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人真的不赡养老人吗?

wjmyds


美国人好像没有明文规定的义务需要赡养自己的父母,就想美国也没有明文规定子女18岁就得出去单过一样。

美国战后婴儿潮时期出生的人们,现在基本都在退休的年龄了,而他们都有退休金,即便不工作了也衣食无忧,反而有钱有闲,能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在美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成年人都是独立的个体,不因为他们老了就要去依附子女,在他们看来那是不应该的。

反观子女,虽然没有规定让他们养老,他们也没有甩手不管自己的父母,他们即便离得很远,也会经常和老人通电话,如果是丧偶的老人,那子女的电话甚至可以频繁到每天一通电话了。

举两个例子,第一个,我的一个同事,怀孕6个多月了,有一天她在办公室里不停的念叨,昨天晚上她妈妈没接她电话,到了公司她还不停的打给她,没人接电话。第二天她晚来了,我们都问她令堂怎么样了她就给我们讲了过去24小时发生的戏剧性的事情:昨晚回到家已经晚了,她还不停打电话,没人接,她打到妈妈邻居家,邻居说这两天也没见到老太太,邻居还去敲了门,没人!这下我同事两口子慌了,她老公说要打给丈母娘的妹妹,也一80多的老太太了,为此两口子还杠上了,女的说不要打,她俩是每周通电话的,时间还没到,会令她姨也担心,结果女婿急啊,说:你不打,我打!果然姨也不知道,还担心了起来!早上我同事5点起床,在堵车之前开了一个半小时的车去看老妈。心急火燎地到了,发现老妈正悠然自在地吃早饭呢。女儿一看,一问老太太根本没出门!那为什么不接电话呢,一看原来电话没信号!那昨晚邻居敲门怎么不开呢,说是晚上把门铃关了!几天来的焦急,担心化成强烈的孕期反映,女儿哭了起来,老妈见女儿哭了也哭起来了。所幸无事,虚惊一场。

第二个例子,前不久女儿的老师忽然请假好多天,一问原来是他在外州的90岁的妈妈突发心脏病,他去照顾了,回来后问他妈妈好些没有,他遗憾地摇头,那他怎么回来了,说是轮到弟弟一家去照顾了,之后是他姐姐一家。

由此可见,当有需要时,美国人民也是义不容辞的会照顾父母的。只是他们都很独立,都不愿意麻烦别人,即便是子女。没和父母住一起,减少很多矛盾,见面时会很包容,没什么婆媳矛盾。实在不行,社会资源也很好,可按收入进入不同层次的养老院。去医院是先看病,后寄账单,相比之下,颇有人情味儿。


硅谷贫农


答案就是美国的父母不需要儿女的赡养,他们能照顾好自己的生活。

我在美国念书第一年,在加州,和一对白人夫妇住过一年半,七十岁出头的老人家,但是身体精神状态都好得不得了,男主人没事就在车库里捣鼓东西做张椅子修个电器什么的,后来还自己搭了个小木头仓库,全部一个人完成!其它的修车子的小问题房子的水电什么的都完全没有问题,当然了,上了年纪腰还是有点小问题。女主人基本上每天早上7点都出门散步,然后看看书做点家务后院里修修花草再做个饭,一天就过去了。

回到正题,他们每周都会有一次家庭聚餐,因为住得近基本上整个大家庭都会到。他们信教,所以周末去教堂礼拜都会遇到儿女们。不一定是约好一起去的,只是基本上是在同一间教堂,有时一起有时各顾各的。至于带孙子的,有时候儿女没空的时候他们会帮忙照看一下。每年他们都会一家大小十几二十个人一起出去玩个一两次,主要是湖边露营。说回这对老夫妇他们自己的父母,九十岁高龄独自住在德州,前两年和我住的老夫妇回德州探亲在圣安东尼奥,他们的父母特地从达拉斯自己开车四个小时过去见面!九十岁!当时我真的震惊了,国外老人家的身体真的太硬朗了。

所以总体上我的感觉是美国人父母和成年儿女虽然不住一起,但是关系还是很紧密的,虽然比不上中国的家庭,但是相应的各自的生活负担也小了些。还是文化差异,难说哪个更好。


不吃咸豆花


美国人成年后不会赡养父母,父母都有能力自己过,除非年纪很大行动不便以后,子女会帮忙接送去看病啊买东西什么的。大部分老年人是住在自己家,养老院或者老年人公寓,实在需要照顾的时候才会住到子女家里去。 我认识的美国人成年以后和父母的交流都很频繁的,有些每天都要打电话。。。即使是十小时单程车程的距离一年也会见个五六七八次。我觉得重点是美国成年子女和父母平时能聊自己看了什么电影读了什么书啊,工作上出了什么问题啊,和朋友出去玩都干了什么啊,父母对他们而言更像知心的朋友。所以他们和父母之前的关系比我和我父母之间要亲近。国内一味的讲究孝顺,什么都要听父母的,近三十岁结婚的人了的人生还要受父母摆布实在让我很受不了。 美国人一般退休的晚,所以孙子孙女出生的时候还都要工作呢,不会长期帮忙照看小孩。但是如果住的不远偶尔需要帮忙照看的时候还是会帮忙的。但是也有例外,我认识的一个美国人退休后正好儿子家有了宝宝,就去帮忙照顾宝宝了,这一照顾就是四年。。



