幹瓢,來自叫作“夕顏”的葫蘆娃?

提起日本的壽司,估計很多人都會想到由新鮮魚介搭配醋飯製作而成的傳統握壽司。而除了華麗麗滴握壽司,用海苔將醋飯及各種食材放在捲簾上捲成的卷壽司(海苔卷)其實在霓虹金的日常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前一陣兒在日本的“節分之日”,小編介紹過這天日本人民吃的惠方卷也可理解為是一種別具一格的“太卷壽司”。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惠方卷(えほうまき,ehoumaki) via:daimaru.co.jp

卷壽司根據“身材”一般可分為“細卷”、“中卷”和“太卷”。其中在“苗條”的細卷壽司製作中,通常只會加入一種特定食材。雖然看似單調,但某些細卷壽司的名稱設定卻很有趣。比如加入黃瓜的會被稱作“河童卷”,據說這是根據河童愛吃黃瓜而來。(*河童是日本神話傳說中生活在水邊的怪物,有鳥的嘴,猴子的身體,烏龜的殼,青蛙的腳。)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河童卷(かっぱ巻,kappamaki ) via:ginsara.jp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更加形象的河童卷……via:cookpad.com

加入金槍魚赤身,還多會搭配山葵製作而來的會被叫作“鐵火卷”。這個名字的由來說法眾多,比如,“金槍魚的赤身顏色與燒紅的鐵很像”;“在沒有生食金槍魚習慣的過去,這種吃法被認為像是觸碰燒紅的鐵一樣不可思議”;“在過去的鐵火場(賭博場所),這種組合吃起來很方便”等等而來。有趣的是,在日本長崎還有捲入鰤屬白身魚的“白鐵火卷”。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鐵火卷(てっかまき,tekkamaki)via:sushijoto.jp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白鐵火卷(しろいてっかまき,shiroitekkamaki) via:youpouch.com

另外,前幾天在我們糠漬的文章中也提到過加入用白蘿蔔製作的“澤庵漬”卷制而來的被稱為“新香卷”,它也是一種常見的細卷壽司。“新香”原本是指將新鮮的蔬菜短時間醃漬(淺漬),不使蔬菜變色的漬物。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新香卷(しんこまき,shinkomaki)via:zinpachi.com

除上述,在細卷壽司中還有一個超超超典型的食材,它就是“幹瓢”。作為江戶前卷壽司中的代表,

在過去提起“細卷、海苔卷”,不僅一般都是特指幹瓢卷,而且它還有“鐵炮卷”、“木津卷”之名。看到這兒你有沒有好奇這兩個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幹瓢這個不太起眼的食材又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呢?嗯~下面我們就藉此深入瞭解一下幹瓢的世界( • ̀ω•́ )✧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卷(かんぴょうまき,kanpyoumaki) via:ginsara.jp

幹瓢究竟是什麼?

幹瓢,中文一般將其譯成“葫蘆幹”或“葫蘆條”。

簡單來說,它就是將食用葫蘆的白色果肉削成紐帶狀,然後晾曬乾燥而來。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かんぴょう,kannpyou) via:yasumoto.ne.jp

說起“葫蘆”,不知道有多少小夥伴和小編一樣,腦海中首先蹦出來的全是熟悉的童年記憶……比如有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的葫蘆娃。還有《西遊記》中那句熟悉“我叫你一聲你敢答應嗎?”,讓人立刻想起金銀角大王的“紫金紅葫蘆”。總之,小編對葫蘆的深刻印象主要是擁有完美曲線的可愛模樣,還大多擁有神秘的特異功能……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關於葫蘆的童年回憶……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萌萌噠葫蘆 via:sakataseed.co.jp

而實際上,上圖這種多用於觀賞或加工為工藝品的葫蘆其實只是葫蘆(Lagenaria siceraria)的一個品種。作為人類最早馴化的植物之一,葫蘆一般被認為原產自非洲,其品種繁多,果實的大小和形狀也有很多不同。在上古時期,匏(páo)、瓠(hù)、瓢等都是泛指葫蘆的字。在《本草綱目》中曾有這樣的記載:“長如越瓜首尾如一者為瓠,瓠之一頭有腹長柄者為懸瓠,無柄而圓大形扁者為匏,匏之有短柄大者為壺,壺之細腰者為蒲蘆。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各種各樣的葫蘆君 via:bbs.powerapple.com

在日語中,對於上述這種“壺之細腰者”類型的工藝類葫蘆被稱為“瓢簞(ひょうたん,hyoutan學名 Lagenaria siceraria var. gourda)”,它並不是我們今天說的幹瓢的原型。製作幹瓢的葫蘆君的原型叫作“夕顏(ユウガオ,yuugao,學名:Lagenaria siceraria var. hispida)”。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形狀也有不同的夕顏果實,日語稱夕顏果實為“ふくべ,fukube” via:horti.jp

