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有些人漸漸離開微信而選擇了頭條?

子午斜行


微信比頭條誕生的早,人們總有喜新厭舊的心理,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對比頭條和微信,看看它們有哪些區別。


一、智能推薦

智能推薦恐怕是頭條傲視群雄的一個資本。你在刷頭條的時候,你會漸漸發現你看到的內容幾乎都是你喜歡看的那一類。就算你故意搜索看其他話題,時間一長你會發現你看到的內容又是跟這個話題相關的東西。似乎頭條能讀懂你在想什麼、你喜歡什麼,然後就給你推薦與此相關的內容。

頭條這種智能推薦不僅僅限於圖文資訊,還能在視頻、問答等領域給你推薦,你會發現你刷到的視頻和問答也是你喜歡的或者關心的那一類。這就是智能推薦強大的地方。

反之看微信,別說推薦了,我就沒看到在哪裡可以看到圖文資訊。

然後有很多人想看資訊想看視頻,在微信上就是找不到,那麼只能轉戰頭條了。



二、內容的差異

頭條的內容相當豐富,你打開APP可以看到它把內容分為了推薦、熱點、科技、社會、數碼等等,你可以隨意選擇。這些分類裡有圖文內容、圖片內容、視頻內容、問答內容等,還能提供內容搜索。就算上面說的智能推薦滿足不了你的要求,那麼你還可以通過內置的搜索來查詢你想要的內容。

微信畢竟是一款聊天社交應用,它內容就是你的朋友圈。只有你的好友發表了什麼你才能看到什麼。如果今天一天你的好友都沒有發什麼東西,那麼你啥都看不到,好不容易有人髮圈了,一看又是曬這曬那的,看著都煩。


今後還會有更多的人逃離微信轉戰頭條。這樣也好,可以督促微信不斷創新,以提供更好的服務。


數字視聽科普


我就是離開微信,選擇頭條的人。有人問我這是為什麼?這個問題不難回答,頭條就像報紙一樣,圖文並茂,好看!頭條裡既具備了政治、經濟、軍事、文學、教育、商業、三農、網購、視頻、直播等多方面的精彩內容,一個人不需要四處晃盪,只須登錄頭條,各種內容一覽無餘,基本上完全滿足各個方面的人的生活、工作需要。只要你認真閱讀,在這裡就足不出戶學到各個方面的知識。頭條內容詳實,人才濟濟,所以吸引人就不足為奇。



湖北大老方


這個問題帶有明顯的傾向性啊,選擇頭條和離開微信不一定衝突。看數據,微信日活近10億、頭條日活近3億,從每天使用微信的人數來看,微信還是一家獨大的應用,用頭條的人自然是沒有用微信的人多。畢竟我們的生活還是比較離不開微信,但閱讀軟件不一定非要用頭條看,知乎、騰訊、人民日報、微博都是可以的。

為什麼會用這種“有些人漸漸離開微信而選擇了頭條”的感覺,是因為和大部分現在流行的飲用來比較,抖音、火山視頻、快手、頭條這些來說,微信的用戶停留時間和精力分配都在下降。大家用微信也就是看看群聊、看看工作、支付什麼的,整體來說,逛朋友圈、發朋友圈和聊天等這些用戶行為其頻率都在下降。

打開微信估計就是瞎滑動幾下,但是打開頭條,怎麼也得閱讀幾個小時吧!

一方面是微信作為聊天軟件,確實像我是沒有很多人聊天的,然後逛朋友圈也沒有這個愛好。另一方面,微信因為尬熟的人太多,反而變得有些放不開,閱讀、分享、發表觀點這些衝動在微信不太容易滿足。所以,來頭條就比較自由,可以和幾億頭條大佬用戶互動,這裡都是人才濟濟。

-


初始值


其實很明瞭,頭條從以前的單純看新聞看視頻,發評論和粉絲互動,到現在的發文章收益,發視頻收益,開直播收益,開通悟空問答收益,和培養各領域創作者,搜索電影音樂圖片等等有獎措施極大的鼓勵了廣大民眾的參與。

