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立意,不能称为故事——读《故事工程》体会05

01

有没有立意,决定你写的是不是故事,很多作家发表了作品,但作品却称不上故事。

前面说过,六大核心方向有点类似我国的八卦,或者五行,再或者元素说,没有具体的事物对应,只能是一种状态。

02

对立意的描述是,既不是想法又不是预设的一种概念,听上去一团模糊。作者也觉得说不清楚,只好用例子不断说明。

用对一次旅行描述,来说明这三者的区别。

想法就是,打算去一个地方旅行。这个想法也许能写成一篇游记。

如果你没钱、没时间,又想实现梦想,怎么办?这就是立意

你和家人的关系有点冷淡,想通过一起长途旅行来弥补关系,这就叫预设。


无立意,不能称为故事——读《故事工程》体会05

举一个更像故事的例子,

一艘沉船被捞出了海面,这是想法

但是沉船中包含不可告人的秘密,沉船内藏着财宝,更藏着一些秘密。受机密影响的利益集团,肯定不希望沉船被打捞,而更多的人希望沉船被打捞,这对矛盾就是立意。

但没说如何解决,有个大英雄,消灭了阻止沉船出海的势力,沉船终于被捞出来了,英雄再一次证明他是英雄,因为已经预先设计好剧情,所以称为预设。

至于大英雄为什么智慧神勇,敌人为什么那么蠢笨,全是作者预先设定好的,读者能体验到阅读的快乐就够了,故事而已。万一打捞上来,遭遇一场台风,船又沉了,那就是新闻,不是故事了。

想描写一个芭蕾舞演员。如果是关注芭蕾行业的作家,可能把这个想法丰富成为如何欣赏芭蕾舞,但这无法形成一个故事。

如果芭蕾舞演员遭遇事故,被截肢了,可是她仍然继续想当芭蕾舞演员,截肢和当芭蕾舞演员成为矛盾,立意就出现了。


无立意,不能称为故事——读《故事工程》体会05

想法可以多种多样,但是故事有套路。所以制片人自己想出来或看到有趣的想法,会把他丢给到剧组里,让专业的人把这个想法变成立意。

03

一只足球队拿冠军了,这条消息可以写出一篇新闻。但没有矛盾点。剧组的剧作家就要创造出一个矛盾,例如把主角设计成一个守门员,而不是站在看台上的记者。

这个设定能创造出两个矛盾点:

第一、作为守门员,主角只能站在球门前上,等待不知何时球会从意想不到的地方飞过来。

第二他不是看台上的记者,他的视线是平的,不能像记者那样俯瞰全场,前方发生了什么都不知道。

功能限制和残缺的视角,让守门员眼中的球赛,出现了悬念与未知,有了立意的影子,可以按这个方向完善故事了。

无立意,不能称为故事——读《故事工程》体会05

04

剧作家的任务就是寻找想法如何变成立意。当然优秀的故事创作者也该如此,作者用一部小说《可爱的骨头》举例,开始只有模糊的想法,天堂是什么样的?

但接下来深挖,故事的主人公为什么会上天堂,因为她被谋杀了。谁杀的她?不知道。这是第一个矛盾。

接下来,作者加了一层矛盾,因为被谋杀,故事主人公上不了天堂。凶手是谁不知道,她的鬼魂要协助自己的亲人,侦破自己的侦破这起谋杀自己的凶案。

如何上天堂和如何找到杀害自己的人,双重矛盾,足够吸引读者读到故事的最后一个字,小说有了千万级的销量。

05

可以总结想法、立意和预设的区别了。

描写天堂,就是想法。

如果一个已经死去的人,告诉我们她是如何死去会怎样?这就是立意。

如果一个死去的女孩,因为被谋杀,无法升入天堂,但是她有手段,能够协助悲痛的家人,侦破谋杀案,最终在亲人的怀念中,升入了天堂。这就是预设。因为她有手段,这是预先设定好的。

06

立意本身解释清楚了,立意与其他五大核心元素如果区别呢?特别是主题,很容易和立意混淆。区别就在于立意包含矛盾。主题可以看作是一种场景,介绍故事是哪方面的故事,例如堕胎的故事。有点类似于预设。但预设是对立意的精细化,而主题是描述立意生存的世界。

分清写的作品有没有立意,决定故事是不是故事。没有立意也许是一篇不错的随笔,但故事仍然被称为文学作品的王者,致力于创作故事的作者,就要反复推敲这六大核心元素是否齐全,搭配是否合理。特别是立意是否足够吸引读者看到故事的最后一个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