三国许褚


看个人吧。我有个同事就是父亲得癌症的时候,她正好也失业,然后顺便搬进了爸爸的家照顾爸爸到去世。

我的sister in law最近在买一个5000多尺的大房子,然后据说要把自己爸妈(我公婆)接进去一起住,如果这个真的发生的话,也算人赡养了一把老人?


地表阿波罗


没有在美国生活,不了解实情者,就请别在这里瞎掰,瞎喷,别在这里瞎扯淡。我生活在美国,而且生活在白人区,比多数只生活在唐人街的美国华人更全面了解美国国情。美国人在年轻时没交税,老了没退休金没错。但是就是免费政府福利,免费粮油,免费医疗,免费保姆,免费衣服和鞋帽。他们有专门的穷人残疾人的养老院,里面医生和护理全部齐全。医疗器械比中国先进无数倍。他们这些穷人比住在宾馆还舒服,宾馆还有没有人做饭给你吃,没人照顾你的生活起居,没有医生和护理人员。他们穷人还可以拿到政府的1000多美金的生活费。美国人的消费很低,一个人吃大鱼大肉的生活费,300美金足够。你要是问这些钱哪里来?是那些高、中收入者缴纳税的钱,然后政府拨款建立这些福利机构。美国上班族人人交税,而且税率很高.占有工资收入的30/100左右,美国是个劫富济贫的国家,穷人的日子很好过,衣食无忧,一切免费。所以说美国人不需要儿女赡养,也没有法律义务赡养老人确是事实。


Youki249


美国人确实不需要赡养老人,老人都有能力自己养活自己,因为有政府的养老制度作保障。其实美国的父母也不需要自己的赡养,她们不认为子女需要回报父母,再加上美国个人主义太盛,老人不愿意和子女一起生活。


美国不需要赡养老人有以下几个原因:

没有“子女赡养父母”的观念

作为亚洲人尤其是我们国家的人看来,老人孤零零一个人生活,没有子女赡养和陪伴,这样的生活十分凄惨。但是美国人不这样想,美国父母认为孩子是上帝赐予的礼物,是爱情的结晶,将其抚养成人是父母的幸福,而并非家庭的负担。所以父母在老了之后也不要求孩子来回报自己。

美国个人主义的影响

在我们看来,老女能与子女和孙辈的人一起生活、享受天伦之乐是十分幸福的事,但是美国人不这样想,他们认为与孩子或者父母生活会让自己受到束缚,希望能够有独立的空间。美国父母为家庭和孩子的牺牲远没有我们国家的强烈,他们与成年的子女生活在一起会发生各种矛盾,所以宁愿请保姆去照看孩子也不愿意跟其生活在一起。

美国较为完善的养老制度

美国工资单里除了基本的扣税,还要扣社会福利税和老年医疗保险费,这些钱可以在62岁之后领回来,利息也包括在其中。还在工作时交的钱会给当前退休的老人,也就是用年轻人的钱去养老人。再加上美国有很多专门的养老机构,老人退休之后玩够了就交点钱去养老院,经常也会有各类社会义工来帮助老人。


以上这些原因就使美国的老人不需要子女来赡养,不只是美国,欧美许多国家也是这样。文化不同导致人们的观念不同,每个国家的国情也都不同。在我们国家,老有所依才是真正的幸福。


国际视角浅说


美国不是福利国家这点是毋庸置疑的。

美国不是西欧,不要把美国和西欧做对比。

我没有考察过美国的福利,但是“美国是小孩的天堂,老人的地狱”,这句话由来已久。

不仅仅是养老,包括医疗都跟平时购买的保险息息相关。养老成果如何,只要看平时缴纳了多少。

从我父母一代人看起,一共也就给共产党上来二十几年的班,退休金又拿了十几年,现在的老人年龄,他们还会拿很多年,我读书的时候已经是九年免费教育。城市居民大病有医保承担一部分。我不明白,绝大多数中国人应该跟我父母一样是普通人,各种原因并不是能力出众的生意人,对社会的贡献普通。工资不高但是足够生存。

请问 还要什么不劳而获的福利呢。

明明自己就是个庸人,就是个懒散或者胆小不能够独立出去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活在一个稳定的体系里,要求什么高福利?

以提问的诸位的能力,你们到了美国,就能活的不一样了么?就有人免费给你养老了么?

欧洲的高福利想去蹭的可以去试试,看看有几个人能熬到退休他们依然开的出来这比养老保险。

走好不送 。


高大发的小絮叨


谁说美国人不养老?

