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百年之後,能代表當代的書法大家會是誰?

小弟子先生


毛主席的字風格很強,一眼就能認出,但究竟師承何家,目前尚有爭議,難有定論。從五十年代毛主席寫給秘書田家英的一封信函(內容是向故宮借閱王羲之字帖的),似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但毛體與二王書法風格畢竟又有很大不同,何況到五十年代毛體風格已基本成型。從張旭、懷素到鄭板橋、於佑任,當然也可以從歷代書家的作品中找出一些實例證明毛體字與之相互的師承關係,但說毛體是集大成者,又未免信口開河、牽強附會。

毛主席書法,初識但覺東倒西歪繚草莫辨,宜反覆品讀,俟漸入佳境,最後愈發深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對毛主席的書法總的評價是:標新立異、隨心所欲、天馬行空、大氣磅礴,當然還有別的一些評價,但我認為主要精髓是上面四句話,而這往往又是對毛主席本人性格的評價。獨創性與多樣性是毛主席書法的一大特點。以他的簽名為例,一個時期一種風格,鮮有雷同,造型真是五花八門。當然,能夠成為一代宗師僅僅有面貌獨特是不夠的(其實每個人寫的字面貌都是獨特的),我們知道毛主席做事是很喜歡標新立異的,這個風格在他的書法作品中表現尤為突出,我們平日寫字大概只能做到書體有別(楷行隸篆),字型卻很難有太多獨創,不難想像毛主席在書寫時其實是很不甘心循序守舊的,他總是一心想跳出窠臼而寫出自己的面貌,幾十年來他的字一直在變,直到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已臻成熟,一招一式,節節貫串,如長江大河,滔滔不絕,無窮無盡——這是最高明上乘的筆墨功夫。這個時期毛主席的書法水平你就是拿歷代書法精華的標準來衡量,那也是很成功的,但它又是典型的毛體風格,這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和而不同、違而不犯”。

今天我們推崇毛體,在很大程度首先是以毛主席作為一代偉人(政治偉人)為前提的,這其實也是大家愛拿毛主席的書法跟歷代帝王書法作比較的原由,當然歷代帝王中也有能詩擅畫的,也有可以寫上幾筆字的,但對這些封建帝王的評價用毛主席的話來說就是:“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也就是說能文的武不行,能武的文不能。然而在毛主席身上卻能具備文韜武略、剛柔並濟的品質,如果再聯繫到毛主席是在炮火歲月中成長起來的領袖,這就不得不令大家佩服得五體投地了。

宋徽宗趙佶皇帝做得很失敗,但他書法成就很高,他獨創的“瘦金書”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這是大家公認的,趙佶呢大約也認為自己寫的字是很好的,所以成天深陷其中,把寫字當作主業來幹了,因為他也有這個條件,用個筆墨紙硯什麼的都搞得極盡奢華,像書寫《草書千字文》時用的就是無拼接長達數丈的御製特長宣紙,毛主席寫字就很隨意了,像“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這樣重要的題辭,僅僅是題在一紙信箋上的。另外呢毛主席對自己的字評價也不是太高,當年(建國前)李訥學寫字的時候,要毛主席教她,毛主席曾說:我的字不行,你去請媽媽(江青)教你!

我們單從書法角度來看,“瘦金書”是屬精緻含蓄、淡定靜雅那一類的風格,但是不是太柔弱了一點。再來看毛主席的書法,那真是排山倒海、波瀾壯闊、淋漓盡致,當然如果只單有這些,毛主席的書法恐怕會被鄙視為野蠻,毛主席書法還有淡定從容、瀟灑奔放、凝重雄渾的一面,創作於1964年前後的《憶秦娥.婁山關》具備了上面所說的兩個方面的特點。“新華書店”是毛主席上個世紀四十年代末期的作品,這四個字大家經常可以在高樓大廈牆體上看到巨達數平方米的放大版,也可以在大多數書籍的版權頁看到微至毫釐的縮小版,但無論大小都能給人予美的享受,同一幅作品竟然能同時兼備霸氣與空靈的神韻,越放大越奔放磅礴、越縮小越細秀瀟灑,這在歷代書法大家的作品中似不多見。

