則因國內疫情二次傳播導致疫情失控;日本是“既不犧牲經濟,又不篩查輕症病人”,這樣的防控策略能否有效令人懷疑。而在談到新加坡時,文章則直言“新加坡佛系抗冠成功。”

02

診所是重磅火力

值得關注的是,業內觀察者普遍認為,重視基層社區防控體系是新加坡制勝的重要法寶。

具體而言,這一體系便是,新加坡搭建的,以公共衛生防備診所(The Public Health Preparedness Clinic,PHPC,以下簡稱“防備診所”)為核心的防控體系。

新加坡憑什麼是“模範”?看到基層做法,我才真正明白!


新加坡衛生部認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全力發揮基層防備診所的作用優勢明顯,有助於隔離者的不必要移動,從而降低社區傳播感染的可能性。

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基層防備診所主要承擔著分級防控、疫情信息上報、輕症患者救治與護理的角色。

根據新加坡衛生部發布的最新版(2017版)防備診所指引,一旦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加坡國家防備診所體系會立即通過短信和通告通知各防備診所啟動激活,並告知其在該特定公共衛生事件中的角色任務,儘可能提前向每個診所傳播信息,使其瞭解最新的發展情況,使其有時間進行準備。

同時,新加坡衛生部也會通過媒體,建議公眾根據需要到任何PHPC進行評估和/或治療。嚴重者將轉診醫院進一步治療。這些診所會接到國家統一的指導,聞令而行。並且,這些診所一般都會加以特別標誌,以便於公眾知曉。

事實上,新加坡對防備診所的指導,甚至細化到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非疫情患者管理。為了最大程度降低常見慢性病患者的感染風險,新加坡建議防備診所在疫情防控期,為病情穩定的慢性病患者提供3-6個月的藥物供應,並建議其只有生病時才尋求諮詢。

為確保醫生和診所工作人員得到充分保護,防備診所的運營將獲得衛生部支持。國家儲備的藥品和疫苗供應的優先權也將給予PHPC。在平常,衛生部還會向基層診所工作人員提供培訓,幫助他們做好準備,使他們能夠在公共衛生緊急情況下發揮作用。

衛生部支持診所運營裝備清單:

  • 工作人員防護:免費為員工提供長達12周的個人防護用品。提供疫苗,免費提供長達六週的流感抗病毒藥物。
  • 患者治療:優先從國家儲備中獲得適當的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和/或疫苗。同時,防備診所還可以選擇從商業來源採購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和/或疫苗。
  • 培訓/進修:提供指導、在線學習課程和研討會等,使防備診所醫生和工作人員熟悉衛生部的指導方針,提高技能。

事實上,這些公共衛生防備診所與一般的診所有明顯區別。新加坡規定,只有加入了國家初級保健計劃,且同時滿足以下要求的診所,才有資格加入防備診所。

即:診所必須加入社區健康援助計劃(CHAS,Community Health Assist Scheme),該計劃類似於國內的醫保;必須至少有一名執業全科醫生,並應提供初級護理,且全科醫生必須取得慢病管理項目(慢病管理課程,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Program)認證。

顯而易見,准入資格的規定有利於防控能力的保證。並且,社區健康援助計劃的實施,將使得居民在防備診所就醫時便利地享受到國家補貼。

有資料顯示,新加坡目前一共有近900家防備診所加入了本次新冠肺炎 COVID-19 防疫響應體系。

03

偵查與數據公開“加持”

防備診所之外,新加坡另一項與基層直接相關的防控經驗也舉世矚目。這便是強大的流行病學監測和接觸者追蹤能力。

新加坡衛生部曾對外界表示,這是一項涉及多組織、多部門的聯動工作。值得關注的是,新加坡警察隊伍也會加入抗疫大軍,著力於追蹤確診病患的密切接觸者和傳染源。每一個傳播鏈要細緻到街道、住宅小區,不允許任何一點模糊。

路透社曾報道了一個案例,金珍熙(音)一天前聽說她所在的新加坡的公寓大樓中出現了一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接著,一名器宇軒昂的男子拜訪了她。她後來獲悉,這是一位高級政府官員。金珍熙現年51歲,是美國人。疫情開始時,她剛剛搬遷到新加坡島。她說,那名男子詢問她家人的情況,給了她一些外科口罩,並向她保證,新加坡會掌控局面。

哈佛大學傳染病動態研究中心近期的一項研究估計,由於其疾病監測和對接觸者的追蹤能力,新加坡識別病例的能力是其他國家的3倍。

除此之外,新加坡對傳染源數據的公開透明,也非常值得稱道。在新加坡,一旦傳播關係確認,新加坡衛生部官網會及時更新每個病例的傳播鏈條“全分析”。

縣域衛生傳媒從新加坡衛生部官網看到,每個確診病例均有屬於自己的數字代表,且有自己的感染傳播鏈條。例如:3月11日,新加坡官網更新了第165、 169、 173 、 175號的病例信息。

公佈內容如下:

這四位均為軍人。這些軍人於2020年2月15日至3月7日在法國馬賽執行公務,並於3月8日返回新加坡,隨後不久出現症狀。所有四名軍人在2020年3月10日或11日檢測出COVID-19呈陽性。

經衛生部鑑定為165例、169例、173例和175例。其中三名軍人目前被關押在國家傳染病中心(NCID),一名被關押在霍德培醫院。這4名軍人從法國回國後,沒有一人去過他們的工作場所或其他蘇丹武裝部隊駐地。

另外兩名與受影響軍人在海外執行相同職責的皇家空軍正規軍人也已返回新加坡,目前情況良好,但由於他們是密切接觸,因此被置於國內隔離。

高效的社區防控,強大的偵查能力,透明的數據公開,這些都讓新加坡的基層防控順暢而有力。正如美國《財富》雜誌所稱:“新加坡是一塊試金石,證明了新冠病毒能被遏制,甚至可能被消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