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战疫」风里雨里,一路有你,感谢你的不离不弃

导读:

一曲长歌外,天涯觅知音,雁门十八曲,似与故人来。诸位朋友好,我是雁门十八曲,谨以此篇,纪念2020。

一、最初,是从哪里开始的

2019年12月,中国,一切正常。如果不出什么问题,这个正在努力崛起的大国,会继续开创自己的成绩。

1.最初,一切的开始

2019年12月,武汉,有消息"称武汉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新闻在全网刷屏,并引发关注和担忧。

2019年12月31日,武汉市卫健委在官网首次发布肺炎疫情的通报情况:

「携手战疫」风里雨里,一路有你,感谢你的不离不弃

随着0点的钟声敲响,2020年结束了

——如果可以,不要结束


2.那场所谓的灾难,所谓的人祸

2020年1月3日,官方发布通报称对"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况"进行通报,表示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见呼吸道疾病。

1月5日,官方再次通报不明肺炎情况,表示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呼吸道病原。

病原鉴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进一步进行中……

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出现人传人现象,也没有医务人员感染,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3.然后,交响乐序曲,开始演奏

1月16日,武汉市卫健委发布通报,请注意,间隔五天时间,确诊病例仍为41例,无一新增,且治愈出院12例,官方通报中,一切都在往可控向好的方向进展,

1月19日,确诊病例增加为62例,

1月20日,确诊病例激增为198例,


4.此起彼伏,接连不断,直到正片,震天撼地

1月23日凌晨2点,武汉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1号通告,自1月23日10时起,市内交通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等离汉通道关闭。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封城。

1月24日中午12时,湖北黄冈、鄂州、仙桃、枝江、潜江、赤壁、荆州、咸宁、黄石、当阳、恩施、孝感12市接连封城。

1月24日晚12时,湖北最后一个城市襄阳正式封城。

从武汉封城到湖北封省,只用了36个小时。

「携手战疫」风里雨里,一路有你,感谢你的不离不弃

5他们恐惧,他们害怕,他们逃离

谁也没想到,1400 万武汉人卷入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漩涡,看不见的病毒,伴随着春运大潮"流动",直至武汉"封城"。

他们离开,不怪他们。

这不是逃离,这是未知情况下的正常流动。谁也说不准。

然而,少部分人开始上演一场戏,名叫逃离武汉的戏。

独自逃离;全家逃离;吃了退烧药,降温逃离。

芸芸之下众生相。

恐惧?害怕?不,是无知,是自私,是愚蠢,是愚不可及,是不可救药。

是被掩饰在人身里的漠视。

——这就是人性。


6他们参与,他们不惧,他们选择坚持

然后,他们回来了,逆行者。

或者说,是勇士,是这一切的参与者,是主动驶向旋涡的那艘巨舰。

他叫钟南山,84岁了。

在武汉疫情让人人心惶惶时,他临危受命,站了出来,用行动稳住了中国人的心。

他在镜头前呼吁大家没事不要前往武汉。

但随后,他自己就坐上了去往武汉的高铁。

17年前,他直面非典,17年后,他还在最前线。

还有好多好多人,在这场人祸中,奋战。

——这是人性中的另一面。


7.这就是一曲交响乐,名叫人生

这就是人,这就是人性。

平稳时,我们每个都是小人物,关注自己,关注周围的小圈子。直到现在。

在天灾人祸下,众生相通过各种方式,各种视角,各种镜头传递给全国,全世界。

所以,我们都知道了。

人会愤怒,所以厌恶丑陋;人会感动,所以会致敬高尚。

这一幕幕,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希望我们会铭记

——然而,人是健忘的生物


二、开演之时已至,此处应有雷鸣般的掌声

1.第一幕:没有人能逃脱一座被严格封锁的城市

1月23日上午10时,武汉;

1月24日中午12时,黄冈、鄂州、仙桃、枝江、潜江、赤壁、荆州、咸宁、黄石、当阳、恩施、孝感;

1月24日晚12时,襄阳;

铭记这些时间,这是湖北封城的时间。

武汉号称九省通衢,是中国腹地的交通枢纽,在交通管制之下,全国的出行都会受到影响。

从武汉到湖北,他们做了。

这是管控,也是补救

——不论什么,至少我们还有希望


2.第二幕:如果有人选择进入,我们会劝返

自从一组图片在网上火了以后,全国各地都知道了河南的硬核劝返方式

劝返点,拉横幅,立路障,设专人看管,等等。

河南某地村口设置了几个劝返点,看见鄂A的车直接劝回,拉横幅写着"带病回张,不肖子孙"。

不止如此,河南的防疫举措更加丰富多样:12月底就停了班车、21号就禁止售卖活禽、新增定点医院、医院开设发热门诊、全面排查武汉甚至外来人口、交通要塞测体温、地铁小区消毒、暂停娱乐设施、到武汉的车票免退票手续费……