說到這兒,還要提一下之所以中文可以將幹瓢譯為“葫蘆幹、葫蘆條”,是因為在日文中製作幹瓢的葫蘆科植物夕顏被分為瓜科下的夕顏屬,分類是這樣的: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菫目—瓜科(ウリ科/Cucurbitaceae)—夕顔屬(ユウガオ屬/ Lagenaria)—夕顔(変種);而在中文中與日語瓜科對應的是葫蘆科,在中文中葫蘆的分類是: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堇菜目—葫蘆科(Cucurbitaceae)—葫蘆屬(Lagenaria)—葫蘆(變種)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日文中的“夕顏”的分類 via:mhlw.go.jp

雖然夕顏果實看起來一點也不如名字那般文藝,但夕顏之花(葫蘆花)這種在傍晚開放、凌晨花謝的白色小花,堪稱是“活在日本文學裡的花”。在日本的文學作品《源氏物語》和《枕草子》中都有關於“夕顏”的故事。《源氏物語》中有一個“源氏的情人、紅顏命薄”的人物設定就叫“夕顏”,書中插圖也是把夕顏這個人物和夕顏花畫在了一起。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源氏物語》中出現的夕顏花就是葫蘆花。via:ja.wikipedia.org

而清少納言在《枕草子》中也大體如此評價過夕顏:“夕顏和朝顏長得很像,花姿有趣,但是夕顏的果實卻是五大三粗的。”來自平安時代女作家對夕顏花和果實反差萌的吐槽也確實有點精準……(*日文中“朝顏”對應的是牽牛花,古時還指木槿、桔梗這兩種花)。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花和果實有點反差萌的夕顏~ via:100sama.tochigi.jp

幹瓢——夕顏果實大變身

雖然夕顏果實得到過“知名女文青”並不美好的評價,但好在日本還有很多不在乎其外表,只在乎如何吃了它的“愛吃人士”,使夕顏果實發展至今成為日本常見而優秀的食材。

據說霓虹人民在江戶時代就開始種植夕顏並將其製作成食用的幹瓢。在日本幹瓢的發祥地一般被認為是在攝津國木津(現在的大阪市浪速區),相傳其種子是由神功皇后從朝鮮帶到日本的,在三韓征伐凱旋時,船隻到達攝津國木津,皇后在那裡種下了果實種子。此外還因有從大正到昭和時代,在大阪市場上山城的木津幹瓢日漸聞名等說法,由此在壽司業界“幹瓢卷”也有了“木津卷”之稱。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卷也會被稱為“木津卷(きずまき,kizumaki)” via:news.nicovideo.jp

此外,在日本一般還認為歷史上有名的幹瓢盛產地是滋賀縣甲賀市水口町,在著名浮世繪師歌川廣重的浮世繪作品《東海道五十三次水口宿》裡就描繪了女性晾曬乾瓢的畫面。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東海道五十三次水口宿》裡描繪的女性晾乾瓢畫面 via:kabuki-za.com

20世紀以後,因為適宜的環境,栃木縣成為日本幹瓢的主要生產地,產量佔全國9成以上。

據說夕顏果實比較喜歡排水性好的輕土,櫪木縣的地層正好以火山灰為中心,不止排水性好,保水性也非常好。此外栃木縣附近到了夏天,雷雨多發,還能為怕熱的夕顏果實降溫,促進其生長。(*不過如今中國產的幹瓢也佔領了日本市場,日本國內大部分幹瓢都進口自中國。)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日本栃木縣的公示卡通形象“とちまるくん”和大家的合影~via:tochimarukun.jp

正因如此,幹瓢理所當然也成為了櫪木縣特產。在這裡不僅將1月10日定為了“日本幹瓢之日”

,每年還會舉辦“幹瓢節”等相關活動,比如讓遊客試吃幹瓢、參加製作幹瓢卷等等。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之日的由來是將“幹”這個字分解而來 via:gramho.com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在栃木縣下野市舉辦的“幹瓢祭” via:shimotsuke.co.jp

更有趣的是,2017年在栃木縣還誕生了由幹瓢製作而成的音響“fucucci(フクッチ)”,造型也非常卡哇伊。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呆萌屬性展現得淋漓盡致的幹瓢音響 via:nou-ledge.com

夕顏果實一般在夏天的7~9月收穫,此時也正是製作幹瓢的時節。在太陽昇起之前,農家就會開始作業,先將一個個可愛的夕顏果皮一圈一圈地像繩子一樣削下來,接著避開中心的種子部分,將果肉部分削成長長的帶狀,然後把剝下來的果肉條掛在竹竿上晾乾。一波“旋轉跳躍閉著眼”的飄逸操作後,幹瓢就製作完成了~

如果不使用機器,在家庭製作中還可以用“幹瓢刨刀”處理夕顏果實。首先將果實切成段,掏空種子部分後,再用刀片將果肉削成紐帶狀。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用幹瓢刨刀也可以製作幹瓢 via:kanreki.tabikaz.com

雖然如今幹瓢多在簡易溫室塑料大棚裡進行晾制,但想到在過去,一排排碼得整齊的幹瓢隨風飄蕩在夏日陽光下,也絕對稱得上是獨特的夏季風物詩~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養成(曬制)中 ~ via:gaido.jp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一不小心發現了一排看起來總覺得有點味道的幹瓢(汗)via:yuko.iwaishima.jp

如何製作幹瓢卷?幹瓢還有哪些吃法?

