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敏
當時我國的好東西都給了他們,1979年底,69式坦克每個坦克團和坦訓團只有一輛,用來熟悉新坦克裝備,成批量的都白送給了兄弟的阿爾巴尼亞!
國產噴氣式
阿爾巴尼亞是不是世界最窮的國家,我無法下結論,但阿爾巴尼亞一定是歐洲五窮之一。
自阿爾巴尼亞成立以來,許多國家作為外援幫助阿爾巴尼亞建設,但迄今為止阿爾巴尼亞依舊是歐洲貧困榜上名列前茅的國家,這是為何呢?
其一,扶不起的阿斗:說阿爾巴尼亞是扶不起的阿斗一點都不過分,根據一個被派遣去阿爾巴尼亞援助的人士回憶。
1965年他作為國林業部組織的專家之一,和另外12名專家乘坐飛機前往阿爾巴尼亞,為阿爾巴尼亞的纖維板廠提供技術援助,而此項目所有的資金都由我國資助。
經過兩年多的努力與合作,阿爾巴尼亞纖維板廠終於正式上市,每年可生產3~4萬噸纖維板。而產品質量是阿爾巴尼亞前所未有的,受到了阿方的讚揚。
中國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促進了阿爾巴尼亞國內的生產,推動了阿爾巴尼亞經濟的發展,加強了阿方貿易的輸出,增加了人民的收益。
我國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依舊要扶持阿爾巴尼亞,但是1978年,由於國內以及中阿特殊的外交關係,中方停止了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
阿爾巴尼亞立即反目成仇,和中方斷絕貿易來往與外交關係,致使中阿兩國矛盾不斷激化。
而早在上世紀60年代初,阿爾巴尼亞與蘇聯、美國、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多國早已經矛盾重重。
當時阿爾巴尼亞反美又反蘇,與周邊多國又有深厚的矛盾,幾乎成為了一個“閉關鎖國”的國家。
後來對中國反咬了一口,又失去了中國的支援,國內經濟萎靡不振,舉步維艱的結果也是阿爾巴尼亞自作自受。
其二,美國在經濟上實行打壓:自1946年阿爾巴尼亞成為人民共和國以來,美國在不斷對阿爾巴尼亞進行經濟打壓,外交上遏制,軍事上威脅。
阿爾巴尼亞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成為了美蘇爭霸的犧牲品之一。
美國利用阿爾巴尼亞與周邊多國存在的矛盾,利用阿爾巴尼亞流亡分子和反阿政府的勢力對阿爾巴尼亞國內製造混亂,阻礙阿爾巴尼亞的發展。
複雜的國際關係以及落後的經濟發展,加上美國不斷打壓,阿爾巴尼亞可謂是身臨絕境。
其三,落後的經濟技術:阿爾巴尼亞位於東南歐巴爾幹半島西岸,山地和丘陵佔全國面積的3/4,加上雨熱不同期的地中海氣候,國內農業發展根本不太適宜。
但是該國的農業卻佔了國民生產總值的1/2,也就是說阿爾巴尼亞的農業佔主要部分。
面對薄弱的基礎設施以及落後的科學技術,阿爾巴尼亞特有的礦產資源以及稀有金屬資源無法得到很好的發展。
氣候的雨熱不同期,根本無法又快又好地推動本國經濟的發展。以山地和丘陵為主的地形,又無法大規模生產農業,專業化更無法實現,要以農業推動本國發展不是一個長遠的計劃。
其四,政府的失誤,摧毀了國內經濟:阿爾巴尼亞建國以來雖舉步維艱,但國內經濟也緩慢發展。
可是到上世紀80年代,一場傳銷將阿爾巴尼亞建國30多年來的所有努力全部摧毀。
20世紀80年代,阿爾巴尼亞出現了假繁榮現象,虛擬經濟的不斷膨脹為阿爾巴尼亞政府作出錯誤決定埋下了禍根。
許多中小企業瘋狂貸款,但國內資金嚴重不足,這些公司為了獲取暴利便不擇手段,走私、販毒等違法犯罪活動在阿爾巴尼亞盛行一時。
而傳銷就在這個混亂之中破土而出,阿爾巴尼亞政府不僅不遏制,還有許多公司密切合作,為政府謀取利益。
政府的助紂為虐,使得這些傳銷公司更加猖狂,瘋狂的傳銷導致了工人罷工,農民不下地。