河南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防疫举措。


「携手战疫」风里雨里,一路有你,感谢你的不离不弃


——总要做点什么,总比不做好


3.第三幕:总有人要付出,不论是谁,不论什么

疫情之下,受影响最严重的还是大众。

相比去年春节,疫情期间,78%的餐饮企业营业收入损失达100%以上;9%的企业营收损失达到九成以上;7%的企业营收损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间;营收损失在七成以下的仅为5%。

根据恒大研究院数据,仅在春节7天内,疫情已对餐饮行业零售额造成了5000亿元左右的损失。

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堪忧,倒闭潮、裁员潮、降薪潮,此起彼伏,乐观点说有些企业现金流可以支撑3个月,但对于数量众多的中小微企业来说,他们离破产或许只有一两个月。企业一旦破产,下一步就是员工失业。

为了保证经济,国家在信贷支持、资本市场支持和定向扶持上下足了功夫,为企业提供帮助。

——至少还在,还在。


三、我们都是小人物,浪潮下的小人物

1.回家的路,最远的路

受疫情影响,今年春运给人带来的压力非常足。

一方面是传统的春运抢票,另一方面,是疫情带来的潜在风险。

回家,这个代表了传统、带有美好向往的词,也变得不是那么的安全。

路上的自我防护,选择出行工具,和其他必要工作……

第一次感觉春季回家是如此的艰难。


2.今年过年,总感觉缺点什么

"今年过年出来吗?"

"不了不了!"

"要不要去拜年?"

"不了不了!"

"你朋友找你出去!"

"不了不了!"

原本的走亲访友环节,因为疫情,变成了否认三连。

大年初一,蜗居。


3.谁都有困难的时候,比如春节后回归

第一则消息:先别回来了,受疫情影响,延长假期。

第二则消息:假期再次延长,开工时间未知。

第三则消息:不用回来了,倒闭了。

——以上故事纯属黑色幽默

对于那些春节回到老家的进城人员来说,这次疫情影响非常大。

无法准时回归复工,疫情影响收入降低,裁员,一个个噩耗接连传来,生怕自己成为那个倒霉蛋。

不仅企业员工有担心思想,初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也有这种焦虑,疫情下春招对大学应届生找工作有很大影响,外加今年毕业生数量,堪称新的最难毕业季。


4.做好分内之事,就是对疫情最大的支援


四、交响乐,荧幕剧,和杂音

1.灾难前总是要众志成城

"我们是2003年奔赴北京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17年后的今天,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我们更是责无旁贷!在此,我们积极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20多个签名和红手印,印满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护人员写的"请战书"。

有一趟高铁"逆行"准点驶入武汉,这趟高铁上的"逆行者",就是上海驰援武汉的第一批医生。首批出征的上海医疗队包括135名医生。目前,上海组建三批医疗队,一批开展救治,另外两批待命,每批次派出135人,包括瑞金医院、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在内的上海多家医院重症医学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的医生护士。

全国各地的支援源源不断的到达武汉,医生援助队,医疗物资,生活用品对口支援。灾难面前全国携手同进

——众志成城

2.直到有人听到一丝杂音

然而总会听到一些负面的消息,私心逃离,红十字会,物资短缺,等等。只愿天日昭昭人心灼灼,是非功过,在未来的某一天露出水面。


五、总有人要做出牺牲

1.不是英雄,不需要英雄

李文亮医生,武汉市中心医院原眼科医生,因为朋友圈转发的消息,被称作疫情的吹哨人。

一开始的消息,被当做谣言。

那封训诫书和他的回应,短短两句话,三个字,却是一位医护人员的无奈。

倘若他的消息不被传出来,李文亮医生怎会被训诫?那天正好是元旦。

他是一个好医生,在被训诫以后一直在医院从事救治工作。

在李文亮接诊新型肺炎患者后不久,就曾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并于1月 12日住院观察。

李文亮称,当时还不知道新型肺炎还存在人传人的风险,且没有医护人员被感染。但随着病症的加重,李文亮被送进了重症监护室,进行了核酸检测,一直没有得出明确的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李文亮的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但还是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

在1月24日至31日期间,李文亮一直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但病情一直没有得到确诊。

