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高峰地鐵擁擠度“爆棚”了!密閉的車廂怎樣防疫?

3月24日,北京市交通委回應了早高峰交通擁堵情況,並建議各社會單位繼續落實錯峰上下班、AB角輪班等靈活辦公形式。

但即便如此,包括北京在內的不少城市,公交客流量仍在“瘋長”。這讓市民們心裡難免打鼓:這麼多陌生人同處相對密閉的車廂內,會不會感染病毒呢?

為了打消大家的疑慮、為城市復工復產助力,騰訊醫典和中南大學湘雅醫院、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聯合發佈了這份“防疫指南”,給公交、地鐵運營企業的管理者支招,不讓病毒趁虛而入。

早高峰地鐵擁擠度“爆棚”了!密閉的車廂怎樣防疫?

公交、地鐵公司運營管理

1. 公交、地鐵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須作為防疫第一責任人

負責制定本營運公司的防疫應急管理機制,並做好監督工作,切實落實防疫措施的有效實施。

2.做好信息備案工作,提倡登記信息電子化

  • 推薦使用騰訊“乘車登記碼”或其他健康登記二維碼,方便公共交通系統的工作人員,開展乘車信息登記。
  • 可在車廂內的顯眼處張貼“乘車登記碼”,並廣播提醒乘客進行掃碼登記。
  • 如所在城市有疫情發生,衛生健康部門可以第一時間通過微信或短信通知乘客,實現乘客信息可查、可追溯,保障公共出行安全。

3.對司機、乘務員、後勤等全體工作人員進行健康調查

  • 如來自外地疫區或密切接觸者,需提供區、縣、鄉(鎮)級衛生健康部門出具的解除醫學隔離證明。可以撥打當地市長熱線12345,諮詢去哪裡可以開具此證明。
  • 無法提供解除醫學隔離相關證明的、正在治療階段的、有發熱等疑似症狀的、確診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等四類人群,不允許上崗。
  • 每日需指定專人或工作組對全體工作人員進行體溫監測,調查健康狀況並登記在案。如出現發熱、咳嗽、胸悶、乏力等可疑症狀需暫停其工作,並要求儘快就醫。
  • 若被醫療機構定為疑似病例或確診病例,本人和其直管領導應第一時間主動向上級領導和所在地區衛生健康部門報告,配合有關部門對確診或疑似病例的追蹤調查,配合防疫部門進行全面消毒工作。

4.將消毒和公用物品管理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 對公交、地鐵車廂,地鐵或城鐵站的候車廳、購票廳、站臺,公交車場站、快速公交站臺、普通露天站點等處,都要進行全面、無死角的消毒(詳見下文)。
  • 對可重複利用的地鐵車票、進出站閘機、刷卡機等乘客需頻繁接觸的物品和設備,進行循環消毒,每小時或每單程1次。
  • 對於地鐵站或公交場站內的便利店,督促落實防疫措施
  • 停止配備雨傘、報刊雜誌、充電寶等公用便民用品,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接觸導致的疫情風險。

5.運營各環節注意事項

售票環節

  • 通過大數據技術,提前預估載客率,動態調整車次。合理調控乘坐人員密度。去往鄉鎮的短途公共巴士應隔座售票(建議相鄰兩人至少間隔1米),分散就坐。
  • 對於客流量較大的公交、地鐵線路,應加開車次,降低乘客密度。
  • 嚴格控制乘坐人數,嚴禁超載。

侯車環節

早高峰地鐵擁擠度“爆棚”了!密閉的車廂怎樣防疫?

  • 對於地鐵站、大型公交站場,須在進入售票廳之前,檢測乘客體溫。對於體溫超過37.3℃的乘客,應詢問是否有相關接觸史;視情況嚴重性,引導其離開車站,建議回家自我隔離觀察或就醫檢查,並做好必要的人員信息登記,以利於溯源。
  • 對於地鐵站安檢處,劃定“一米黃線”等候標識,並鋪設噴灑消毒液的地墊,進行鞋底消毒。
  • 引導乘客填寫電子“乘車登記碼”、“健康碼”。
  • 建議採用電子客票,大力推廣城市公交卡,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
  • 通過廣播,公交、地鐵車窗,公交座椅背面等,張貼宣傳海報或提示性標語等方式,提示乘客有義務配合開展衛生防護工作。

