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今日的大寨

聊聊大寨與大寨精神

大寨,曾經的一面旗幟。農業學大寨風靡全國,在特殊歲月裡曾經有一千多萬人次到訪過大寨,對一個如今才500多人的小村莊來說,單說接待就非常之不容易。

無論用什麼心態來看大寨,都必須承認大寨是幹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大寨是中國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典範,從解放初期開始,為了解決吃飯問題、溫飽問題,以賈進財、陳永貴為代表的大寨人,捨己為公,帶領大家戰天鬥地,開山劈石把一塊塊只有幾分大小的山地想方設法連起來,形成容易耕種的大片土地。他們沒有要國家任何補償,全村一共才300多口人,勞力有多少,一算大概就能知道,冰天雪地的大幹,不能不說是靠一種崇高的精神在激勵。他們體會到了共產黨的恩情,體會到了舊社會的苦與難,除此之外很難說還有什麼精神力量能有如此大的魅力。三戰狼窩掌,是力量是智慧,今天看來仍是壯舉。

周總理三次到過大寨,主要是讓那些整天向我國政府要補助的國家領導人看看,我們的農民是如何克服困難改天換地的,當然也讓全國的農民知道只要有精神、有幹勁一定能解決吃飯問題。

不能不說,後來全國“農業學大寨”形式化了,變樣了,這不是大寨人的錯。

我很早就想來大寨看看,小時候唱著“學大寨、趕大寨,大寨紅花遍地開”的歌,常常為故事中的鐵姑娘而激動,為趙小和那樣為了集體兩次拉斷腿骨重新接上的不怕苦精神而感動,為老一代勞模艱苦奮鬥的精神所驕傲,夢想到大寨看看。1984年暑假期間,北京鋼院學生會組織一部分學生到大寨考察,其中有我,但是,我的班主任項老師安排我在實驗室做試驗,這樣就錯過了,隨後,多次萌發到大寨看看一直沒有成行。

如今大寨已經是新大寨了,又成為了農村轉型發展的新典型,更應該去看看,就這樣從想到大寨看看到實現大約經過了45年。

2019年10月4日早上從洪洞出發,駕車來大寨已是中午,雨下的很大,在大寨窯洞裡簡單吃了農家飯,首先參觀大寨以前的村莊。然後在導遊的帶領下穿過大寨新村,登上虎頭山,拜謁周恩來紀念亭、郭沫若紀念碑、陳永貴墓,參觀大寨歷史展覽,參觀團結渡槽,參觀有名的狼窩掌,雖然時間短暫,但是深感不虛此行。

當我走進大寨村的時候,並沒有意識到這裡就是以前的大寨,我認為是八九十年代建起來的,基本上都是二層或更高的樓,原來這是60年代大寨遭受洪澇災害之後新建的窯洞,當時按人口分配給村裡人的,現在看到六十年代就有了這樣的新農村規劃,中國發展起來是必然的。

大寨的勞模是標杆,見第一代的勞模宋立英是這次行程的重要人物之一,她老人家是大寨歷史見證的代表人物,也是目前大寨的活化石,九十歲高齡了。

當我看到“宋立英土特產店”的時候,心情很激動,看到一位老人,大約也就七八十的樣子,不敢確認她就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忐忑的問了一聲,她說“我就是宋立英”,我握著她老人家的手,感到堅毅勇敢的艱苦奮鬥精神在傳遞,她的身體非常好,我們合影,她還在我買的《陳永貴傳》上簽字“宋立英 90歲 2019.10.4”。

陳永貴是大寨的傑出代表,是他把大寨帶出昔陽、帶到山西、紅遍全國、帶向世界。一個農民沒有多少文化,據說在人民大會堂發言作報告,從不帶講稿,樸實無華的語言引來陣陣掌聲,句句打動人心,他說“幹部幹部就得先幹一步,不先幹一步,不能當幹部”,是他帶著這個思想,改變了一個三百人的小山村,是他讓“有女不嫁大寨人”的窮山村變成了如今的青山綠水錦繡山莊。

陳永貴是中國農民的驕傲,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從普通農民成為了國務院副總理,他是拿工分的國家領導人,他沒有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他沒有為自己謀過特殊待遇,他從沒有忘記自己就是一個農民。確實他也是當時幾個特殊“國家領導人”(如王紅文、吳桂賢、李素文、姚連蔚、孫健、倪志福等)結果比較好的人,從副總理下來後給了他副部級待遇,這就說明國家對他以前的成績還是肯定的。