現在重點機關院校、報刊雜誌題頭(比如北京大學、人民日報等)一般均作毛體,其他一些諸如魯迅體、郭沫若體的題鑑當然也不是說不好,但總的印象是缺乏大氣,壓不住陣。我們還可以看到一些並非毛主席親自題鑑的毛體題頭(比如雲南大學、人民公安報等),那是從毛主席的手書墨跡中遴選出要用的單字相輯而成。現在有電腦“毛體字庫”,遴選毛體字當然方便一些,但我個人認為電腦“毛體字庫”包含了編輯者的太多主觀因素(是否為考慮字體風格統一性?),一些比較好的單字並未收入,遺漏精華而僅存梗概,這對不熟悉毛體字的人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會(順便說一下,現在的電腦書體字庫除舒同體等少數幾種尚好外,其餘大多乏善可陳)。

說到毛主席的書法,我們會很自然的想到周總理的書法(老一輩革命家的書法一般都比較好呢),周總理書法成就多為毛主席書法光芒所掩蓋,研習的人不多,從周總理青年一直到晚年的書法手跡來看,幾十年來基本是一個面貌,是屬於那種傳統功力很深的類型,我個人是很欣賞周總理書法風格的。

談了這許多,當然也不是說毛體字就盡善盡美,毛主席的書法也有因過分追求獨特新奇而流於怪僻狂燥的缺點,現在研習毛體的人很多,但還未出現一個大家,往往是得天馬行空而略輸大氣磅礴,有標新立異而稍遜文化底蘊等等。以我的經驗來說,對初學者不提倡研習毛體,學習毛體易入難出(這就很像學習齊白石篆刻的經歷),很容易誤入歧途。在毛主席墨跡中,大家見得比較多的有自作詩詞手書、題辭手跡、古詩詞手書與信函便箋墨跡等多種,但成就最高的當首推自作詩詞手書。毛主席詩詞書法珠連璧和、相得益彰。我們大概都會有這樣的經驗:看別的書法家書寫的毛主席詩詞,總感覺書法與詩詞是相脫離的,而閱讀配有毛主席手書的詩詞卻能夠達到雙重享受,但遺憾的是隨的文革的到來,我們再也看不到毛主席精彩的書法作品了。

2010年4月10日








小弟子先生


數百年後能代表中國當代書法家的非毛澤東莫屬!

毛澤東的狂草體書法其運筆揮灑自如,極似懷素整幅之風格,張旭之整篇之狂韻!是中國有書法歷史考證史上自有行書,草書,狂草書體間的集大成者!

綜觀毛澤東草書書體,自始至終給人以,運筆自如,揮灑有序,且整體相應,而其間最關鍵的核心是更體現著毛澤東運筆的氣勢,表露出毛澤東運筆灑脫並揮毫間真實的氣魄激盪心情!

毛澤東的書法是中國當代書法歷史上的經典級的墨寶,其毛體草書繼承並發展開託了中國自古以來所有名家草書之精華,更容入了其自身的運筆揮毫之氣勢,獨樹一幟,無與倫比!

綜上所言,自當代草書,狂草體,尤其是毛體的出現至今直至百年後旳中國當代書法家是毛澤東無疑!








