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巴尼亚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吗?如果是,是如何混成最穷国的?

谭敏


当时我国的好东西都给了他们,1979年底,69式坦克每个坦克团和坦训团只有一辆,用来熟悉新坦克装备,成批量的都白送给了兄弟的阿尔巴尼亚!


国产喷气式


阿尔巴尼亚是不是世界最穷的国家,我无法下结论,但阿尔巴尼亚一定是欧洲五穷之一。


自阿尔巴尼亚成立以来,许多国家作为外援帮助阿尔巴尼亚建设,但迄今为止阿尔巴尼亚依旧是欧洲贫困榜上名列前茅的国家,这是为何呢?

其一,扶不起的阿斗:说阿尔巴尼亚是扶不起的阿斗一点都不过分,根据一个被派遣去阿尔巴尼亚援助的人士回忆。

1965年他作为国林业部组织的专家之一,和另外12名专家乘坐飞机前往阿尔巴尼亚,为阿尔巴尼亚的纤维板厂提供技术援助,而此项目所有的资金都由我国资助。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与合作,阿尔巴尼亚纤维板厂终于正式上市,每年可生产3~4万吨纤维板。而产品质量是阿尔巴尼亚前所未有的,受到了阿方的赞扬。

中国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促进了阿尔巴尼亚国内的生产,推动了阿尔巴尼亚经济的发展,加强了阿方贸易的输出,增加了人民的收益。

我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依旧要扶持阿尔巴尼亚,但是1978年,由于国内以及中阿特殊的外交关系,中方停止了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


阿尔巴尼亚立即反目成仇,和中方断绝贸易来往与外交关系,致使中阿两国矛盾不断激化。

而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阿尔巴尼亚与苏联、美国、意大利、南斯拉夫等多国早已经矛盾重重。

当时阿尔巴尼亚反美又反苏,与周边多国又有深厚的矛盾,几乎成为了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家。

后来对中国反咬了一口,又失去了中国的支援,国内经济萎靡不振,举步维艰的结果也是阿尔巴尼亚自作自受。

其二,美国在经济上实行打压:自1946年阿尔巴尼亚成为人民共和国以来,美国在不断对阿尔巴尼亚进行经济打压,外交上遏制,军事上威胁。

阿尔巴尼亚在那个特殊的时代,成为了美苏争霸的牺牲品之一。

美国利用阿尔巴尼亚与周边多国存在的矛盾,利用阿尔巴尼亚流亡分子和反阿政府的势力对阿尔巴尼亚国内制造混乱,阻碍阿尔巴尼亚的发展。

复杂的国际关系以及落后的经济发展,加上美国不断打压,阿尔巴尼亚可谓是身临绝境。



其三,落后的经济技术:阿尔巴尼亚位于东南欧巴尔干半岛西岸,山地和丘陵占全国面积的3/4,加上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国内农业发展根本不太适宜。

但是该国的农业却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2,也就是说阿尔巴尼亚的农业占主要部分。

面对薄弱的基础设施以及落后的科学技术,阿尔巴尼亚特有的矿产资源以及稀有金属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

气候的雨热不同期,根本无法又快又好地推动本国经济的发展。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的地形,又无法大规模生产农业,专业化更无法实现,要以农业推动本国发展不是一个长远的计划。

其四,政府的失误,摧毁了国内经济:阿尔巴尼亚建国以来虽举步维艰,但国内经济也缓慢发展。

可是到上世纪80年代,一场传销将阿尔巴尼亚建国30多年来的所有努力全部摧毁。

20世纪80年代,阿尔巴尼亚出现了假繁荣现象,虚拟经济的不断膨胀为阿尔巴尼亚政府作出错误决定埋下了祸根。

许多中小企业疯狂贷款,但国内资金严重不足,这些公司为了获取暴利便不择手段,走私、贩毒等违法犯罪活动在阿尔巴尼亚盛行一时。

而传销就在这个混乱之中破土而出,阿尔巴尼亚政府不仅不遏制,还有许多公司密切合作,为政府谋取利益。

政府的助纣为虐,使得这些传销公司更加猖狂,疯狂的传销导致了工人罢工,农民不下地。

没过多久,整个阿尔巴尼亚安全系统全部瘫痪,混乱场面已经无法控制。

完全被洗脑人依旧进行着传销工作,尚还清醒的人度日如年,便把矛头直指阿尔巴尼亚政府,出现了多次暴动,整个国家的安全都陷入了危险的泥潭。

阿尔巴尼亚政府虽全力镇压,但根本无法平息。直到联合国安理会亲自出兵,阿尔巴尼亚这场政治风波才得以平息。但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经济早已瘫痪,整个国家早已被洗劫。