上下車環節

  • 對於人流量較大的站點,應專設1-2名工作人員疏導乘客,保持1米以上的排隊距離。
  • 到站時,引導乘客做到“有序、有距”,避免扎堆、擁擠。

6.對司機、乘務人員、出車時間、線路等相關信息進行統計,以便查詢及追溯。

7.疫情防控物資應充足,能保證當前的運營規模

相關物資包括但不限於:一次性普通醫用口罩或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一次性手套、消毒溼巾或免洗手消毒劑、紅外線測溫儀、醫用消毒水/酒精/84消毒液等消毒和個人防護用品。具體可參考下表:

附表(不限於以下數量,根據車站的規模和客流量可調整計劃)

早高峰地鐵擁擠度“爆棚”了!密閉的車廂怎樣防疫?

工作人員職責

1.勤洗手,戴口罩

  • 司機、乘務員等在上班期間應勤洗手,按照七步法嚴格洗手。沒有條件時,可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 工作期間應全程佩戴口罩,使用一次性醫用外科口罩或普通醫用口罩即可。如果所在車站、車廂人流量較大,需面對大量人員時,可佩戴護目鏡。
  • 戴口罩之前,請先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至少20秒,流水沖洗。
  • 用口罩遮蓋口鼻,並確保臉部和口罩之間沒有縫隙。
  • 戴口罩期間,避免用手觸摸口罩外部,如不慎觸摸,建議洗手。
  • 建議每4小時更換一次口罩。摘掉口罩或更換口罩後要洗手。
  • 當出現以下情況時,立即更換口罩: 感覺到呼吸阻力明顯增加;口罩有破損或損壞;口罩與面部無法緊密貼合;口罩受潮;口罩受汙染,例如染有鼻涕、飛沫等異物時;確定與疑似人員接觸;口罩內出現異味。

2.乘務人員的工作服應保持整潔,每日消毒

  • 使用開水浸泡15分鐘,或用有效氯含量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然後常規清洗。
  • 一般來說,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為5%,常規按消毒液和水1:100稀釋後,其有效氯為500毫克/升。

3.嚴控接觸性感染

  • 單程開始前、結束後,應對車廂進行全面消毒。
  • 對刷卡機、閘機、門把手、扶手、行李架、窗戶、地面等進行噴灑或擦拭,應每30分鐘-1小時進行一次。可使用有效氯含量為 500 毫克/升的含氯消毒液(84消毒液按消毒液和水1:100稀釋)。
  • 門把手、扶手等金屬和塑料部件,可以使用醫用酒精局部擦拭消毒。
  • 可拆卸織物的消毒,可採用80℃以上的熱水浸泡至少30分鐘,或用有效氯含量為500 毫克/升(84消毒液按消毒液和水1:100稀釋)的含氯消毒劑浸泡 30 分鐘以上。有條件的企業最好每天更換、消毒一次織物座套;如無條件,也應至少每週清洗一次。
  • 如果客流量較大,可以根據具體情況,對扶手、刷卡機等適當增加消毒次數(每1-2小時1次)。
  • 車門處,可放置免洗手消毒劑等,方便乘客使用。

4.地鐵站的衛生間應及時清潔消毒

  • 加大針對衛生間的巡視、清潔頻率,每30分鐘-1小時進行1次清潔消毒,要求做到絕對不能出現排洩物殘留。
  • 用有效氯含量為500毫克/升(84消毒液按消毒液和水1:100稀釋)的含氯消毒劑浸泡或擦拭消毒衛生潔具,等待30分鐘後,清水沖洗乾淨,晾乾待用。
  • 在衛生間應張貼告示,建議乘客在衝馬桶時蓋上馬桶蓋,以免產生氣溶膠。可視情況儘量關閉坐便衛生間,僅開放蹲便衛生間。
  • 建議關閉非感應式的水龍頭。若洗手間無感應式水龍頭,應提供含酒精免洗洗手液。
  • 洗手池張貼告示,提示乘客洗手後進行消毒。
  • 對於所有衛生間的地漏和下水道,應定期進行檢查,防止因下水道堵塞、水封和糞便變幹,導致病毒散逸至空氣中而發生傳播。