介屏


毛澤東主席文韜武略,是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理論家,戰略家,實踐家,還是文章家,詩詞家。知識淵博,通達古今。楷行草皆精,書法大家非他莫屬。








一葉小舟82704


實事求是地說,書法藝術發展到今天,整體的水準已經跌到了冰點。就連田蘊章、孫曉雲等書法名家都承認,中國書壇至少有50年以上沒出過大師級水準的書家了。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相對能得到廣泛認可的書法家,大概也就只有啟功先生了。

要論德藝雙馨,為人坦蕩、淡泊名利的啟功先生堪為當代書壇的典範。論“德”,啟功先生幾無爭議;論“藝”,卻還是有不同的觀點。有人將啟功先生的書法奉為圭臬,也有人對啟功先生的書法頗為不屑。稱其書法不過是取法於清朝的梁詩正行書,格調不高。

對此,田蘊章先生也有過評價,他認為啟功先生的書法放在民國書壇就是一般書家的水準。

很多人覺得田蘊章先生這是輕視啟功先生的書法水準,其實驚龍軒以為這種說法還是相對公允的。儘管相較於明朝以前的書法水準,民國的書家們也很難企及,但是書法大家還是不乏其人。比如善寫顏楷的譚延闓、隸書高手胡漢民、篆書名家吳稚暉、草書大家于右任、以及返璞歸真的弘一法師等等,他們在書法方面的成就當代書壇的確很難有人能望其項背。啟功先生的書法能達到民國書壇一般書家的水準,殊為難得了。

現在的書壇,最具影響力的就是醜書和田楷。但是醜書和田楷所面臨的爭議可以說從未間斷。相比被大眾一邊倒地口誅筆伐的醜書,田楷雖然也被很多人吐槽成“美術字”,還是擁有很多擁躉的。可以肯定的是,無論是那些醜書名家還是田氏兄弟,都不足以成為當代書壇的代表。

數百年之後人們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標準如何,我們不敢妄加揣測,至少現在就是這樣的情況。

我們可以回過頭去看看書協成立之前的第一屆國展,應該說是當代書壇大多數有影響力書家的集體亮相。在這次展覽上,既有書法界、文化界頗有分量的名家,如舒同、林散之、趙樸初、沙孟海、郭沫若、啟功、沈尹默、豐子愷、潘天壽等,也有近幾十年書壇的重量級書家,如沈鵬、康雍、劉炳森、費新我、周慧珺、陳佩秋、聶成文、魏啟後、尉天池、賴少其、王冬齡、吳善璋等人的作品參展。

如果一定要找出幾個代表書家的話,不外乎就是這麼一個圈子了。

中國書壇最具影響力和權威性的兩個組織,一個是中國書協,另一個就是西泠印社。從專業角度來看,西泠印社的藝術水準更為純粹,專業性更強。中國書協雖然影響力更大,但是一直因為功利心太強而飽受詬病。啟功先生雖然也被推上過書協主席的位子,但他對書協的銅臭味頗為不滿,並且毫不掩飾自己的觀點。後來啟功先生還是執意不肯再當書寫主席,轉任西泠印社社長去了。

大家都知道,西泠印社社長可不比書協主席,如果不是真正能服眾的大家,寧可長期空缺也絕不將就。從這個角度來看,先後出任過書協主席和西泠印社社長的啟功先生,無疑是當今書壇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了。

數百年之後,就算人們不再認可啟功先生的書法水準,但是啟功先生在這個時期書法史上的影響力卻是無論如何都不能被忽視的。

當然,這也只是驚龍軒一家之言,歡迎與大家一起交流探討。謝謝!


驚龍軒


數百年後能夠代表當代的書法大家,必須有自己特色風格的字體!中國書法的最高層次與境界一個是大篆,另一個是大草!在這兩種字體上有創新,有開創性的字體與成就就可以稱為大書法家,毛澤東主席的大草書法就是近幾百年來草書成就最高者,所寫作品有大氣磅礴,氣吞山河之氣象,令人震撼之效果!當代效仿毛體的書法者眾多,影響巨大!所以我認為數百年後最能代表當代書法水平的就是毛澤東主席!