阿尔巴尼亚迄今为止依旧是欧洲最贫困的国家之一,而阿尔巴尼亚至今发展不起来的原因,历史根源就占绝大部分。
▲1972年12月9日,阿尔巴尼亚驻中国大使馆经济专员参观神垕镇

外交与政治上的失误使得这个国家陷入了贫困的泥潭,但在现如今的21世纪,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已经有所发展,而阿尔巴尼亚的经济复苏依旧有很长的路要走。


史之策


说起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现在的年轻人应该很少知道,但是在上个世纪它可是为全国人所知的。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始,我国曾和阿尔巴尼亚的交往有过一段黄金时期,而且关系一度达到了非常亲密的程度——本来那个年代经济就不富裕,我国还要把大量的物资送到阿尔巴尼亚,对他们进行援助。


原因是为何呢?这主要是因为当年我国一直把阿尔巴尼亚当做是“欧洲一盏社会主义明灯”。意识形态的相同,让我国对其一直是有好感的,因此我国才不惜血本对阿尔巴尼亚援助。

不过,虽然我国对阿尔巴尼亚有着数不尽的恩情,但是我们却最终养了一个仇人,两国亲密关系在仅仅维持了十年左右时间,从七十年代中期开始,阿方和我国的关系骤然下降,之后关系破裂,两国仅保留了大使馆。

接下来,我国和阿尔巴尼亚的关系一直都没有得到缓和,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阿尔巴尼亚迎来了自己的“危机”,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仿佛一夜之间换了另一种模样,而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也随着剧变由社会主义国家变成了议会共和制国家。


自从东欧剧变之后,阿尔巴尼亚可谓是一天不如一天,甚至“发展”成为了欧洲最穷的国家,那么,阿尔巴尼亚究竟是怎样才走到了这一步呢?

其实因为国家性质的改变,阿尔巴尼亚从计划经济转变为市场经济,也曾是让阿尔巴尼亚的经济一度出现繁荣景象。

但由于后来政府政策的失败,老百姓的钱都被国有银行“吃掉了”,根本取不出来,这就导致了一系列社会矛盾。

社会问题严重,阿尔巴尼亚于是发生了不少暴动,老百姓上街打、砸、烧、抢,还喊出了“打倒政府”的口号,整个国家动荡不安——在这次暴动中,死伤非常惨重,其中3000人莫名其妙的被打死,受伤人数超过两万,对于一个小国来说,这样的暴动足以让他们元气大伤。


若不是在半个月之后,联合国派出了维和部队干扰,相信阿尔巴尼亚的暴动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虽说后来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补救,但是,这么多年来始终都没有让阿尔巴尼亚恢复之前的发展水平,一直是靠着出口纺织品、制衣原料和一些农副产品作为主要的对外收入,很多机械设备国内根本无法自给,只能靠进口。

这两年来,阿尔巴尼亚的GDP倒是实现了飞跃,超过130亿美元,但相比其他欧洲国家,也不过是小巫见大巫罢了,生活在首都地拉那的百姓人均年收入也不算很高。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这几年来阿尔巴尼亚和我国的关系出现了回温,交往也越来越多,我国还成为了阿尔巴尼亚对外五大贸易国之一,地拉那的首都机场就是之前中国援助修建的。总之,关系差不多恢复成以前那样了,但唯一不一样的是今天的阿尔巴尼亚已经不再是社会主义国家了。


