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醫生寫的病情字體太潦草自己根本看不清寫的什麼,而別的醫生能看懂這是為什麼?

小魚大魚看世界


原因一:醫生寫的並不是看不懂,而是外行不懂罷了

很多病種,對於咱們來說是很少接觸的,但是對於那些整天給疾病打交道的醫生們來說,這無論是簡寫還是中英文混寫,他們都能輕易看懂,這個外人肯定是做不到的,比如說“我愛你”這三個字,寫的再潦草我們也是能分辨出來的。

原因二:求醫者太多,寫的煩了

很多醫院都是人滿為患,忙起來的時候去廁所都沒時間,而且各個醫生分工明確,他們就看那幾種病,一天把同樣的藥房寫個幾十遍上百遍,寫快了,字跡可不就潦草,看著像天書了麼。

原因三: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現在是個互聯網時代,很多患者對待醫生的態度都是疑問的,他們通常會問這些藥能不能用其他的代替,或者跟醫生問長問短,但是醫生們一天真的是很多病人,著實沒時間跟你細細解釋那麼清楚。

原因四:有電子檔案

科技在進步,人們的生活也在進步,對於藥品和化驗清單,現在很多醫院都有電子記錄,之所以在藥方上寫那麼潦草,主要是因為藥劑師要看藥方上的姓名年齡和性別這些東西,其餘的東西一般藥方和電子單子上的藥品是對應的,所以藥方上寫的清楚不清楚都無關緊要。

原因五:利益方面

很多人都認為藥方之所以寫那麼潦草,只要是害怕這東西外洩,畢竟字跡太清楚,這患者拿著藥方就自己去藥店買藥了,這樣醫院確實會流失一定的利潤,還有就是藥方病歷寫的複雜,患者去其他醫院,往往其他醫生並不一定能看懂,這也是一種原因,還有人認為這樣寫是因為醫生害怕出問題,是為了逃避責任。


鵪鶉蛋小姐姐


首先,並不是所有的醫生寫的字都是龍非鳳舞,有很多同行的處方都是工工整整的。但不可否認,有的處方確實像“天書”。醫生寫處方潦草是許多國家都存在的問題,據報道,美國每年因醫生寫處方潦草導致約50萬人受傷害。

每個人都難免會生病,都有過看病的經歷,必然也都經歷過看到病歷本上龍飛鳳舞的字跡時一臉懵的時候。明明寫的是中國字,自己也不是文盲啊,怎麼就是看不懂呢?

其實,在我沒學醫之前,我也有同樣的困惑,即使剛學醫的時候,家人和朋友有時候讓我幫忙看看他們的病歷本,問我醫生寫的是什麼。如果醫生的字跡不是很清楚,我基本上還是看不出來,如果醫生字跡稍微清楚些,再結合平時學過的內容,也許還能猜出個一二三來。一直在想,醫生就不能寫清楚點嗎?

有的醫院門診量很大,除去和患者交流及醫生思考的時間,留給醫生書寫病歷的時間其實非常有限,許多醫生都需要快速書寫病歷,才能提高看病效率,但這不是把字跡寫得無法辨識的理由,畢竟醫療安全是第一位的。

即使有的醫生書寫規整,為什麼有的人還是看不懂呢?這個就要歸因於醫學這個專業本身有很強的專業性了。這個時候我們不是看不懂醫生寫的字,而是即使認識每一個漢字,一旦這些漢字放到一起的意思就不知道了。醫學術語本身就晦澀難懂,看化驗結果那一列列數字時更是雲裡霧裡,更何況許多藥物不止一個名字,有許多都是英文音譯過來的。例如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血氣分析、急性冠脈綜合徵、左乙拉西坦、雙氯芬酸、異丙嗪等一些醫學名詞,我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接觸較少,自然比較陌生。

由於大家對醫學專業知識的陌生,再加上醫生書寫病歷時有自己的字跡,所以會出現普通人看不懂醫生字跡的現象。

那為什麼醫生之間卻互相能看明白寫的不同病歷呢?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受過系統和專業化的醫學教育,而且病歷的書寫是有固定要求和一定規範的,也就是說醫生們都遵循著統一的要求進行著病歷的書寫。

