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戰疫」風裡雨裡,一路有你,感謝你的不離不棄

導讀:

一曲長歌外,天涯覓知音,雁門十八曲,似與故人來。諸位朋友好,我是雁門十八曲,謹以此篇,紀念2020。

一、最初,是從哪裡開始的

2019年12月,中國,一切正常。如果不出什麼問題,這個正在努力崛起的大國,會繼續開創自己的成績。

1.最初,一切的開始

2019年12月,武漢,有消息"稱武漢發現不明原因肺炎"的新聞在全網刷屏,並引發關注和擔憂。

2019年12月31日,武漢市衛健委在官網首次發佈肺炎疫情的通報情況:

「攜手戰疫」風裡雨裡,一路有你,感謝你的不離不棄

隨著0點的鐘聲敲響,2020年結束了

——如果可以,不要結束


2.那場所謂的災難,所謂的人禍

2020年1月3日,官方發佈通報稱對"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情況"進行通報,表示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感染等常見呼吸道疾病。

1月5日,官方再次通報不明肺炎情況,表示已排除流感、禽流感、腺病毒、傳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中東呼吸綜合徵(MERS)等呼吸道病原。

病原鑑定和病因溯源工作仍在進一步進行中……

到目前為止,並沒有出現人傳人現象,也沒有醫務人員感染,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3.然後,交響樂序曲,開始演奏

1月16日,武漢市衛健委發佈通報,請注意,間隔五天時間,確診病例仍為41例,無一新增,且治癒出院12例,官方通報中,一切都在往可控向好的方向進展,

1月19日,確診病例增加為62例,

1月20日,確診病例激增為198例,


4.此起彼伏,接連不斷,直到正片,震天撼地

1月23日凌晨2點,武漢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1號通告,自1月23日10時起,市內交通暫停運營,機場、火車站等離漢通道關閉。

1月23日上午10時,武漢封城。

1月24日中午12時,湖北黃岡、鄂州、仙桃、枝江、潛江、赤壁、荊州、咸寧、黃石、當陽、恩施、孝感12市接連封城。

1月24日晚12時,湖北最後一個城市襄陽正式封城。

從武漢封城到湖北封省,只用了36個小時。

「攜手戰疫」風裡雨裡,一路有你,感謝你的不離不棄

5他們恐懼,他們害怕,他們逃離

誰也沒想到,1400 萬武漢人捲入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漩渦,看不見的病毒,伴隨著春運大潮"流動",直至武漢"封城"。

他們離開,不怪他們。

這不是逃離,這是未知情況下的正常流動。誰也說不準。

然而,少部分人開始上演一場戲,名叫逃離武漢的戲。

獨自逃離;全家逃離;吃了退燒藥,降溫逃離。

芸芸之下眾生相。

恐懼?害怕?不,是無知,是自私,是愚蠢,是愚不可及,是不可救藥。

是被掩飾在人身裡的漠視。

——這就是人性。


6他們參與,他們不懼,他們選擇堅持

然後,他們回來了,逆行者。

或者說,是勇士,是這一切的參與者,是主動駛向旋渦的那艘鉅艦。

他叫鍾南山,84歲了。

在武漢疫情讓人人心惶惶時,他臨危受命,站了出來,用行動穩住了中國人的心。

他在鏡頭前呼籲大家沒事不要前往武漢。

但隨後,他自己就坐上了去往武漢的高鐵。

17年前,他直面非典,17年後,他還在最前線。

還有好多好多人,在這場人禍中,奮戰。

——這是人性中的另一面。


7.這就是一曲交響樂,名叫人生

這就是人,這就是人性。

平穩時,我們每個都是小人物,關注自己,關注周圍的小圈子。直到現在。

在天災人禍下,眾生相通過各種方式,各種視角,各種鏡頭傳遞給全國,全世界。

所以,我們都知道了。

人會憤怒,所以厭惡醜陋;人會感動,所以會致敬高尚。

這一幕幕,是非公道自在人心

希望我們會銘記

——然而,人是健忘的生物


二、開演之時已至,此處應有雷鳴般的掌聲

1.第一幕:沒有人能逃脫一座被嚴格封鎖的城市

1月23日上午10時,武漢;

1月24日中午12時,黃岡、鄂州、仙桃、枝江、潛江、赤壁、荊州、咸寧、黃石、當陽、恩施、孝感;

1月24日晚12時,襄陽;

銘記這些時間,這是湖北封城的時間。

武漢號稱九省通衢,是中國腹地的交通樞紐,在交通管制之下,全國的出行都會受到影響。

從武漢到湖北,他們做了。

這是管控,也是補救

——不論什麼,至少我們還有希望


2.第二幕:如果有人選擇進入,我們會勸返

自從一組圖片在網上火了以後,全國各地都知道了河南的硬核勸返方式

勸返點,拉橫幅,立路障,設專人看管,等等。

河南某地村口設置了幾個勸返點,看見鄂A的車直接勸回,拉橫幅寫著"帶病回張,不肖子孫"。

不止如此,河南的防疫舉措更加豐富多樣:12月底就停了班車、21號就禁止售賣活禽、新增定點醫院、醫院開設發熱門診、全面排查武漢甚至外來人口、交通要塞測體溫、地鐵小區消毒、暫停娛樂設施、到武漢的車票免退票手續費……