夏目历史君


虽然阿尔巴尼亚不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但是它曾经发生过一场世界闻名的全国性诈骗——由当时的阿尔巴尼亚总统、民主党领袖贝里沙和一些金融公司组织的、覆盖全国的庞氏骗局。贝里沙以国家的名义,向人民收取贷款、并承诺给人民高额利息。



但归根到底,这和传销是一个性质,高额利息只是拆了东墙补西墙。但由于阿尔巴尼亚的集资具有国家性质,集资公司代表竟然和阿尔巴尼亚官员一起、在全国各地的官方场合召开“传销大会”,他们不停地向人们宣讲集资的好处、利息的丰厚(有时甚至高达100%)。

因此每次开讲,台下总是人山人海,人民非常开心,总是挥舞旗帜、大呼口号。

在这种氛围下,大批阿尔巴尼亚人纷纷掏出自己为数不多的积蓄,用自己的积蓄投资“国家项目”。

此外,投资的人不仅自己投资,还不断把这些项目介绍给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因为有政府官员出面,甚至总统贝里沙都多次出席相关活动,所以阿尔巴尼亚人民大多信以为真。不到三年,全国三分之二的人都参与投资、甚至大多数人都拿出自己的全部积蓄。



虽然世界银行发现阿尔巴尼亚似乎存在某些问题,但是贝里沙欺骗了相关人员,甚至靠着欺诈得来的私募资金,再次赢得阿尔巴尼亚大选。不过,庞氏骗局总有被拆穿的一天。毕竟,这些公司没有办法支付给人民相应的利益,甚至没有办法退还本金。

骗局被揭穿之后,愤怒的阿尔巴尼亚人甚至掀起了一场战争,引起国内局势持续动荡。很多抗议民众趁机烧杀抢掳,阿尔巴尼亚顿时民不聊生。直到联合国派出六千人的维和部队,局势才逐渐得到控制、阿尔巴尼亚的秩序才逐渐恢复。不过,原本贫困的阿尔巴尼亚,因此变得更加贫困。

直到今天,阿尔巴尼亚依旧属于欧洲五穷。




注:在那场国内混战中,抗议民众从政府手中夺走几十万把枪械、几百万发手雷。(全国不到300万人)


垂垂老马


农夫和蛇的故事在阿尔巴尼亚历史上不断上演,这是其混成最穷国的根本原因。

1944年,在南斯拉夫的帮助下,阿尔巴尼亚共产党打败德国侵略者,获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共产党领袖恩维尔·霍查当选为阿尔巴尼亚国家主席。

阿尔巴尼亚历史上长期受外族入侵,刚又经历了二战,国家非常贫穷,完全依靠南斯拉夫的帮助,才解决了吃饭问题。

1948年,南斯拉夫和苏联关系闹僵,阿尔巴尼亚很“醒目”地投入了苏联的怀抱。为了讨斯大林欢心,霍查积极充当反铁托的急先锋,昔日的兄弟反目成仇。

为了回报阿尔巴尼亚的“忠心”,斯大林决定把这个小兄弟打造成社会主义的标杆。

于是苏联不仅给了阿尔巴尼亚大量的金钱援助,还派遣了大量专家,帮助阿国发展农业和工业。

阿尔巴尼亚是个200多万人的小国,按说有了苏联的全方位帮助,经济应该能迅速发展起来。

但阿尔巴尼亚一贯奉行“拿来主义”,靠双手刨食太累,苏联帮助其发展经济的努力全部白费,阿国也因此成了苏联巨大的经济包袱。

赫鲁晓夫上台后,在社会主义阵营大力推广党内民主制,为获得霍查的支持,加大了对阿尔巴尼亚的经济援助。

霍查表面提拔亲信推行集体领导模式,但暗地里却清洗亲苏势力,赫鲁晓夫一怒之下叫停了对阿的一切援助。

苏联一断粮,霍查转眼翻脸不认人,开始大肆攻击苏联和赫鲁晓夫,并反咬一口声称苏联给阿尔巴尼亚造成了巨大损失。

中苏交恶后,霍查积极和东方大国发展“兄弟国家”关系。我们也深知阿国的德行,但当时受美苏的双重封锁,在国际上处于孤立状态,不得已我们又成了阿国的饭堂。

当时东方大国也是处于一穷二白阶段,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都是老百姓节衣缩食,勒紧裤腰带省下来的。

但阿国完全不体谅我们的难处,每次都是狮子大开口,霍查还大言不惭地说:“你们有的,我们也要有。我们是弟弟,你们是哥哥。我们不向你们要,向谁要呢?”

