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范式千里看同学张劭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东汉时期,汝南郡的张劭和山阳郡的范式一起在当时的京城洛阳读书。学业完成,毕业之际,张劭和范式难舍同学之谊。二人站在即将分别的路口时,张劭望着天空飞过的大雁说:"今日一别,不知何年才能见面?"说着说着就流下泪来。

范式拉起张劭的手安慰他说:"兄弟,不要伤悲。两年后的秋天,我一定去拜望你家老母亲,也和你相聚。"


古人范式千里看同学张劭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两年后的秋天,张劭站在家门口,一只大雁从天空飞过,一声大雁的叫声,牵动起他想念范式的思绪,像是有心灵感应一般,他自言自语道:"他快来了!"说完转身回到屋子里,对自己的母亲说:"妈妈,刚才我听到长空雁叫,范式快来了,我们准备准备吧!"

张劭的母亲叹了一口气说:"傻孩子,山阳郡离这里一千多里,范式怎么来呢?"

张劭说:"范式为人正直、诚恳、非常守信用,不会不来。"

张劭的母亲只好说:"好好,他会来,我去打点酒。"


古人范式千里看同学张劭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约定的日期到了,范式果然风尘仆仆地赶来了。老友重聚,两人甚是高兴,拉着手谈旧时乐事,又亲密又热情,比亲兄弟还亲。

张劭的母亲激动又感动地在一旁感叹:"天下竟然真有这么讲信用的朋友啊!"


古人范式千里看同学张劭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所谓"言必行,行必果。"说的就是真正的君子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就是对自己的品格和道德负责。只有这样的君子才值得信赖,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做人必须从"德"开始,树立自己高尚的道德品德,这样才能成大事。道德、品德关系到一个人的行为动机,是做人的首要问题。从大方面讲,一个人较高的道德修养决定了他的行为是向着有利于社会、集体、他人的方向努力的;反之,缺乏道德观念的人只会对社会、集体、他人造成损害。从小方面讲,一个人只有守住"德"字,才能为自己的人生找到立足点,否则我们在欺骗别人的同时,也会受到别人的欺骗;我们在损害他人利益的同时,自己的利益也可能得不到保障。


古人范式千里看同学张劭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中国人历来把"守德"作为为人处世、齐家治国的基本品德。自古以来,"守德"的人受到人们的欢迎和赞颂,背弃道德的人则会受到人们的斥责和唾骂。所以,人要坚守操行志向,做有诚信之心的人,这样才能立足于天下而不败。

"君子而诈善,无异小人之肆恶;君子而改节,不及小人之自新。"那些道貌岸然的君子如果以欺诈行为博取善名,那么他们的行为与邪恶的小人作恶多端没有什么两样;一个正人君子如果放弃自己的志节落入浊流,那还不如一个改过自新的小人。


古人范式千里看同学张劭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生活里,才华出众的人并不少,还常常有很多天才出现。但是,才华和智慧就会让人值得信赖吗?未必。

真正值得信赖的是人的品格和道德水准。天才如果没有优秀的品格和崇高的道德,难免不会将才华放在错误的地方。

放错地方的才华,还不如没有才华。


古人范式千里看同学张劭教会我们一个道理:言必行,行必果


人生在世,无论是在职场、学校、还是社会,凡是应该以信誉为基础。失去信誉、玩弄他人的信任和善良,会让我们的事业、生活和人际搁浅。只有具备了信誉这一良好的资本,我们才能被他人信任,在生活中,事业上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