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真的不贍養老人嗎?

wjmyds


美國人好像沒有明文規定的義務需要贍養自己的父母,就想美國也沒有明文規定子女18歲就得出去單過一樣。

美國戰後嬰兒潮時期出生的人們,現在基本都在退休的年齡了,而他們都有退休金,即便不工作了也衣食無憂,反而有錢有閒,能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在美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成年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不因為他們老了就要去依附子女,在他們看來那是不應該的。

反觀子女,雖然沒有規定讓他們養老,他們也沒有甩手不管自己的父母,他們即便離得很遠,也會經常和老人通電話,如果是喪偶的老人,那子女的電話甚至可以頻繁到每天一通電話了。

舉兩個例子,第一個,我的一個同事,懷孕6個多月了,有一天她在辦公室裡不停的唸叨,昨天晚上她媽媽沒接她電話,到了公司她還不停的打給她,沒人接電話。第二天她晚來了,我們都問她令堂怎麼樣了她就給我們講了過去24小時發生的戲劇性的事情:昨晚回到家已經晚了,她還不停打電話,沒人接,她打到媽媽鄰居家,鄰居說這兩天也沒見到老太太,鄰居還去敲了門,沒人!這下我同事兩口子慌了,她老公說要打給丈母孃的妹妹,也一80多的老太太了,為此兩口子還槓上了,女的說不要打,她倆是每週通電話的,時間還沒到,會令她姨也擔心,結果女婿急啊,說:你不打,我打!果然姨也不知道,還擔心了起來!早上我同事5點起床,在堵車之前開了一個半小時的車去看老媽。心急火燎地到了,發現老媽正悠然自在地吃早飯呢。女兒一看,一問老太太根本沒出門!那為什麼不接電話呢,一看原來電話沒信號!那昨晚鄰居敲門怎麼不開呢,說是晚上把門鈴關了!幾天來的焦急,擔心化成強烈的孕期反映,女兒哭了起來,老媽見女兒哭了也哭起來了。所幸無事,虛驚一場。

第二個例子,前不久女兒的老師忽然請假好多天,一問原來是他在外州的90歲的媽媽突發心臟病,他去照顧了,回來後問他媽媽好些沒有,他遺憾地搖頭,那他怎麼回來了,說是輪到弟弟一家去照顧了,之後是他姐姐一家。

由此可見,當有需要時,美國人民也是義不容辭的會照顧父母的。只是他們都很獨立,都不願意麻煩別人,即便是子女。沒和父母住一起,減少很多矛盾,見面時會很包容,沒什麼婆媳矛盾。實在不行,社會資源也很好,可按收入進入不同層次的養老院。去醫院是先看病,後寄賬單,相比之下,頗有人情味兒。


硅谷貧農


答案就是美國的父母不需要兒女的贍養,他們能照顧好自己的生活。

我在美國唸書第一年,在加州,和一對白人夫婦住過一年半,七十歲出頭的老人家,但是身體精神狀態都好得不得了,男主人沒事就在車庫裡搗鼓東西做張椅子修個電器什麼的,後來還自己搭了個小木頭倉庫,全部一個人完成!其它的修車子的小問題房子的水電什麼的都完全沒有問題,當然了,上了年紀腰還是有點小問題。女主人基本上每天早上7點都出門散步,然後看看書做點家務後院裡修修花草再做個飯,一天就過去了。

回到正題,他們每週都會有一次家庭聚餐,因為住得近基本上整個大家庭都會到。他們信教,所以週末去教堂禮拜都會遇到兒女們。不一定是約好一起去的,只是基本上是在同一間教堂,有時一起有時各顧各的。至於帶孫子的,有時候兒女沒空的時候他們會幫忙照看一下。每年他們都會一家大小十幾二十個人一起出去玩個一兩次,主要是湖邊露營。說回這對老夫婦他們自己的父母,九十歲高齡獨自住在德州,前兩年和我住的老夫婦回德州探親在聖安東尼奧,他們的父母特地從達拉斯自己開車四個小時過去見面!九十歲!當時我真的震驚了,國外老人家的身體真的太硬朗了。

所以總體上我的感覺是美國人父母和成年兒女雖然不住一起,但是關係還是很緊密的,雖然比不上中國的家庭,但是相應的各自的生活負擔也小了些。還是文化差異,難說哪個更好。


不吃鹹豆花


美國人成年後不會贍養父母,父母都有能力自己過,除非年紀很大行動不便以後,子女會幫忙接送去看病啊買東西什麼的。大部分老年人是住在自己家,養老院或者老年人公寓,實在需要照顧的時候才會住到子女家裡去。 我認識的美國人成年以後和父母的交流都很頻繁的,有些每天都要打電話。。。即使是十小時單程車程的距離一年也會見個五六七八次。我覺得重點是美國成年子女和父母平時能聊自己看了什麼電影讀了什麼書啊,工作上出了什麼問題啊,和朋友出去玩都幹了什麼啊,父母對他們而言更像知心的朋友。所以他們和父母之前的關係比我和我父母之間要親近。國內一味的講究孝順,什麼都要聽父母的,近三十歲結婚的人了的人生還要受父母擺佈實在讓我很受不了。 美國人一般退休的晚,所以孫子孫女出生的時候還都要工作呢,不會長期幫忙照看小孩。但是如果住的不遠偶爾需要幫忙照看的時候還是會幫忙的。但是也有例外,我認識的一個美國人退休後正好兒子家有了寶寶,就去幫忙照顧寶寶了,這一照顧就是四年。。