更可气的是我们拿着血汗钱援助的各种设备,都被阿国扔在户外风吹雨淋,我方人员心疼得直流泪,好意提醒他们不要浪费,阿国人满不在乎回答说:“没关系,坏了没有了,你们再给嘛!”

我们和阿国交往的十几年时间里,仅金援就高达100亿(这可是五六十年代),粮食及其他物资更是不计其数。但可悲的是,后来农夫和蛇的故事在我们身上上演。

进入7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我们的经济几乎处于崩溃状态。此时霍查不顾我们困难,还强烈要求我们提供50亿援助。

在索要无果后,霍查这个“白眼狼”开始大肆攻击东方大国和毛,中阿关系彻底恶化,中断了阿一切援助。

阿共的反复无常,让其在国际上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失去了所有援助渠道,阿尔巴尼亚经济彻底陷入崩溃。

东欧剧变后,阿尔巴尼亚实行市场经济,很快阿国人找到一条“发财之路”,举国上下一起搞传销。

我们都知道传销就是非法集资,一种击鼓传花的游戏,但其每月高额的利息,让许多人明知是坑,也纷纷往下跳。

阿尔巴尼亚是举国体制,政府站台,老百姓纷纷卖房、卖家当参与,甚至很多人把家里牲口都杀掉卖钱。

没有什么实业能比传销更有诱惑力,于是工厂、商铺都关门了,老百姓也都心思工作了。

但只要是泡沫,迟早都有破裂的一天。1997年,随着Sude和Gjallical两大传销公司宣布破产,多骨诺米牌倒塌,阿国人大部破产。

绝望和愤怒的百姓涌上街头,席卷全国的动乱开始了。很快破产的军人和警察加入了“暴徒”的行列。

各地军火库被攻陷,霍查时代胡乱索要的70万支枪和15亿发子弹流落民间,从此阿尔巴尼亚每天“鞭炮声”不断,如同我们过年。于是“穷”彻底成了阿尔巴尼亚的标签。


花木童说史


阿尔巴尼亚绝不是最穷的国家,目前的人均GDP大概5000美元左右,从字面上来说,这样的收入算不上世界前列,但也算不上贫困国家,在世界范围里算中游水平,当然如果放到欧洲的话,那绝对算是一个穷国了,所以在很多欧美电影里,阿尔巴尼亚人在电影中的形象很多都是妓女和黑帮(例如飓风营救),这也更被一些网友戏称为阿尔巴尼亚的“主要出口来源”。

而造成这样的结局,有先天因素,也有自身因素。

论先天因素,阿尔巴尼亚的先天就处于畸形状态,国家多山地限制农业发展,早年处于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工业发展更是一般,重要的是从19世纪中期到二战后彻底独立,长达百年的时间里阿尔巴尼亚频繁在战争中度过,连绵不断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的独立运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两次被入侵。在这种战火的侵袭之下阿尔巴尼亚根本得不到足够的发展空间。更别说这只是一个200万人口的小国。

参照现代世界的发展规律,小国若想兴起,要么依靠大国的扶持,要么依靠强有力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方面阿尔巴尼亚先天不足,煤铁石油等物件虽有,但不足以发家致富。例如石油,近两年我国开始收购阿尔巴尼亚的主要油田用于开采,而年均产量不过100万吨左右,对比大庆油田轻轻松松的年产5000万吨以上,就知道这是什么差距。所以长期以来阿尔巴尼亚只能将发展的机遇放到如何去抱某一个大国的大腿。也上演了各种墙头草的丑态。