河南用自己的方式,做出了自己的防疫舉措。


「攜手戰疫」風裡雨裡,一路有你,感謝你的不離不棄


——總要做點什麼,總比不做好


3.第三幕:總有人要付出,不論是誰,不論什麼

疫情之下,受影響最嚴重的還是大眾。

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業收入損失達100%以上;9%的企業營收損失達到九成以上;7%的企業營收損失在七成到九成之間;營收損失在七成以下的僅為5%。

根據恆大研究院數據,僅在春節7天內,疫情已對餐飲行業零售額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

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況堪憂,倒閉潮、裁員潮、降薪潮,此起彼伏,樂觀點說有些企業現金流可以支撐3個月,但對於數量眾多的中小微企業來說,他們離破產或許只有一兩個月。企業一旦破產,下一步就是員工失業。

為了保證經濟,國家在信貸支持、資本市場支持和定向扶持上下足了功夫,為企業提供幫助。

——至少還在,還在。


三、我們都是小人物,浪潮下的小人物

1.回家的路,最遠的路

受疫情影響,今年春運給人帶來的壓力非常足。

一方面是傳統的春運搶票,另一方面,是疫情帶來的潛在風險。

回家,這個代表了傳統、帶有美好向往的詞,也變得不是那麼的安全。

路上的自我防護,選擇出行工具,和其他必要工作……

第一次感覺春季回家是如此的艱難。


2.今年過年,總感覺缺點什麼

"今年過年出來嗎?"

"不了不了!"

"要不要去拜年?"

"不了不了!"

"你朋友找你出去!"

"不了不了!"

原本的走親訪友環節,因為疫情,變成了否認三連。

大年初一,蝸居。


3.誰都有困難的時候,比如春節後迴歸

第一則消息:先別回來了,受疫情影響,延長假期。

第二則消息:假期再次延長,開工時間未知。

第三則消息:不用回來了,倒閉了。

——以上故事純屬黑色幽默

對於那些春節回到老家的進城人員來說,這次疫情影響非常大。

無法準時迴歸復工,疫情影響收入降低,裁員,一個個噩耗接連傳來,生怕自己成為那個倒黴蛋。

不僅企業員工有擔心思想,初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也有這種焦慮,疫情下春招對大學應屆生找工作有很大影響,外加今年畢業生數量,堪稱新的最難畢業季。


4.做好分內之事,就是對疫情最大的支援


四、交響樂,熒幕劇,和雜音

1.災難前總是要眾志成城

"我們是2003年奔赴北京小湯山抗擊'非典'的南方醫院醫療隊隊員,17年後的今天,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我們更是責無旁貸!在此,我們積極請戰: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20多個簽名和紅手印,印滿了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醫護人員寫的"請戰書"。

有一趟高鐵"逆行"準點駛入武漢,這趟高鐵上的"逆行者",就是上海馳援武漢的第一批醫生。首批出徵的上海醫療隊包括135名醫生。目前,上海組建三批醫療隊,一批開展救治,另外兩批待命,每批次派出135人,包括瑞金醫院、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等在內的上海多家醫院重症醫學科、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的醫生護士。

全國各地的支援源源不斷的到達武漢,醫生援助隊,醫療物資,生活用品對口支援。災難面前全國攜手同進

——眾志成城

2.直到有人聽到一絲雜音

然而總會聽到一些負面的消息,私心逃離,紅十字會,物資短缺,等等。只願天日昭昭人心灼灼,是非功過,在未來的某一天露出水面。


五、總有人要做出犧牲

1.不是英雄,不需要英雄

李文亮醫生,武漢市中心醫院原眼科醫生,因為朋友圈轉發的消息,被稱作疫情的吹哨人。

一開始的消息,被當做謠言。

那封訓誡書和他的回應,短短兩句話,三個字,卻是一位醫護人員的無奈。

倘若他的消息不被傳出來,李文亮醫生怎會被訓誡?那天正好是元旦。

他是一個好醫生,在被訓誡以後一直在醫院從事救治工作。

在李文亮接診新型肺炎患者後不久,就曾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並於1月 12日住院觀察。

李文亮稱,當時還不知道新型肺炎還存在人傳人的風險,且沒有醫護人員被感染。但隨著病症的加重,李文亮被送進了重症監護室,進行了核酸檢測,一直沒有得出明確的結果。

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李文亮的檢測結果顯示為陰性,但還是伴有呼吸困難等症狀。

在1月24日至31日期間,李文亮一直呼吸內科重症監護室接受治療,但病情一直沒有得到確診。

2020年2月7日凌晨2點58分,武漢中心醫院眼科醫生李文亮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攜手戰疫」風裡雨裡,一路有你,感謝你的不離不棄


當天下午,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佈消息:經中央批准,國家監察委員會決定派出調查組赴湖北省武漢市,就群眾反映的涉及李文亮醫生的有關問題作全面調查。

