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媽媽和她的小菜園


我的媽媽生長於農村,後來的職業是一名教師,雖說自小勤於讀書沒經受過田間勞作之苦,卻對土地也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非常熱愛。對於媽媽對土地熱愛的感情我年少時很不理解、甚至有點不屑一顧。

記得小時候我們家的院子很大,那時還沒有蓋東房、南房和西房,中間正好閒著很大的一片空地。每年春天來臨土地融凍的時候,媽媽在工作之餘會親自或讓爸爸翻土。到了播種的節氣,媽媽會和叔叔或鄰居要一些種子或秧苗的種在院子裡。那時父母是很辛苦的,白天上班,回家還得照顧我們,空閒時間了還得給這菜園子澆水、施肥。每當我看到他們乾的熱火朝天、氣喘吁吁、大汗淋漓的時候還總說:“真是在做無用之功,又不缺吃的,讓自己那麼累幹嘛?”媽媽聽了並沒有責備我,慢慢地說:“地閒著也是閒,種點兒還能省些錢”,眼睛裡充滿了……。其實正如媽媽所言,每年夏天我們既能吃上新鮮綠色的蔬菜而且不用花錢正好補貼家用,兩全其美,不,應該是一箭三雕,因為這個小菜園還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因為它把我家的小院裝扮的非常美麗 。當時院子裡種的蔬菜品種很豐富,我記得有豆角、西紅柿、黃瓜、韭菜、香菜、水蘿蔔等等,除西紅柿外長勢都非常的好不但能供應我們一家人而且像豆角根本就吃不完,每次媽媽都是把富餘的豆角曬乾留到冬天過年的時候和雞肉燉著特別的好吃,我非常喜歡。那個年代物資匱乏,家家的生活水平都不高,瓜果蔬菜這些都挺稀罕的,父母的工資並不高,正是因為母親的勤勞我們才能很幸福地吃到,但是那時我不懂這一切都來之不易,不明白因為父母的勤儉才讓我們沒有感受到貧窮。

就這樣年復一年地種著,小菜園還有正房前面的小花園把我們的院子裝扮的奼紫嫣紅、富有生機,每當有人路過我家門口都會往裡面看看,然後稱讚一番,我聽了自豪感油然而生。後來,我上初中的時候,媽媽不知從哪兒弄來一株比筷子還細的小杏樹栽到了院子裡,當時我還懷疑它是否能長大呢,結果現在它不但還活著而且長得很高很大都把小院快覆蓋了!它是我們的遮陽傘,吃過晚飯後院子裡的人都會聚在樹下乘涼、聊天,這樣的風景已經在我們這裡不多見了。再後來,隨著院子裡房屋的增加,菜園子越來越小,時至今日以前種菜那個地方只剩下了一棵大杏樹,小花園也消失了,但是媽媽依然捨不得放棄還是在家門前開墾出一個還沒有方桌那大小的地,還是種上了豆角和韭菜,母親現在已是滿頭白髮……

現在,看著媽媽細心的照料她的小小菜園,我的眼前總是浮現她年輕時候的身影,懷念那段美好的時光,感謝我的母親給了我那麼美好的記憶。如今我好像有點理解媽媽為什麼那麼熱愛土地了,也許節儉只是一方面的原因,更多的應該是熱愛生活吧!


回憶媽媽和她的小菜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