上世纪50年代,在阿尔巴尼亚与苏联关系进入黄金期的阶段,仅贷款方面阿方就得到了先后2.6亿美元的借款用于发展本国经济。对比我们建国初期才得到苏联3个亿,这种差距显而易见。60年代初与苏联关系破裂,又迅速抱上了我们的大腿,进而在接下来十几年的时间里得到了各种援助合计人均4000元人民币的超大红包,在那个我们基层百姓每月只有30-40元工资收入的年代,对阿尔巴尼亚的援助,相当于让他们在10年的时间里可以不劳而获。

然而在得到了如此庞大的援助渠道下,阿尔巴尼亚又拿这笔钱干了什么呢?可以说是完全向胡闹化发展。

以国防为名在本国修建17万个碉堡,几乎每家每户都能住进碉堡里,树立上万座纪念碑,原因更是因为援助而来的各种建材不知道如何利用,结果最后才发现绝大部分建设完全是浪费。

仅我们就提供枪支70多万支,同样平均下来家家都能装备,近200架飞机、470辆坦克和1.1万门火炮。很难想象这是一个200万人口国家该有的需求,阿尔巴尼亚也成为了人均武器密度最多的国家之一。

光是这两点就足以看出这个国家的问题,缺乏长远打算和战略规划,只寻求不断地“靠墙”来求得大国支持,然而在得到援助的过程中却毫无科学性,本该需要的援助物质却经常通过不需要的物资来顶替,不但逐渐造成援助国的反感,自己卖脸换来的资源却也没派上真正的用场。说得更直白一些,这是一个只知道今天潇洒而不知道明天吃饭的国家。

所以现在还穷,那就对了!


辽宁资深球迷


阿尔巴尼亚不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但却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阿尔巴尼亚位于地中海沿岸,与意大利南部隔海相望,是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不过,阿尔巴尼亚为什么贫穷?不仅要讨论阿尔巴尼亚贫穷的原因,而且还要讨论阿尔巴尼亚的贫穷标准。

1990年,阿尔巴尼亚独立政党成立。到1992年,民主党赢得了选举。

阿尔巴尼亚为什么贫穷?该国向民主共和国自由市场的过渡扰乱了经济增长,造成了高度贫困。阿尔巴尼亚的大多数贫困被认为是严重的,收入低于最低可接受的标准,人们难以满足基本需要,如食物、衣服和取暖。阿尔巴尼亚人面临着公共服务差和无法获得的社会服务。许多在收入方面没有面临贫困的公民仍然受到贫困的威胁。

然而,农村和城市地区的贫困标准因情况而异。根据世界银行截至2013年的估计,农村地区25%-30%的阿尔巴尼亚人生活贫困,而城市地区约15%的阿尔巴尼亚人生活贫困。这些统计数字与阿尔巴尼亚其他农村和城市人口的状况有关。

大多数农村家庭生活在山区和高地。农村贫困的主要决定因素是农场规模、牲畜饲养量和农场外收入。大约25%的农村人口生活在一个太小而无法提供足够生活水平的农场上。

城市贫困与农村贫困具有不同的特征。阿尔巴尼亚的城市贫困与户主的教育水平和就业状况、一个家庭中的子女人数和一个家庭中受抚养的几代人有关。随着越来越多的阿尔巴尼亚人从农村迁移到城市地区,贫困开始集中在更多的农村山区。

阿尔巴尼亚最近在减贫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该国的主要生产资源——农业和建筑业——已经私有化。减少国家参与对农业尤其重要,因为农业现在大多是私有的。此外,价格、贸易和外汇自由化也有助于经济增长。截至2010年,世界银行将阿尔巴尼亚列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阿尔巴尼亚贫困线以下人口的百分比已经大幅下降,从2002年的25.4%下降到2012年的14.3%。

2009年,阿尔巴尼亚申请加入欧盟,2014年被确认为候选国。不过,阿尔巴尼亚预计要到2020年才能加入欧盟,因为欧盟敦促阿尔巴尼亚打击腐败和有组织犯罪,特别是与贩运人口和毒品有关的腐败和有组织犯罪。

尽管阿尔巴尼亚历史上一直被列为欧洲最贫穷的国家,但阿尔巴尼亚的贫困正在缓慢地开始减少。阿尔巴尼亚从冷战后的经济转型为一个可行的欧盟候选国,证明这个国家有可能摆脱极端贫困,也许不再需要回答“阿尔巴尼亚为什么贫穷”的问题?”