首先醫生對病歷這個形式是非常熟悉的,從接受醫學教育開始就已經開始學習如何規範寫病歷了。其次,醫生之間對醫學術語和臨床用藥都比較熟悉,經過這麼多年的醫學學習和臨床實踐,即使不同科室的醫生,對於病歷也都有“心照不宣”的默契。當然,個別醫生書寫的病歷,即使同行或者藥房的工作人員也看不懂,這就埋下了醫療事故的種子。

隨著電子病歷的普及,字跡潦草的問題會被逐漸解決。

本期答主:熊雲昭,醫學碩士


杏花島


這個問題我也有資格回答'我曾經在酒店做過幾年管理'那時候點菜都是服務員手寫菜單'有時候顧客點菜的速度比較快'服務員寫字必須要跟上'所以字跡會很潦草'加上本身有人寫字就很醜'而且很多字寫出來都是同音字裡簡單的'比如雞蛋的蛋'大家都會寫旦'筆畫簡單多了'因為服務員傳菜員配菜員收銀員大家都是一起工作好久的'都熟悉了彼此的字跡和寫法'別人一看亂七八糟的跟鬼畫符似的'自己人都能看懂'我想醫生的字跡也是這個道理吧


賣橘子豬的小姑娘


現在全國大多數三甲醫院門診處方都是打印的了,醫生僅僅需要手寫簽名即可,所以這種現象會明顯改善。

處方里會有大量的簡寫或拉丁文,沒有經過專業培訓的外行,就是打印給你看也不一定看得懂;

醫生和護士、藥劑師之間就是一個長期的合作關係。醫生在字跡變潦草的過程中其實一直在探藥劑師的底線。



瓦特能吃苦


許多網友一直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醫生字跡如此潦草,藥劑師和護士能夠看懂呢?

來聊聊這個有意思的話題。

醫生的門診病歷和處方,在電子病歷和電子處方出現之前,一些醫生的字非常潦草(請相信我,絕非普遍現象),原因大抵與以下因素有關——

1:學醫非常苦逼,大學五年本科,要學習的大部頭教科書,堆起來比一個170cm身高的人還高,而醫學是最嚴謹的科學,解剖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內外婦兒等,都講究死記硬背。醫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老師的講課,要做到耳聰目明手快,包括後期的實習和查房,上級醫師的指示,要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記錄下來,有點像速記,於是字跡便風捲落葉一般潦草了,自己認識就行。慢慢地,可能培養出一種壞習慣。

2:住院病歷書寫還是非常正式的,衛計委的各種檢查,鬼畫桃符可不行,所以但凡住院病歷,醫生寫得都比較規整。

3:門診不一樣,門庭若市。醫生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規整書寫病歷,一些醫生就天馬行空、龍飛鳳舞起來,不然會影響看病的速度。譬如我,以前沒有限號的時候,最多一個上午看了上百名病人,每份門診病歷的書寫,都是極其簡單,字跡也相對比較潦草。

門診病歷,壓根就不是寫過病人看的,其實挺有道理。

4:處方和醫囑,起初藥劑師和護士都對潦草的字跡叫苦不迭,逐漸會形成默契,天書成為醫生與藥劑師之間、醫生與護士之間相通的文字,理解醫生要表達的意思。看不懂必須向醫生求證,不然可能出現醫療事故。

5:這種情況其實全世界都差不多,美國和歐洲也是如此。2000年英國醫學雜誌(BMJ)報道了一樁官司:美國一名醫生為心絞痛患者開具了硝酸異山梨酯20mg,每6小時一次口服(Isordil,20mg,Q6h)的處方,由於字體過於飄逸,藥師將Isordil誤認為降壓藥Plendil(波依定),導致患者過量服用後心髒病發作,數日後死亡。最終法院認定處方醫師和藥師負同等責任,各賠償患者親屬225000美元。

6:不排除個別醫生為了彰顯逼格,尤其是老中醫們。這種情況在私人診所特別常見,即使你照相存底,讓其他中醫看看,其他中醫也是一頭霧水。

7:必須說明一下,一些網友認為醫生的處方潦草,是出於不讓病人知道所開具藥品的名稱,方便拿藥品回扣。這是徹頭徹尾的“陰謀論”,子虛烏有的揣測而已。

8:病歷對醫療、醫院管理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處理醫療事故、醫療糾紛的法律依據。同時,衛計委出臺的 《病歷書寫規範》和《處方管理辦法》規定,病歷書寫要求“文字工整,字跡清晰,表述準確”,為此,不少字跡潦草的醫生,受到了所在醫院的處罰。

9:目前電子病歷和電子處方已經基本取代手寫,這種現象會很快絕跡!