三國許褚


看個人吧。我有個同事就是父親得癌症的時候,她正好也失業,然後順便搬進了爸爸的家照顧爸爸到去世。

我的sister in law最近在買一個5000多尺的大房子,然後據說要把自己爸媽(我公婆)接進去一起住,如果這個真的發生的話,也算人贍養了一把老人?


地表阿波羅


沒有在美國生活,不瞭解實情者,就請別在這裡瞎掰,瞎噴,別在這裡瞎扯淡。我生活在美國,而且生活在白人區,比多數只生活在唐人街的美國華人更全面瞭解美國國情。美國人在年輕時沒交稅,老了沒退休金沒錯。但是就是免費政府福利,免費糧油,免費醫療,免費保姆,免費衣服和鞋帽。他們有專門的窮人殘疾人的養老院,裡面醫生和護理全部齊全。醫療器械比中國先進無數倍。他們這些窮人比住在賓館還舒服,賓館還有沒有人做飯給你吃,沒人照顧你的生活起居,沒有醫生和護理人員。他們窮人還可以拿到政府的1000多美金的生活費。美國人的消費很低,一個人吃大魚大肉的生活費,300美金足夠。你要是問這些錢哪裡來?是那些高、中收入者繳納稅的錢,然後政府撥款建立這些福利機構。美國上班族人人交稅,而且稅率很高.佔有工資收入的30/100左右,美國是個劫富濟貧的國家,窮人的日子很好過,衣食無憂,一切免費。所以說美國人不需要兒女贍養,也沒有法律義務贍養老人確是事實。


Youki249


美國人確實不需要贍養老人,老人都有能力自己養活自己,因為有政府的養老制度作保障。其實美國的父母也不需要自己的贍養,她們不認為子女需要回報父母,再加上美國個人主義太盛,老人不願意和子女一起生活。


美國不需要贍養老人有以下幾個原因:

沒有“子女贍養父母”的觀念

作為亞洲人尤其是我們國家的人看來,老人孤零零一個人生活,沒有子女贍養和陪伴,這樣的生活十分悽慘。但是美國人不這樣想,美國父母認為孩子是上帝賜予的禮物,是愛情的結晶,將其撫養成人是父母的幸福,而並非家庭的負擔。所以父母在老了之後也不要求孩子來回報自己。

美國個人主義的影響

在我們看來,老女能與子女和孫輩的人一起生活、享受天倫之樂是十分幸福的事,但是美國人不這樣想,他們認為與孩子或者父母生活會讓自己受到束縛,希望能夠有獨立的空間。美國父母為家庭和孩子的犧牲遠沒有我們國家的強烈,他們與成年的子女生活在一起會發生各種矛盾,所以寧願請保姆去照看孩子也不願意跟其生活在一起。

美國較為完善的養老制度

美國工資單裡除了基本的扣稅,還要扣社會福利稅和老年醫療保險費,這些錢可以在62歲之後領回來,利息也包括在其中。還在工作時交的錢會給當前退休的老人,也就是用年輕人的錢去養老人。再加上美國有很多專門的養老機構,老人退休之後玩夠了就交點錢去養老院,經常也會有各類社會義工來幫助老人。


以上這些原因就使美國的老人不需要子女來贍養,不只是美國,歐美許多國家也是這樣。文化不同導致人們的觀念不同,每個國家的國情也都不同。在我們國家,老有所依才是真正的幸福。


國際視角淺說


美國不是福利國家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美國不是西歐,不要把美國和西歐做對比。

我沒有考察過美國的福利,但是“美國是小孩的天堂,老人的地獄”,這句話由來已久。

不僅僅是養老,包括醫療都跟平時購買的保險息息相關。養老成果如何,只要看平時繳納了多少。

從我父母一代人看起,一共也就給共產黨上來二十幾年的班,退休金又拿了十幾年,現在的老人年齡,他們還會拿很多年,我讀書的時候已經是九年免費教育。城市居民大病有醫保承擔一部分。我不明白,絕大多數中國人應該跟我父母一樣是普通人,各種原因並不是能力出眾的生意人,對社會的貢獻普通。工資不高但是足夠生存。

請問 還要什麼不勞而獲的福利呢。

明明自己就是個庸人,就是個懶散或者膽小不能夠獨立出去成就一番事業的人,活在一個穩定的體系裡,要求什麼高福利?

以提問的諸位的能力,你們到了美國,就能活的不一樣了麼?就有人免費給你養老了麼?

歐洲的高福利想去蹭的可以去試試,看看有幾個人能熬到退休他們依然開的出來這比養老保險。

走好不送 。


高大發的小絮叨


誰說美國人不養老?

