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白茶需要什麼樣的環境條件,北方日光溫室能種嗎?

室靜蘭香


白茶是我國傳統名茶之一,有“茶中珍品”的美譽,白茶與一般茶葉相比,其特點是注重外部生長環境和內在品質,對種植的外部環境要求更嚴,對茶葉的內在品質要求更高。通常選擇南方深山區海拔200米以上、溫暖溼潤、群山環繞、背風向陽、晝夜溫差較大的高山微酸性土壤坡地種植。儘管北方的日光溫室可以滿足白茶生長,但達不到白茶的內在品質,種植毫無意義。

白茶是我國傳統名茶之一

白茶的歷史悠久,在我國傳統茶葉專著《茶經》中就有記載,根據相關史料記載,白茶的原產地在福建福鼎,但這一說法存在爭議,近代將白茶炒作風起雲湧的是浙江安吉,目前市場安吉白茶佔絕對的主導地位。在皖南,有很多浙江安吉的投資者來這裡種植白茶。

按照基層林業個人對白茶的理解,白茶屬於一種變異品種,其鮮葉色澤較普通茶葉的嫩綠略淡,嫩芽附著的白毫較多,加之特定的優越環境生長,纖毫尤其豐富,通過傳統的攤青、萎凋、烘乾技藝製作,成品呈現條形完整,舒張自然,纖毫盡顯,暗香縈繞,湯色清澈,嫩黃微白的特點,的確是茶中極品。

白茶種植的環境條件

白茶自古就是茶中珍品,但並非意味在任何地方種植的白茶都可以稱之白茶,白茶對種植地的選擇很注重,否則,內在品質不能滿足其品位,只能徒有其表了。

南方山清水秀,氣候溫潤,自古出名茶,而名茶也多產自雲霧縈繞的高山峽谷間。作為傳統名茶,白茶自然也都選擇這樣的環境條件種植。

根據安吉白茶農藝師來皖南選擇白茶種植地要求,種植白茶需要滿足以下幾個基本條件。

  • 氣候溫潤,降水充沛:種植地需要四季分明,氣候溫潤,晝夜溫差大,降水充沛,終年雲霧縈繞天氣較多的地方最佳。

  • 海拔200米以上連綿高山:種植地需要群山環抱,至少三重山以上的連綿群山,環境好的海拔可低至200米,多選擇海拔300-400米以上高山坡地。

  • 朝南的陽坡:種植地坡向必須朝南,如東南、南、西南等。

  • 微酸性深厚肥沃土壤:地表植被為映山紅、檵木、山蒼子的酸性土壤,以深厚肥沃的紅壤、黃紅壤、黃壤、紫色沙壤為佳。

北方日光溫室可以種植,但無實際意義

茶葉是南方的特產,但作為一種植物,在北方也可以種植,但僅限於做為一個物種的存在。由於溫度、降水、溼度、光照、晝夜溫差等等因素的影響,北方是種不出好的茶葉的。即便是日光溫室,可以模擬南方的環境,也只能使得茶葉長勢很好,徒有光鮮的外表,但內在品質永遠達不到南方標準,烹調飲用,無論口感還是色澤內質更是差之千里,因此北方種植茶葉,不具備商業價值,毫無實際意義。

綜上所述,白茶是我國傳統名茶之一,對種植的外部環境條件要求較高,只有在南方深山區連綿高山才能種植;在北方利用日光溫室可以種植,茶葉可以生長,但內在品質遠遠不能達到白茶的標準,因此種植毫無實際意義。


基層林業


1、園地建設

建設白茶園,應選擇避風向陽、土層深厚的緩坡地段。全土層深度要求達到0.8~1.0米,鬆土層要求在0.5米左右,並要求地下水位低、通氣保肥性良好的園地。以呈酸性的山地黃壤、沙性黃壤和紅黃壤土為好。坡地一般以朝北方向為好。

2、翻地施肥

種植白茶的土壤要求深翻0.45~0.50米,四周開好排水溝,平整好土地,然後每畝施餅肥150~200千克,硫酸鉀複合肥20~25千克(茶葉專用複合肥數量加倍)作底肥,要求移栽時根系不直接碰到肥料,以免肥料傷根,影響茶苗成活。

3、種植規格

一般採取單行條栽,行距 1.33米,叢距0.33米,每叢種2~3株茶苗。

4、移栽時間

一般以3月上旬前後或10 月份為宜。

5、栽種技術

茶苗移栽定植時,要按種植規格確定的行、叢距,開好移植溝或定植穴,最好現開現栽,保持溝(穴)內土壤溼潤。白茶苗根系分佈較淺,定植時適當深栽,一般埋至根頸處為宜。栽種時,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將土壤填入溝(穴)中,將土覆至不露鬚根時,再用手輕輕提苗,使茶苗根系既能自然舒展,又與土壤緊密相接,並隨即澆足定根水,且在茶行兩側鋪好稻草,再在稻草上用行間土覆蓋,以利於保持土壤水分和地溫。同時,還要做好抗旱防凍和缺株補植,確保全苗、壯苗。

6、防蟲害

為了提高白茶白化程度,應提倡在秋末冬初重施基肥,春茶前和夏、秋茶期間,薄施氮肥。白茶茶園的病蟲防治應採用生物、農業和綜合防治的方法,一般不噴農藥。

7、修剪採摘

白茶園的定型修剪與輕修剪的方法相同於常規茶園。在採摘上,幼齡期要做到多留少採,培養好豐產樹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