沒過多久,整個阿爾巴尼亞安全系統全部癱瘓,混亂場面已經無法控制。
完全被洗腦人依舊進行著傳銷工作,尚還清醒的人度日如年,便把矛頭直指阿爾巴尼亞政府,出現了多次暴動,整個國家的安全都陷入了危險的泥潭。
阿爾巴尼亞政府雖全力鎮壓,但根本無法平息。直到聯合國安理會親自出兵,阿爾巴尼亞這場政治風波才得以平息。但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經濟早已癱瘓,整個國家早已被洗劫。
阿爾巴尼亞迄今為止依舊是歐洲最貧困的國家之一,而阿爾巴尼亞至今發展不起來的原因,歷史根源就佔絕大部分。
▲1972年12月9日,阿爾巴尼亞駐中國大使館經濟專員參觀神垕鎮
外交與政治上的失誤使得這個國家陷入了貧困的泥潭,但在現如今的21世紀,阿爾巴尼亞的經濟已經有所發展,而阿爾巴尼亞的經濟復甦依舊有很長的路要走。
史之策
說起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現在的年輕人應該很少知道,但是在上個世紀它可是為全國人所知的。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開始,我國曾和阿爾巴尼亞的交往有過一段黃金時期,而且關係一度達到了非常親密的程度——本來那個年代經濟就不富裕,我國還要把大量的物資送到阿爾巴尼亞,對他們進行援助。
原因是為何呢?這主要是因為當年我國一直把阿爾巴尼亞當做是“歐洲一盞社會主義明燈”。意識形態的相同,讓我國對其一直是有好感的,因此我國才不惜血本對阿爾巴尼亞援助。
不過,雖然我國對阿爾巴尼亞有著數不盡的恩情,但是我們卻最終養了一個仇人,兩國親密關係在僅僅維持了十年左右時間,從七十年代中期開始,阿方和我國的關係驟然下降,之後關係破裂,兩國僅保留了大使館。
接下來,我國和阿爾巴尼亞的關係一直都沒有得到緩和,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阿爾巴尼亞迎來了自己的“危機”,東歐劇變,蘇聯解體,世界彷彿一夜之間換了另一種模樣,而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也隨著劇變由社會主義國家變成了議會共和制國家。
自從東歐劇變之後,阿爾巴尼亞可謂是一天不如一天,甚至“發展”成為了歐洲最窮的國家,那麼,阿爾巴尼亞究竟是怎樣才走到了這一步呢?
其實因為國家性質的改變,阿爾巴尼亞從計劃經濟轉變為市場經濟,也曾是讓阿爾巴尼亞的經濟一度出現繁榮景象。
但由於後來政府政策的失敗,老百姓的錢都被國有銀行“吃掉了”,根本取不出來,這就導致了一系列社會矛盾。
社會問題嚴重,阿爾巴尼亞於是發生了不少暴動,老百姓上街打、砸、燒、搶,還喊出了“打倒政府”的口號,整個國家動盪不安——在這次暴動中,死傷非常慘重,其中3000人莫名其妙的被打死,受傷人數超過兩萬,對於一個小國來說,這樣的暴動足以讓他們元氣大傷。
若不是在半個月之後,聯合國派出了維和部隊干擾,相信阿爾巴尼亞的暴動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雖說後來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補救,但是,這麼多年來始終都沒有讓阿爾巴尼亞恢復之前的發展水平,一直是靠著出口紡織品、製衣原料和一些農副產品作為主要的對外收入,很多機械設備國內根本無法自給,只能靠進口。
這兩年來,阿爾巴尼亞的GDP倒是實現了飛躍,超過130億美元,但相比其他歐洲國家,也不過是小巫見大巫罷了,生活在首都地拉那的百姓人均年收入也不算很高。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年來阿爾巴尼亞和我國的關係出現了回溫,交往也越來越多,我國還成為了阿爾巴尼亞對外五大貿易國之一,地拉那的首都機場就是之前中國援助修建的。總之,關係差不多恢復成以前那樣了,但唯一不一樣的是今天的阿爾巴尼亞已經不再是社會主義國家了。