張言好書畫


數百年之後,如果歷史足夠公允的話,唯有任政和啟功先生算得上當代書法家。

任政(1916—1999),字蘭齋,浙江黃岩人。生前為上海市文史研究館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上海書法家協會常務理事、上海外國語學院藝術顧問、復旦大學國際文化交流學院藝術顧問。

幼從叔祖晚清名孝廉任心尹公精研詩文,青箱家學,淵源有自,平生愛書法,六十餘年精勤不懈,功力之深,鮮有其匹。善鑑別,富收藏,精用筆,擅各體,風神灑落,筋骨老健。楷書法初唐,行草宗二王,分隸學兩漢,在繼承優秀傳統基礎上,推陳出新,創出自己風格,雄健挺拔,工整秀麗。

如今,中華大地,大街小巷遍佈任政體的招牌,簡直無孔不入,受歡迎程度是任政生前所沒預料到的。

我們最為熟知的電腦字體之一,“華文行楷”,這種字體的原型就來源於任政。

評價任政的歷史地位,或者說江湖地位,有一點對他很不利,即任政長期在上海郵政系統做一個位卑言輕的小職員。放在古代,連八品半都算不上。

而歷來評定書法家,政治級別是極其重要的參考項。

相對來說,啟功先生,根正苗紅,世所公認愛新覺羅的血統。

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孫。中國當代著名書畫家、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鑑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

曾任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教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博士研究生導師、九三學社顧問、中國書法家協會名譽主席,世界華人書畫家聯合會創會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館顧問,西泠印社社長。

張學良將軍90誕辰時,時任全國政協副主席的呂正操,向啟功先生求字,送給張學良。

啟功不但政治地位高,而且能詩擅畫,古典文學功力深厚。

啟功遍習百家,自創一體。

其字如精金美玉,秀雅,有靈氣。

當然,田蘊章說啟功的書法水平放到民國只能算一般水平。

也許有點道理吧。

但是啟功先生的書法,已經並且將長期受到市場追愛和熱捧。

接下來,就看任政先生了。

我們會不會,人眼看人低呢?











任加唇


數百年後,能代表中國書法大家的唯一隻有“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書法大作,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氣吞山河,無與倫比!摘取了中國書法王國上的“皇冠明珠!”


毛體書法家郭亮


1.書法是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每個人的水平參差不齊。理解也不一致。很正常。

2.啟功書法是當代登峰造極的集大成者。

3.小楷俊秀柔美,也不失陽剛之氣,欣賞時可以看出啟功創作時心情變化。

4.啟功從舒同之後,一人扛起中國書法協會主席的大旗,一直連任到去世。為我國書法史的承前啟後做出了巨大貢獻。

不愧是中國當代楷書第一人








哎呀馬呀


毛澤東主席從建黨開始到七十年代為各行各業,各方面題詞,題字很多。領袖題詞是最珍貴的還有主席的批示,和書信來往數不甚數,毛選一至五卷都是毛主席親自執筆,毛主席的文字作品是馬克思列寧主義著作的寶庫,即毛澤東思想。可不是幾句話的事。因此毛澤東思想是無產階級革命與鬥爭的指導思想和理論基礎。是無產階級取得革命勝利的真理。


桂華161671315


我贊同!因為毛澤東的書法藝術獨成一題。而且灑脫自如,奔放無拘。既符合法度,又繼承了傳統,更重要的是創新,創造性的發展了中國書法之文明。指引了中華民族文化發展的方向。既有東方文明之內涵,又有東方龍韻之氣魄。在繼承中有發展,在發展中有繼承,可謂內外兼修,辯證法的運用原理在毛澤東一生的著作裡面體現的尤為突出。從毛澤東的每一幅書法作品的字裡行間看,都在“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如同指揮“四渡赤水”用兵,得心應手,出神入化,充分運用“兵無常勢,水無常形”之規律,無論是出鋒內託外聯還是整體佈局都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含蓄和奔放,自然和堅強,狂中有法,法中有狂,美不勝收。這不正是中華文明民族之精神嗎!中華民族是偉大的民族,中華民族是智慧民族,中華民族是永往之前永不認輸的民族,因此,中華文化更應該是不斷創新不斷髮展的文化。臨帖固然重要,永無超越;發展是歷史規律,必然生生不息!所以,毛主席的書法藝術必然世代傳承,永放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