5.及時清理候車廳、車廂內的垃圾

  • 垃圾應當進行分類管理、定點暫放、及時清理。
  • 對口罩、手套等常用防疫用品,應設置專用的垃圾箱,並用醒目的顏色或標識,來引起乘客的關注。每天對廢棄的防疫用品進行集中回收處置管理,不可隨意處理。
  • 垃圾桶內應套垃圾袋,並加蓋密封,以防招引飛蟲。
  • 垃圾桶及周圍可每小時消毒一次,採用有效氯含量為500毫克/升的含氯消毒劑(84消毒液按消毒液和水1:100稀釋)噴灑或擦拭。

6.其他管理注意事項

  • 除非必要情況下,工作人員應與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離。
  • 公交車在溫度適宜、行駛速度等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關閉車內空調,開窗通風;如果天氣不允許,比如下雨、下雪、大風、霧霾等,應增加更換車廂內空調再循環系統風扇氣濾的頻率。
  • 地鐵應加大更換車廂內空調再循環系統風扇氣濾的頻率。
  • 地鐵售票廳、站臺、衛生間、車廂內等處懸掛消毒記錄單,公示消毒工作人員、時間、次數等,輔助乘客監督消毒工作。
  • 用告示牌、廣播等形式告知乘客,已對本車廂或地鐵站內各設施採取了嚴格的衛生防疫措施(每次行程均已全面消毒)、人員管控(全體工作人員已經過體溫監測等健康檢查)等內容,減少乘客顧慮,消除不必要的恐慌。
  • 如遇有乘客出現嘔吐、出血等情況,應先用有效氯含量為500毫克/升(84消毒液按消毒液和水1:100稀釋)的含氯消毒劑或醫用酒精,對嘔吐物或血液等進行覆蓋消毒;清除後,再使用消毒劑對受汙染物體表面進行消毒。

乘客行為準則

早高峰地鐵擁擠度“爆棚”了!密閉的車廂怎樣防疫?

城市公交、地鐵等營運公司可通過官網、微信公眾號或持續廣播等途徑,推送、告知乘客下列“防疫期間乘客行為準則”:

1.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乘用公共交通工具前,請先確認自己的身體狀況是否健康。如有發熱、咳嗽等症狀,請主動自我隔離觀察或就醫檢查,避免乘用公共交通出行,以免傳染他人。

2.出行前可準備以下物品,隨身攜帶:消毒溼巾1-2包,備用口罩1個,護目鏡1個(可選),手套1副,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

3.短途儘量不攜帶水或其他液體,以免增加安檢時間。安檢處通常人員密集,應儘量縮短停留時間。

4.乘車時,注意個人衛生行為和乘車禮儀:

  • 嚴格按照正確方法,全程佩戴有效的口罩。
  • 配合測量體溫。
  • 配合填寫電子“乘車登記碼”、“健康碼”。
  • 根據自己的情況,酌情使用一次性手套,減少不必要的觸碰。
  • 避免與其他乘客近距離接觸,保持1米以上距離。
  • 避免握手、閒聊、拍肩、搭訕等各種近距離接觸。
  • 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走動、閒逛。
  • 長途乘車期間,有條件的應勤洗手、消毒手。
  • 避免吃東西、喝水。
  • 打噴嚏或咳嗽時用紙巾、手帕等遮捂口鼻,防止唾液飛濺;如果沒有紙巾、手帕,可以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 廢棄的口罩和一次性手套、帶有唾液等分泌物的紙巾等,應扔進指定垃圾箱,不要隨意亂扔。
  • 嚴禁隨意吐痰。
  • 上下車時,做到“有序、有距”,避免扎堆、擁擠。

5.到達目的地後,進入室內前,用消毒溼巾等做好手衛生等,並對隨身物品消毒。

審核專家:

吳安華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感染控制中心教授、中華預防醫學會醫院感染控制分會主任委員

參考文獻

1.中國民用航空局:乘機返程,給你一顆防疫“定心丸”

http://www.caac.gov.cn/XWZX/MHYW/202002/t20200204_200642.html

2.WHO. Q&A on coronaviruses. https://www.who.int/news-room/q-a-detail/q-a-coronaviruses.

3.國家衛健委: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