夏目歷史君
雖然阿爾巴尼亞不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但是它曾經發生過一場世界聞名的全國性詐騙——由當時的阿爾巴尼亞總統、民主黨領袖貝里沙和一些金融公司組織的、覆蓋全國的龐氏騙局。貝里沙以國家的名義,向人民收取貸款、並承諾給人民高額利息。
但歸根到底,這和傳銷是一個性質,高額利息只是拆了東牆補西牆。但由於阿爾巴尼亞的集資具有國家性質,集資公司代表竟然和阿爾巴尼亞官員一起、在全國各地的官方場合召開“傳銷大會”,他們不停地向人們宣講集資的好處、利息的豐厚(有時甚至高達100%)。
因此每次開講,臺下總是人山人海,人民非常開心,總是揮舞旗幟、大呼口號。
在這種氛圍下,大批阿爾巴尼亞人紛紛掏出自己為數不多的積蓄,用自己的積蓄投資“國家項目”。此外,投資的人不僅自己投資,還不斷把這些項目介紹給自己的親人、自己的朋友。因為有政府官員出面,甚至總統貝里沙都多次出席相關活動,所以阿爾巴尼亞人民大多信以為真。不到三年,全國三分之二的人都參與投資、甚至大多數人都拿出自己的全部積蓄。
雖然世界銀行發現阿爾巴尼亞似乎存在某些問題,但是貝里沙欺騙了相關人員,甚至靠著欺詐得來的私募資金,再次贏得阿爾巴尼亞大選。不過,龐氏騙局總有被拆穿的一天。畢竟,這些公司沒有辦法支付給人民相應的利益,甚至沒有辦法退還本金。
騙局被揭穿之後,憤怒的阿爾巴尼亞人甚至掀起了一場戰爭,引起國內局勢持續動盪。很多抗議民眾趁機燒殺搶擄,阿爾巴尼亞頓時民不聊生。直到聯合國派出六千人的維和部隊,局勢才逐漸得到控制、阿爾巴尼亞的秩序才逐漸恢復。不過,原本貧困的阿爾巴尼亞,因此變得更加貧困。
直到今天,阿爾巴尼亞依舊屬於歐洲五窮。
注:在那場國內混戰中,抗議民眾從政府手中奪走幾十萬把槍械、幾百萬發手雷。(全國不到300萬人)
垂垂老馬
農夫和蛇的故事在阿爾巴尼亞歷史上不斷上演,這是其混成最窮國的根本原因。
1944年,在南斯拉夫的幫助下,阿爾巴尼亞共產黨打敗德國侵略者,獲得瞭解放戰爭的勝利,共產黨領袖恩維爾·霍查當選為阿爾巴尼亞國家主席。
阿爾巴尼亞歷史上長期受外族入侵,剛又經歷了二戰,國家非常貧窮,完全依靠南斯拉夫的幫助,才解決了吃飯問題。
1948年,南斯拉夫和蘇聯關係鬧僵,阿爾巴尼亞很“醒目”地投入了蘇聯的懷抱。為了討斯大林歡心,霍查積極充當反鐵托的急先鋒,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
為了回報阿爾巴尼亞的“忠心”,斯大林決定把這個小兄弟打造成社會主義的標杆。
於是蘇聯不僅給了阿爾巴尼亞大量的金錢援助,還派遣了大量專家,幫助阿國發展農業和工業。
阿爾巴尼亞是個200多萬人的小國,按說有了蘇聯的全方位幫助,經濟應該能迅速發展起來。
但阿爾巴尼亞一貫奉行“拿來主義”,靠雙手刨食太累,蘇聯幫助其發展經濟的努力全部白費,阿國也因此成了蘇聯巨大的經濟包袱。
赫魯曉夫上臺後,在社會主義陣營大力推廣黨內民主制,為獲得霍查的支持,加大了對阿爾巴尼亞的經濟援助。
霍查表面提拔親信推行集體領導模式,但暗地裡卻清洗親蘇勢力,赫魯曉夫一怒之下叫停了對阿的一切援助。
蘇聯一斷糧,霍查轉眼翻臉不認人,開始大肆攻擊蘇聯和赫魯曉夫,並反咬一口聲稱蘇聯給阿爾巴尼亞造成了巨大損失。
中蘇交惡後,霍查積極和東方大國發展“兄弟國家”關係。我們也深知阿國的德行,但當時受美蘇的雙重封鎖,在國際上處於孤立狀態,不得已我們又成了阿國的飯堂。
當時東方大國也是處於一窮二白階段,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都是老百姓節衣縮食,勒緊褲腰帶省下來的。
但阿國完全不體諒我們的難處,每次都是獅子大開口,霍查還大言不慚地說:“你們有的,我們也要有。我們是弟弟,你們是哥哥。我們不向你們要,向誰要呢?”