走进伊拉克


也许是上帝的安排,也许是命运的眷顾。在二战结束后,好多民族赢得了解放,还赢得了独立,建立起自己的国家。就像漂泊了一生的人,突然有了自己的窝。老婆孩子热炕头,幸福满满。

幸福总是结伴而来,在拥有了自己的家之后上帝还赐给了他们一个好家长。比如南斯拉夫的铁托,罗马尼亚的齐奥塞斯库,柬埔寨的乔森潘、波尔布特、以及阿尔巴尼亚的恩维尔.霍查。

二战期间,希特勒称霸世界,阿尔巴尼亚沦陷,阿尔巴尼亚人民伟大领袖恩维尔·霍查带领大家奋起打击侵略者,终于将纳粹赶出家园,赢得反法西斯斗争的胜利。

建国时,阿尔巴尼亚人民推举霍查当掌舵人,但霍查同志坚决推辞,他说我带领大家闹革命不是为了享福,革命成功了我就可以归隐了,霍查说完就毅然带着家人躲进了山区。

但历史既然那样安排,谁也无法抗拒,因为霍查是众望所归,人民再三恳求,霍查还是当选为阿尔巴尼亚国家主席。

阿尔巴尼亚历史上长期饱受异族入侵,又刚刚经历二战,国家百废待兴,霍查就向好邻居南斯拉夫求助。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也是个讲义气的人,当年跟霍查并肩战斗大家德国入侵者,跟霍查也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二话不说就对霍查慷慨解囊。

霍查也非常感激,两国关系进入蜜月。

但好景不长,没多久斯大林这个第三者插足进来,他竭力挑拨离间,对霍查说尽甜言蜜语。霍查就像个涉世未深的少女,顶不住斯大林的感情攻势,跟斯大林开始卿卿我我,一头扎进了斯大林的怀抱。

俗话说纸里包不住火,霍查跟苏联人偷偷勾搭的事被铁托察觉,铁托是个刚烈汉子,最容不得别人的背叛,于是坚决跟阿尔巴尼亚分道扬镳、反目成仇,两人老死不相往来。

霍查觉得苏联才是土豪,铁托是个穷小子,所以霍查就对斯大林一往情深、全心全意。斯大林好不容易把霍查拉过来自然也非常珍惜,他倾其所有来收买霍查,大把钞票,大堆粮食,各种援助源源不断到达阿尔巴尼亚。把个霍查弄得眉开眼笑,庆幸自己有眼光,选择了斯大林这个大款。

阿尔巴尼亚当时全国统共才有200万,苏联势力非常雄厚,就是从牙缝里挤出来一点他们也吃喝不尽。更何况斯大林跟铁托赌气帮阿尔巴尼亚搞建设,又是送设备、又是派专家,阿尔巴尼亚应该很快就富裕起来。

但霍查习惯了被包养的日子,阿尔巴尼亚人也习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日子,霍查被斯大林宠坏了,根本就不想自力更生。

日子一长,斯大林身边的人不乐意了,他们觉得阿尔巴尼亚是个填不满的坑,是个大包袱,不该花钱养着他们。但斯大林脾气暴,又是一家之主,身边的人敢怒不敢言。

后来,斯大林去世,家长换成了赫鲁晓夫,赫鲁晓夫早就对斯大林对霍查的挥金如土心怀不满,上台后立马断了霍查的财源,不再给他输血。

老情人一翻脸,霍查这个怨妇也毫不客气对赫鲁晓夫和苏联大泼脏水,把赫鲁晓夫骂了个狗血喷头,说赫鲁晓夫背叛革命、对斯大林忘恩负义,是个混蛋、叛徒、野心狼。

总之,跟天下大多数情人分手时一样,把对方说的一无是处,什么难听说什么。

霍查骂过了、骂累了、气也出了,可是肚子也瘪了。没有了苏联的援助就像几个月的孩子断了奶,饿得嗷嗷直哭。

阿尔巴尼亚的惨状被我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因为阿尔巴尼亚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不能见死不救。而且乐善好施、助人为乐是文明古国的传统,于是我们就向阿尔巴尼亚伸出了援助之手。