每年的發財中國年有獎活動超越了所有的互聯網軟件,旗下的抖音,快手,西瓜,火山,多閃,皮皮蝦拍視頻軟件也遠遠超越了微信,微信拍視頻只能拍十秒,能拍出什麼效果來?如果微信不是支付功能和語音功能,視頻聊天功能,這三個功能支撐的話,很多人都不會用微信了。

希望頭條也儘快開通支付功能和語音功能,視頻聊天功能,到那時就可以超越微信和支付寶了,人家守在微信上沒有新聞沒有視頻看怎麼打發時間?只有頭條才有看不完的新聞,視頻,直播,圖片,電影,音樂等等,讓我們一起祝願頭條早日超越所有的互聯網軟件吧!



香脆小堅果


我就是這樣一個人,特別明顯,以前不知道頭條這麼厲害,天天微信待著,天天找文章發,有人轉發還美滋的,在群裡活躍,無聊時,群裡召集出來聊天,要麼召集同學聚會,唱歌也過的有滋有味。去年無意識闖進頭條,一開始陌生,在推薦裡看文章點評幾句,突然發現有人互動還有粉絲,精神大振,開始逐步學著寫文章轉發。隨著粉絲從0到十,一百,一千,一發不可收拾了,平臺太大了,隨心所欲,反正也不認識。逐步有了自已的鐵粉更加增加了自已的信心。把微信朋友圈基本扔了,好多朋友問我哪去了?咋不上朋友圈,很喜歡你發的東西。我開玩笑說,你們水平太低了,不利於我發展,俺想當網紅😄她們會罵我的,群也不進了,聚會也不召集了,有時間就在頭條上。其實挺耽誤事的,本想今年不上了,可是我放不下,這些老鐵們堅決不答應,我又捨不得離開他們,這不又上鉤了,不得不說,頭條魅力太大了。!!!


萍兒179036456


微信是工作,頭條是娛樂,一個也不能少!

微信上了半年就被我給關了,因為我抵抗力太差,每天上百條心靈雞湯喝完了還得收藏起來,愣是把我給灌迷糊了,我不得不忍痛割愛關了它。

一對一,圈對圈,工作嘮嗑兩不誤是微信的好處,但是相比於頭條的眼界和視野,那也只是小河和大海的關係!

頭條已經是我茶餘飯後必不可少的佐料,這裡是知識的海洋,這裡是快樂的天堂,這裡無論想到想不到的東西都有,天南海北的朋友都有,在這裡沒有高低貴賤,沒有邊界束縛,只要不過裡過外,真是暢所欲言,什麼百家爭鳴百花齊放,在這裡都是小巫見大巫,習以為常……

頭條就像一個記事本,記錄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工作家庭,國家大事,世界風雲,無所不包,生活我離不開頭條,工作我離不開微信。


陳庚子


不知怎麼回事,我現在對微信有一種牴觸的感覺,不十分情願玩微信了。

微信中總是這麼多的人,總是這麼些面孔,今天之乎者也,明天者也之乎。

然而頭條中有海量的信息文章,海量的人,不管你是什麼樣的人,都可以找到你需要的東西,何樂不為呢?

我現在用很少的時間看微博,而用更多的時間瀏覽頭條,看看新聞,看看各位老師寫的文章,寫些評論。

昨天老兵“晉級”為軍事領域創作者,心裡甭提有多高興了。

老兵不愛賭博,不喜打牌,唯一愛好就是頭條了。老兵在頭條不為錢不為利,只願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更加有意義,今生就“愛”上頭條了。

呵呵,真呀真高興!


卓平


現在有些人漸漸離開了微信而選擇了頭條,原因很多,其中一條主要的原因,是微信缺乏包容。其實微信功能很強大。但是其強大的功能卻不能淋漓盡致地發揮,不能讓廣大客戶充分利用。更不允許其他平臺借雞下蛋借船出海。

微信的便利快捷,加上之前QQ豐厚的人脈資源,使其迅速佔領社交平臺的至高點。對於單純的社交聊天,無疑是一種最好工具。然而,隨著人脈的爆棚,很多人已經不滿足只是聊天,他們希望在這個平臺尋找機會。微信的朋友圈及好友之間互相群轉發能讓信息迅速裂變升級,這對於商業推銷是很好的途徑。