更可氣的是我們拿著血汗錢援助的各種設備,都被阿國扔在戶外風吹雨淋,我方人員心疼得直流淚,好意提醒他們不要浪費,阿國人滿不在乎回答說:“沒關係,壞了沒有了,你們再給嘛!”
我們和阿國交往的十幾年時間裡,僅金援就高達100億(這可是五六十年代),糧食及其他物資更是不計其數。但可悲的是,後來農夫和蛇的故事在我們身上上演。
進入70年代,由於歷史原因,我們的經濟幾乎處於崩潰狀態。此時霍查不顧我們困難,還強烈要求我們提供50億援助。
在索要無果後,霍查這個“白眼狼”開始大肆攻擊東方大國和毛,中阿關係徹底惡化,中斷了阿一切援助。
阿共的反覆無常,讓其在國際上徹底成了孤家寡人,失去了所有援助渠道,阿爾巴尼亞經濟徹底陷入崩潰。
東歐劇變後,阿爾巴尼亞實行市場經濟,很快阿國人找到一條“發財之路”,舉國上下一起搞傳銷。
我們都知道傳銷就是非法集資,一種擊鼓傳花的遊戲,但其每月高額的利息,讓許多人明知是坑,也紛紛往下跳。
阿爾巴尼亞是舉國體制,政府站臺,老百姓紛紛賣房、賣家當參與,甚至很多人把家裡牲口都殺掉賣錢。
沒有什麼實業能比傳銷更有誘惑力,於是工廠、商鋪都關門了,老百姓也都心思工作了。
但只要是泡沫,遲早都有破裂的一天。1997年,隨著Sude和Gjallical兩大傳銷公司宣佈破產,多骨諾米牌倒塌,阿國人大部破產。
絕望和憤怒的百姓湧上街頭,席捲全國的動亂開始了。很快破產的軍人和警察加入了“暴徒”的行列。
各地軍火庫被攻陷,霍查時代胡亂索要的70萬支槍和15億發子彈流落民間,從此阿爾巴尼亞每天“鞭炮聲”不斷,如同我們過年。於是“窮”徹底成了阿爾巴尼亞的標籤。
花木童說史
阿爾巴尼亞絕不是最窮的國家,目前的人均GDP大概5000美元左右,從字面上來說,這樣的收入算不上世界前列,但也算不上貧困國家,在世界範圍裡算中游水平,當然如果放到歐洲的話,那絕對算是一個窮國了,所以在很多歐美電影裡,阿爾巴尼亞人在電影中的形象很多都是妓女和黑幫(例如颶風營救),這也更被一些網友戲稱為阿爾巴尼亞的“主要出口來源”。
而造成這樣的結局,有先天因素,也有自身因素。
論先天因素,阿爾巴尼亞的先天就處於畸形狀態,國家多山地限制農業發展,早年處於奧斯曼帝國統治時期工業發展更是一般,重要的是從19世紀中期到二戰後徹底獨立,長達百年的時間裡阿爾巴尼亞頻繁在戰爭中度過,連綿不斷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的獨立運動,一、二次世界大戰的兩次被入侵。在這種戰火的侵襲之下阿爾巴尼亞根本得不到足夠的發展空間。更別說這只是一個200萬人口的小國。
參照現代世界的發展規律,小國若想興起,要麼依靠大國的扶持,要麼依靠強有力的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方面阿爾巴尼亞先天不足,煤鐵石油等物件雖有,但不足以發家致富。例如石油,近兩年我國開始收購阿爾巴尼亞的主要油田用於開採,而年均產量不過100萬噸左右,對比大慶油田輕輕鬆鬆的年產5000萬噸以上,就知道這是什麼差距。所以長期以來阿爾巴尼亞只能將發展的機遇放到如何去抱某一個大國的大腿。也上演了各種牆頭草的醜態。
上世紀50年代,在阿爾巴尼亞與蘇聯關係進入黃金期的階段,僅貸款方面阿方就得到了先後2.6億美元的借款用於發展本國經濟。對比我們建國初期才得到蘇聯3個億,這種差距顯而易見。60年代初與蘇聯關係破裂,又迅速抱上了我們的大腿,進而在接下來十幾年的時間裡得到了各種援助合計人均4000元人民幣的超大紅包,在那個我們基層百姓每月只有30-40元工資收入的年代,對阿爾巴尼亞的援助,相當於讓他們在10年的時間裡可以不勞而獲。