老人的退休金哪來的?老人吃喝拉撒的物質消費哪來的?晚年照顧老人的人員工資哪來的?

也許你會說:都是政府給的。我要告訴你的是:全部來自於稅收!政府只是在調劑。

我們以前是小農經濟,家裡的產業就是房屋、田地、耕牛和農具。那幾畝田,不在屋前就在屋後,反正不會太遠。一家幾代人一起生活,家裡總有中青年人,養老具有人力資源。

現在進入工商業時代、地球村時代,大量的中青年外出發展,家裡沒有了養老的人力資源,兒女也只能在經濟上承擔義務,這是無法迴避的趨勢。老人到晚年需要照顧的時候,甚是無奈!

有理由相信:年輕人也會以納稅的方式,將養老的錢交給政府。由社區或機構安排人員照顧老人。

我預計:照顧老人的工資,由政府支付一部分(算是減輕兒女的短期支付額度),兒女支付一部分(也算是對照顧人員有一個約束)。

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的孝文化也會更新的。

我已經退休。我就跟兒女說:我的退休金是你們發的,我要消費的吃喝拉撒,是你們創造的,今後的照顧,也是你們承擔的,只是承擔的方式不同以前而已。


教育反思者


在美國多年,一直覺得美國老人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原因其實很簡單,他們有養老金,他們會開車。但這並不意味著美國人不贍養老人,我認識的美國人裡有和老人一起生活的,也有老人是獨自生活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論,不過總體上來說,贍養老人在美國壓力沒有那麼大,以至於不需要特別去關心這件事。

在美國的路上你會看到很多白髮蒼蒼的老人開著自己的車到處跑,還有老人每到週六就把房車開出去瀟灑,也有老人在超市打零工,總之他們只要還能開的動車就不會停下來。我一直覺得美國老人更有活力,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會開車,他們從成年開始就開車,開車已經成為他們的本能。所以在美國開車遇到開車慢的,不是因為駕駛員在打電話,就是因為那是老人在開車。

其實如果看過美劇《小謝爾頓》就有一個有趣的現象,謝爾頓的外婆就住在謝爾頓家的對面,吃飯在一起吃,但是各住各的,他外婆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然後我說說我的親身經歷和見聞。

有一對五十多歲的美國夫婦一直在教我英語口語,男方的父母就住在他家附近,而我每次去他家他的父母都在他的家裡,他說喜歡父母在身邊的感覺,一直照顧著他們的起居。

我住的公寓樓下是一個六十多歲的老奶奶,她和他最小的兒子住一起,她這個兒子應該20歲左右,還是沒家沒業的孩子,基本上就住在她這裡,而她另外還有四五個子女,今年剛剛有了一個重孫子,老奶奶可開心了,一個人開了五六個小時去看重孫子出生。偶爾她家會來幾個七八歲的小孩,是她孫子輩的孩子,但其實她的其餘幾個子女幾乎沒有來過這裡,倒是她的弟弟經常過來照顧她。上個月她的女兒來接她,說是整個家族要去佛羅里達度假,這令她開心極了,臨走的時候她拜託我幫她給兩棵西紅柿澆水。

所以就她來說,子女都幾乎不在身邊,但是她會開車,幾乎每天都開車出去,去買菜,去朋友家串門,生活也是有滋有味。


美國人其實相當重視親情,美國的“春運”並不是聖誕節,而是感恩節,美國的感恩節就和我們的中秋節一樣,講求家庭團圓,所以都會趕回老家相聚。不過我之前認識一個老人,她說她有好多孩子,但是從來沒有聚齊過,說到這裡她有些難過。

所以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美國人不是不贍養老人,只是它的社會氛圍就是老人的獨立自主,另外美國的養老制度完善,贍養老人的最大壓力不是經濟壓力,只是有沒有時間照顧,或者老人願不願意和子女在一起。


穿美國望世界


題主的語文水平需要提高,什麼叫“美國人真的不養老”嗎?應該是“美國人是不是不要子女養老”?

中西方的文化,觀念是截然不同的。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許多做法我們無從理解。比如把子女養到十八週歲就可以不管他們的經濟了,有時年輕人繼續入學深造要申請教育貸款,向父母要是不可能的,要寫清是向父母借的,一旦工作了還是要還清的。一般都是貸款,很少向父母借。

我們是想不通的。

西方國家有一套號稱“從搖籃到墳墓”的完善社會福利制度,根本不需要子女養老,整個社會早就積累了豐厚的社會公共基金,當然這得益於西方社會完善的稅收制度和慈善體系!

西方社會的富豪大部分都是捐家產給慈善機構的,他們認為自己子女沒有奮鬥,不能安然享受勞動成果。兒女也必須通過奮鬥完善自己的人生。

當然也不是所有富豪都是這樣的。

所以,美國的老人根本不要子女贍養,“長病無孝子”在美國沒有,他們老了有敬老院服務人員照料,子女只能探望,如果掏錢或賣衣物給老人反而是對國家福利制度的褻瀆,是違法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