尽管我们国家也是百废待兴,我们还遇到了自然灾害,但我们依然慷慨解囊。

没办法,善良是东方民族的特性。

在最艰苦的日子里,中国人勒紧腰带给阿尔巴尼亚人雪中送炭,大量援助让阿尔巴尼亚人民又开始了幸福生活。

但阿尔巴尼亚人民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还改不掉。看不到幸福的背后蕴藏的危机,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会一直这样养着他,靠包养的日子总会结束。

1978年,我们果断停止了对阿援助,阿尔巴尼亚又陷入困境,阿尔巴尼亚成了当时世界上有名的穷国,不过那都是老皇历,现在的阿尔巴尼亚今非昔比,应当刮目相看。

霍查死后,阿尔巴尼亚也搞起改革开放,开发自己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大搞第三产业,发展旅游业。国际社会也给阿尔巴尼亚经济建设提供了很多援助,阿尔巴尼亚的30年来GDP一直稳步增长,人均GDP在2018年为5290美元,比前苏联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和乌克兰还高,我们的邻国蒙古才3600美元,同是巴尔干半岛的科索沃才3880美元。

总之,霍查死后,阿尔巴尼亚人民学会了自力更生,今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历来现实


在坊间一直有着这么一件传说,当年,我们新中国要重新在联合国的成员位子上获得一席之地,是靠着非洲的第三世界的兄弟们帮我们抬进去的。


这个说法当然也不能说它的全错。


当年的阿尔巴尼亚的确支持中国恢复权利。于是很多社会主义的国家对他都有过不少援助,在那时候的蜜月期,阿尔巴尼亚在老大哥们的帮助下还是混的很滋润的,但是他怎么后来混的如此不堪了呢?

1:阿尔巴尼亚的历史


其一:战后的经济发展


在欧洲大陆毫不起眼的一隅,存在着一个仅仅有我们国家一个城市一样的面积的小国家,他就是毫不起眼的阿尔巴尼亚。


在二战的结束之后,先是因为美苏之间的冷战,这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国家竟然也成为了两方阵营争取的对象,美国因为马歇尔计划,苏联也因为要和美国对抗,这国家也成为了他们的兵家必争之地在美国和苏联的拉拢下,阿尔巴尼亚的经济一度发展的很快。


其二:和苏联闹翻


在两个大国的争取下,阿尔巴尼亚似乎也有点女神面对追求者横眉冷对的举动来。很快他们就和苏联有了矛盾,在领导人霍查的领导下,他们对曾经援助自己的苏联的自命不凡感到反感。于是在霍查的带领下,阿尔巴尼亚公开的和苏联唱反调,对于在这不听话的小弟弟,苏联感到极其的愤怒,并觉得扶持了一头白眼狼,于是苏联把他开除自己的阵营。


2:阿尔巴尼亚的欲求不满


其一:和中国的蜜月期


眼看在站队上和美国不走寻常路,在路线上得罪了老大哥苏联,于是这个小国家只能倒向了世界上另一个大国中国。为了争取中国的援助,他们在中国的重新进入联合国的过程中尽心尽力,积极为中国投票并拉拢其他的国家为中国投票。


于是在这帮小兄弟们的帮助下,中国也顺利的回到了联合国的席位中,于是中国对这个看上去尽心尽力帮助自己的小兄弟投桃报李。随着阿尔巴尼亚的代表团来到中国,中国对他们的要求也是尽力的满足,不但给予两次巨大数目的贷款,在软条件上面也给予了大量的物资补助,在国家的建设上,中国也援助了阿尔巴尼亚 不少的项目。


其二:名副其实的“白眼狼”