然而在得到了如此龐大的援助渠道下,阿爾巴尼亞又拿這筆錢幹了什麼呢?可以說是完全向胡鬧化發展。
以國防為名在本國修建17萬個碉堡,幾乎每家每戶都能住進碉堡裡,樹立上萬座紀念碑,原因更是因為援助而來的各種建材不知道如何利用,結果最後才發現絕大部分建設完全是浪費。
僅我們就提供槍支70多萬支,同樣平均下來家家都能裝備,近200架飛機、470輛坦克和1.1萬門火炮。很難想象這是一個200萬人口國家該有的需求,阿爾巴尼亞也成為了人均武器密度最多的國家之一。
光是這兩點就足以看出這個國家的問題,缺乏長遠打算和戰略規劃,只尋求不斷地“靠牆”來求得大國支持,然而在得到援助的過程中卻毫無科學性,本該需要的援助物質卻經常通過不需要的物資來頂替,不但逐漸造成援助國的反感,自己賣臉換來的資源卻也沒派上真正的用場。說得更直白一些,這是一個只知道今天瀟灑而不知道明天吃飯的國家。
所以現在還窮,那就對了!
遼寧資深球迷
阿爾巴尼亞不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但卻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阿爾巴尼亞位於地中海沿岸,與意大利南部隔海相望,是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不過,阿爾巴尼亞為什麼貧窮?不僅要討論阿爾巴尼亞貧窮的原因,而且還要討論阿爾巴尼亞的貧窮標準。
1990年,阿爾巴尼亞獨立政黨成立。到1992年,民主黨贏得了選舉。
阿爾巴尼亞為什麼貧窮?該國向民主共和國自由市場的過渡擾亂了經濟增長,造成了高度貧困。阿爾巴尼亞的大多數貧困被認為是嚴重的,收入低於最低可接受的標準,人們難以滿足基本需要,如食物、衣服和取暖。阿爾巴尼亞人面臨著公共服務差和無法獲得的社會服務。許多在收入方面沒有面臨貧困的公民仍然受到貧困的威脅。
然而,農村和城市地區的貧困標準因情況而異。根據世界銀行截至2013年的估計,農村地區25%-30%的阿爾巴尼亞人生活貧困,而城市地區約15%的阿爾巴尼亞人生活貧困。這些統計數字與阿爾巴尼亞其他農村和城市人口的狀況有關。
大多數農村家庭生活在山區和高地。農村貧困的主要決定因素是農場規模、牲畜飼養量和農場外收入。大約25%的農村人口生活在一個太小而無法提供足夠生活水平的農場上。
城市貧困與農村貧困具有不同的特徵。阿爾巴尼亞的城市貧困與戶主的教育水平和就業狀況、一個家庭中的子女人數和一個家庭中受撫養的幾代人有關。隨著越來越多的阿爾巴尼亞人從農村遷移到城市地區,貧困開始集中在更多的農村山區。
阿爾巴尼亞最近在減貧方面取得了長足進展。該國的主要生產資源——農業和建築業——已經私有化。減少國家參與對農業尤其重要,因為農業現在大多是私有的。此外,價格、貿易和外匯自由化也有助於經濟增長。截至2010年,世界銀行將阿爾巴尼亞列為中等偏上收入國家。阿爾巴尼亞貧困線以下人口的百分比已經大幅下降,從2002年的25.4%下降到2012年的14.3%。
2009年,阿爾巴尼亞申請加入歐盟,2014年被確認為候選國。不過,阿爾巴尼亞預計要到2020年才能加入歐盟,因為歐盟敦促阿爾巴尼亞打擊腐敗和有組織犯罪,特別是與販運人口和毒品有關的腐敗和有組織犯罪。
儘管阿爾巴尼亞歷史上一直被列為歐洲最貧窮的國家,但阿爾巴尼亞的貧困正在緩慢地開始減少。阿爾巴尼亞從冷戰後的經濟轉型為一個可行的歐盟候選國,證明這個國家有可能擺脫極端貧困,也許不再需要回答“阿爾巴尼亞為什麼貧窮”的問題?”
