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仅仅是因为农村条件差吗?

教师这个行业是非常稳定的,经历过此次以前之后,相信会有更多的人有这种感受。受到这次疫情的冲击,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小的影响,有一些员工所工作的工厂倒闭,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工作。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内,仍然可以享受到丰富的假期,到了开学的日子也可以正常工作。不用担心工作没找落,不发工资。这都是个人企业比不了的优势。

之前有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会对教师产生威胁,当网络得到普及后,学校是否会不再需要老师,而改用同一个老师进行网络授课呢?这次事件也很好地证明了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教师在短时间内是并不会被替代的。网络的出现只能说是作为辅助作用,辅助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虽然每年报考师范专业的学生很多,但社会对于教师的需求却依然在加大。多数农村学校每年都会向社会招聘老师,但真正愿意到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却很少。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一、收入比较低

我们在找工作的时候,首先要衡量的因素便是每个月的收入。一直以来,总有人抱怨教师每个月的工资太低,而农村教师的工资就要比平均水平更低一些了。经济越发达的地区教师的工资往往会高一些,教师授工作地点的束缚比较小。而且农村地区师资力量少,有时候一个科目的老师要身兼数职,要教两门或者两门以上数量的科目。而城市的教师,工作量少薪资高。所以大多数人自然更倾向于到收入高的地区工作。

二、工作环境差

农村地区的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城市学校那么好,现如今还有很多农村地区的学校保留着上个世纪的桌椅,教室里除了黑板和讲桌之外,很难见到其他设备。而城市学校现如今已经配备了更高级的教学设备,教师借助于多媒体设备,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交通不方便

很多教师本身居住在城市里,如果到农村学校教书的话,每天要往返于家和学校,光是在路上就需要耗费将近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冬季学期,昼短夜长,很多老师下班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了,回家的路上也并不安全。

四、家长不配合老师的工作

做老师的自然想要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在成绩上有所提高,孩子成绩的提高,不仅需要孩子自身的努力,以及老师的监督,更需要各位家长朋友们配合老师的工作,及时向老师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但是在大多数农村地区,学校里的孩子多是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到其他城市打工,这些孩子小的时候便跟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父母对于孩子的学习情况也很少过问,在很多老师心中,如果连家长都不关心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在学校的表现的话,那么老师又该怎么去对待这个孩子呢?

很多在农村学校当老师的朋友并不觉得教师这份工作有多好,他们之所以选择在农村院校当老师,要么是当初分配工作的时候被分配到了农村学校,要么是自己觉得到农村学校当老师更容易一些,只要是编制内的工作,无论在哪都可以。在农村学校工作的老师整体上工作归属感和幸福感可能比不上那些在城市学校工作的老师。

农村学校的孩子往往会表现为两个极端,一种是特别努力,知道只有读书才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对于这些学生,老师自然是非常喜欢的。但最令老师头疼的则是那些整天不学无术,在学校里混日子的问题生。这些学生不注重自己的成绩,甚至有一些学生还会参与打架斗殴,不听从老师的管教。遇到这种学生,老师管也不是,不管也不是。就算把家长叫到学校来,很多家长也只是做做表面工作,并不觉得孩子做的事犯了什么大错误。

其实,对于农村教育,国家政策首先要进行相应的扶持,对于那些能够自愿到农村学校当老师的工作者们更应该予以身份上的认可,让他们发自内心觉得在农村学校当老师是一种值得骄傲的事。


为什么大多数教师都不愿意到农村教书?仅仅是因为农村条件差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