然而,微信沒有開發相關軟件,或者是發展理念,或者是發展策略,或者是技術問題。總之,微信顯然沒有抓住這個市場,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近幾年來,很多app看中了微信這個巨無霸分銷平臺,但是無不例外地都遭到了微信強有力的封殺。最近的今日頭條也遭遇這樣的冷遇。這令很多人不得不對微信產生猜測、不解、疑問❓人們不理解微信為什麼會這樣。微信為什麼不能與眾多app合作呢?是微信自己沒有興趣,還是其他app沒有誠意,為什麼不把這個蛋糕做好,與更多的人分享呢。

這裡說的一些人離開微信,是指有商業價值意識的一些人,因為微信裡的人脈資源對商業價值而言水分很大,不能成為有效的客戶。

而越來越多的人之所以選擇今日頭條,是因為今日頭條每一個人都是天然的有效客戶。在今日頭條的每一個人,既是作者又是讀者,他們的付出都有價值體現,甚至他們在今日頭條上的每一分鐘,今日頭條都給予記錄且回報。雖然微不足道,卻能體現今日頭條的理念。只要你足夠勤奮執著,你的才能不會被埋沒,你的汗水不會白流,你的付出必定會有回報。

請關注我的連載小說,讓我們在頭條成為最好的朋友。我等著你。



張君剛文集


如果把微信和頭條同時放在天平秤上,很顯然頭條的比重要大於微信,這只是我一家之言,也是我的親身體驗。我玩微信也有幾年了,在我的”朋友圈”裡也算是比較早的。微信剛剛顯身的時候,我就和幾個同學發小一起建立了一個群,功能也僅限於文字和語音聊天。漸漸地身邊的朋友也都開始使用微信了,而微信的功能也愈來愈多,朋友圈也隨著擴大,左一個群右一個群如雨後春筍般地冒了出來。微信提示音也成天響個不停,最瘋狂的時候 ,夜裡也不得安寧,貌似“午夜來電”,聽起來有點驚悚。

微信成熟之後,於是大家開始發鏈接,推薦轉發各種文章,但大多屬於“心靈雞湯”之類的,味精調料放的太多了,毫無味道可言。之後開始發原創,旅遊圖片,各種曬以及微商,廣告等等,把個微信搞成了一個大世界。

在還沒有加入頭條前,我自己也經常在朋友圈發一些原創文章或旅遊圖片,又或者忙著給朋友點贊.投票,但每天必須看一看關注的公眾號,偶爾也點評一下,忙碌得不亦樂乎!去年十二月份進入頭條後,則把重心轉移到了頭條,基本上很少看微信了。由於長時間不更新,朋友們經常會問是不是潛水了,我也不好顧此失彼,於是每天給各種群裡發幾張加有水印“早上好”的圖片,表示自己還在群裡“游泳”,沒有潛水沒有靜默……

微信是聯絡感情必不可少的現代化工具之一,不可能遠離!《今日頭條》也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忠實伴侶,兩者缺一不可!


孫遠遠


為什麼現在有些人漸漸離開微信,而選擇了頭條?

我認為微信一般是建立在,各自較為熟悉的人群基礎上,諸如:親朋好友、同學、同事、戰友等平時用來交流溝通必不少的軟件,有好多還組合了群體。

“頭條”是讓你通曉國內外大事,和獲知各方面報導,是求知學習的好地方,可以使參與者學到,很多廣泛的新的知識,是一個公眾互相交流學習的公眾大平臺,廣交良師益友的好場所。

微信與頭條性質利用上,有所根本性的區別,說實話從我個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體會,原來重視微信,轉發各種各樣消息,真正假假不可信,現實生活中感到有點煩。

自從我入注“頭條“以後,在一般有與有關人員,有必要取得聯繫以外,對微信所轉發的不確切信息,再也不感興趣了。

把精力集中在“頭條”上,這是我精力由微信轉化的至“頭條”,走到至今,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了,這也是我的現實情況。

各人想法和做法不一樣,不知大家是怎麼想怎麼做的,這僅是我個人的想法,不當請指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