老人的退休金哪来的?老人吃喝拉撒的物质消费哪来的?晚年照顾老人的人员工资哪来的?

也许你会说:都是政府给的。我要告诉你的是:全部来自于税收!政府只是在调剂。

我们以前是小农经济,家里的产业就是房屋、田地、耕牛和农具。那几亩田,不在屋前就在屋后,反正不会太远。一家几代人一起生活,家里总有中青年人,养老具有人力资源。

现在进入工商业时代、地球村时代,大量的中青年外出发展,家里没有了养老的人力资源,儿女也只能在经济上承担义务,这是无法回避的趋势。老人到晚年需要照顾的时候,甚是无奈!

有理由相信:年轻人也会以纳税的方式,将养老的钱交给政府。由社区或机构安排人员照顾老人。

我预计:照顾老人的工资,由政府支付一部分(算是减轻儿女的短期支付额度),儿女支付一部分(也算是对照顾人员有一个约束)。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孝文化也会更新的。

我已经退休。我就跟儿女说:我的退休金是你们发的,我要消费的吃喝拉撒,是你们创造的,今后的照顾,也是你们承担的,只是承担的方式不同以前而已。


教育反思者


在美国多年,一直觉得美国老人的独立生活能力很强,原因其实很简单,他们有养老金,他们会开车。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人不赡养老人,我认识的美国人里有和老人一起生活的,也有老人是独自生活的,所以不能一概而论,不过总体上来说,赡养老人在美国压力没有那么大,以至于不需要特别去关心这件事。

在美国的路上你会看到很多白发苍苍的老人开着自己的车到处跑,还有老人每到周六就把房车开出去潇洒,也有老人在超市打零工,总之他们只要还能开的动车就不会停下来。我一直觉得美国老人更有活力,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会开车,他们从成年开始就开车,开车已经成为他们的本能。所以在美国开车遇到开车慢的,不是因为驾驶员在打电话,就是因为那是老人在开车。

其实如果看过美剧《小谢尔顿》就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谢尔顿的外婆就住在谢尔顿家的对面,吃饭在一起吃,但是各住各的,他外婆的生活也是有滋有味。然后我说说我的亲身经历和见闻。

有一对五十多岁的美国夫妇一直在教我英语口语,男方的父母就住在他家附近,而我每次去他家他的父母都在他的家里,他说喜欢父母在身边的感觉,一直照顾着他们的起居。

我住的公寓楼下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她和他最小的儿子住一起,她这个儿子应该20岁左右,还是没家没业的孩子,基本上就住在她这里,而她另外还有四五个子女,今年刚刚有了一个重孙子,老奶奶可开心了,一个人开了五六个小时去看重孙子出生。偶尔她家会来几个七八岁的小孩,是她孙子辈的孩子,但其实她的其余几个子女几乎没有来过这里,倒是她的弟弟经常过来照顾她。上个月她的女儿来接她,说是整个家族要去佛罗里达度假,这令她开心极了,临走的时候她拜托我帮她给两棵西红柿浇水。

所以就她来说,子女都几乎不在身边,但是她会开车,几乎每天都开车出去,去买菜,去朋友家串门,生活也是有滋有味。


美国人其实相当重视亲情,美国的“春运”并不是圣诞节,而是感恩节,美国的感恩节就和我们的中秋节一样,讲求家庭团圆,所以都会赶回老家相聚。不过我之前认识一个老人,她说她有好多孩子,但是从来没有聚齐过,说到这里她有些难过。

所以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美国人不是不赡养老人,只是它的社会氛围就是老人的独立自主,另外美国的养老制度完善,赡养老人的最大压力不是经济压力,只是有没有时间照顾,或者老人愿不愿意和子女在一起。


穿美国望世界


题主的语文水平需要提高,什么叫“美国人真的不养老”吗?应该是“美国人是不是不要子女养老”?

中西方的文化,观念是截然不同的。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许多做法我们无从理解。比如把子女养到十八周岁就可以不管他们的经济了,有时年轻人继续入学深造要申请教育贷款,向父母要是不可能的,要写清是向父母借的,一旦工作了还是要还清的。一般都是贷款,很少向父母借。

我们是想不通的。

西方国家有一套号称“从摇篮到坟墓”的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根本不需要子女养老,整个社会早就积累了丰厚的社会公共基金,当然这得益于西方社会完善的税收制度和慈善体系!

西方社会的富豪大部分都是捐家产给慈善机构的,他们认为自己子女没有奋斗,不能安然享受劳动成果。儿女也必须通过奋斗完善自己的人生。

当然也不是所有富豪都是这样的。

所以,美国的老人根本不要子女赡养,“长病无孝子”在美国没有,他们老了有敬老院服务人员照料,子女只能探望,如果掏钱或卖衣物给老人反而是对国家福利制度的亵渎,是违法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