2020年2月7日凌晨2点58分,武汉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携手战疫」风里雨里,一路有你,感谢你的不离不弃


当天下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发布消息: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逝者已逝,希望能还他一个公道,安心缅怀,而不是去肆意消费


「携手战疫」风里雨里,一路有你,感谢你的不离不弃


2.我越来越怀疑这一切是否值得我去战斗,但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是的,我认为这是值得的

2020年1月18日,离除夕不到一周时间了,年味渐浓。

武汉百步亭的万家宴,气氛热烈。

当晚7点整,G1102次列车从广州出发,开往武汉,座无虚席。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就在列车上。


他前往武汉,带来新型冠状病毒新的真相

风暴已经来临。

钟南山院士说出了真相。

因为他敢说,说真话的不止一个人,但是钟南山院士,是最值得相信的那个。

不论非典,还是现在。

2003年,他说出了真相,所以值得信任

83岁高龄的他,在到达武汉后,立即进入医院,开展工作,明确指出存在人传人现象。

长时间科研、开会、远程会诊、接受媒体采访、多地奔走,甚至飞机上还在研究治疗方案……这位老人,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终在如铁人般地拼命。

战"疫"50天,这场战争还未结束,而钟南山院士,依然在第一线。

——真正该被歌颂的人


3.一旦我们拿起,我们就亏欠了所有死去的人

2019年12月27日,医生张继先向武汉市江汉区疾控中心报告了前一天接触到的4名肺炎异常病例的情况。

2019年12月31日,医生李文亮又在同学群发出预警。

当天,武汉市卫健委发出通知,警告"个人不得擅自对外发布救治信息",次日的首次公开通报称,未发现明显人传人现象。

2020年1月1日,元旦当天,8名"造谣者"被传唤,全部都是医生。

2020年1月6日,武汉新华医院一名呼吸内科医生感染,成为"疑似病人"。

2020年1月7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的一台脑外科手术,导致14名医护人员被感染。

2020年1月11日,新华医院又有一名神经内科女医生感染。当天武汉卫健委的疫情通报恢复,"未发现医务人员感染,未发现明确人传人证据",并称"自1月3日以后,没有发现新感染发病的病人"。

2020年1月16日,新华医院梁武东医生全肺感染,9天后病逝。这天武汉卫健委的通报中称,不排除有人传人的可能,但持续人传人的风险较低。

2020年2月7日,李文亮医生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去世。

2020年3月1日,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江学庆,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去世。

医生对病情是最敏感的那批人。

他们奋战在一线,付出最高的代价,甚至生命。

"南湘雅、北协和、东齐鲁、西华西",全国各地的医疗支援小组,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武汉,在疫区,他们会师了。

数万医生,逆行,回到了普通人一直想要离开的地方。

湖北3000名医护人员被感染

医护人员、军人、公职人员,他们坚守着岗位,疫情下没有离开。

——如果可以,向他们致以最高的敬意


4.明天的世界不会缺乏志愿者和爱国者

国务院新闻办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说明:90后、00后的援汉医务人员有12000人,差不多是整个队伍的1/3!

90后、00后志愿者,在武汉这座英雄城市,出现了一批英雄人民,那些志愿者。

"疫情暴发以来,我能为这座城市做些什么"成了人们共同的思考。

"华人众筹项目"志愿者团队,还有其他志愿者们,在武汉市的各个地方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世界不会缺乏志愿者和爱国者,中国不会缺少脊梁


5.我们不是英雄,但是我们和英雄一起战斗

最后,将敬意致以全国人民。

其一,疫情期间,每个人都为付出了许多,为了减少疫情传播而减少外出,减少交流,正常的社会秩序被打乱,在这种情况下听从国家安排。

其二,各种各样的物资,以各种方式,送到武汉;全国各地的捐款,四面八方,关注武汉,给予支援。

其三,面对疫情期间明辨是非善恶,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中华民族,从来不会惧怕过困难

——英雄在每个人心中,每个人都是英雄


七、我即浪潮

1.曾经的浪潮摧毁了腐朽,现在,新的浪潮来了

疫情之下,各行各业受到冲击,交通运输业、酒店餐饮业、旅游、电影、零售、和传统制造业受到严重冲击,处于颓势状态

泛娱乐,无人配送,线上办公等新兴方式会产生全新影响,重新定义未来趋势

消费目标变化,疫情影响,新一轮的生活方式需要做更久远的规划提高生活预期。


终曲、何时奏响

疫情肆虐下,全世界都深受其害,何时能停止?


对世界尊敬,寻找日常的亮点,发掘深度内容,做优质文章,我是雁门十八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