成都下水道


嗯,怎麼說呢,因為我們臨床醫生寫的病歷都是有一定規範的,一定約定俗成的,一般來說就是那幾百句話主訴和症狀裡面變來變去,還有就是藥物一個醫院也就幾百上千種,每一個藥物名字又幾乎都不一樣千奇百怪,比如青黴素,氨氯地平,雷貝拉唑,頭孢拉定,克拉黴素,特步他林霧化液等,這些古怪的藥物名字即使我們寫的很清楚給你們普通人看你們看的也是雲裡霧裡的,但是我們醫生對這些藥都很熟悉啊,幾乎都會背出來寫出來而且知道怎麼用!所以臨床醫生只要大概寫出個輪廓來我們就知道大概寫什麼了,如果一個四個字的藥名我們只要看出其中一個字即使其他三個字都沒看懂也會大概猜到是什麼藥,再結合一下其他症狀體徵就一般可以確定了。



當然有些臨床醫生有時候寫的太潦草還是沒辦法看的!還有就是有時候比較專科的科室,比如血液科,內分泌科,很多藥其他科室醫生都看不到的,他們寫的我們醫生也是看不懂的!

還有就是即使寫了很清楚幾乎90%的患者也是看不懂那些醫學專業術語的,如果能看懂並且理解了基本也就做到可以自己看病了,最怕就是一知半解,不懂又裝懂的,自己亂做主張亂治療的,這樣的人是最可怕的!

嗯,大概就是這樣吧!


消化內科葉醫生


這個問題確實有意思,很多人問過我。


甚至看到一箇中學生寫字不工整,就會調侃道:以後可以去當醫生了。

還有人說醫生是故意把字寫的潦草,避免病人外出買藥,或者處方外流!

其實,醫生怎麼可能故意把字寫的潦草呢?有時間的話,誰不想慢慢寫呢?

醫生很無奈,每天除了看病之外,都要完成大量的醫療文書。

本來看病時間就短,如果是10分鐘的問診時間,其中8分鐘都得用來寫病歷。所以你常常會感覺到醫生就跟你說兩句話,就開始埋頭寫,頭也不抬,好像對我的病情漠不關心。最後寫完了,把病歷交到病人的手上,一次問診就結束了。連病人的樣子都沒看清楚。


誰不想用10分鐘的時間專心看病,而不是去寫病歷呢?

但是醫療文書又不得不寫,門診病人還好,如果你住院了,醫生還會花更多的時間,甚至好幾個小時,來完成你的醫療文書。



而醫療文書的內容,不僅僅是給病人看的,其實字跡看不看的懂也無所謂,重要的事情醫生一般都會口頭強調。

最重要的是醫療文書也有法律效益,裡面記錄的病人的檢查情況和處理方案,如果一旦出現糾紛,這就是一份有法律意義的文書。

我們經常碰到,時間緊來不及寫病歷,一旦出現問題,有些情況醫生說有,病人說沒有;有些治療,醫生說做了,病人說沒做,最後各執一詞,爭執不休,甚至鬧上法庭。


所以,對於這樣一份重要的文書。醫院會要求醫生一定要寫好,寫的詳盡,但是對字跡卻沒有要求。後來用了電子病歷,要求打字,這對於中老年醫生,更加困難,一般都是找個年輕的醫生,或者實習醫生專門負責書寫病歷。


在有限的時間裡,醫生為了和病人多交流,同時也保證自己的法律責任,寫的潦草些。其實也沒有更好的方式。


DrX健康科普


這個問題,我真的不想再回答了,因為我已經回答過幾次了。

今天是我最後一次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有什麼想要了解的可以私信給我。

第一:醫生的字體為什麼難以辨認。大部分人是被逼出來的,是高節奏、繁重的工作逼出來的。小部分人是天生字寫的難看。

具體請參考我上一條的回答。

重點是解釋這個提問的後半部分:為什麼醫生之間能夠辨認。

這絕對是栽贓,誰告訴你說醫生之間一定能夠看明白?