——逝者已逝,希望能還他一個公道,安心緬懷,而不是去肆意消費


「攜手戰疫」風裡雨裡,一路有你,感謝你的不離不棄


2.我越來越懷疑這一切是否值得我去戰鬥,但為了一個美好的未來,是的,我認為這是值得的

2020年1月18日,離除夕不到一週時間了,年味漸濃。

武漢百步亭的萬家宴,氣氛熱烈。

當晚7點整,G1102次列車從廣州出發,開往武漢,座無虛席。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衛健委高級專家組組長鍾南山,就在列車上。


他前往武漢,帶來新型冠狀病毒新的真相

風暴已經來臨。

鍾南山院士說出了真相。

因為他敢說,說真話的不止一個人,但是鍾南山院士,是最值得相信的那個。

不論非典,還是現在。

2003年,他說出了真相,所以值得信任

83歲高齡的他,在到達武漢後,立即進入醫院,開展工作,明確指出存在人傳人現象。

長時間科研、開會、遠程會診、接受媒體採訪、多地奔走,甚至飛機上還在研究治療方案……這位老人,為了所有人的生命,始終在如鐵人般地拼命。

戰"疫"50天,這場戰爭還未結束,而鍾南山院士,依然在第一線。

——真正該被歌頌的人


3.一旦我們拿起,我們就虧欠了所有死去的人

2019年12月27日,醫生張繼先向武漢市江漢區疾控中心報告了前一天接觸到的4名肺炎異常病例的情況。

2019年12月31日,醫生李文亮又在同學群發出預警。

當天,武漢市衛健委發出通知,警告"個人不得擅自對外發布救治信息",次日的首次公開通報稱,未發現明顯人傳人現象。

2020年1月1日,元旦當天,8名"造謠者"被傳喚,全部都是醫生。

2020年1月6日,武漢新華醫院一名呼吸內科醫生感染,成為"疑似病人"。

2020年1月7日,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的一臺腦外科手術,導致14名醫護人員被感染。

2020年1月11日,新華醫院又有一名神經內科女醫生感染。當天武漢衛健委的疫情通報恢復,"未發現醫務人員感染,未發現明確人傳人證據",並稱"自1月3日以後,沒有發現新感染髮病的病人"。

2020年1月16日,新華醫院梁武東醫生全肺感染,9天后病逝。這天武漢衛健委的通報中稱,不排除有人傳人的可能,但持續人傳人的風險較低。

2020年2月7日,李文亮醫生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經全力搶救無效去世。

2020年3月1日,武漢市中心醫院甲狀腺乳腺外科黨支部書記、主任、主任醫師、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江學慶,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經全力搶救無效,在武漢市肺科醫院去世。

醫生對病情是最敏感的那批人。

他們奮戰在一線,付出最高的代價,甚至生命。

"南湘雅、北協和、東齊魯、西華西",全國各地的醫療支援小組,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武漢,在疫區,他們會師了。

數萬醫生,逆行,回到了普通人一直想要離開的地方。

湖北3000名醫護人員被感染

醫護人員、軍人、公職人員,他們堅守著崗位,疫情下沒有離開。

——如果可以,向他們致以最高的敬意


4.明天的世界不會缺乏志願者和愛國者

國務院新聞辦在湖北武漢舉行的新聞發佈會,說明:90後、00後的援漢醫務人員有12000人,差不多是整個隊伍的1/3!

90後、00後志願者,在武漢這座英雄城市,出現了一批英雄人民,那些志願者。

"疫情暴發以來,我能為這座城市做些什麼"成了人們共同的思考。

"華人眾籌項目"志願者團隊,還有其他志願者們,在武漢市的各個地方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世界不會缺乏志願者和愛國者,中國不會缺少脊樑


5.我們不是英雄,但是我們和英雄一起戰鬥

最後,將敬意致以全國人民。

其一,疫情期間,每個人都為付出了許多,為了減少疫情傳播而減少外出,減少交流,正常的社會秩序被打亂,在這種情況下聽從國家安排。

其二,各種各樣的物資,以各種方式,送到武漢;全國各地的捐款,四面八方,關注武漢,給予支援。

其三,面對疫情期間明辨是非善惡,敢於發表自己的看法。

中華民族,從來不會懼怕過困難

——英雄在每個人心中,每個人都是英雄


七、我即浪潮

1.曾經的浪潮摧毀了腐朽,現在,新的浪潮來了

疫情之下,各行各業受到衝擊,交通運輸業、酒店餐飲業、旅遊、電影、零售、和傳統制造業受到嚴重衝擊,處於頹勢狀態

泛娛樂,無人配送,線上辦公等新興方式會產生全新影響,重新定義未來趨勢

消費目標變化,疫情影響,新一輪的生活方式需要做更久遠的規劃提高生活預期。


終曲、何時奏響

疫情肆虐下,全世界都深受其害,何時能停止?


對世界尊敬,尋找日常的亮點,發掘深度內容,做優質文章,我是雁門十八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