走進伊拉克
也許是上帝的安排,也許是命運的眷顧。在二戰結束後,好多民族贏得了解放,還贏得了獨立,建立起自己的國家。就像漂泊了一生的人,突然有了自己的窩。老婆孩子熱炕頭,幸福滿滿。
幸福總是結伴而來,在擁有了自己的家之後上帝還賜給了他們一個好家長。比如南斯拉夫的鐵托,羅馬尼亞的齊奧塞斯庫,柬埔寨的喬森潘、波爾布特、以及阿爾巴尼亞的恩維爾.霍查。
二戰期間,希特勒稱霸世界,阿爾巴尼亞淪陷,阿爾巴尼亞人民偉大領袖恩維爾·霍查帶領大家奮起打擊侵略者,終於將納粹趕出家園,贏得反法西斯鬥爭的勝利。
建國時,阿爾巴尼亞人民推舉霍查當掌舵人,但霍查同志堅決推辭,他說我帶領大家鬧革命不是為了享福,革命成功了我就可以歸隱了,霍查說完就毅然帶著家人躲進了山區。
但歷史既然那樣安排,誰也無法抗拒,因為霍查是眾望所歸,人民再三懇求,霍查還是當選為阿爾巴尼亞國家主席。
阿爾巴尼亞歷史上長期飽受異族入侵,又剛剛經歷二戰,國家百廢待興,霍查就向好鄰居南斯拉夫求助。南斯拉夫領導人鐵托也是個講義氣的人,當年跟霍查並肩戰鬥大家德國入侵者,跟霍查也是同一個戰壕的戰友,二話不說就對霍查慷慨解囊。
霍查也非常感激,兩國關係進入蜜月。
但好景不長,沒多久斯大林這個第三者插足進來,他竭力挑撥離間,對霍查說盡甜言蜜語。霍查就像個涉世未深的少女,頂不住斯大林的感情攻勢,跟斯大林開始卿卿我我,一頭扎進了斯大林的懷抱。
俗話說紙裡包不住火,霍查跟蘇聯人偷偷勾搭的事被鐵托察覺,鐵托是個剛烈漢子,最容不得別人的背叛,於是堅決跟阿爾巴尼亞分道揚鑣、反目成仇,兩人老死不相往來。
霍查覺得蘇聯才是土豪,鐵托是個窮小子,所以霍查就對斯大林一往情深、全心全意。斯大林好不容易把霍查拉過來自然也非常珍惜,他傾其所有來收買霍查,大把鈔票,大堆糧食,各種援助源源不斷到達阿爾巴尼亞。把個霍查弄得眉開眼笑,慶幸自己有眼光,選擇了斯大林這個大款。
阿爾巴尼亞當時全國統共才有200萬,蘇聯勢力非常雄厚,就是從牙縫裡擠出來一點他們也吃喝不盡。更何況斯大林跟鐵托賭氣幫阿爾巴尼亞搞建設,又是送設備、又是派專家,阿爾巴尼亞應該很快就富裕起來。
但霍查習慣了被包養的日子,阿爾巴尼亞人也習慣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霍查被斯大林寵壞了,根本就不想自力更生。
日子一長,斯大林身邊的人不樂意了,他們覺得阿爾巴尼亞是個填不滿的坑,是個大包袱,不該花錢養著他們。但斯大林脾氣暴,又是一家之主,身邊的人敢怒不敢言。
後來,斯大林去世,家長換成了赫魯曉夫,赫魯曉夫早就對斯大林對霍查的揮金如土心懷不滿,上臺後立馬斷了霍查的財源,不再給他輸血。
老情人一翻臉,霍查這個怨婦也毫不客氣對赫魯曉夫和蘇聯大潑髒水,把赫魯曉夫罵了個狗血噴頭,說赫魯曉夫背叛革命、對斯大林忘恩負義,是個混蛋、叛徒、野心狼。
總之,跟天下大多數情人分手時一樣,把對方說的一無是處,什麼難聽說什麼。
霍查罵過了、罵累了、氣也出了,可是肚子也癟了。沒有了蘇聯的援助就像幾個月的孩子斷了奶,餓得嗷嗷直哭。
阿爾巴尼亞的慘狀被我們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因為阿爾巴尼亞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不能見死不救。而且樂善好施、助人為樂是文明古國的傳統,於是我們就向阿爾巴尼亞伸出了援助之手。
儘管我們國家也是百廢待興,我們還遇到了自然災害,但我們依然慷慨解囊。
沒辦法,善良是東方民族的特性。
在最艱苦的日子裡,中國人勒緊腰帶給阿爾巴尼亞人雪中送炭,大量援助讓阿爾巴尼亞人民又開始了幸福生活。