事實上,對於那些字跡潦草或者天書般的病歷,醫務人員之間也難以辨認明白。

絕大多數時候,醫生也是連蒙帶猜。只不過醫務人員通過連蒙帶猜能夠理解更多內容罷了。

這是因為病歷中的內容大多數都是固定格式、固定內容的。

比如:咳嗽三天、發熱一週、胸悶胸痛2小時、上腹痛一日等等。

又比如常見的用藥:頭孢呋辛、阿司匹林腸溶片、呋塞米、硝苯地平等等。

再比如常見的醫用縮寫:QD bid tid im ivgtt 等等。

而且醫務人員之間互相看不明白病歷內容的情況也常常存在,幸運的是現在大部分醫院都實現了電子病歷。

醫生再也不用鬼畫符了,患者再也不用為保存一本病歷而煩惱了。

但是,美中不足的是並不是所有醫院都實現了電子病歷系統,而且電子病歷也不是全省或全國聯網。

其實我個人覺得,醫生的自字跡可以潦草,也可以醜,但是最起碼應該能夠辨認。

希望以後會越來越好吧。


最後一支多巴胺


(耳趙問答20181222)醫生字跡的問題是網上經常被吐槽的一個梗,客觀原因是一線的臨床醫生每天有大量的文案工作,除了處方以外,書寫病歷的工作量更大,都是以千字為單位來計算,要在工作時間內完成,都是正楷自體不現實;主觀方面來說,傳統的醫療文書(病歷、處方)主要在醫療內部使用,很少會有圈外的人來看,同行看慣了這種“天書”,也就見怪不怪了。但如果寫得太過潦草,同行也看不懂啊。



醫療文書的字跡潦草不只是一個笑話,還是一種很大的隱患,病歷的文字有上下文理解還稍微好一點,在文字較少的處方當中,差一兩個字,藥品就可能另外一種,錯服藥物給患者造成的影響是極為惡劣的,這在很多醫院都是血的教訓。

為了避免因字跡問題產生的問題,很多醫療機構已經開始使用電子處方和電子病歷,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療文書的準確性,在客觀上杜絕了字跡潦草的現象。


耳科趙醫生


我本是一名時尚板塊的作者,因為我的愛人是一名醫生,所以我注意到了這個提問。很多評論認為醫生是為了“賺藥錢”而故意潦草寫字,我認為這是一種誤解,當然,對於一部分人來說,我的解釋你們肯定是聽不進去,無所謂,自古以來,醫者仁心,公道也自在人心。

在我認識我愛人之前,也十分反感醫生潦草的處方,只有買到藥之後才能差不多猜到寫了些啥。後來知道後才感覺自己無知了。舉個例子:我說高定、Oversize、出街等最平常不過的時尚常用語,相信很多人也不能準確理解其中意思,更別說專業性極強、需要化學知識、專業英語知識的醫學術語了。那麼有人又要問,寫清楚不行嗎?行啊,關鍵寫清楚對你有用嗎?藥房看懂就好了呀,你不懂?藥到手不就知道了?



那麼咱們接著這個思路繼續往下走,你說你想拿著藥方自己在外面買,因為你覺得外面比醫院便宜,我勸你長點心吧!我不知道你所生活的城市有沒有製藥廠,我告訴你,青黴素和青黴素絕對是不一樣的!別看是同一個藥廠甚至在你看來包裝是一樣的,價格不同質量絕對不同,更別說有些藥你在外面根本買不到,最簡單的例子干擾素知道嗎?多少有些皮膚問題的絕對知道這個藥,你在藥店能買到?能買到你最好也小心點。

知道上面這三個字母是什麼意思嗎?非處方藥,藥店的藥劑師是永遠不可能有處方權的,如果你能在藥店買到類似於干擾素的處方藥,那麼此時此刻我想採訪下你的感受,你敢用嗎?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告訴大家,醫生開出藥來你沒必要當時知道是啥,因為很快你就會知道藥是啥,再基於高強度的工作,字跡潦草可以說是十分正常。

那麼部分人又要說了:你是醫生家屬你當然替醫生說話,你又沒有被某某醫生坑過,但是我曾經被某醫生怎樣怎樣......那麼我告訴你,如果這是你比慘和詆譭醫生的談資,那麼請你閉上你滿是負能量的我嘴!大不了你和你的家人以後不去醫院就是了,我也祝你全家永遠不進醫院。

最後平心而論,你還相信醫生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