陳永貴故居就這村中,沒有任何特殊化,現在沒有開放,據村民介紹後人因經濟糾紛關閉了,陳永貴在天之靈不知道是否會生氣。

大寨人沒有忘記陳永貴,如今他就躺在虎頭山上看著大寨的發展,看著大寨滄海桑田翻天覆地的變化。

還想見到另一位傳奇人物——郭鳳蓮,因為沒有提前約見,沒有實現。“鐵姑娘”郭鳳蓮一樣不簡單,是她主動放棄自己優厚的待遇不畏艱難帶領大寨人二次創業,使大寨重新煥發青春,重新站在了全國人民面前,是她重新讓人民認識了大寨的昨天、今天還有明天。如今大寨紅色旅遊方興未艾,大寨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寨紅旗從另一個方向重新升起。

來過大寨的國家領導人很多,總理、副總理等,他們對大寨的精神是認可的。

郭沫若的骨灰撒在了大寨,他希望大寨變成一首美麗的詩篇。

人還是需要精神的,一個沒有精神的民族不可能長久站立,一個沒有精神的人,不會有驚天動地的壯舉。


聊聊今日的大寨

大寨是一面旗幟


聊聊今日的大寨

大寨介紹

聊聊今日的大寨

這是非常熟悉大寨標誌


聊聊今日的大寨

大寨是艱苦奮鬥幹出來的


聊聊今日的大寨

大寨村一角

聊聊今日的大寨

如果不知道這位老人說明你太年輕


聊聊今日的大寨

昔日大寨


聊聊今日的大寨

昔日大寨

聊聊今日的大寨

昔日大寨


聊聊今日的大寨

今日大寨


聊聊今日的大寨

今日的大寨新村


聊聊今日的大寨

第一代勞模宋立英


聊聊今日的大寨

只有真正經歷過苦難的人才能知道新社會的幸福


聊聊今日的大寨

宋立英與外賓


聊聊今日的大寨

老人家是時代的偶像,是大寨的化石


聊聊今日的大寨

祝老人家健康長壽


聊聊今日的大寨

陳永貴故居


聊聊今日的大寨

大寨的大柳樹——舊社會的“苦柳”,見證了舊社會的苦難,新社會的苦幹


聊聊今日的大寨

童年時的英雄趙小和


聊聊今日的大寨

周恩來紀念碑


聊聊今日的大寨

總理到大寨


聊聊今日的大寨

留影


聊聊今日的大寨

站在虎頭山 放眼全世界


聊聊今日的大寨

當年建的蓄水池


聊聊今日的大寨

陳永貴碑


聊聊今日的大寨

不朽的陳永貴

聊聊今日的大寨

讀了這本書對陳永貴和大寨就有了一點了解

聊聊今日的大寨

陳永貴並不豪邁的話語句句透著鄉土氣息


聊聊今日的大寨

他說到能做到


聊聊今日的大寨

他的精神是獨特的,別人真的不容易學到


聊聊今日的大寨

他用這種精神創造了大寨的輝煌


聊聊今日的大寨

艱苦奮鬥在大寨演繹的淋漓盡致


聊聊今日的大寨

一代文豪魂繞大寨


聊聊今日的大寨

一代文豪


聊聊今日的大寨

農業學大寨


聊聊今日的大寨

是他讓大寨走進了全國人民的視野


聊聊今日的大寨

團結溝渡槽


聊聊今日的大寨

團結溝渡槽也是大寨的標誌之一


聊聊今日的大寨

曾經的荒山變成了良田如今又成了青山


聊聊今日的大寨

曾經的荒山野嶺如今的青山綠山


聊聊今日的大寨

昔日荒山變成了梯田,如今變成了青山

聊聊今日的大寨

人定勝天的標誌


聊聊今日的大寨

狼窩掌依然在農業一線閃光

聊聊今日的大寨

奇蹟是大寨人用雙手一點點打造出來的


聊聊今日的大寨

如今狼窩掌依然飄著農業旗幟


聊聊今日的大寨

大寨學校


聊聊今日的大寨

大寨在前進

2019年10月7日大宋萬軍作於洪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