但阿爾巴尼亞人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習慣還改不掉。看不到幸福的背後蘊藏的危機,因為沒有哪一個國家會一直這樣養著他,靠包養的日子總會結束。
1978年,我們果斷停止了對阿援助,阿爾巴尼亞又陷入困境,阿爾巴尼亞成了當時世界上有名的窮國,不過那都是老皇曆,現在的阿爾巴尼亞今非昔比,應當刮目相看。
霍查死後,阿爾巴尼亞也搞起改革開放,開發自己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大搞第三產業,發展旅遊業。國際社會也給阿爾巴尼亞經濟建設提供了很多援助,阿爾巴尼亞的30年來GDP一直穩步增長,人均GDP在2018年為5290美元,比前蘇聯的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烏克蘭還高,我們的鄰國蒙古才3600美元,同是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才3880美元。
總之,霍查死後,阿爾巴尼亞人民學會了自力更生,今後的日子只會越來越好。
歷來現實
在坊間一直有著這麼一件傳說,當年,我們新中國要重新在聯合國的成員位子上獲得一席之地,是靠著非洲的第三世界的兄弟們幫我們抬進去的。
這個說法當然也不能說它的全錯。
當年的阿爾巴尼亞的確支持中國恢復權利。於是很多社會主義的國家對他都有過不少援助,在那時候的蜜月期,阿爾巴尼亞在老大哥們的幫助下還是混的很滋潤的,但是他怎麼後來混的如此不堪了呢?
1:阿爾巴尼亞的歷史
其一:戰後的經濟發展
在歐洲大陸毫不起眼的一隅,存在著一個僅僅有我們國家一個城市一樣的面積的小國家,他就是毫不起眼的阿爾巴尼亞。
在二戰的結束之後,先是因為美蘇之間的冷戰,這個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國家竟然也成為了兩方陣營爭取的對象,美國因為馬歇爾計劃,蘇聯也因為要和美國對抗,這國家也成為了他們的兵家必爭之地在美國和蘇聯的拉攏下,阿爾巴尼亞的經濟一度發展的很快。
其二:和蘇聯鬧翻
在兩個大國的爭取下,阿爾巴尼亞似乎也有點女神面對追求者橫眉冷對的舉動來。很快他們就和蘇聯有了矛盾,在領導人霍查的領導下,他們對曾經援助自己的蘇聯的自命不凡感到反感。於是在霍查的帶領下,阿爾巴尼亞公開的和蘇聯唱反調,對於在這不聽話的小弟弟,蘇聯感到極其的憤怒,並覺得扶持了一頭白眼狼,於是蘇聯把他開除自己的陣營。
2:阿爾巴尼亞的慾求不滿
其一:和中國的蜜月期
眼看在站隊上和美國不走尋常路,在路線上得罪了老大哥蘇聯,於是這個小國家只能倒向了世界上另一個大國中國。為了爭取中國的援助,他們在中國的重新進入聯合國的過程中盡心盡力,積極為中國投票並拉攏其他的國家為中國投票。
於是在這幫小兄弟們的幫助下,中國也順利的回到了聯合國的席位中,於是中國對這個看上去盡心盡力幫助自己的小兄弟投桃報李。隨著阿爾巴尼亞的代表團來到中國,中國對他們的要求也是盡力的滿足,不但給予兩次巨大數目的貸款,在軟條件上面也給予了大量的物資補助,在國家的建設上,中國也援助了阿爾巴尼亞 不少的項目。
其二:名副其實的“白眼狼”
那麼看似和中國如膠似漆的阿爾巴尼亞為什麼最後和中國鬧翻了呢?老大哥蘇聯的遭遇,真的說明了阿爾巴尼亞這個國家是個白眼狼。
在中國的照顧下,阿爾巴尼亞過了一段美滋滋的時光,兩國的關係也是好到了空前。直到中國要發展自己的經濟,於是在國家領導人的號召下,中國開始了偉大而又轟轟烈烈的改革開放。於是在物資的分配和供應下,中國的減少了或者取消了很多國家的經濟援助。在中國的照顧下躺贏了這麼久的阿爾巴尼亞一下子斷奶,於是和蘇聯一樣翻臉四處詆譭中國,得罪了大部分大國的阿爾巴尼亞自然淪為窮國。