富含膳食纖維且低卡路里的夕顏果肉經過乾燥後變成了幹瓢,不光使營養成分更加凝練,吃起來也很容易有飽腹感。這樣優秀的食材在霓虹最常見的做法就是開篇提到的幹瓢卷

。在今年2月23日播出的《相葉學》中,菜刀王子愛拔醬跟著銀座九兵衛本店的總料理長二川敏盛還為大家較為完整地演繹了幹瓢卷的製作方式

1、首先將在溫水中泡開的幹瓢放入水中煮,煮至用捏耳垂會痛的手感可以將幹瓢捏斷時即可▼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亂入一個被捏痛了的愛拔醬(笑)

2、將煮好的幹瓢放入冷水中冷卻後擠幹水分▼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3、將除去水分的幹瓢放回鍋中,慢慢加入由砂糖、粗砂糖、醬油調成的調味汁,煮20分鐘左右。最後要淋入味醂來提亮光澤▼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4、接下來根據幹瓢的寬窄,選擇適宜的數量扭在一起(節目中為大家進行演示的二川敏盛料理長說,久兵衛中只有他自己會這樣做,是他的獨特技能~~)▼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5、接下來就可以卷壽司了,首先要在海苔上鋪好米粒▼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6、第一次卷時要稍用力地捲起壽司,但不要捏壞米,使海苔邊緊貼住米飯▼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7、第二次按照調整形狀的力度捏好即可▼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雖然幹瓢卷看似製作簡單,但聰慧的愛拔醬也沒能做出得到師傅“及格”評價的成品,果然還是不能小瞧了這枚小小的幹瓢卷。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既然又提到幹瓢卷,在這裡我們需要解決它還有另一個名稱“鐵炮卷”的疑問。其實“鐵炮卷”就是因幹瓢卷的形狀是像槍(鉄砲)一樣有著黑色細長的筒狀而來,食用時一般要切成二等分,在此基礎上可以再切二等分或三等分。因為過去細卷壽司一般特指幹瓢卷,所以說起鐵炮卷,也有指細卷壽司的含義。

此外,因為還有認為比起普通的幹瓢卷,在幹瓢之上搭配山葵更能體現辛辣刺激感的說法,所以搭配山葵的幹瓢卷還被認為更適合稱為“鐵炮卷”。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加入山葵也會被特別稱為鐵炮卷(てっぽうまき,tappoumaki)via:chigyous.wordpress.com

除了讓幹瓢作為主角出現的幹瓢卷,它也常會成為配角,變成其他類型的壽司食材。另外因其長長的形狀,它還可以打結制作、或用來捆綁煮物中的昆布卷、巾著、捲心菜卷等。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也是完美的捆綁食材選手 via:daidokolog.pal-system.co.jp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巾著(油炸豆腐包,由於外形很像傳統日本婦人用的布兜而得名) via:olive-hitomawashi.com

此外,在日本有一種叫作“雁擬/飛龍頭(がんもどき,ganmodoki)”的食物,是將豆腐搗碎後與胡蘿蔔、蓮藕、牛蒡等食材混合油炸而來,在裡面加入幹瓢,還出現了稱為“幹瓢雁擬”的商品。而在宇都宮飯店,還有用幹瓢製作而成的特色金平風包子。(*金平一般是指使用醬油、味醂、砂糖等調味炒制切成絲的根類蔬菜或肉類等食材的料理。)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雁擬 via:shimotsuke.co.jp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金平包子 via:futabafoods.co.jp

而在日本幹瓢主產地櫪木縣,人們也會用特產幹瓢製作各種炒菜、醋物、湯菜。因其本身沒有任何怪味,將其作為炸物的外衣,或用來製作沙拉也被認為是不錯的選擇。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栃木縣的鄉土料理“幹瓢雞蛋湯(かんぴょうの卵とじ)”via:cookpad.com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幹瓢山藥炸卷 via:aldeli.dreamlog.jp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煮幹瓢蔬菜豬肉卷 via:ajinomoto.co.jp

以上就是關於幹瓢的全部內容了,希望大家看完以後,不再只能想起夾在海苔卷中可憐巴巴的幹瓢,而是在腦海中對這個由叫“夕顏”的“葫蘆娃”變身而來的幹瓢留下更生動的印象呀٩(๑❛ᴗ❛๑)۶

干瓢,来自叫作“夕颜”的葫芦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