那么看似和中国如胶似漆的阿尔巴尼亚为什么最后和中国闹翻了呢?老大哥苏联的遭遇,真的说明了阿尔巴尼亚这个国家是个白眼狼。


在中国的照顾下,阿尔巴尼亚过了一段美滋滋的时光,两国的关系也是好到了空前。直到中国要发展自己的经济,于是在国家领导人的号召下,中国开始了伟大而又轰轰烈烈的改革开放。于是在物资的分配和供应下,中国的减少了或者取消了很多国家的经济援助。在中国的照顾下躺赢了这么久的阿尔巴尼亚一下子断奶,于是和苏联一样翻脸四处诋毁中国,得罪了大部分大国的阿尔巴尼亚自然沦为穷国。


历史总探长


阿尔巴尼亚的人均GDP为四千多美元,很显然他不是世界上最穷的国家,但它却是欧洲的最穷国之一。阿尔巴尼亚这种“穷”的状况,是有其根源性的。

说到阿尔巴尼亚,很多年长的人一定很熟悉。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们曾对阿国进行过大量援助。在我们之前,苏联一直是阿尔巴尼亚的最大援助国。

1961年,我们向阿提供数十万吨粮食和2.5亿元的外汇。1968年,阿向我贷款16.5亿元的外汇。截止1978年,阿国共接受我们的援助有100多亿人民币。

对阿援助的项目达到140多个,大大提高了阿德工业化水平。数据显示,上世纪七十年代阿国人均接收到的援助有四千多元,化肥每公顷地达四百公斤。

阿是按欧洲发达国家的生活标准,向我们提出援助要求的。按理说,阿在接收到这些巨额援助后,经济应该出现腾飞之势,为何一直给人是贫穷的感觉?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二:

其一,阿尔巴尼亚在霍查之后,政治局势动荡不止。

1978年,阿尔巴尼亚失去援助后,处于与国际社会完全隔绝的时期。国内经济出现大幅度的下滑,很多的援助项目难以为继,很多的援助物资被大肆挥霍。

在霍查执政的41年间,他的独断专横导致阿外交摇摆不定,没有为阿人民带来长久的发展。在霍查去世后,其副手阿利雅上台,重修了与世界多国的关系。

当时正值东欧剧变之际,阿利雅领导的阿尔巴尼亚也难以抗拒。最终,阿利雅经过公开选举赢得大选,放弃了原有的马列主义,搭上了东欧剧变的末班车。

第二年,在反对派的要求下,阿再次举行大选。民主党贝里沙当选总统,使阿逐渐摆脱了经济封闭的窘境。但阿的工业基础薄弱,社会经济仍处于极低点。

阿各方势力相互倾轧,贝里沙一上台便清算了阿利雅,屡次操纵选举,迫害社会党等反对派人士。整个国家行政效率低下,对于市场经济完全是一张白纸。

其二,阿尔巴尼亚的经济革新,致使国民经济崩溃。

霍查执政期间,阿修建了数十万座碉堡,每座碉堡顶的上一套住房的造价。阿利雅上台后停止了修建碉堡,但每年仍要花钱维护,阿国库几乎被消耗殆尽。

为改变经济窘境,新政府开始变卖国有资产,推行私有化。即以国家名义向民众发行债券,用高额收益吸引民众投资。一时间,阿国内基金公司风起云涌。

政府代表向民众宣传基金投资,许诺美好的未来。实质上,这是一场官商勾结起来的经济骗局。大量被蛊惑的民众,以倾家荡产的方式踊跃参与基金投资。

阿从未接触过市场经济,对新兴事物没有抵抗力。公司为了快速发展,许诺利率至少在20%以上。1996年,有30%的民众参与投资,总额达20多亿美元。

基金公司将利率一度提高到100%,民众已无力再投资,资金链断裂开始出现。从1997年开始,基金公司接连崩溃,阿国出现了史上最为惨烈的经济危机。

这场经济方面的革新,完全以失败告终,使阿经济降到冰点,引发了持续三个月的全国大动荡。最终民主党再选举这落败,社会党组成了阿国新一届政府。

结论:进入新千年后,阿政府逐渐恢复了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开始改善与美国和欧盟的关系。随后阿经济出现了两年的强劲增长期,主要依靠能源出口。

阿国的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很难拉到国外的投资,无法改善依靠能源的状况。依据欧盟的标准,阿尔巴尼亚是欧洲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但并非全球最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