歷史總探長
阿爾巴尼亞的人均GDP為四千多美元,很顯然他不是世界上最窮的國家,但它卻是歐洲的最窮國之一。阿爾巴尼亞這種“窮”的狀況,是有其根源性的。
說到阿爾巴尼亞,很多年長的人一定很熟悉。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們曾對阿國進行過大量援助。在我們之前,蘇聯一直是阿爾巴尼亞的最大援助國。
1961年,我們向阿提供數十萬噸糧食和2.5億元的外匯。1968年,阿向我貸款16.5億元的外匯。截止1978年,阿國共接受我們的援助有100多億人民幣。
對阿援助的項目達到140多個,大大提高了阿德工業化水平。數據顯示,上世紀七十年代阿國人均接收到的援助有四千多元,化肥每公頃地達四百公斤。
阿是按歐洲發達國家的生活標準,向我們提出援助要求的。按理說,阿在接收到這些鉅額援助後,經濟應該出現騰飛之勢,為何一直給人是貧窮的感覺?
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有二:
其一,阿爾巴尼亞在霍查之後,政治局勢動盪不止。
1978年,阿爾巴尼亞失去援助後,處於與國際社會完全隔絕的時期。國內經濟出現大幅度的下滑,很多的援助項目難以為繼,很多的援助物資被大肆揮霍。
在霍查執政的41年間,他的獨斷專橫導致阿外交搖擺不定,沒有為阿人民帶來長久的發展。在霍查去世後,其副手阿利雅上臺,重修了與世界多國的關係。
當時正值東歐劇變之際,阿利雅領導的阿爾巴尼亞也難以抗拒。最終,阿利雅經過公開選舉贏得大選,放棄了原有的馬列主義,搭上了東歐劇變的末班車。
第二年,在反對派的要求下,阿再次舉行大選。民主黨貝里沙當選總統,使阿逐漸擺脫了經濟封閉的窘境。但阿的工業基礎薄弱,社會經濟仍處於極低點。
阿各方勢力相互傾軋,貝里沙一上臺便清算了阿利雅,屢次操縱選舉,迫害社會黨等反對派人士。整個國家行政效率低下,對於市場經濟完全是一張白紙。
其二,阿爾巴尼亞的經濟革新,致使國民經濟崩潰。
霍查執政期間,阿修建了數十萬座碉堡,每座碉堡頂的上一套住房的造價。阿利雅上臺後停止了修建碉堡,但每年仍要花錢維護,阿國庫幾乎被消耗殆盡。
為改變經濟窘境,新政府開始變賣國有資產,推行私有化。即以國家名義向民眾發行債券,用高額收益吸引民眾投資。一時間,阿國內基金公司風起雲湧。
政府代表向民眾宣傳基金投資,許諾美好的未來。實質上,這是一場官商勾結起來的經濟騙局。大量被蠱惑的民眾,以傾家蕩產的方式踴躍參與基金投資。
阿從未接觸過市場經濟,對新興事物沒有抵抗力。公司為了快速發展,許諾利率至少在20%以上。1996年,有30%的民眾參與投資,總額達20多億美元。
基金公司將利率一度提高到100%,民眾已無力再投資,資金鍊斷裂開始出現。從1997年開始,基金公司接連崩潰,阿國出現了史上最為慘烈的經濟危機。
這場經濟方面的革新,完全以失敗告終,使阿經濟降到冰點,引發了持續三個月的全國大動盪。最終民主黨再選舉這落敗,社會黨組成了阿國新一屆政府。
結論:進入新千年後,阿政府逐漸恢復了社會穩定和經濟秩序,開始改善與美國和歐盟的關係。隨後阿經濟出現了兩年的強勁增長期,主要依靠能源出口。
阿國的基礎設施比較落後,很難拉到國外的投資,無法改善依靠能源的狀況。依據歐盟的標準,阿爾巴尼亞是歐洲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但並非全球最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